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唯一号: 130730020230006846
人物姓名: 黄道周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82/001
起始页: 0077.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585
卒年: 1646
籍贯: 福建省漳浦县铜山所深井村(今属东山县铜陵镇公园街)

传略

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号石斋,谥忠端。明万历十三年二月初九日生于福建省漳浦县铜山所深井村(今属东山县铜陵镇公园街),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天文学家,明末重臣,爱国抗清英雄。· 黄道周5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今黄道周纪念馆),11岁即善文章,14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18岁起隐居铜山城之东门外海中塔屿耕读攻《易》、治律吕,23岁始致力讲学著作,25岁携母迁居漳浦县城。 天启二年(1622年),黄道周中进士并选为庶常,越年任翰林院编修。因憎恨宦奸魏忠贤坑害忠良,愤撰《本治论》,严斥“奸宄窃国,天下之将乱”,警醒熹宗皇帝昭法慎刑。崇祯三年(1630年),升右中允,为申正义,三疏救良相钱龙锡,被贬三级,尚劝崇祯皇帝“退小人,任贤能”,遭削藉仍慷慨无悔。崇祯九年(1636年)复职,旋升右谕德兼掌司经局,冬晋经筵日讲官、少詹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此时他忧心国事,举荐贤能,面斗奸辅杨嗣昌,斥皇帝“忠佞不分”,遭廷杖入狱,后贬返原籍。 南明弘光元年奉诏任礼部尚书。隆武元年(1645年)任首辅、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力主抗清,自请缨募举义师北征,出信州,取婺源,不幸于童家坊战败被俘。囚中节义高亮,厉拒清廷厚待劝降;临刑裂襟破指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隆武二年三月初五壮烈就义于南京,终年62岁。黄道周就义后,遗体由门生密葬于南京,4年后归葬于漳浦北山,其妻蔡玉卿逝后与其合葬。京城及闽南多处为其建祠立祀,至今大部已废,而台湾淡水、艋甲、宜兰等地犹存清初郑经入台后所建多座黄道周庙(即助顺将军庙)。 黄道周一生著述丰富,内容涵盖文学、史学、政治、教育、天文、地理、军事,论疏诗赋诸体俱佳。有《易象正》、《三易洞玑》、《榕坛问业》、《黄漳浦集》等百余种。弟子遍及闽浙赣苏皖地区。其书法峭厉遒媚,独成一体,称“漳浦体”,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近现代书法大家如沈增植、潘天寿、来楚生、诸乐三、沙孟海等都直接受其书风影响,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对其亦崇敬有加。其所画山水松人技法磊落,英气飘逸。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馆、日本东京博物馆等处分别珍藏有黄道周书画珍品。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山县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

本书记述了东山岛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史海探幽、关帝文化、东山与台湾关系、铜海吟笺、人物春秋、岁月回眸的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编修
职位
讲官
职位
少詹事
职位
侍读学士
职位
尚书
职位
尚书
职位
尚书
职位
大学士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