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吸卷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815
专题名称:
吸卷烟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43/001
起始页:
0071.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吸卷烟:卷烟于清光绪廿七年(公元1901年)输入南靖县,为上海英美烟草有限公司的20支装的烟包,有“刀牌”、“哈德门”、“红锡包”、“白锡包”和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出品的50支装的铁罐烟,有“黄金龙”、“白金龙”等。山城出现“洋烟”是在民国初年,漳码水客(即“洋烟”代理商)来山城圩推销时,分工专人贴广告画、手执旗子宣传、捧红桶盘盛“洋烟”,见赴圩的人就分烟支,并且点火,另有二人挑着整箱“洋烟”。“洋烟”除上述牌号外,还有“使馆牌”、“地球牌”、“炮台牌”等,随后,山城合成号老板张根、烟贩黄笑努力推销“洋烟”。烟包或铁罐烟中装有小两寸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传奇人物或影星美女的彩色图片。由于卷烟比水旱烟吸用简便,气味芬芳。官吏、绅商、公务人员吸卷烟越来越多。抗日战争期间,沿海被封锁,“洋烟”进不来,内地国产手工卷烟堀起。抗战胜利后,“洋烟”再度倾销县内市场,价格虽贵,仍为高级消费者所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产卷烟取代“洋烟”,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吸烟档次也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农民普遍吸自产的旱烟丝,或手卷土烟,城镇居民吸国产香烟如“闽光牌”、“采茶灯”、“红霞”、“水仙”、“乘风”等牌。节日、会议、特需凭票供应的“飞马”、“银球”、“玉兰”、“大前门”等牌风行一时,算是高档烟。七十年代后期吸过滤咀香烟开始时髦。八十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丰衣足食,社会上交际应酬,接人待客、民间节日,没有咀烟拿不出手。”咀阿诗玛”“咀红梅”、“咀福建”、“咀沉香”等为热销货,“烟支”成为当今吸烟主要方式。据1992年统计,卷烟销售量220万条,对比1953年卷烟销售2.2万条,增加197万条,增长110倍,按吸食者人数测算人均年吸烟20条。足见吸卷烟的人多,数量也多。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辑主要介绍了南靖县的历史、地理、文化、人物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水利建设、修堤碑记、烟草生产、交通运输、信用合作社、民歌民谣、革命志士、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