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甘泉”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695
专题名称: “龙井甘泉”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8/001
起始页: 0498.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龙井甘泉”究竟在何处,众说纷纭,民间口传有三处,一是原农械厂墙内右侧,那里原是田垅,有一股清泉溢出,城北千秋楼一带良田赖以灌溉,大旱不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福建省第五区(今漳州市)行政督察专员兼漳浦县长朱熙为寻“龙井”故址,会同乡老实地查勘,发现此泉甘冽异常,叫工匠砌石成井栏,以防田间污水混入污染,亲笔“醴泉”两字,树碑为志,不经挖深,是“泉”不是“井”,为城西居民所乐于吸用。农械厂造门前大路时已经埋没。现在却有人误以为是龙井。二是今西湖市场附近,青年路右边,俗称“西湖井仔”,康熙《漳浦县志》称为“虎泉”,因为址在虎山南麓,说它是明末崇祯年间寺僧所开辟,自龙井湮没后,这虎泉为城西一带居民乐于汲用。据此,可知西湖井仔是“虎泉”并非“龙井”。未经挖深而清泉常溢。明末清初漳浦诗人陈祖虞将它比拟全国名泉中冷、惠山、虎丘、虎跑、大明、卓钖。现在仍极受欢迎。一是旧城墙西北,今林业局下面,消防队地方,此说正确。康熙《漳浦县志》记载,龙井遗址在北城堑边,今林业局至消防队下方从前为护城壕,民国廿三年专员兼县长朱熙会同乡老寻找龙井,根据县志记载,在这里找到这口在明末已经因为种园人倾入垃圾而废弃的龙井,只是用石板盖住,上面复盖泥土,成为园地。朱专员叫人修复龙井,亲笔“龙井甘泉”四大字,立碑于井边。修复后的龙井之水已不及醴泉好,为居民所冷落,以后再度湮没。但龙井的美名自古流传,甚至传说这里地下潜伏卧龙,甘泉是龙的涎液。龙井原名“龙湫井”即因此命名。明朝李若瑛有诗赞道:“甘泉一掬碧澄澄,神物何年蛰不惊。直待东风桃浪暖,乘云一跃上青冥。”龙井久已湮没,虽经朱熙修复,也为醴泉所取代,而醴泉又告湮没,但漳浦人对龙井的感情特别深厚,至今仍然津津乐道。寓台近半个世纪的陈绵芳咏道:“泉进龙喉穴自开,如珠滚滚挟江来。碑铭文有朱公笔,客里题诗梦忆回。”笔者就目前新景致亦赋诗道:“甘泉堙没高楼开,条条巨龙活水来。滚滚车声奔驶急,熙熙攘攘任徘徊。”因为如今胜景范围扩大,自来水网络遍及城关,如巨龙喷水,直上六、七层高楼、真是洋洋大观,一片繁荣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条生机蓬勃的新漳浦巨龙。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