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花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唯一号: 130730020230003085
人物姓名: 黄玉花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3/001
起始页: 0061.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74
籍贯: 漳浦县旧镇

传略

黄玉花,女,1974年5月出生,1994年7月入党,漳浦县旧镇人,2003年7月任旧镇镇梅竹村党支部书记。她立足老区实际,提出了“转变观念,修筑道路,开山种果,转移劳力”的发展思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一是促进农业稳步增产,抓基础,多方筹集资金3万元,打了70余口机井,使1000多亩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建了机耕路12条,长达2.6公里,并清理了水渠。动员家人率先种了4亩圣女果和16亩淡水养殖,引导村民转变观念,瞄准市场,发展高优水果、青枣、圣女果1000多亩,对低洼地进行改造,发展淡水虾养殖800亩,年产值近一千万元。多次邀请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下村调研和授课,提高村民种养殖技术,鼓励村民参加农函大学习。二是转移劳力抓创收。梅竹村适龄劳力近2000名,黄玉花带领村两委,邀请县劳动部门举办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又主动联系旧镇工业园,为外出人员牵针引线,输入劳力500多名,每年增收500万元。三是抓新村建设,先打基础。2005年春节,支部大会上黄玉花同志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们不能满足于群众过上小康日子。要建新农村,首要问题要选修路。”这一年,在全县上下兴建农村等水泥的良好氛围下,她带领部分党员干部20多人外出取经,开拓眼界。她深刻认识到,依靠群众是根本,上级支持是关键。她让村两委干部、老党员、老干部和社会能人出谋献策,集资投资,修建梅竹村4.2公里水泥路,投资230万元。四是立党为公,无私奉献。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黄玉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梅竹老区的发展和建设上,其实,她家有上小学的女儿,八十多岁的公婆,总是放下家务。她当村支书三年没有报销过个人开支发票,公字当头,精打细算。梅竹村变了,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由于她勤勤垦垦,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被评为县劳模,“好媳妇”、县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省“双学双比”女能手等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本书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回顾,工作纪实,巾帼风采,文明史话,史海钩沉,寻幽览胜,对外交流,佳作欣赏以及政协组织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