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码小沧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409
颗粒名称: 石码小沧桑
分类号: K295.7
页数: 2
页码: 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码镇境地方的变化,从水域变为陆地的情况。文章具体介绍了原有水域的河流和港口的变化,以及古有七潭的湖泊逐渐被填平
关键词: 石码镇 发展 地方史

内容

石码镇境地方,古为海滨,后为江滨;古为小村落,后为小市镇。自明代中叶建埠以来,经数百年沧桑,始成今天面貌。民国以来仍然在五十年小沧桑的变化发展中。下面谈谈五十年中由水变陆的概况。
  原来石码厅所辖的水域,是从镇头宫起至竹厝码的这段九龙江。沿江支流小港自窑西起以下,出自各乡的有七港。最后一港是“蔡港”(即利济通衢港)。
  蔡港在市区的西端,又分两支小支流。其一向东流入镇内,从新街亭流入,经王爷前直达大港墘(以上今解放西路),过桥顶(今圆圈)、龙树王、打石街(以上今解放东路一段),折向北趋炮仔街(九二〇路)北段至相公庙(公园口)。这一小支流所经,基本上是适当解放东、西路的路基地。据民国初年的老人说:本来港面宽阔,小舟可行驶至今的礼拜堂前。后来港的两旁逐渐淤积,至民国初年,港面狭窄,停止通舟,沿港多处铺设小板桥,便利两岸人行。在面炙街口一处的小桥北头,种有柳树,此处便是八景之一的“柳店迊风”。从面炙街口这小桥至篾笼街口的又一小桥,双桥之间一段地带,每值轻风细雨,风向回旋时,雨丝交织飘落,被称“双桥织雨”,也是八景之一。
  民国八年(1919年)起,石码各街开拓马路,陆续拓宽各街路面。此小支流港道,恰好作为马路中央的大阴沟。因为路基由港地填筑,质松不实,所以后来大港墘一带的水泥路面,两半边下沉程度不均,形成高低不平,相差二、三公分,解放后始加以翻挖重铺。至于炮仔街北段至公园口,因为是港道的末梢,既窄且浅,仅填土为面,后来浇灌水泥路面时,阴沟就开在两旁。这是一个小支流的水陆变化。
  另一小支流,从蔡港向北过沙地内至仙庵五板桥头分叉:一经东路、内社等乡区,灌溉农田;一折向仙庵过霞庵,出今纺织厂门前连接杨厝潭。在纺织厂和政府大楼这一段,有石板铺架的长桥,称“王孙堤”。这小支流自仙庵至霞庵一段,两旁港岸都有砌石,也有小桥通行。虽潮汐可到,但力弱水少,也是日久淤积。两岸居民日众,逐渐建房修路,侵占殆尽,最后全部填平盖上水泥,港道就此埋没了。这是另一小支流的水陆变化。
  石码古有七潭,号七星潭,散布镇内。即:杨厝潭(今政府大楼前部、三中校门内空地和教室一部)、严厝潭(在严巷内)、李厝潭(大李厝埕)、张家潭(在庙后街今粮店后面)、东门潭(今太保公埕粮食局宿舍及小麦仓库一部分)、洪厝潭(在新田厝后),下墩仔尾潭(今锦江戏院一部分)。七潭之中的张家潭、东门潭、洪厝潭等三个,清代末年就已湮没。严厝潭于民国初年已被填占大半,余下不久也填平建房了。李厝潭于民国十八年建筑醒民戏院(简陋小型的电影院)填筑为院址。下墩尾潭于解放初扩建公园广场时填平为场地。杨厝潭清末也已缩小面积,民国初石码机器〓米业发达,米厂的粗糠燃灰,相率倾倒潭中,终至成陆,栽种绿竹成林。解放后拓为校舍。至此七潭全部由水变陆。以上是石码一港七潭的沧桑之变。其原有名称仅成历史名词了。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五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五辑》

本书收录了石码镇建制、市政古今谈、石码小沧桑、古镇石码展新容、漫话石码百货业、抗日胜利后,石码受降记、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早期海澄革命活动片段、许文和他创办的文鼎小学、简介渔业学校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志昔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石码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