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林廷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0020220000012
人物姓名:
林廷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093.pdf
出生年:
1880年
籍贯:
漳州市郊桃林村
非亲属:
陈丽水;赖耀山;陈胶掠;钟青;陈不得;王清吉;石杨泉;蔡徐明;朱盛金;连管重;朱欧忠;陈亚秋;陈亚雪;李信治;刘秀琴;李惠娜;石惠玲;李巧云;王素华
传略
林廷,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漳州市郊桃林村髫年就读该村私塾,执经问难,好学不辍。他少聪颖,秉性持重,喜爱音律,并擅长雕刻他学必有成,颇受师友器重。 桃林村系市郊较大村社,时村里设有歌仔馆,每至夜间,村民喜爱歌仔者,都来馆弹弹唱唱,林廷是歌仔馆的常客。由于耳濡目染,激起了他一颗喜爱锦歌炽热的心,遂拜师学艺他焚膏继晷、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全部锦歌的基本功法;不仅学会自弹自唱,而且能编写唱本,成为漳州锦歌艺人中的一名新秀。 林廷家传祖业是镌刻印章和版画技艺,他从小受严父言传身教,也学成一手镌刻好功艺清末,为自谋生活,他进城现在台湾路(双门顶)开设顺漳刻印处,凭自己笔画、刀刻,也图个安逸自如的生活。 清末民初,漳州城内有几位已成名的锦歌艺人,他们与林廷都是锦歌爱好者,彼此结为艺友,在常聚常乐、弹唱之余,他们自发地创设“乐吟亭”锦歌馆,从而不断地切磋潜研和不断地取长补短、去旧创新,使锦歌的曲调更优雅、内容更充实由此,“乐吟亭”锦歌馆在漳州盛名一时,随后又在闽南各地分设八个分馆,成为曲艺园中的一朵艳丽的新花。 漳州锦歌原是从民间的说故事演变到唱故事,它把故事编为韵语、谱上曲调,配以乐器弹唱的开始是个人自弹自唱,渐而发展到四管,即琵琶(或月琴)、洞箫、广弦、三弦配乐。所以说漳州锦歌是由闽南方言弹词演变而来,它具有悠久的历史。 “乐吟亭”锦歌馆创设之后,林廷在编导演唱诸多方面更为出众。他不但能自弹自唱,而且能编写唱本,对各种曲调多有研究,是“乐吟亭”锦歌馆的一支柱石,深受人们的敬佩。其间,经他与艺友赖耀山、王清吉、陈丽水、朱亚等人不断地切磋潜研,还取了南音的演唱、弹奏等方面的精华,引为锦歌所用,使本来锦歌具有的自由豪放特色,转为从容清雅、婉转缠绵,加上演唱为方言俚语,通俗易懂,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因而一度风靡闽南一带,人们还称“锦歌”为“锦曲”,“儒林曲”,由此而成为一支独特风格的曲艺流派。 二十年代末,“乐吟亭”锦歌馆已是名嗓一时。1929年该馆应海外侨胞弦友的邀请,由林廷为首,组合了当时成名的锦歌艺人陈丽水、赖耀山、陈胶掠、钟青、陈不得、王清吉等一行十余人,到南洋诸岛弹唱演出,博得侨居海外歌友的赞颂和众多华侨的欢迎。当时,新加坡德商兴登堡唱片公司特邀请林廷等艺人作录音弹唱,先后录制了锦歌《陈三磨镜》、《审陈三》、《安童闹》、《无影歌》、《赌博歌》、《大伯公歌》、《尪姨》等四十多片这些唱片发行后,畅销东南亚各地,成为东南亚侨胞喜爱的思乡曲,漳州锦歌的声誉也由此飘扬海外。 访问南洋诸岛回来后,林廷和几位老艺人一方面为漳州锦歌的声名飘誉海外而喜悦,但另方面又认识到在盛名之后,决不自负,应该为漳州锦歌开拓广阔的道路,必须在锦歌的演唱和音乐等方面,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他与艺友们对锦歌原先演唱的唱本、乐曲和曲调等方面,进行了去芜存菁的整理,使漳州锦歌的内容更健康合理,曲调更优雅和谐,成为人民大众喜闻听见的民间优秀曲种三十年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也录制一批唱片,发行国内外,风靡一时。由于漳州锦歌乐曲优美动听,并且有乡音俚语,因此,其曲调于后来被发展起来的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的芗剧所采用。 1932年红军入漳时,“乐吟亭”即编出《长工歌》、《十劝妹》、《帮红军》等革命内容,以锦歌演唱形式,对社会进行宣传发动。 抗日战争期间,林廷同几位锦歌艺人,激于抗日救国义愤,他们又以锦歌的形式演唱《抗敌歌》、《支援前线》等爱国歌曲,愤怒声讨日军的暴行,宣传发动广大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 1949年漳州解放后,他不顾年迈体弱,仍积极参与“土改”、“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普选”、“婚姻法”、“宪法”等历次政治宣传活动,把宣传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编成歌曲,用锦歌演唱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1953年初,经省、市推荐,林廷等锦歌艺人参加华东区(五省)民间艺术观摩调演,引吭高歌,拨弦吹弹,使漳州锦歌这个地方曲艺也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中国曲坛上的新曲种。 1953—1955年,林廷又率领漳州锦歌队,多次参加了省、地、市举办的民间文艺会演,进一步提高了漳州锦歌的知名度1956年应中国唱片公司邀请,还录制了锦歌唱片,发行国内外。 建国以后,林廷先生在政府领导下,经过学习,在思想认识和艺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在文化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名望。1956年被选为省曲艺学会常务理事,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漳州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同时,他对历史也有所研究,1960年间,他把平时收集的漳州历代的灾样资料进行研究,先后写下了《漳州水灾史略》、《漳州大地震》、《漳州大雪》三篇资料文稿,发表于“漳州文史资料”第一辑这些可贵的历史资料,为编纂漳州地方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老艺人林廷一生从事锦歌曲艺活动,除了潜心钻研,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外,还精心培育下一代,使一批锦歌曲艺新秀脱颖而出。较知名的有石杨泉、蔡徐明、朱盛金、连管重、朱欧忠等二十多人。其间,他还特别注意女青年的培养,如陈亚秋、陈亚雪、李信治、刘秀琴、李惠娜、石惠玲、李巧云、王素华等二十多人。其中,王素华已成为全国曲艺学会会员,福建省曲艺学会理事。 1967年,林廷先生已是87岁高龄了当年他病笃时,还多次嘱咐其子,将他多年编写和抄录古唱本共二十一册献交市文化部门。希望锦歌艺人能很好的保存,并作为演唱兰本给予提炼提高。如今,老艺人林廷先生已谢世三十年了当人们看到芗剧的演出和听到锦歌的演唱,就会令人萌起对漳州锦歌开拓前路奠定基石的林廷先生的怀念之心。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市文史记载,其中包括龙溪接管团进漳纪实、芗城区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概况、芗城区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述要、蓄水灌溉保农业种植养殖促发展、农村科技教育的崛起、董坑村科教兴农纪实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