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码的京果行业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523
颗粒名称: 石码的京果行业概况
分类号: F762.3
页数: 3
页码: 82-84
摘要: 本文描述了石码地区京果行业的发展历程。虽然始末时间无确据,但根据记载,京果业的出现应较早。京果店经营的商品主要包括京果类、海产类、罐头类、瓶酒类和宴席类等。京果行业根据经营规模和资金多少分为顶盘商、二盘商和门市零售店。货源主要通过厦门京果行、石码船头行和行商三种渠道进货。销售对象包括水头以下的大沙洲一带和周边地区的门市零售店。石码地区经营京果业的商家众多,其中顶盘商约有5家,二盘商和门市零售店更为普遍。
关键词: 石码 京果业 概况

内容

石码京果行业始于何时,尚查无确据。惟志有记载:商肆物品“凡郡之所有,镇无不备”、“咸同年间,行业已颇齐全”。及光绪31年设“商务会”等资料表明,京果业的出现应是颇早。
  因为京果行业经营的食杂商品,既属人民生活的日常需要,又是婚丧喜庆逢年过节所必需,涉及千家万户,出现较早,亦似常理。至民国初年调查,全镇共有34行业,店铺600余家,其中列有京果行业20家,就具体了。
  京果店俗称干果店,也称南北货店、乾果海产店。经营的商品,归类而言,是:京果类的金针、木耳、香菇、冬粉、莲子、白果等;海产类的尤鱼、扁鱼、鱼仔补、虾米、虾皮、干贝(俗称江头珠)、日月鱼(即明鱼)、咸油鱼、咸鲢鱼、咸白鱼、咸;反鱼、蚵可干等;罐头类的荔枝、龙眼、旺梨、沙梨、枇杷、柑、杨梅、鲍鱼、猪脚、沙珍鱼、四色菜等;瓶酒类的史国公、五加皮、玫瑰露、万全堂、眉寿堂、春生堂、太阳牌啤酒等;宴席类的鱼翅、鱼肚、调味精、酱、醋、辣、蛋、蕃薯粉、麦粉等。这些品类是京果行业的基本商品。在一些镇市周边的门市零售店,为了服务厨房,便利主妇,按实际情况,兼营跨行商品。有的兼售红糖、白糖、冰糖、甜冬瓜;或兼售生油、煤油、茶油、麻油;或兼售蔬菜;或鲜鱼;或猪肉。
  经营京果业,按经营规模的大小、资金的多少,一般分为三种性质:1、顶盘商,专业批发兼零售;2、二盘商,转发小贩和门市零售;3、门市零售店。在当时,营顶盘商资金约须5000—7000元银元;二盘商约须2000—3000元银元;门市零售店1000元、800元不等。
  京果业的货源,从三种渠道进货。一是顶盘商在厦门住出水,向厦门京果行直接买办大宗货。一是石码船头行,有由汕头、由漳浦、由晋江等处的货主来货倚行求售。又一是行商,产地商品,自运来码向行商兜售。二盘商进货,较少外出采购,大部分是向顶盘或船头行、行商批购。门市零售店只向二盘商现买现卖。
  商品销售。顶盘商的顾客范围,上自水头以下的大沙洲一带和郭坑、小港,这些地方的京果基本上是到石码来采货。角美、石美、浮宫、白水等地,则多直接到厦门进货,间仅有少数来码采办,自买自带回去。二盘商销售对象是浒茂、乌礁、过山(莲花、八斗一带)和三十六乡(今榜山乡)的门市零售店。
  全镇经营京果业的商家,以民国16—30年这段年次统计:新行街(今新华路)有长隆号、麟祥兴、顺成、福和利、祥兴源、南泰、麟祥发;外市街(今民主路)有义源、荣美、协德、连泰;大码头、庙后(今解放北路)有和泰、源益、集发、兴成、福南、谦泰、长发、怡合、集美、永成;后街仔(今西湖路)有合安、宝信、源发、开通、振泰;圆圈有源兴;王爷前(今解放西路)有陈怡发、三木等,共30家。其中有5家先后歇业。这30家,义源、和泰两家是顶盘,余为二盘和门市零售。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八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八辑)》

本文讲述了龙海县文史资料 第十三辑包括林本源家族对开发台湾建设祖国的贡献、从许玉寰到科拉松·许寰哥·阿基诺总统、爱国史学家——连横、记爱国民主人士华侨诗人陈师尹、传播中华文化于域外的爱国华侨施香沱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姚真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汕头市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郭坑镇
相关地名
角美镇
相关地名
白水县
相关地名
恭六乡
相关地名
榜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