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码镇建制、市政古今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408
颗粒名称: 石码镇建制、市政古今谈
分类号: K295.7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码(现称锦江)历史沿革及建埠简史,明清时期的市场发展和重要事件,解放后的旧貌新颜,市区扩建和改造,展示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城市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 石码镇 建制 历史沿革

内容

石码原名石谿,明宣德年间(1426~1435)改称锦江①。明弘治(公元1488年)以后,“都人以当地海潮上下激湍,屡有崩溃,乃沿江垒石,筑十二坝以障之,因名石码。”(《石码镇志》)自明代建埠以来,历属于龙溪县。1960年龙溪与海澄两县合并,成立龙海县,石码成为龙海县治所在。
  (一)建埠简史
  志载:唐以前这里还是内海海滨②。唐宋以后,几经劳动人民辛苦经营,沧桑更迭,先后形成许多小村落。至明代初年,在今市区范围内,已经分布着有:“沙地社”(今沙地内)、“许厝社”(今许厝、仙庵)、“霞庵社”(今霞庵)、“北岸社”(今南台庙、大埕一带)、“溪边社”(今打石街、龙树王一带)、“龙田社”(今祖田厝、大田厝一带)、“东郊社”(今东郊尾、天水宫一带)、“玉田社”(今草埔顶、市壳埕一带)。“田里社”(今田里庵一带)“千灯社”(今天灯路、琵琶街一带)等十个小村落,称古乡十社③。”(《石码镇志》)
  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始就原有十社开辟市集,设锦江埠,以集市贸易,互通有无。
  (二)明清略历
  明代中叶,月港(今海澄镇)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中心。内地各县货物,均由内河航运到石码,再由陆运转月港装船出口,石码形成转运站。市肆增多,经济开始发展。
  明嘉靖五年(1526年)始划龙溪溪县十一都④建石码镇。当时有漳浦人礼部尚书林崇,告老居住石码,倡议设市街,划分上、下码区域,兴设祀典武庙(下码庙),这是最早的市街规划。
  嘉靖二十八年以后(1549~1566年)倭寇多次窜扰月港,波及石码,抢劫掠夺,元气大损。
  万历二年(1574年)长泰人大司马戴光耀来码,请准重兴石码镇,复营商市,移南郊罗锦埠(移“埠”不移“社”)并入,市镇区域扩大,船舶日增,商业发达。
  清代顺治初年,镇民又填江滩,增建外市街。舟车云集,居民众多,初具商业口岸雏形。
  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大举进攻漳州,双方在石码、海澄一带对峙、争夺多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廷采取“迁海”政策,强令江东以南的福河、石码、海澄以下沿海三十里地区为弃土,筑墙为界,百姓一律内迁,不许居住耕作,石码遂成废埠。
  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劳役人民筑石码城(今县实验小学校舍),城周一百五十丈。城成,调水师驻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氏后裔归清,战事平息,商贾民人,迁者又返,散者复聚,市镇渐复旧观。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提督兰理驻扎本镇,鸠工填筑下码河滩,增辟顶、下新行街(新华路),建大宫庙。帆船多集散宫前,市镇范围再扩大。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移江东柳营司驻码。
  乾隆八年(1743年)改置石码厅⑤,厅治设在石码。驻通判,兼管龙溪、海澄、南靖、长泰四县江、海防。
  同治年间(1862~1874年)改设分府,(也称“三府”,等于漳州府办事处。)驻协台、把总。
  宣统三年(1911年)实行立宪,县以下政治基层组织设“区”,石码列为龙溪县第六区。辖石码市区及浒茂、乌礁两洲。
  (三)民国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石码士绅民人报省请建石码县,已经批准,并派委筹备,有关县份开始会同划界,后遇全国减政,中止进行。
  民国七年粤军陈炯明入漳,所部洪兆麟旅驻石码。八年,会同商会会长蓝汝汉,进行市政建设,把原来狭窄街道(像现在尚存的篾笼街那样),拆去两房部分民房,拓宽马路。八年扩建炮仔街,九年扩建顶、下新行(新华路),十年扩外市路(民主路),和打石街,十一年建大码头和后街仔(西湖路)。同时拆毁海澄城、石码城和三叉河城等城石,铺筑马路路面,垒砌江滨堤岸,建筑码头。拓辟沿堤街道,命名“锦江道”。又开辟下墩仔尾冢埔为公园。嗣后石码设立“建设办事处”,逐年继续扩建。民国十四年扩建六味街;十五年扩建大港墘至蔡港,十八年完成;十六年扩建福寿街;十九年扩建面炙街。
  民国九年,漳码公路建成通车,长途汽车由郊区通过南台庙,直达车站(今运输公司车站)。
  民国十五年张贞统治漳州,县以下设联防办事处。石码编为第六联防办事处。
  民国十六年建立区乡自治筹备处及邻、闾组织。全县设七个筹备处。石码、浒茂和乌礁合并为县第六区自治筹备处。
  民国二十一年四月,工农红军第四军进漳,分兵驻码,设立石码革命委员会,办理政务。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蒋介石颁布反动的保甲制度,二十四年全国推行。把“自治区”改称为“区署”。石码、浒茂、乌礁、土亭(今榜山公社范围)、古县和九湖等区域合并为第二区署,区署设在古县。
  民国二十五年,省令石码升制为“特种区”,与龙溪县分治,为省辖区,着手筹备工作。二十六年正式成立“石码特种区”,下辖联保、保、甲,成立联保办事处,设联保主任。全区辖九个联保办事处(石码六个,浒茂二个、乌礁一个)。
  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年底国民党政府驻军七十五师一个营驻石码,为了建立所谓“防御工事”,将顶、下新行、杉排尾、外市路和西湖路等路面的条石,挖掘净尽,分别运往填入九龙江的镇头宫和澄码水道中途的普贤两线江底,以及浮宫港口的主航道,作为抗击日军的水上“封锁线”江防措施。市区的交通及市容两受影响。
  民国二十八年撤消特种区建制,恢复县辖,列为龙溪县第六区,仍辖石码、浒茂和乌礁。
  民国二十九年石码市区六个联保,改编为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四个镇。
  民国三十二年下半年,又改为第二区。区署设在石码。石码四镇并成为西湖、锦江两个镇。三十三年废区,县以下直辖乡、镇。石码两镇并成石码镇,设石码镇公所。
  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接受“联合国救济总署”的所谓救济物资,才把被挖去路面的西湖、外市街,顶、下新行、杉排尾各路,草草浇灌水泥路面,恢复旧观。
  (四)旧貌新颜
  1949年9月20日石码解放,改镇为龙溪县第三区。原中镇路更名“九二〇”路,以永垂纪念,原王宫东、西路,甘棠路和大码头,以圆圈为中心更名为解放东、西、南、北路;顶、下新行、杉排尾更名新华路,外市街更名为民主路;天河路更名和平路。
  1956年改区设石码镇。1960年成立石码人民公社。并由莲花公社划出高坑、柯坑两村归属石码公社。
  解放后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百废俱举,百业发展,各条战线突飞猛进。各种办公大楼、营业大楼、厂房仓库、车间宿舍,以及公共事业如正规堂皇的影剧院,宽敞雄壮的露天戏台,万人集会的广场,雄伟的华侨大厦、华侨医院等等新型建筑物,有如雨后春笋,纷纷建成,错落地点缀着全镇各角落。同时,又把九二〇路、解放东路打石街一段、解放南路和北路等破损严重的路面,一律全部加以彻底翻新,全镇市容焕然一新。
  此外,镇境四郊荒废冷僻处所,在此期间都相应地扩建成为闹区。东郊龙海桥头至田里庵一片港滨旷地,盖起渔民新村,幢幢楼房,鳞次栉比,渔民定居陆上,结束了水居的不平等待遇。东郊尾外沿水渠岸边,原是小小土墩,墩上丛丛修竹,为悬挂死猫的集中点,行人常要掩鼻而过。解放后中学扩建座座教学楼,体委兴建办公楼、宿舍楼、灯光球场。如今,书声朗朗,银笛声声,一片欢腾景象。南郊英厝埔,是个桔藤老树寒鸦,蔓草荆棘荒埔,日落时分,冷落荒凉。解放后建起大型机器厂,厂房宿舍,首尾相连,机声隆隆,生机勃勃。南郊南台庙、回春院、乞丐营等处,冷落不堪。解放后县医院、木制品厂相继兴建,码三小学进行扩建,变冷落为热闹。西南郊杨厝潭,是古七潭之一,潭面有石板长桥。潭已淤塞,仅余一洼脏水,旁有埋死婴小墩,行人稀少,景象凄凉,俗有:“杨厝潭是水鬼窟,过往行人莫疏忽”之谣。解放后纺织厂、防保站、县委大楼相继营建,人来人往,熙熙攮攮热闹非常。西郊新洲尾蜈蚣墩地方,原有荒冢累累,每当黄昏过后,阴森异常,小胆的行人,结伴才敢通过。解放后建起木材公司贮木场、造纸厂等。房舍簇簇,毗连成片,各种车辆,穿梭进出。入夜灯火通明,另是一番热腾景象。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五十年代短短十多年中,市区迅速扩大,市容旧貌变新颜,一片欣欣向荣新气象,显示了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

附注

注: ①连城珍编《石码镇志》载:“为乡人竟渡处,故又称锦江”。 ②新县志初稿:“江东为溪与海交汇处”、“海澄唐宋时还是一片海滨地区。” ③古乡十社另一说有两社不同,即以“登鲁社”和“龙楼社”(即今东路和华侨新村)代替“龙田社”和“千灯社”。 ④明代县以下设都、图、保,石码列为龙溪县第十一都。 ⑤石码厅兼辖地区:东至角美,西至同第,南至岳岭,北至东美。水域上起镇头宫,下至竹厝马计十五里。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五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五辑》

本书收录了石码镇建制、市政古今谈、石码小沧桑、古镇石码展新容、漫话石码百货业、抗日胜利后,石码受降记、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早期海澄革命活动片段、许文和他创办的文鼎小学、简介渔业学校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可人
责任者
林崇
相关人物
洪兆麟
相关人物
陈炯明
相关人物
蓝汝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石码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