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梧材(1893~1976)字琴轩,漳州市巷口人。童年家贫,父母勉强送其进入私塾念书。17岁辍学,到太兴木器店当学徒所得薪金无几,后得亲友介绍,远渡重洋,前往印尼昂望谋生。初在利和土产店当记账,为人老实勤劳,认真负责,颇得老板器重。1917年到印尼首府椰城(今雅加达),在长茂布店仍任司事。九年节俭,略有积蓄,因年已届三十,遂决计回国娶亲,经友人介绍与黄香玉女士结婚。不久即携眷重返印尼椰城,在阮成兴土产店任司账。夫妻勤俭,至1939年,46岁时,倾平日积蓄,在椰城老巴刹自己开设土库闽南行,经营日杂用品,颇有获利。翌年与友人冯辉星等人合股开设源利布匹有限公司,经营批发和零售业务,他被推掌财务。因待人至诚,经营有方,生意兴隆。土库闽南行则由其夫人独立经营。历经十多年,商务日臻发展。
蔡梧材在椰城除致力经商外,积极参与华侨组织的工作,勇挑重任,众望所孚,他成为巴城福建会馆主要成员之一,又任中华会馆理事兼秘书。为弘扬祖国文化,培育华侨子弟,他与众侨领倡办老巴刹中华会馆华侨学校,矢志为华侨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力。1942年春,日军南进,东印沦陷,华侨学校被迫停办;是年秋,日酋下令学校复课,他为不使华侨教育事业横遭夭折,不使众多华侨子女接受日军奴化教育的毒害,挺身而出,与椰城留下的几位校董多次洽商后,出面承担重任,重组校董会,敦聘教师使学校及时复课。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老巴刹中华会馆华侨学校校董会扩大组织,因学生数激增,决定添建校舍,成立添建委员会,他被选为委员,并主管建筑事务。1946年7月动工,至1948年建成。这时其长子宗英假座该校礼堂举行婚礼,他将所收贺仪全部捐助学校,“结婚不忘教育”,在华侨中影响极好。中华学校在校董会大力支持下,办学成绩优良,成为吧城中等教育最负盛誉的学府。这和蔡梧材数十年热心华侨教育事业,倾注大量心血的功绩分不开。
1949年新中国诞生以后,国际声望与日俱增,华侨在国外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他从各方书报中,看到新中国各方面建设蒸蒸日上的好消息,倍感祖国的伟大可爱,爱国思乡,魂绕梦牵。1953年4月间,他毅然回国定居,于是携眷返回故乡漳州,准备为桑梓建设事业出点力。抵家后稍事休息,即应王陆惠先生的邀请参加市侨联会活动,积极投入漳州市华侨新村筹建工作,并在其家中挂牌设立华侨代书处,义务为侨属服务,赢得侨胞们交口称赞。
1956年5月,在漳州市第四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蔡梧材在一片拥护声中当选为侨联主席。同年10月,北京成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他与林开德、郑达三、康两平等归侨应邀出席参加会议,他并被选为第一届委员。毛主席、朱委员长、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华侨回国观光团、港澳各界同胞观光团以及全国侨联第一届委员会成员,并合影留念时,他均参与盛会。
蔡梧材回漳州后,一贯热心参与家乡建设事业。积极配合市侨联林开德、王陆惠等人对各项有关侨胞工作,肩挑重任,不辞辛苦。积极争取外汇,鼓励侨胞参加我省投资公司在我市兴建漳州罐头厂、大华蜜果厂。他还是市投资募股委员会成员,和侨联委员共同发动侨胞集资创办侨芗剧场与漳州旅社等项目;在筹建华侨新村时,他被选为筹建委员,事无巨细,竭尽心力,有些侨友在漳州置下房屋也托其代管。
1958年漳州市侨联第五届委员改选时,蔡梧材自感年纪较大,兼有与海外侨胞联系建侨村代书等事务繁多,乃提出不参加选举,但愿意继续承担侨联工作。后经众归侨多方挽留,始允屈居副职。改选结果,林开德担任主席,他与王陆惠、林文图、康两平、余炳炎、郑达三、蔡木豆等人为副主席。他对回国旅游观光、探亲或前来定居的海外侨胞都给予热诚引导。如印尼巨商林文图准备回国定居于广州,他从好友陈瑞星的来信中得悉情况,即尽力争取林文图来漳定居。他不顾旅途劳累,亲自前往深圳迎接,林文图大为感动,来漳州后,在市侨联诸侨友的热情接待和诚意敦劝下,遂打消原意,决定定居漳州,在华侨新村建一幢别墅,并捐资人民币3万元建造市侨联办公大楼,又用存款人民币10万元,每年8千元的利息供作华侨小学及侨联经费,还自愿购置医疗器械赠送市立医院。
六十年代初期,国家暂时困难时期,漳州市华侨中学、华侨小学校董会相继成立,蔡梧材均被选为该会董事,除自己解囊捐助外,还积极动员归侨、侨眷捐资办学。他参与发动侨胞购进化肥,支援农业生产;当得知重工业建设需要一批大型先进机械设备时,他协助争取侨汇,引进57台机器充实地方工业设备。这些作为,都为家乡文教事业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64年,不幸发生脑血栓之症,先后三次住院诊治,在地、市侨办、侨联的关怀和医院的精心治疗下,于1965年出院。自后虽手脚行动较不灵活,仍坚持为侨眷代书。他以老黄牛的精神自喻:“能做多少,就拖多少”。至1976年11月10日溘然与世长逝,终年83岁。
蔡梧材一生为人耿直,洁身自爱,素以忠厚勤劳著称,今天我们对他无限的怀念,正是因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可贵精神,甘愿抛弃在印尼的优裕舒适的生活和日益昌隆的商业,以及儿孙的承欢,决心携眷回归祖国。在家乡二十多年来,为桑梓侨胞、侨眷出尽了力。他的功绩,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