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女英烈李林的少年时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总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457
颗粒名称: 归侨女英烈李林的少年时代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3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林烈士,小名李翠英,学名李秀若,生于民国四年(1915年)福建省龙溪县(今龙海县)。在充满坎坷和挑战的生活中成长,被养父母收养并在南洋生活。在学校期间,她培养了反抗殖民统治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意识。她毕业后北上杭州女中求学,在上海爱国女中继续深造。之后,她在抗日前线北平参与抗日活动,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最终,她在抗日战场上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关键词: 李林 抗日英雄 龙海县

内容

李林烈士,小名李翠英,学名李秀若。福建省龙溪县(今龙海县)人,生于民国四年(1915年)十一月。当时正处于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时期,闽南地区的广大劳动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遭剥削,工农群众终日劳累不得温饱,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饥寒交迫之中。
  出生于这个黑暗年代的李林,在她刚刚出生40天,就被贫穷的父母弃置于龙溪县城漳州的塔口庵前,当她挣扎着悲啼时,刚好来了一位救星——养母陈茶,把她抱回塔口庵附近的家中抚养起来。陈茶在家中从事手工印制纸箔,其夫李瑞奇(又名李华林)则远在爪哇经商。夫妻结婚已五年,未有生育。因此,陈茶才收养了李林这个弃婴,开始时取名李翠英。
  李林的养父早年好赌,因受其母亲责骂,为表示悔改,竟持菜刀欲砍断自己的手指。虽未砍断,但却留下了刀痕伤疤。他后来到石码镇米街仔隆庆当店任店员。1910年与陈茶结婚。后来,他远渡重洋,到荷兰的殖民地爪哇岛经商。经过艰苦创业,在爪哇泗水开设了经营土产杂货的瑞南公司,还担任爪哇华侨团体“外南梦”委员会的主席。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关心华侨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就带头在华侨中集资兴办爪哇中华学校,并任该校董事长。
  李林这个弃儿命途多舛,历经坎坷。由于旧社会卫生环境条件差,疫病流行。她被养母收养后不久,不幸身患天花,虽经治疗救回了幼小的生命,但还是在身上、脸上留下了麻斑痕迹。1918年,养母陈茶风闻李瑞奇在南洋又另娶妻室,心中一急,就携带三岁的李林南渡。到达爪哇泗水时,证实了李瑞奇再娶的妻子名叫高容。于是,她们母女就在泗水定居下来。后来,陈茶依靠表兄陈中奎的帮助,也在泗水开设经营中药、食杂和中文书店瑞林公司。
  在李林进入学龄之时,养父李瑞奇就把她送入自己创办的中华学校读书,取学名为李秀若。在校期间,由于目睹荷兰殖民统治者压迫华侨及当地人民的种种罪行,又由于爱国华侨老师的谆谆教导,使她在幼小的心灵里逐渐萌生了反抗殖民统治强烈情绪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意识。并把老师教导的一句话:“为振兴祖国尽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李林的庶母高容同样没有生育,在印尼收养了一个儿子,名叫李和成,一个女儿名叫李秀娇。随后养母陈茶也在爪哇玛琅市收养了一个儿子,名叫李永成。由于养母和庶母始终不和睦。养母陈茶乃变卖瑞林公司的存货,于1929年6月端午节前后,携带14岁的李林和2岁的李永成回国,定居于石码。同李林的堂兄李太乙、堂嫂吴燕生活在一起。开始租住石码龙门街,约半年后迁居石码十六橺。再过半年后,养母陈茶用从南洋带回来的钱在石码“桥内”(原甘棠前街,现解放南路20号)购置一座楼房居住。
  李林回国后,即同养母陈茶到漳州一带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可是,一直杳无踪迹。翌年,李林就到大埕一所私塾念书。1931年秋,李林考取了集美学校幼师六组,1932年9月转入集美女中十组。跟她一道到集美学校读书的石码女同学有三人:一位名叫林毓贞(又名玉叶,抗战期间病故);一位名叫林专心(现住漳州炮仔街5号);还有一位名叫魏秀华(现住漳州澎湖路6号103室)。在集美学校念书期间,李林还同两位归侨女生结拜为姐妹:一位是菲律宾吕宋侨生刘銮英,一位是缅甸侨生紫薇。每逢节假日李林回到石码家中探亲访友。此时,集美同学林专心、刘銮英就经常到她家玩,大家相处犹如亲姐妹。
  学生时代的李林,念书十分认真,经常手不释卷。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爱好文学、体育、图画、音乐。精通英语、日语。英语是她在爪哇中华学校学习到的,日语则是靠她自学苦练而成的。
  那时她购买了整箱的书籍,其中还有不少是外文书籍。总之,她是一位品学兼备、多才多艺的女学生。
  李林年轻时就有坚强的性格,强壮的身体,更有炽热的爱国情操。平时她喜着男装,剪短发,扮成男孩子的模样。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她目睹日寇步步进逼我国,从而产生了投笔从戎,为国御侮的念头。她时常跟着养母吵着说要去当兵,养母对她说:“姑娘家能当什么兵?你能拿枪打仗吗?拿枪打仗是男人的事,你还是早点结婚,找个归宿,老老实实过日子。”李林反驳说:“姑娘也是人,为什么男人能够拿枪打仗,女人就不能?我们为什么要轻视自己?”李林还经常向养母列举我国古代的花木兰、梁红玉等女英雄在驰骋战场、报效国家的事实,以说明男人能干的事,女人也同样能干的道理。她还私下对堂嫂吴燕说:“如果结了婚,就有了拖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李林外出读书,经常写信鼓励弟弟李永成要多读书,还买了两把口琴给他,以培养他对音乐的兴趣。1933年12月,李林从集美女中毕业。1934年春,又北上杭州女中读书,随后再到上海爱国女中求学。1935年春,养母陈茶病危,李林从上海赶回石码家中照顾养母。同年农历三月十三日,养母不幸病逝,李林为她操办丧事。当时,弟弟李永成年幼不懂得哭,李林打了他两巴掌,说:“你当孝男怎么可以不哭!”办完养母的丧事后,李林带走了家中的金饰细软,又返回上海念书。她所带走的钱除自己读书生活费用之外,还用来接济贫苦同学,捐助抗日活动经费。后来还因失窃而产生经济危机。1936年夏,李林与同学贾唯英离开上海到抗日前线北平去。临行前,她感到自己名字与当时个性不相符,根据好友高惠芳的建议,把李秀若改成列宁的中文谐音——李林,立志要当一名列宁式的好战士(直到后来光荣牺性留下了抗日英雄李林烈士的芳名)。同年8月,李林考进了北平私立民国大学。并先后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由一名炽热的爱国主义者,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36年的农历十一月间,李林的养父李瑞奇带同庶母高容和弟弟李和成、妹妹李秀娇从印尼回国定居石码。李林曾于同年年底寒假期间回石码看望父亲。随后李林就于1937年春奔赴山西抗日最前线,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抗日统一战线活动,积极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1940年4月26日,壮烈牺牲于晋北平鲁的抗日战场上,年仅24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李林烈士为祖国的独立,为人民的解放,为党的事业而牺牲至今已经有五十个年头。她归自海外,来自南国,驰骋于晋绥边区,长眠于长城脚下,她的英雄事迹与长城共存,她的英名将永垂青史!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总第十六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总第十六辑)》

本书分纪念抗美援朝四十周年、纪念抗日巾帼英雄李林殉国五十周年两栏目包括龙溪、海澄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石码工商界踊跃献机献炮抗美援朝、龙溪二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归侨女英烈李林的少年时代、李秀若在集美、回忆李林学友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亚芳
责任者
李永成
责任者
吴燕
责任者
李林
相关人物
李翠英
相关人物
李瑞奇
相关人物
李华林
相关人物
高容
相关人物
陈中奎
相关人物
李和成
相关人物
李秀娇
相关人物
李永成
相关人物
李林和
相关人物
李太乙
相关人物
吴燕
相关人物
林毓贞
相关人物
魏秀华
相关人物
刘銮英
相关人物
紫薇
相关人物
梁红玉
相关人物
贾唯英
相关人物
高惠芳
相关人物
李秀
相关人物
列宁
相关人物
陈茶
相关人物
林专心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龙溪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石码镇
相关地名
泗水县
相关地名
南洋镇
相关地名
玛琅市
相关地名
大埕镇
相关地名
集美区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北平镇
相关地名
山西省
相关地名
长城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