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包梨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4020220000557
专题名称: 棕包梨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2/001
起始页: 0105.pdf
专题类型: 水果

专题描述

棕包梨为福建闽南传统的稀珍佳果。梨粒大质优,单果重0.5—1.2公斤,果肉松脆,甜香多汁,风味特佳,并且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等药用价值。棕包梨属晚熟品种,立冬成熟,还可挂树越冬保鲜。成熟前后梨香飘溢,常招来了老鼠和小鸟的啄食侵害,果农常用棕片包裹梨果加以保护,因此得名为“棕包梨”;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常被派为退烧、清热、止咳的药用,成为价高珍贵的果品。但由于平时管理费时费工,成果率低,长久以来得不到人们的扶植、发展。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棕包梨质优价高,给果农有较高的收益,从而逐渐引起重视,市郊各乡镇已种植近百亩。1985年石亭镇送果参加“第五届福建省农村名特优新产品展览会”展出,荣获“新优产品奖”,后又获得“福建省林业名特优新博览会新优产品奖”,享誉省内外,产品行销全省。 芗城四季盛产名果,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除上列几种产量高,品质优,向外运销的传统名果外,还有本地生产的桃、李、橙、杨梅、杨桃、芒果、菠萝等,更有专供鲜食的果蔗,果汁清甜,爽口解渴,尤为旅客赞赏与喜爱。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文史资料,其中包括概况、历史遗迹、石雕牌坊、名寺古塔、名人古墓、烈士陵园、革命遗址、中国女排丰碑、名优特产、地方艺苑、花果之乡、侨台关系、风味小吃、民俗风情等。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海内外同胞和友人增进对芗城的了解,我们编纂《芗城风物》一书,敬请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书名。它溶历史、古迹、文化、风物于一炉,对于帮助了解芗城的历史与现状必有裨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