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4020220000544
专题名称: 元宵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1/001
起始页: 01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正月十五日元宵是我国传统节日,全国许多地方尤其是汉族聚居的地区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元宵节张灯结彩始于汉代,即在十五日热闹一天,到唐代盛行放灯三天,宋延至五天,明代为前后十天,即从正月初八至十七日。清代不但沿袭放灯,而且灯式繁多,制作工艺精巧,还盛行灯谜。唐代称元宵为一元复始,以第一个月圆之夜为“上元”;由于节日的活动在夜间,所以称为“元宵”。 元宵观灯,唐诗载:“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以形容元宵夜的盛况。明代许旭在记述闽俗春节、元宵期间的活动说:“闽俗元宵节,自十三夜,街上放灯,陈百戏,士女老少鸣锣鼓,震喊连天”。 漳州民间于元宵那天,普遍张灯结采,吃牡蛎(蠔仔)煮面线,谚日:“蠔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晚上,文人墨客明灯悬挂谜语于通衢,称之“灯谜”、“射虎”,民间组织的锦歌、台湾调、“舞狮”,“弄龙”延街弹唱、跳舞,吸引着男女老小到街上观灯、猜谜、听曲、看舞,真有万民同乐的热闹场面。在旧社会漳州民间还有看新娘、撞月娘卦等活动,但这已被列为陋俗,早已废除。 建国后,元宵节仍沿袭下来。人民政府为引导人们在节日期间过得更偷快、充实并具有健康向上的活动,由文化部门牵头,发动各单位及企业扎制内容健康,配上声乐等新型花灯,在中山公园举办元宵花灯展览,组织评比;同时还进行灯谜活动。此外,又组织民间的弄龙、舞狮等采街游行,显得活泼、精采和热烈。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应广大人民的要求,于元宵节都举办元宵晚会,人们可以通过屏幕看到明星上台说唱、歌舞的精湛表演,这样的寓教于乐,更赋于元宵节以新的活动内容。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以及漳州的风土人情,特色及习俗,其中分别记述了日军飞机滥炸漳州的罪行、菲律宾“华友”战斗英雄陈增棍自述、漳州解放初期群众文艺工作概况、漳州图书馆史略、唐宣威将军昭应侯许天正传、历史上的丐户和漳州乞丐营、端午节及其习俗、漳州市区路、街、巷的演变……黄叶沱张胡山汤怀亮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