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灌骨干工程——大水港电力排灌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4020220000053
专题名称: 排灌骨干工程——大水港电力排灌站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77.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天宝大水港地段,地势低洼,小雨积涝,大雨成灾;而周边地段地势偏高,相当部分是丘陵地。为解决涝旱灾害,地、市领导决定在这个地段兴建电力排灌站。1962年当工程计划上马,正值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后,人民生活有困难,各项建设正处于压缩阶段;而天宝电力排灌站的建设资金遇到困难。下半年,地委书记马兴元到北京开会,在周总理接见福建代表时,问及漳州农业生产情况及存在困难时,马兴元感谢总理的关怀,如实汇报漳州农业调整状况,并将大水港建设的困难问题向总理诉说。总理当即表态,下午就邀请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电部等商议。因为有总理的关心,国家计委表态给大水港工程“立项,”财政部许诺拨款400万元,农业部、水电部表示从其他方面支持,使工程有了资金保证和物资支持,当年即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至1962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大水港电力排灌站,是一座既排涝又可灌溉中型水利工程,装机9台,总容量2340千瓦,(其中3台兼抽水灌溉)。主排天宝一带内涝面积8000亩和靖城一带4000亩。灌溉部分分4级抽水,有4个大站、5个小站(不包括社队管理的小站),总装机23台,容量4345千瓦。渠道分总干渠、低干渠、高干渠和支渠计62公里多。主灌石亭,并可分灌城郊、浦南、天宝部分和后房农场的作业区,计受益25个大队,面积2万多亩,使“天水留不住,江水不上山”的石亭一大部分丘陵地实现了九龙江水上山的愿望。万亩甘蔗单产从3000斤跃上8000斤,成为芗城区主要的蔗区。由于江水灌溉,还扩大水田面积,粮食获得增产。 大水港电力排灌工程建成后,给天宝、石亭、北斗的生产面貌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又涝又旱的问题,又给农业带来增产稳产的保证。农民高兴地称赞大水港排灌站是“上管天公、下管海龙王”、“是农业的保护神”。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旧称漳州城,地处闽南漳州平原中部,因九龙江西溪(俗称芗江)由西向东从城南穿境而过,故而得名。芗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是福建省漳州市党政机关所在地。芗城又是闽南华侨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在实行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