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唯一号: 130730020230001944
人物姓名: 李松辉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23/001
起始页: 0125.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16
籍贯: 漳浦城关

传略

李松辉先生系漳浦城关人,家住三房巷,1916年10月生,8岁读私塾,14岁培英小学毕业,17岁县立初中毕业,考入集美师范学校,一年后因家境中落,辍学回家,1934年9月(18岁)经人推荐,到杜浔区下寨村梁峰小学任校长,该校处于创办阶段,经费由当地自筹,收不敷出,他艰苦创业,惨淡经营了两年,学校经费来路每况愈下,难以维持正常办学,便辞退回家。时下,省政府主席陈仪推行新政,广泛选拔使用新人,设立县政人员、警官、保安干部训练所,招考具备高中、大学或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进行培训,毕业后派充各县县政府科长、科员、区长、区员、警官、保安团队尉官。1936年7月,松辉先生以高中同等学历报考县政人员训练所区政班,同年12月毕业,由省政府派充云霄县第一区区员兼巡官,主办辖区警卫事宜。1937年“7.7”抗日战争爆发,省政府为抗战需要,分两批在全省各县建立新的警察机关,急需大批警官人员。松辉先生遂于1938年4月应调带职到警官训练所培训,同年8月,调任漳平县警察局巡官、学警队长、永福警察所长。其时抗战正酣,日寇飞机疯狂滥炸闽南沿海各地,学校纷纷内迁,设在漳州的基督教闽南神学院、省立龙溪中学先后迁到漳平永福办学,山区小镇一时增加成千名学生,学生住宿、供给、医疗等基本条件十分困难。国难当头,每一个有民族正义感的热血青年,其抗日情绪每每沸沸扬扬,有一次,省立龙溪中学发生有六百多名学生反对学校不合理管理的罢课学潮,引起省政府关注,驻闽绥靖公署、省保安司令部、省教育厅正策划派员带队到地镇压,松辉先生作为当地警察所长,平素便以篮球会友,与该校球队师生关系甚密,学潮一发生,便主动积极斡旋于校长、训育主任、学生领导人物之间,协调化解矛盾,学生恢复上课,一场学潮风波得以平息。省派要员到永福视察,对松辉先生妥善处理这次学潮,十分赏识,特为嘉奖。同年,在省政府公报发表的《福建省县政人员候选名册》上,年轻的松辉列为警政甲级人员之候选人(当时县政人员以局长、科长、区长为甲级人员、股长、所长为乙级人员、科员、区员、巡宫为丙级人员,办事员为丁级人员)。同年10月,松辉先生24岁,便被委任南靖县警察局长。1943年2月调任长泰警察局长。1946年1月调任诏安县警察局长。1948年11月调任漳浦县警察局长,至1949年9月漳浦解放前夕,率部起义为止。自巡官晋升局长,松辉先生在国民党政府中从事警察工作13年。期间任靖、泰、诏、浦四县警察局长9年整。在维护国民党统治,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尽职尽力。例如在南靖县,参与剿抚被省政府枪毙的匪首张河山残部;在长泰县,参与剿抚被省政府枪毙的土皇帝叶文龙残部等,都是于官于民都有益的。他作为国民党的警察局长,当然也配合军队对当地共产党革命根据地进行过“围剿”,如在诏安参与“围剿”乌山革命根据地,双方发生过枪战。也正由于松辉先生的“有为”,国民党中央铨叙部铨叙委任一级,内政部加发委任状(1947年晋升荐任十级)。本来国民党政府有“公务员迥避原籍”的规定,后期不再硬性执行这一规定,由于实际需要,松辉先生被破例从诏安调任原籍漳浦县警察局长。调任原籍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漳浦治安较乱,原警察局长张怀三纵属闹事,受到地方人士和民众的反对,省主席刘建绪到漳州视察,下令将张怀三撤职,调县政府军事科长翁化清暂代警察局长,尔后,又发生军统特工人员暗杀三青团漳浦分团干事长陈秀夔误毙其妻邵蕙君事件,国民党地方派系明争暗斗,武装竞选,血案迭起,县长郑有泰畏难辞职,松辉是在这种局面下奉调赴任的。而这时期国内解放战争形势大好,国民党败局已定——1948年下半年,经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共丧失173个师,154万余人),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挥师渡江。23日南京解放,6月,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建。……大陆的全部解放指日可待。这一切,对作为漳浦县警察局长的李松辉,何去何从,有着一番审慎思考和痛苦的决择,便频频与朋友柯汉扬商议(时柯为省参议员、驻会委员,与议长丁超五有过关于这问题的磋商,由福州回乡与朋友商议)分析时局,选择出路,认为,除起义投诚或出境去港台之外,别无他路,他们对北平傅作义将军率官兵25万众接受和平改编,泉州325师副师长陈言廉率官兵起义,共产党不但不计前嫌,而且加以重用,很受教育和启发。为了免漳浦人民遭受战祸,他们决心选择和平起义的光明大道,便派人秘密与中共靖和浦边区县工委取得联系,确定率属相机起义,迎接漳浦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2日夜晚,人民解放军前头部队已从龙海进入漳浦境内。21日刚刚接任县长的翁化清,急召李松辉商讨部署防务,松辉借此契机,紧急调集早已集合在县城训练的全体官警,破格提拔,当场宣布,指定警士李广博为城关本驻所巡官,选20名警察交其指挥。其余一百多名官警由李松辉率领,连夜急行军开到溪南村,23日与柯汉扬在溪南村宣布起义,当即拿出自筹白银380元(李松辉300元,柯汉扬80元)为起义奖金,警官每人赏银4元,警长、警士每人赏银2元。 留守在县城的李广博等20多名官警,按李松辉事先的授意,维护社会治安,迎接共产党漳浦工作团及解放军进入县城。解放军首长丛德滋接见柯汉扬和李松辉,高度称赞说:“你们和平起义,为人民立下大功,应得到我党的宽待。”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三辑收录了关于漳浦县妇女社会地位转变、投身革命的漳浦妇女、下垵女民兵、在外地工作的漳浦女英、台北的两位文学科学姊妹卢慧贞和卢慧兰等内容。此外,还包括金浦晚霞、教育、乡(镇)村春秋、政协委员风采、民间艺术、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文章。

阅读

相关专题

校长
职位
区员
职位
巡官
职位
巡官
职位
学警队长
职位
所长
职位
局长
职位
局长
职位
局长
职位
局长
职位
局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