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0020220000629
人物姓名: 林仲姚
人物异名: 景崇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48/001
起始页: 0013.pdf
出生年: 1888年
卒年: 1980年
籍贯: 诏安县南诏东关
亲属: 林天翔;林壬;林士彬;钟惠贞;林楠

传略

林仲姚(1888—1980)学名景崇,诏安县南诏东关人,广东省立金山中学毕业。历任丹诏小学、耀东小学教员、校长、诏安中学教员。建国后,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在南洋,曾任槟榔屿《南洋时报》总编辑。新加坡《南洋商报》编辑。他是一个年高德劭,毕生从事新闻和教育事业,思想进步,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心培育人才,受到诏安县人人钦敬的爱国民主人士。1980年,他在92高龄逝世时,中共诏安县委统战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林仲姚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林天翔,系清朝道光年间举人;大伯父、三伯父是府学生员;二伯父林壬,钦点翰林院编修,出任过山西省正主考;父亲是童生,虽未进入府学,也颇有文名。 1896年,8岁的林仲姚入私塾读书。他幼受家学,勤奋聪敏,古文极有根底。1904年,他16岁,徒步随亲友到漳州参加清朝最后一场的童子试,初榜揭晓,名列前茅。 1905年,清政废科举,办学堂。当时诏安尚未兴办小学,林仲姚寄居于广东潮安意溪外祖母家,进入私立启明两等小学堂高级班,肄业两年,考入广东金山中学(五年制)学习。在学校受到校长杜国痒(即杜守素,解放后任广东省文教厅厅长)的器重和栽培,平时又看了《革命军》、《黄帝魂》、《民报》等书刊,深受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消息传到金山中学,距毕业仅两个月的林仲姚,立即回到家乡,集合进步分子涂渺沧、许可均、张香浦诸人,与县城部分学生组成一支20多人的宣传队,向城乡群众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协同参加同盟会的驻军管带王得宝响应革命,于11月9日宣布诏安脱离清政府统治,成立共和政权。 1191年底,林仲姚在金山中学毕业后回到诏安,选择教育为终生职业。从1912年至1924年,他历任丹诏小学、耀东小学教员、校长,广东南澳求实小学校长。其间还曾任诏安县公署视学一年。1919年,北京发生了“五四运动”,诏安知识青年受到了极大鼓舞,成立诏安学生反日救国联合会和诏安各界反日救国联合会,公推林仲姚为会长,动员100多个教师和2000多个学生成立宣传队,向群众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对外谄媚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袒护卖国贼、镇压革命人民的罪行,劝告群众不要买日本货,把没收的日本货集中焚毁。出任会长的林仲姚,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奋勇当先,始终站在第一线,运动持续了一年多。1921年1月,军阀政府派兵进驻诏安,强行解散反日救国联合会①。 林仲姚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0多年,一心扑在教学上,为人刚正不阿,耻与官绅为伍。他目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仍然摆脱不了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军阀政府又腐败无能,对外一味忍让。“中国要向何处去?”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林仲姚,对此大是大非问题,也难免彷徨不安。1924年,林仲姚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离开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家乡,远度重洋,寻求人生的真谛。 这一年11月,林仲姚到了英属马来半岛,在《南洋时报》任总编辑,同时兼教华侨新华学校和钟灵中学的课程。1930年春,又转到新加坡《南洋商报》任编辑,与李铁民共事。《南洋商报》为陈嘉庚独资经营,李铁民为陈的秘书,所以林仲姚得与陈嘉庚过从,受陈的思想影响;还结识了进步作家胡愈之、黄药眠、洪丝丝等人。在槟、新两地,林仲姚利用报纸这个强有力的舆论工具,不遗余力地鼓吹爱国反帝,批评英殖民当局压迫华侨的行径,又筹款救济“济南惨案”的灾民,以致触怒了英国殖民政府,受到多次警告,并搜查其寓所,被搜去《响导》、《革命周报》和社会科学进步书刊六十多本。《南洋商报》被迫停刊二月,还限制林仲姚不得再进入教育界。因此,他不得不结束南洋生活,于1932年回归祖国。 林仲姚回国之后,一本爱国反帝之初衷,绝意仕途,在其寓所东关承裕堂开办私人补习班,公开讲授文化课,秘密组织“诏安青年读书会”,亲任会长,指导青年阅读《世界知识》、《生活周刊》,利用讲台传播革命思想,抨击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1933年10月,十九路军在福建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年11月,诏安地方人士以林仲姚为首,以读书会成员为骨干,配合十九路军在诏安的驻防部队,首先筹备召开诏安各界代表大会,印发宣言和传单;随后又发动组织青年、中学生数百人成立诏安青年大同盟,一部分农村知识青年也进城与筹委会取得联系,在农村开展活动。11月23日,诏安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有各界代表百余人参加,十九路军驻军连长也带队到会。大会民主选举林仲姚为主席,发表《告诏安各界人民书》表示拥护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翌年初,“闽变”失败后,林仲姚等13人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林一度躲到乡下,以避“风头”;过后,又以教书为职业,装做不问政治,以掩人耳目。由于林仲姚在诏安有一定名望,国民党政府也就无可奈何他。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林仲姚利用抗战初期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满腔热忱地撰写文章,宣传抗日,引导青年追求民主和进步。他参加以进步青年为骨干的统一战线组织“诏安抗日青年社”的各项活动,在《抗战青年》月刊发表纪念孙中山和鲁迅的文章,大声疾呼“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1938年秋,中国共产党诏城支部成立。林仲姚的两个儿子第一批同时加入组织,二儿子林楠任党支部书记。林仲姚始终坚决支持儿子的革命行动。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林楠因为受到嫌疑,国民党当局要缉捕,经组织同意,与2名支委离开诏安,疏散到外地隐蔽。当时,沼安三青团干事长徐际明曾找林仲姚,要他写信言通知林楠回来自着。林仲姚以不知其子去向为词,予以拒绝。原中共云、和、诏县委副书记沈万五,出身贫苦,抗战前是诏安大同派报社报童,因分发报刊常出入承裕堂,在林仲姚的启发教育下,于1938年10月秘加入地下党支部,后来又到乌山参加游击队,坚持革命斗争。沈万五在抗战胜利前后,曾多次来县城,秘密与地下党员联系,有时就住在林仲姚家中的拥书楼上,与林畅谈革命形势。 抗日战争初期,林仲姚任过城东小学教员。1939年秋季起,任诏安中学教员十余年。他教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言传身教,一丝不苟。他教国文时,对课文中的古典文学作品,精心讲解,娓娓动听,并要求学生要朗渎和背诵。凡学生按照他的要求去理解和背诵的,根基都比较厚实,数十年后仍受益无穷。学生中的作文佳作,他常引为范文,在课堂上吟哦赞扬,抄写张贴多加鼓励。他有如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幼苗,从不懈怠。林仲姚还利用暑假办补习班,一个人教国文、数学二科,学生一律免费,只要真心向学的学生,不论人数多寡,都悉心讲授,使学有所得。林仲姚乐育英才,桃李满园,诏安人识与不识,都尊称他为“仲姚老师”。他的寓所承裕堂被看成民主与进步的象征。 1946年国民党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前夕,诏安县民社党主任委员许学骞多次登门拜访林仲姚,诱劝他出任民社党委员,最后竟把填写好的“委任状”捧到林仲姚面前。林仲姚大义凛然,严词斥责,夺过“委任状”抛掷地上,许只好悻悻而去。由于林仲姚学识渊博,威望极高,洁身自好,威武不屈,富贵不淫,所以诏安的国民党、三青团、民社党头子对他无可奈何。 .对于思想追求进步的学生,林仲姚却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关怀备至。解放前,他的拥书楼藏书十分丰富,其中有不少是进步书籍,如《西行漫记》、《海上述林》、《大众哲学》《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翻译小说《屠场》、《毁灭》、《石炭王》等,以及生活书店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他十分爱惜书籍,为了传播革命道理,毫不吝惜地把书借给追求进步、倾向革命的青年学生阅读,指引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 1949年春,中共闽南地委云、和、诏县委为配合解放诏安,决定秘密成立城区工作组,林仲姚支持其大儿子林士彬、二儿媳钟惠贞参加,二人均为核心组成员。核心组主要以林仲姚住家内室为活动场所。为掩护核心组活动,林仲姚对来访客人,一律迎至客厅奉茶叙谈,不让他们进入内室。 1949年12月诏安解放,林仲姚巳60多岁,仍在诏安中学任职。子、媳均参加革命工作。在中共诏安县委负责人面前,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襟怀坦白地把自己在诏安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陈述。不久,他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现称副主任)。1956年5月,县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林仲姚任副主席。 1960年起,根据县委意见,林仲姚负责旧《诏安县志》翻译指导工作。他与工作组同志一道,经数年努力,巳二易其稿。后因四清运动开始而中辍。1963年署假,林仲姚又以县政协名义,举办中小学教学座谈会,交流经验,对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起了推动作用。林仲姚对旧诗词也深有造诣,解放后常有诗作发表,歌颂伟大的祖国和勉励后学青年。 “文革”十年浩劫中,林仲姚被打成诏安最大“反动学术权威”,他当时已是80高龄,还遭游街、批斗。其家拥书楼藏书、墨宝和精心保存的二伯父林壬诗文稿受洗劫一空。虽经此惨痛摧残,但林仲姚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一颗丹心仍不稍泯。“四人帮”垮台以后,林仲姚冤案得到平反,恢复政治名誉,给予经济退赔。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