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维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0020220000976
人物姓名: 卢维祯
人物异名: 字:司典;号:瑞峰;别号:水竹居士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73/001
起始页: 0046.pdf
出生年: 1543年
卒年: 1610年
籍贯: 漳浦县城后沟巷

传略

卢维祯(1543—1610年),户部侍郎。字司典,号瑞峰,别号水竹居士。漳浦县城后沟巷人,祖籍七都锦屿(今竹屿盐场)。5岁从师,颖悟无双,识者知其必成良才。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才18岁就考中举人,适遇母丧,在家丁忧。隆庆二年(1568年)登进士,授太常寺博士。太常寺原没有志书,寺卿将修志任务交给他,他只用10个月就完成《太常寺志》。隆庆五年(1571年),升吏部验封司主事,不久,改任考功司、文选司主事。万历元年(1573年),升吏部稽勋司员外郎。万历三年(1575年),因病请求回家疗养。他在家闭门养病,3年间未向有关官员递过一张名帖。万历六年(1578年)调任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万历八年(1580年)升吏部验封司郎中,又历任考功司、文选司郎中等职。卢维祯在吏部遍历四司,这是穆宗皇帝命授给清要之官的特殊荣宠,因此在漳浦县城北门外建立“天官”坊表,世称为卢吏部。在验封司时,裁去冒功求荫者及赠给为国殉职者;在考功司时,考虑到人才难得,多为那些被论劾者疏留;在文选司时,极力提拔具有才能而淡于名利或贫寒无援的人士,抑制浮夸不实而竞逐名利者。他曾疏议简拔抚臣,起用被埋没的人才及广开考核等事,都被朝廷认可。当时,张居正当权,威势显赫,朝臣都争着依附,卢维祯挺然不屈从。张居正病重时,百官一齐祈祷求神,卢维祯以选事繁忙为辞,拒绝参与;张居正死后,卢维祯在考绩整饬官员时,根据国家法典区别忠佞,分别给予提升或降黜,朝廷内外都对他肃然起敬。万历十一年(1583年),卢维祯升任太常寺少卿,奉旨持节册封江夏王,礼成即登舟而去,送礼一无所受。还朝后,升为通政使司右通政。万历十七年(1589年),升任太仆寺卿,又改任光禄寺卿。随后,晋升太常寺卿、大理寺卿,不久即升工部右侍郎,转工部左侍郎,又转为户部左侍郎。因与当权者不合,数次上疏请辞职,获准离京回乡。卢维祯回漳浦后,和已归休的工部尚书朱天球结社梁山,又筑小圃水竹居,自称水竹居士,每日在此与客人吟诗饮酒。他知识渊博,对文献古籍、历朝旧事、地志方言都极为精通,大小难题,随问随应。晚辈以文章求教,他慨然给予修改;文章稍有进步,即加以褒奖鼓励。卢维祯乐善好施,修2座石桥,便利行人;遇荒年,开仓救济饥者,做了许多好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逝世,享年67岁。赠户部尚书,赐祭葬。戴耀为卢维祯撰写墓志铭,铭中写道:“籍令公秉枢衡,殚厥施允,足以撑持国运而霖雨苍生”。卢维祯著作除《太常寺志》16卷外,有《醒后集》、《醒后续集》、《京省次闽漳会录》,收入《四库全书》中,传于后世。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红军进漳八十周年、故园踪影、漳台交流、文革残忆、改革历程、往事寻踪、邑人履痕、星火拾遗几大栏目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户部侍郎
职位
主事
职位
主事
职位
主事
职位
员外郎
职位
员外郎
职位
郎中
职位
郎中
职位
郎中
职位
太仆寺卿
职位
光禄寺卿
职位
太常寺卿
职位
大理寺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