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镇茶烘圩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020
专题名称: 石宝镇茶烘圩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029.pdf
专题类型: 区域

专题描述

石宝镇(现华丰镇)原有茶烘圩,圩期三、八日。所谓“茶烘”,原是制茶所在。石宝镇位于城关,自昔茶烘林立,所制乌龙茶畅销国内外,远至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后因国际茶叶市场不振,华安茶业随之衰落,茶烘已成地方上历史名词,茶烘圩也改称华丰圩了。华安建县前只有龙溪县的一个分县,地处山区,并无城垣,市廛窄小,一到圩期,周围三十里乡民竞来赴圩,圩上沿街列肆,拥挤不堪。本县虽是产米之乡,良村、坪治、建玉三乡之米输往龙溪,归德乡之米输往南靖,义招乡之米输往安溪,但城关食米却多自漳平县或漳平县辖官田、桂东洋运来。本县多林木,所产木炭,柴禾多运销龙溪和厦门。因此圩场商品以柴米为大宗,家禽、果蔬、农具布匹次之。每年最盛季节是七月中旬和十二月下旬(中元和岁暮)。那时万头攒动,市声如沸,热闹非常。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华丰镇城建范围已比原来面积扩大三、四倍,城镇人口由解放初的一千四百余增至七千余。不但有定期圩,而且有日日市。交通便利,货物充斥,这时华丰圩的繁荣情况又远远胜过昔日了。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记述了华安县文史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医疗文生史料、交通史料、电力史料、矿冶史料、商业史料、人物小志、乡土特产、名胜古迹、诗歌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