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中心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1020220000168
机构名称: 巷口中心小学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73/001
起始页: 0148.pdf
地址: 芗城
前置机构: 私立东区两等小学堂
后置机构: 龙溪县立东华实验小学
起始时间: 1909年

机构描述

巷口中心小学创办于1909年,是芗城一所办学历史较久、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的小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世纪以来,巷口小学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有了新的发展。薪火传承,满园春色,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百年春秋,学子如云,培育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和劳动者。在社会上卓有声誉者不乏其人: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原福建省文化局局长陈虹、史学界名人厦大叶国庆教授、现代海洋科学家施正铿、著名木偶雕刻艺术家徐竹初等均曾就读于此校。根植于芗城肥沃教育土壤中的巷口小学,凭着孜孜不倦和与时俱进,成为漳州一所知名小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颁布兴学堂、停科举诏令之后,东门外热心教育的士绅钟文英、黄秉哲、高郑崧等人于1909年春创办“私立东区两等小学堂”,即是今巷口中心小学的前身。校舍设在接官亭庙僧舍,首任堂长高郑崧,初办时,只有二班,学生30多人。 辛亥革命后,小学堂改称小学。由于东门外商贾云集、人烟稠密,生员激增,学堂初具规模,1915年转为公立小学,改称“龙溪县立第二小学”。校舍于1917年拨用原漳汀道城守营衙署后进,直至1919年才将衙署全部改为校舍。 1915年5月,时任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奉令巡视沿海各县时曾到该校。他在《闽海巡记》一书中写道:“看县立第二初等高等小学校,学生排列操场,形式甚为整齐,为龙溪各学校之最,此校系前清宣统二年,钟文英创办,原系简易识字学塾,民国四年二月,校舍迁移城守营旧署”。由此佐证该校办学沿革。许巡视后评价“唯县立第二小学尚佳”,可见该校彼时办学严谨、校风良好。 1929年改称“县立东华小学”,1932年改为“龙溪县立东华实验小学”,翌年改回原名。1934年易名“龙溪县立东华中心小学”,其间,扩大操场面积。1936年改为“龙溪县立第一区东华中心小学”。 抗日战争期间,龙溪县实行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保设国民学校。1940年改称“文凤中心国民学校”,后改为“丹霞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直至解放,学校规模达十八班,学生近九百人。 龙溪县、漳州市分改后,1951年改称“漳州市第三小学”。1957年校舍进一步扩大,并入后面的广场(原斗鸡场),增建二间教室,校名改为“新华东路小学”。1959年建立小学学区设置,又改名“巷口中心小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改名为“东风小学”,曾并入苍园小学,学校规模达到三十多班。1975年改回“巷口中心小学”,1976年至1979年设初中班四班,毕业210人。1975年在大操场新建一座两层教学楼12间教室。 1980年在校友陈虹奔走下,省教育厅直接拨款6万元,在学校前面新盖一座三层教学楼。1984年至1986年改为“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地改市后的1986年复名芗城区“漳州巷口中心小学”。在区委、区政府重视关心下,1987年重修校门、建传达室;1993年,财政拨款58万元,自筹6万元,在学校中部建一座四层教学楼,面积1236m2;1996年“两基”期间,区政府又投入166万元,拆原后面两层教学楼,重建一座五带六层面积2236m2的综合楼,此外还投入12万元建成一座26蹲位的标准厕所。 现学校占地面积10亩余,校舍面积5233.7m2,操场面积1240m2;有26个教学班,学生1287人,教职工74人;图书26240册,60台电脑,配有宽敞的木偶活动室、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音乐室、阅览室等,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套齐全,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如今,走进校园,映入眼帘是:绿树红花、草地成片、楼房高耸、雕塑悦目、管理规范、秩序井然,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该校还有一个创建于1958年,遐迩闻名的红领巾木偶剧团。该剧团多次参加全国、省会演获奖,中央、省电视台多次到校拍摄专题片播映,两度出访香港演出引起轰动,多次接待国内外嘉宾。剧团向社会展示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也呈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的勃勃生机。学校先后被评为“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省“五无学校”、省“少儿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先进单位”、“德育先进校”等。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红军进漳八十周年、故园踪影、漳台交流、文革残忆、改革历程、往事寻踪、邑人履痕、星火拾遗几大栏目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钟文英
相关
黄秉哲
相关
高郑崧
相关
高郑崧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