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华安县春节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174
专题名称:
华安县春节习俗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11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是民间最重的古老节日,在古代相传五帝时期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至汉武帝时相继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并相沿袭到清末。民国初年,我国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並将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改为春节。于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就成了“春节”的代名词。关于春节,华安民间也称“过年”,过年有一连串的习俗。诸如在年底家家户户要“掸尘”,打扫卫生备年货,忙于清账讨钱还债等等。还张贴春联(春联一般用大红纸,但当年有丧事人家贴其他色纸,丧父贴青,丧母贴黄)。现在人们张贴门联富有时代精神的新年对画,以鼓励人们在四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前进。除了贴上门联外还蒸制年糕,又称“粘糕”,(意以后的生产和生活年年高)。在过年前腊月二十四日送炊君,焚香设醴祀拜,望灶君“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的意思。除夕“围炉”守岁,全家团聚,共进“团圆饭”,如有家人外出,也要摆上其酒杯、筷子。饭后燃放烟花爆竹,吃红柑,发红包,是夜灯光通宵,戏谑为“给老鼠娶媳妇”。第二天大年初一时辰一到鞭炮齐鸣,意为驱邪去恶,迎春纳福,大地回春。凌晨,家庭主人开门放鞭炮,叫“开新正”(意为开门大吉),早饭做“长寿菜”,“面线甜”给家人吃,俗称常年不老。家里则不扫尘,不倒垃圾,意为“积财”、“积福”。节日间亲朋好友互相团拜,讲些“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之类的好话,互相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过好生活,诸事顺利等等。正月初二,俗称“女婿日”,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正月初三,爱好游玩的人,远行出门春游。正月初四迎灶神。正月初五、初六后,商店鸣鞭炮开门,大吉利市,农事亦开始。正月初九,“天公生”给玉皇上帝“过生日”,摆香案祭天神,祈求上帝保佑。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华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辑分为本刊专稿、九龙大观园、桑梓情、经济开拓、人物春秋、科技园地、民间习俗、寻根问祖、古迹新探、委员风采等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