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实验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唯一号: 130731020230000315
机构名称: 东山实验小学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80/001
起始页: 0084.pdf
地址: 铜山七星池畔(原育婴堂旧址)
前置机构: 东升高初两等小学堂
起始时间: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机构描述

东山实验小学前身是东升高初两等小学堂,堂长马兆麟,校址在铜山七星池畔(原育婴堂旧址)。学堂筹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光绪三十四年正式开学。当时试用《壬子癸丑学制》,初等学制3年,高等学制3年。开设修身、读理、国文、算术、地理、历史、格鼓、图画、体操、唱歌等课程。教育方法用文言文听、背、记、写。 民国时期,学堂几易校名。民国九年(1920)改为东升小学校,时年已逐步采用白话文教学。民国二十六年(1937)改称七星池中心小学,校长兼视导学区内各小学之责。民国二十九年(1940)改称公道镇中心学校,民国三十三年(1944)改称公正镇中心国民学校,民国三十五年(1946)改称公正镇东南区中心国校,民国三十八年(1949)又改称为公正镇第一中心国校。 1950年5月12日东山县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全县公私立学校,县政府成立文教科主管教育工作,并把全县小学划分为四个学区,把第一中心国校改名为第一区第一小学。是年学校学生100多名,教师7名左右。1952年试办五年一贯制,学习苏联的五级记分制,成立少先队组织。1953年“东山保卫战”,林东秀等八位学生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开展斗争,被誉为英雄“东山英雄八少年”。1954年学制改为六年制。1955年,林东秀被评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并赴波兰华沙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同年,全县校名统一规定冠以地名,改为城关第一小学。1956年,因教改需要,又更名为实验小学。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师生参加“大炼钢铁”。1962年,兴建了面积为662.77M2的教学楼共两层八间。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本辑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人民政协和国家的建设发展、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旅游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农村变化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兆麟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