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坑养正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30731020230000101
机构名称:
坑养正小学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22/001
起始页:
0049 .pdf
起始时间: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
机构描述
漳浦县和坑养正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至今八十二年,共培养七十五届毕业生。创办人为当地秀才蓝澄清。 清末民初,漳浦蓝姓畲族人口稀少,分散聚居于内地偏僻山区,一般群众比较贫困。交通不便,求学不易,民气闭塞。蓝澄清(1878—1933)为当地蓝姓长者,以卓识远见,热心兴学,为本县教育界之先,创办之初,自任教职,教授四书五经,并聘请教员,教授各科知识。已有体育课,有足、排、篮、乓乓等球场及其他体育设施, 至民国期间,学校设寄宿舍,办伙食,给外县及外区慕名前来求学者提供食宿的方便,因而海澄县辖隆教等地及本县佛昙、赤岭、前亭、湖西、赤湖各乡村学生纷纷前来就学。邻村来上学的,也可得到中餐的利便,学生数大增。 该校首届毕业生、蓝澄清的长子蓝长江继承乃父遗志,对校舍加以扩充,他在福建政法学堂政法系毕业,民国十四年曾任漳浦县长。民国十五年出洋,对故乡学校念念不忘,常汇款补充设备。弟蓝长泽,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民国廿四年前后任漳浦县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漳浦中学校长等职,后兄弟侨居海外,都常关注家乡学校建设。长江长子缵绪,也侨居南洋,在父、叔影响下,对和坑学校建设尤其尽心,多次献款而且亲自操劳。当时政府的教育经费拮据,和坑小学虽改为公办,校舍之扩充及学校设备多赖蓝氏一家人捐资和筹划。 由于和坑小学设备较好,师资素质较高,所培养的学生基础好,很多经过中、高等学,深造,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物。如蓝田于1936年在河南大学读书时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任晋察冀边区第八专员公署专员,解放后任国家建委城市建设局局长等职。还有蜚声南洋的华侨文人蔡朝阳等。尤其该校早期学生蓝熏南、蓝万寿、黄永茂在师范毕业后曾回和坑小学任校长,教员,办学成绩显著。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收录“绥安县的兴废”、“旧社会漳浦金融杂谈”、“陈克仁传略”、“高登的崇高气节”、“天地会源自漳浦”、“墓坑图象文字石刻”、“浯江的文物古迹”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蓝澄清
相关
蓝长江
相关
蓝长泽
相关
蔡朝阳
相关
蓝熏南
相关
蓝万寿
相关
黄永茂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