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陀岭古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4020220000461
专题名称: 盘陀岭古道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56/001
起始页: 0261.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盘陀岭于汉代曾是闽越、南越二诸侯国的分界线,南越在岭顶设关,那时山间有许多蒲葵树,故称蒲葵关。两越先后反汉,被汉武帝派兵平定,蒲葵关便不存在。东晋设绥安县,辖梁山南北,盘陀岭成为通途。唐垂拱二年设立漳州和漳浦县于故绥安县地,在盘陀岭设漳浦驿,置驿楼,招待过往官员。从此,盘陀岭一直是闽粤驿道的重要路段。 经盘陀岭触景生情留下不朽诗篇的名士不少,元末进士、明初任山东登州知州的龙溪县人林弼所写一首较著名:“盘陀岭上几盘陀,茅竹潇潇雨乍过。水暖游鱼出阴涧,草香驯鹿食阳坡。怪山当面疑无路,啼鸟迎人却和歌。总谓世途当险恶,太行蜀道复如何。” 盘陀岭顶有白云庵,坍废已久,今已重建。 盘陀岭上的一些风物各有一则故事流传,如:岭顶有一口清泉,涓涓细流,大旱不竭,异常甘冽,路人在“盘盘陀陀几盘陀”之后,无不口渴喉干,尝它一口,更感到沁入心脾,传说是南宋末代小皇帝路过这里时敕封的,所以特别甘醇。岭上有一处特别险峻的路段,用两条长石板架过一个深涧,湍急的涧水下尽是圆滑的河卵石,在未建桥以前,跋涉为难,有时山洪暴发,跋涉者常失足被激流冲走致死,故称“鬼仔坑”。后来集资建桥,雅称“贵子桥”,桥名刻于石碑,并铭刻建桥时间为雍正十二年 (1734年),于是,有故事流传:有一个孕妇涉过鬼仔坑,失足跌倒,幸好那时流水不大,她还能爬起来,但胎儿受震动,她腹痛难忍,勉强爬上岸,预感孩儿就要出生,急忙躲进芦苇中,即生下一男孩,妇人祈求土地公保庇,许愿:“我儿将来若长进,一定要在这里建一座桥,以利行人。”他儿子长大后考中进士,当了县官,遵母亲嘱咐,在鬼仔坑建一座石梁桥,命名为贵子桥。还有其他风物故事;有戚继光剿倭,郑成功部队与清军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军流窜经过,遭陈纳德“飞虎队”飞机轰炸等历史故事,都可为旅游谈资。 盘陀岭是山谷通途,两边的山峰十分险峻,东边的一座叫雀 目山,即黄道周在《梁峰二山赋》中所说的爵目山,海拔544米,顶峰有山石,远望如雀头,中间现一孔,称为雀目,阳光透过雀目,晶莹如珠。西边的一座叫六齿山,海拔562米,以山巅六块奇石兀立得名。 人们喜欢说“梁山九十九峰”,是形容其山脉广长,峰峦起伏,其实有多少峰是说不清的。其中有些山峰高而且危,虽然自古已有很多人登临过,而对一般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过远望梁山,却也是既方便而又别有情趣的,一些山峰名称如婆髻、笔架、雀目、莲花、狮子、金刚、力士、双髻、长剑、七星、八柱、香炉、金鸡、隼立、乌翔、鸡笼、玉女、笋石等名称,就是因远望形状肖似而得名。这些山体,衬以云、雾、日、月,又生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名称,如:从云霄仰望玉女峰,宛如天女玉立于云雾缥缈之际,便以“玉女云鬟”之名列为云霄八景之一。将玉女峰与莲花峰合起来看,莲花峰好似玉女撑驶的一条天船,更加有趣。在漳浦县城一举目便能看到梁山的另一面,每当微雨初晴,云淡风轻,青松翠柏之间,泉水石上流,历历在目,故以“梁岳晴云”之名列为漳浦十景之一。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