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有礼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唯一号: 130730020230004904
人物姓名: 薛有礼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8/001
起始页: 0502.pdf
性别:
时代:
亲属: 薛荣樾;薛佛记

传略

薛有礼 他是薛荣樾的长子,薛佛记的孙儿。有礼出生于新加坡,从小受英文教育。光绪七年(1881年),他为维护华侨利益,创办了新加坡第一份华文报纸)——《叻报》(“叻”是“石叻”,即新加坡的别称)。为此,他甘愿辞去待遇优厚的汇丰银行买办的职位。他从厦门向人承顶印字机运到新加坡,又聘请安徽人叶季允担任主编。《叻报》创办初期,每日出版8开1张,后来增至6张。其版式略如早期的上海《申报》,首页登载社论和上谕,二页起是综合新闻,中外消息和本报新闻混合排列。该报还以不少篇幅刊载南洋各地政府公告,同时刊登洋行广告,所以颇受外人重视。光绪十八年(1892年),舆论界曾推举他为市议员,由于薛有礼一心一意致力于办好这份南洋华侨最早的正式报纸,拒绝接受市议员这一公职。他和主编都把自己置于“国人”之中,并希冀以报纸警醒同胞。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四日,清朝北洋舰队首次访问新加坡时,该报即大事宣扬。《叻报》还大力弘扬中化文化,宣传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当时华侨的喉舌。薛有礼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逝世。此后,《叻报》由有礼的长子薛兆熊接办,直至1932年才停刊。《叻报》足足维持半个世纪以上的悠长岁月,对新加坡文化建设有巨大的贡献。薛有礼的岳父谢安祥,也是新加坡一位著名的侨领。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