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醮”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4020220000660
专题名称: “王醮”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75/001
起始页: 017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王醮”,这是一种古老的醮会,在漳州北乡是独一无二的,由来已久,代代传承。“王醮”源于何年暂无从可考,但和闽南、台湾、广东各地广泛流传的醮会应是一脉相传。1949年以前,埔尾村“王醮”一直未断。1949年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此项民俗活动中断30余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1982年才恢复。 埔尾“王醮”是一项由村民集资、聘请道士主持的大型醮仪,每3年定期举办一次,一般在农历11月,最近一次“王醮年”是2012年。每到醮年的农历正月,即由本村的族会相商,确定本届醮会的主事一人、副主事二人、协办主事二人,共同组织操办本届醮会。“王醮”举行的时间是农历十一月择日举办,一般三天左右。 “王醮”的仪式,由聘请来的道士全程担任主持,每届醮会一般聘请8-11名道士。道士们自带锣鼓班,三天的“王醮”期间一直敲锣打鼓、念经、做法事。 “王醮”前一个月要先到九龙江迎请“王爷船”,入村居住,保佑村民年年好收成,人丁兴旺,社稷平安。这一仪式十分慎重,由本届醮会的主事、副主事、协办主事和聘请来的道士组成迎请“王爷船”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到九龙江茶埔处恭请“王爷船”进预先搭好的醮坛内安置拜祭。醮场布置是十分重要,除了醮坛及灯篙之外,醮坛中还可以看到很多纸糊的神明及器物,纸糊的神明包括山神、土地神、大士爷、四大元帅等。随后举行主祭拜仪式,由道士建坛进表启请神明,然后念诵种种经谶、诵经拜忏,请神明来鉴醮,执事人员要跟随着持香叩拜。 “王醮”的第一天,醮会的重头戏是“王爷船”的巡游活动。在活动当天,一支由1000人组成的巡游队伍,有棚艺、马队、龙队、舞狮队、腰鼓队、大鼓凉伞队,徒步数小时,绕本社以及门都、大厝顶、亭坪3个自然村巡游一圈,从巡游开始到结束,炮仗轰鸣就没停过。此时,村里家家门口都是张灯结彩,而且还在门口摆放着长长的鞭炮,等候着巡游的队伍途经时点燃。巡游结束后,“王爷船”回到醮坛,村民家家户户都去道场跪拜上香,念经祈福。随后祭祀开始,此时各家各户都把准备好的祭品送到醮场前摆在牲礼架上,有杀猪宰羊的人家,猪羊则放在猪羊架上,然后一起点香祭拜神明鬼魂,一直要到午夜子时才结束。祭拜的物品包罗万象,鸡鸭鱼肉、丰醴果品、面点米粉、各类粿点等等不一而定。祭拜期间,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走过火,还有请来的歌舞、舞龙舞狮、烧铁铳炮……。 “王醮”期间,依例是要演戏。一般要请设二台戏,各在埔尾庵前和村里的主戏台。在“王醮”仪式正式开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仪结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达旦。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