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甄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資料第十四·十五辑》
唯一号: 130730020230006830
人物姓名: 陈洪甄
人物异名: 字:成章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81/001
起始页: 0090.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20
籍贯: 东山铜陵

传略

陈洪甄字成章,1920年生于东山铜陵。自幼聪颖好学,能雕善画,其叔公陈鹤是闽南名画家,见其少年喜爱丹青,且颇具有天才,曾热心教诲。对其日后的国画与木刻的基础有很深刻的影响。他到台湾任教谋生后,早期的作品,大多以表现农村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农夫、牧童、牛车、村妇……一一在其笔端和刻刀表现下,发表于报刊杂志并汇集于1953年出版的《洪甄木刻集》中。创作过程和表现往往受生活环境及个人观念等条件所影响,由于生活由乡村转入都市,眼前是形形色色烦躁的都市景象,又深受古人诗篇的感染,将现实的物体输入诗的意念,摆脱现实的平庸,使他中期作品进入诗情哲意的阶段。创作由于题材注重意境的超俗创新,所以不像以往小型黑白板那么单调。独创转动和剥点新刀法,在材料方面有时改用软板,和试用其他各种性质不同的版料加以利用,对大自然现象细心观察,探求抽象的变化意念混合取舍应用到版画的处理上,使其版画的技术表现和内容渐趋丰富而有华丽的变化,更能呈现板的意味和特性。他的国画和木刻两者相并耕耘,无形中国画有木刻强烈的笔触,木刻有笔墨变化的墨韵笔意,富有东方艺术风格和精神。同时也使他的艺术活动更加频繁,他参加发起组织“中国画学会”、“中国生活艺术协会”,被聘为“教育部美育委员”、“国立历史博物馆推广委员”。并出版《怎样刻木刻》、《陈洪甄画集》。作品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展览,和到韩国、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資料第十四·十五辑

《东山文史資料第十四·十五辑》

本书收录了水调歌头·香港回归感赋、七律·欢呼香港回归、临江仙·迎香港九七回归、七律·庆香港回归、东山建县始末、八十年的路、1950年后到东山岛视察的中央和省领导人、纪念东山建县八十周年诗词一束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