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4020220000673
专题名称: 高跷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75/001
起始页: 0199.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高跷是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巧表演,流传入漳州的时间大约是清末民初。塘边高跷以舞队踩街的形式表演,舞队主要有鼓手1人,铜钹6人,铜锣2人,凸锣2人,共12人组成。另各有2人护伴,全队约40人。高跷用两根上方下圆的杉木棍制成,高度达2.4米,顶部有一块横板,舞者脚踏横板,用布条绑紧固定即可表演。舞者扮相俊俏,多扮演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何仙姑等,身着服饰模仿地方戏曲行头,手持棍棒、扇子等道具。踩街时集体舞队边舞边走,随鼓乐节奏,舞者能够在两米的高跷上行走自如,并能够吹拉弹唱,表演芗曲。舞者的步法可以分为单脚跳、大跨步跳、金鸡独立等;身法可以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各45度以上的姿势,还可以表演叠罗汉、肩骑人、器械武打单练、对打等高难动作,有时模仿传统戏剧科介造型。表演风格上有“文跷”、“武跷”,前者重扭踩和情节表演,后者重炫技功夫,形成热烈、惊险、诙谐的民间舞蹈艺术。先前一般在庙会祭祀时表演,现在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活动时表演。有时还进城参加大型节庆活动,让城里人也能够领略高跷的艺术魅力。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