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和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唯一号: 130730020220000087
人物姓名: 吴佳和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130.pdf
出生年: 1934年5月10日
籍贯: 云霄县

传略

吴佳和,云霄县人,1934年5月10日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当他在云霄中学读高二年时,便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建设新疆服务团。1951年5月17日,他与云霄县参加新疆服务团的知识青年20人(其中女8名)结队从云霄出发往福州集中,再经过50几天的跋涉,终于7月7日,到达新疆乌鲁木齐,在第六军教导团学习后分配到该军军直骑兵团,先后任政治处宣传员、司令部见习参谋。自此始,吴佳和一直在北国边疆渡过45个春秋,在那里和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创业立功。 1952年,新疆军区在王震将军的倡议下,创办了八一农学院。同年7月,吴佳和奉调进入八一农学院水利系本科学习。1956年8月毕业时,驻扎新疆部队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吴佳和被分配到兵团农四师勘测设计队工作,先后担任水利工程设计组组长、副队长和党支部书记。在这期间,他不辞辛苦,不畏酷寒,战风沙,踩霜雪,跋涉荒野,完成了勘测、规划、设计17个大型军垦农场和三个牧场的艰巨任务。从1956年至1965年连续多年荣获师级、兵团级授予的先进工作者、五好干部、五好党员、大跃进标兵等称号。 1965年3月至5月,他曾经以水利专家的身份,参加中苏两国地方政府代表团,出席中苏两国界河霍尔果斯河两国平分用水问题的谈判。由于他充分掌握资料,参与有理有据的协商谈判,完满地达成协议而返。该协议一直有效地延用至今,使北疆少数民族兄弟享益非浅。 1975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地方合并。吴佳和转入地方,出任伊黎哈萨克自治州水电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又在水利建设上做出了贡献。1981年2月,被选派到非洲援助索马里共和国,任中国驻索马里共和国专家组组长。在援助索马里期间,他协助该共和国建立一个能够解决全国商品粮的大型农场,叫做费诺力农场,有面积一万公顷开荒造田和水利工程设施,还附设一座碾米厂和一所中专技术学校。 索马里气候炎热,瘟疫多有流行,还有热带的登格气和吸血虫病;原始森林地带有可以致死人命的野猎和毒蜂群。在这种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下,吴佳和与专家组同志团结一致,勤恳工作,把友谊送给索马里人民。当我国援助的大型施工机械运抵索马里时,专家组全体成员组织授课,培训当地驾驶操作人员,使机械较快地在垦场转动起来。中国专家组协助测建东索马里最大河流第巴河上的拦河坝以及五十公里长的大型引水渠。在这水利系统工程未建成之前,吴佳和与专家组成员采取水泵扬水方法,克服种种困难,进行边开垦边生产,种出大量水稻;又利用我国生产的小型碾米机,碾出大米供运饥荒地区,使索马里极其严重的粮荒稍得缓解。 吴佳和援索胜利回1后,于1983年10月出任新疆伊犁地区行署副专员。1984年12月调任伊犁地委书记,伊犁军分区第一书记、兵团农四师第一政委。1990年12月调任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昌吉军分区第一书记、兵团农六师第一政委。在吴佳和担任伊犁区和昌吉州书记的十年间,是两区(州)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好时期。 1993年元月,吴佳和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长、政协副主席。自1988年至1993年,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3年至今,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他,过去40余年驰骋新疆,建功边陲,而今仍在北国同各族人民一起,建设美好的新疆热土。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等“腾云”特训班始末、云霄抗日民谣、台湾抗日义勇队和队长李友邦、漳浦抗敌宣工团与《漳报》、一枚盟军奖章的由来、战时的龙中生活、在诏安脱离伪军的经过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宣传员
职位
见习参谋
职位
组长
职位
副队长
职位
书记
职位
副局长
职位
副书记
职位
组长
职位
副专员
职位
书记
职位
第一书记
职位
第一政委
职位
书记
职位
第一书记
职位
第一政委
职位
部长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代表
职位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