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龙溪、海澄光复志士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478
颗粒名称: 辛亥革命龙溪、海澄光复志士简介
分类号: K257
页数: 6
页码: 17-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海澄和漳州地区涌现出许多革命志士,如苏郁文、邱兢、陈兆龙、林者仁、陈智君、郑藻山、施荫棠、朱润卿、吴春元、宋善庆、潘澄峨、许赞元、邱仁心和连笑山。他们在光复海澄和漳州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人的贡献包括组织革命活动、参与光复斗争和承担行政职责。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海澄县 龙溪县 志士

内容

编者按:经过海内外龙溪、海澄籍的中国同盟会会员的不懈努力、前赴后继、英勇拼搏。漳州、石码、海澄相继于1911年11月11日、12日、13日宣告光复。并涌现出了许多革命志士。现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简介于下:
  苏郁文(1888——1943)
  苏郁文,字监亭,号眇公,海澄县港尾格林村人。在日本东京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广州黄花岗之役后由南洋返闽,参与策划本省光复大计。福州光复后,即赶回漳州与陈兆龙、陈智君等谋划驱逐清朝官吏。漳州光复,参与组织参事会以安辑人心。随后,又往福州任《群报》编辑,因抨击军阀的统治而两被捕入狱。先后任过《闽南报》、《厦声报》、《江声报》编辑以及集美、厦中、大同等中学语文教员。民国32年6月9日,在南靖山城大同中学任教期间病逝,终年55岁。
  邱兢(1888——1977)
  邱廑兢,海澄新按人。1907年于漳州加入同盟会,在厦门从事革命活动,翻印邹容《革命军》,改名《图存篇》,秘密分寄各地。后往缅甸仰光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11年11月回国,参加州、厦门辛亥光复的联络工作。为反袁称帝,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厦门(福建)支部总务组组长。北伐战争时期配合陈剑垣、钟盛道等在海澄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并组织海澄国民党县党部筹委会,任主委。1977年10月25日病逝于厦门,享年90岁。
  (录自《厦门文史资料》第十辑《邱廑兢先生传略》原著:邱连滨)
  陈兆龙(18751951)
  陈兆龙,字彬侯,福建海澄人,清末秀才。因打抱不平、痛殴日本特务、传教士阿部贞,而后出逃越南,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回国任闽南同盟会会长,与苏眇公等密商起义,带领光复军入驻漳城,宣告漳州光复。历任汀漳道参议员,龙溪县禁烟局局长,闽南军司令部参谋等职。终年76岁。
  (录自《漳州文史资料》第六辑《辛亥革命漳州光复志士传略》原著:陈明)
  林者仁(约1881——1949)
  林者仁,字袖湖,龙溪县东屿人,留日时加入同盟会。漳州光复前后参加革命活动,为领导者之一。中华民国建立后,曾任护法国会议员,内政部参事。1927年北伐,在东路军攻克福建以后,曾任战地政务委员会司法委员,随军北上。历任福建省高等法院院长、龙溪县县长等职。1949年,在台湾逝世。
  (录自《漳州文史资料》第六辑《辛亥革命漳州光复志士传略》原著:吴文荪等)
  陈智君(1884——1967)陈智君,名亮,海澄白水人,清末秀才。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参与漳州光复活动,为领导者之一。二十年代初北洋军阀统治时,曾任汀漳龙道尹。北伐前,参与地方民军反抗北洋军阀张毅统治漳属的参谋团活动。北伐军进占福建以后,一任省财政厅会办等职。
  (录自《漳州文史资料》第六辑《辛亥革命漳州光复志士传略》原著:陈友榕等)
  郑藻山(1873——1914)
  郑藻山,字勺湖,龙溪古县人。清季贡元。废科举后,历任汀漳龙师范学堂、漳州中西学堂文史教席,熟谙史鉴,著有《文史讲义录》、《龙溪新志》等传世。早年向往维新,后与陈兆龙氏交情素笃,深受影响,毅然参与漳州光复活动。光复后,被选任汀漳龙三属临时教育局长、漳州政法讲习所所长,并当选为福建省咨议局常驻议员。
  (录自《漳州文史资料》第六辑《辛亥革命漳州光复志士传略》原著:郑启垓)
  施荫棠(18621942)
  施荫棠,字拔甘,号憩园,清末恩贡。祖籍四川石渠、迁居福建龙溪。光绪间南渡爪哇和马来亚群岛,组建华侨社团和中华学校,传播爱国思想,募巨款献给孙中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并秘密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返漳,参与汀漳龙暨南局的筹设,为华侨组织的创始。漳州光复前夕暗中通知崇福、福浒社方姓,洪岱社施姓农民约六、七百人,各持刀枪、鸟枪等进漳。光复之日,带领农民武装示威游行,出榜安民。任龙溪县参事会参事。后历任福建省议会议员、省制宪审查会会长等职。
  (录自《漳州文史资料》第六辑《辛亥革命漳州光复志士传略》原著:施大晟)
  朱润卿(1872——1912)
  朱润卿,龙溪县长福村(又称百花村)人,出身贫农家,得亲友赞助留日,加入同盟会,亲聆孙中山先生的训诲。归国后同陈智君、陈兆龙等筹划革命,密谋漳州起事。光复前夜,偕同参加光复活动者携带铁烟罐伪称炸弹,威胁狱吏开监尽释囚犯。漳州光复后,曾在府参议员会(临时组织,兼管龙溪县)执法局担任行政职务。
  (录自《漳州文史资料》第六辑《辛亥革命漳州光复志士传略》原著:朱渭奇等)
  吴春元(1882——1932)
  吴春元,字捷南,号时金,龙溪人,清末秀才。辛亥前加入同盟会,与林者仁联系,在漳创设×艺社,秘密印刷革命宣传文件,並以该社为联络地点。任教于汀漳龙师范时,曾以丹霞书院的半月楼作为开会场所。因悉官遣密探前来缉捕,资助同志疏散,自己远避北京。漳州光复后,曾出任南靖县长。不久,弃政从教,桃李遍及于闽南各地。
  (录自《漳州文史资料》第六辑《辛亥革命漳州光复志士传略》原著:吴文荪)
  宋善庆(1875——1911)
  宋善庆,号慰乔,浙江湖州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来漳谋事,在汀漳龙道署任文案,兼汀漳龙师范教习,秘密参与反清革命活动。
  清宣统元年(1909),旅菲华侨、同盟会员庄玉倾其家产在漳州创办技术专修学校,聘宋为义务教员,並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庄玉赴沪旅途遇难。宋身兼数校教习,日夜操劳,以其个人收入维持办学经费。还办“世界语学社”,在青年中传播世界进步思想和文明。
  辛亥武昌首义后,宋参与逼走汀漳龙道尹何成浩。並出面向道署衙门取出枪械,武装组建学生军警数百人,以协助维持社会秩序。后漳州同盟会内部发生派系斗争,宋未介入,却于1911年12月遭派系势力所暗杀。
  (录自《漳州文史资料》第二辑郑之翰原著整理)
  潘澄峨(1895——1952)
  潘澄峨,海澄县峨山下古坑村人,少时就学于汀漳龙师范学堂,同盟会员。是青年学生中参与辛亥漳州光复的活跃人物。当时他积极参加宋善庆老师发动组建的学生军,任学生警队佐理,尽心尽力协助光复军维持漳州城区的社会秩序。潘因参与漳州光复斗争有功,被保送进入省陆军小学深造。1952年逝世,终年58岁。
  (潘澄峨二媳苏玉滨、三子潘益智提供资料郭士杰整理)
  许赞元(1890——1955)
  许赞元,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县。甲午割台后,随其父许南英回大陆,落籍龙溪。光绪卅三年(1907)进黄埔陆军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同盟会。翌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攻打两广总督府失败后不幸被捕。恰巧清军副将黄培松与许南英系故交,乃私予释放,许赞元因而成为“三·二九”之役少数生还者之一。
  辛亥年五月,许赞元返闽,继续参与厦门同盟会王振邦等组织的革命活动,参与辛亥年“11·14”门光复斗争。随后同白国华等奉厦门军政府南部分府之命,率领250名安抚军进驻漳州维持社会秩序,直至省督派员率军前来接管之后才撤回。1955年2月病逝于芗城,享年66岁。
  邱仁心(1889——1916)
  邱仁心,海澄新按人,同盟会员。辛亥年间,与厦门王振邦、海澄邱廑兢等一起参加厦、澄的光复斗争。奔走于厦、澄间做军事联络工作,兼负责理财。
  民国四年(1915)初,参加中华革命党,进行反袁护国斗争,曾到同安寨仔湖参与组织福建下游护国军第二支队,担任军需官。当年夏,与吴坤元、台胞林洛之参加闻名的“同安之役”。邱为反袁护国而奔走于厦门、同安一带,不幸染疫病逝。民国五年,袁世凯猝死,革命党福建支部将其列为护国反袁福建殉国烈士。
  连笑山(1882——1950)
  
  连笑山,字述庭,龙溪县马崎村人,世居石码镇。辛亥革命前与连振坤等参加同盟会,以“消防救火”、“父母会”等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辛亥年11月11日漳州光复后,连笑山、连振坤于11月12日上午手执西洋刀,率领革命群众冲进石码三府衙门,向清廷末任通判黄显扬缴印。黄见大势已去,乃缴出印鉴,乘船逃回浙江。当天中午,石码人民群集游行庆祝,大放鞭炮,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中华民国”四字红联,宣告石码光复。连笑山被推选为光复后的首位石码通判。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书收录了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专题资料、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专题资料,其中包括了兴中会总会首任会长——杨衢云、中国同盟会槟榔屿分会会长——吴世荣、辛亥革命龙溪县光复后议会组织名录、辛亥革命海澄县光复志士传略、辛亥革命龙溪、海澄光复志士简介、龙溪、海澄籍华侨踊跃参加辛亥革命运动、乙巳老人话辛亥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秀峰
责任者
蔡钟炎
责任者
许昌新
责任者
郭士杰
责任者
肖林
责任者
王凤池
责任者
苏郁文
相关人物
邱廑兢
相关人物
陈兆龙
相关人物
林者仁
相关人物
陈智君
相关人物
郑藻山
相关人物
施荫棠
相关人物
朱润卿
相关人物
吴春元
相关人物
宋善庆
相关人物
潘澄峨
相关人物
许赞元
相关人物
邱仁心
相关人物
连笑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