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0020220000764
人物姓名: 许地山
人物异名: 笔名:落花生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4/001
起始页: 0072.pdf
籍贯: 龙溪县
亲属: 许南英

传略

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原籍龙溪县。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清廷战败割让台湾给日本,他随父许南英从台南回漳落户管厝巷。据《漳州市志·人物志》载,许地山1920年燕京大学文学院毕业。在京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发表文章参与“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1921年许地山与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在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以“文学为人生”为宗旨。许用“落花生”笔名在该会刊物《小说月报》发表小说《命命鸟》、《缀网劳珠》等多篇,奠定他在五四时期的文学地位。 1923后,他赴国外留学,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文学硕士。他对宗教情有独钟,赴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与印度哲学,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又赴印度大学研究梵文与佛学。1927年到燕京大学文学院、宗教学院任教授,并在清华、北大、北师大兼授印度哲学、人类学等课程。1934年创作长篇小说《春桃》,被誉为现实主义杰作。 1935年,许地山受聘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并举家迁港。他对港大文学院大力改革整顿,革除保守、迂腐的教学内容,使文学院面目一新。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地山大力宣传抗日。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许地山与郭沫若、茅盾、巴金等当选为理事,许兼任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促进会理事。皖南事变发生后,许地山等联名呼吁团结一致,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许地山一生留下的学术著作有《中国道教史》(上册)、《国粹与国学》、《语体文法大纲》等。文学创作集有《缀网劳珠》、《空山灵雨》、《危巢坠简》等。许地山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也蕴蓄慈悲、忍辱、精进的佛教含义。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的古城街路、史迹探寻、史事钩沉、古街史话等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主任教授
职位
理事
职位
常务理事
职位
理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