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钱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233
专题名称: 制钱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22/001
起始页: 0015 .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制钱:铜钱中间有方孔,可穿成串,因而有“孔方兄”的谑称。明清两朝按定制由官炉铸造的称制钱,漳浦常见的以明朝“宽永通宝”(红铜)、清朝“康熙通宝”(青铜)为最多。每一千文为一贯,可抵银一两。尚有私炉所铸,多不合规格,俗称“呆钱仔”,要打折使用。清朝末年,由于一再向帝国主义者赔款,及被迫开放商埠,鸦片及纱布、西药等洋货大量输入,银元外流,以至银贵钱贱,一两纹银由可兑一千文钱升到可兑二三千文,至清末,停止使用铜钱。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收录“绥安县的兴废”、“旧社会漳浦金融杂谈”、“陈克仁传略”、“高登的崇高气节”、“天地会源自漳浦”、“墓坑图象文字石刻”、“浯江的文物古迹”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