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溪春涨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693
专题名称: 鹿溪春涨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8/001
起始页: 0498.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鹿溪春涨”地点是从英山、后港、鹿溪桥(宋至明朝有桥,清朝只剩遗迹,但地名至今沿用)至得仙桥(又名土桥)再上溯至双溪坝下这一段河流,在清初,旧镇港潮水可以涨到梅林附近的双溪坝下,民国时期,小船还可从旧镇通至上游的象牙庄。在县城附近这一段河面,下面右旗左鼓,两峰隔江对峙“把水口”,上面九曲十八景,日潮夜汐,进退有序,波光荡漾,山青林茂,莺歌燕舞,百花争艳,清风送爽。清朝名宦康熙漳浦知县陈汝咸赋诗曰:“春溪雨后水潺援,架得扁舟出小湾。帆转九回仍对岸,棹移千折欲留山。绿波鸥熟随潮上,翠岫云轻护石间。却愧风尘作俗吏,暂时游赏破愁颜。” 漳浦寓台乡亲,台湾“中国诗经研究会”副主席,曾获美国第三、五届“世界诗词比赛”第一名奖,年已耄耋的诗人陈绵芳,近来追忆故乡八景,就“鹿溪春涨”吟七绝一首:“春水盈盈汛鹿溪,泽沾东亩与西畴。夹江旗鼓凌云起,映带波光万石流。”这表达了异乡游客思乡爱乡的情怀。那知岁月沧桑,河道淤浅,枯水期小舟难航,一遇暴雨则往往泛滥成灾,在陈汝咸时代已然,如县志记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大雨,溪流骤涨,高及城牒,南门灾民登屋顶呼救。“鹿溪春涨”胜景只在初春细雨纷纷之际,溪水盈而不滥,受下游潮水顶托,流缓风和,于春耕有利,为文人所欣赏。后来鹿溪淤浅加重,旱季水涸,田禾枯焦,雨季上游山洪暴发,下游阻塞,排洪困难,泛滥成灾。 1974年冬,漳浦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鹿溪,裁弯取直,在重要地段两岸垒砌花岗石,加固堤堰。1976年在原得仙桥(土桥)遗址附近建鹿溪桥闸,即是闽粤交通线上的一座重要公路桥,又是鹿溪中游的重要排灌站。现在,鹿溪两岸绿竹成荫,果树成林,春季桃李竞芳,夏季荔枝、龙眼结果累累,秋冬柑桔飘香。这情景令人神往,笔者也情不自禁吟颂:“鹿溪春涨早闻知,楼阁烟窗尽出奇。李白桃红香两岸,荔枝龙眼遍山区。清波滚滚四时涨,活水淙淙万亩堤。凭楼日望景如画,立岸夜看美似诗。”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