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铭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唯一号: 130730020230006900
人物姓名: 刘子铭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83/001
起始页: 0271.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亲属: 许大元;许扬烈

传略

刘子铭,男,是许大元最小的儿子,其祖父许扬烈先生是民国初期集美师专的美术教师,知名书画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对武术和书画有着浓厚兴趣。刘子铭说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每天清晨把他叫起来在家里的天井、厅堂晨练。父亲没有刻意对他进行培养,他自己就模仿连环画《岳云》里小岳云的武打动作,拳来脚往的乱打一气,竟然练得也有板有眼。1982年,刘子铭考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深造时,学余时间经常到学校体育系学练南拳、长拳。获得学士学位后,回东山二中教学之余,师从漳州体校著名武术教练贾建欣先生习练六合门、自然门。此外,他还拜东山书画名家林少丹先生门下学习书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青年时代的刘子铭对工作和生活的安排就与众不同。当时刘子铭已考取了国家武术二级裁判的资格证书,经常参与漳州市武术比赛的裁判工作。在参加多次漳州市武术比赛中,他始终没有看到东山县的武术选手前来参加比赛,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很早就立下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现状。1987-1990年,他先在铜陵镇五里亭,后在城内顶街赵府(俗叫“党部”)旧厝等地开办武术培训班。当时东山县民间对武术有一种牢不可破的偏见,练武的人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吃半夜糜的”,意思是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东西;家长都认为青少年练武,就是要“倡(闯)祸”。铜陵镇民间甚至流传说“刘子铭要办武馆,是要打死人”。不少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瞒着家里去参加武术班培训,都很“愤怒”,就马上到培训班把孩子抓回去,而且对刘子铭语出不逊。面对这种非议和不理解,刘子铭以人民老师的达观、艺术爱好者的热忱和武术工作者的坚忍不拔坦然面对,坚定武术国粹意识,致力发挥武术的积极作用。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批准,1990年11月,东山县第一所武术学校——兴华武术馆成立,向社会公开招生,填补了东山县体育教育的一项空白。

知识出处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山县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

本书分为刊首絮语、东山崛起——建设国际旅游海岛、庆祝建国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海峡长风、史海钩沉、文化春秋、铜海吟笺、稿约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