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汉剧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八辑》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050
专题名称:
汉剧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0055.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三十年代初,外江乐天彩汉剧团曾到本县仙都公社演出。一九三五年,乐天彩又到仙都演出,文武生林清秀(广东大埔人)因失声,在龙锋大后坪村入赘林家,妻陈巧树。旦角游阿定(永定人)在龙锋入赘,武老生梁玉美(广东大埔人)、武生陈万春(广东人)、廖德聪(广东人)相继在大寨(现名大地)入赘、还有大花林勉、老丑邱阿二、青衣陈甘草(漳平永福人)、反角丑游阿江(永定人)、老丑陈朝乙(漳平人)、花旦陈郭仔(龙岩龙门人)等演员先后在仙都的中圳、龙峰等地入赘。因此,安溪龙涓人李万枝和中圳人林志关,便组织上述演员并吸收一些本地演员成立“新凤仪班”在仙都演出,主要剧目有《云中落绣鞋》、《宛城遇张秀》、《三气周瑜》、《斩穆槐》、《空城计》、《击鼓骂曹》《左慈进柑》、《猛虎关》、《张顺祥卖柴》、《铁板记》等,到安溪、漳平、永福等处及本地演出。此外,仙都还组成锣鼓阵,演汉剧清唱,学过的剧目有《何文秀》、《铁板记》等五个剧目。 一九四二年,“新凤仪班”因原有演员年老,语言声腔与当地欣赏习惯有差距,并受歌仔戏传入的影响,无法自存,遂解散,华安汉剧自此一蹶不振,渐渐消亡,至今仅有个别老艺人尚在而已。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华安春秋、古今人物、畲村史料、宗教述闻、艺苑巡礼、史学商榷、旧事重提、风物杂记、意见交流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