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旧县衙正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758
专题名称: 漳浦县旧县衙正堂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9/001
起始页: 0431.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漳浦县旧县衙,位于漳浦县城中心,今为漳浦宾馆,尚存正堂一座,利用为历史博物馆。漳浦县与漳州同时建置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唐开元四年(716年)州治与县治同时迁到今址,州县合署办公,贞元二年,州治迁龙溪(今芗城区),这里便作为漳浦县署衙门沿用了一千二百多年,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是闽南地区最古老的政府办公场所。 漳浦县衙唐始建后,有史可查的就有宋绍兴二十二年(1153年),淳佑八年(1248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等多几次重修和扩建。其间明正德间毁于兵火,之后重建。县衙坐北朝南,前为甬道,道前左为监房,兵房,刑房,工房,右为吏房,户房,礼房,大堂正南为仪门,门内有戒石亭,亭始建于明洪武,嘉靖间重建,并改本匾为石匾,匾今尚存,正面刻“民之父母”背面刻“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仪门东南侧为大门,上建谯楼,大堂左为仓库,右为宜宾馆,后为后堂,再后为知县廨,东为县丞廨,西为典吏廨。县衙五十年代尚作为县政府办公会议室,后遂渐拆除,至1984年拆后堂,仅存正堂及左右耳房。 现存县衙正堂,为清康熙间重建,占地276平方米,墙体三合土夯筑,厚0.4米,墙土中夹井大量的碎砖瓦片,县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台梁木结构,一斗三升式斗拱,悬山顶,青石鼓形雕花柱础,本柱无收分,前轩卷棚顶,第三进明间作屏风,是为知县的办案处,上悬清康熙十二年知县乔甲观书“亲民堂”匾以及洪武三年知县张理书“紫阳牧爱堂”匾,清乾隆七年,正在坐堂的漳浦知县朱以诚就是在这个公堂上被人杀死的,成为轰动朝野的一件大事。 旧县衙正堂1986年重修以后,便作为漳浦县历史文物展览场所,1991年以后作为县博物馆的馆址。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