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得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0020220000828
人物姓名: 韩得成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6/001
起始页: 0101.pdf
出生年: 1906年
卒年: 1994年
籍贯: 城区天宝镇大寨村

传略

韩得成(1906-1994年),城区天宝镇大寨村人,由农家子弟成为医师。解放后任漳州市(今芗城区)市立医院副院长等职,他从医60多年,勤勤恳恳为病者服务,终成漳州名医师。 韩得成出生在贫寒的农家,与村里许多农家一样都是几代人不识字。韩氏家族留下“书田”10多斗种,以鼓励后代读书上进。韩得成的父亲虽不识字,却重视儿子的教育,他认为在农村读书难有出色,便送11岁的韩得成到漳州城育贤小学上学,后入寻源中学,1926年考入鼓浪屿教会办的救世医院附属医科学院学医。五年后毕业,因成绩优良颇得校方赞赏,留门诊部当医生兼任助教辅导工作。1934年被派往同安县任县医院院长。他以认真、细微、热情的服务态度,获得许多病者的信任。1936年,龙岩基督教会要以重金聘请韩到爱华医院任院长。韩得成以“医生只能以济世救人为重”为由谢绝,同安县也不同意韩离开。由于是支援山区,经多方协商,韩才到龙岩爱华医院就职。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军使用细菌战,龙岩瘟疫流行,韩常一人干二班,全院员工都日以继夜抢救病者。1941年发生“闽西事件”,国共分裂。当时闽西革命领导人邓子恢、魏金水、刘永生等都曾患病秘密到爱华医院住院,韩得成等医院职工冒性命危险给予诊治保护,医药费都由“救济贫困”项目支出。1944年冬,国民党省保安团对闽西红区再次清剿,红军武装伤亡严重,派人到医院要药。因数量较多,不便在“救济贫困”项目支出。韩院长与董事长廖昌和商量,认为“医院是救死扶伤,要多少给多少”。当天深夜,打开药库任由来人按需取药。次日,医院以“药库失窃”为由报账了事。1947年下半年,韩辞去院长职务,携眷回漳州开业行医。群众知道他是医院院长,求医者日多,韩得成诊病“贫富一样,童叟无欺”。对少数贫困患者既送医又送药。他说,医生要医术,更需要医德。 1949年9月漳州解放,魏金水、陈天才等同志进漳,登门请韩出来工作,嘱咐把在爱华医院支持革命的事迹整理出来,意欲给予论功重用,韩说:“过去支持革命的事是应该作的,不必提了,能作个无名英雄就心满意足了。”解放后,韩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医务工作者和社会防疫卫生工作。1954年韩任市立医院(今芗城医院)副院长。因医院事业发展,医护人员不足,医院附办护士学校,韩自任校长并参与上课,培养一批护士人员。在计划生育等各种活动中,韩带动全体医护人员尽力尽职完成任务。他在82高龄时写出一首诗:“一生谨慎,勤奋俭朴。行医救人,效法基督。言行一致,痛恨邪恶。理想深远,助人为乐。教勉后裔,尽忠爱国。坚强意志,以德造福。”这是一首感怀诗,反映韩的为人与愿望。 韩得成曾任漳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常委、漳州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市卫协会副主任、市科普协会常委等职。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副院长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副理事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常委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