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村乡良村圩、新圩、天宫圩、店仔圩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025
专题名称: 良村乡良村圩、新圩、天宫圩、店仔圩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032.pdf
专题类型: 区域

专题描述

良村乡(大部属现新圩公社)有良村圩(现属仙都公社)新圩、天宫圩、店仔圩四处。良村圩,圩期是四、九日。过去赴圩达四、五百人,现规模缩小,赴圩的不过百人。土特产以蔬菜、如大白菜、芹菜、蒜菜、盘仔菜为有名,又副食品有“面头”,状如面条而稍短,柔润可口,远近闻名,但工序较繁,久已停产。解放后交通发达,乡民分赴华丰、新圩、仙都等圩做买卖。新圩是九龙江的冲积地,一百年前由台胞林子坚筹设疏河公司,疏浚河道,以通舟楫,各地商人纷纷到此盖屋设栈,形成圩场,名曰“新圩”,为漳平、永福、华安、安溪等地通商的集结地。由此可从水路直达漳州、石码、厦门,是个历史悠久的小市镇,或称为“码头”、“竹筒圩”,圩期是一、三、六、八日。过去贸易以大米为主,称为“华安米市”。出口货物还有木材、毛竹、陶瓷、草席等等。解放后交通发达,公路、铁路、航路畅通无阻,步行者稀,新圩公社的工农业虽都有所发展,但圩场的重要地位却渐渐转移。天宫圩平日商店照常营业,现在没有设圩,农副产品集中新圩贸易。店仔圩店仔早经倒塌,已成废墟。农民改赴新圩进行贸易。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记述了华安县文史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医疗文生史料、交通史料、电力史料、矿冶史料、商业史料、人物小志、乡土特产、名胜古迹、诗歌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