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码渔民跟金门村民交往情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85
颗粒名称: 石码渔民跟金门村民交往情深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
页码: 54-55
摘要: 本段文字描述了龙海县石码渔业大队的渔民与金门岛水头村的村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交往。在解放前,石码渔民每年春节后都会驾驶船只前往金门岛捕鱼。双方通过长期的接触,建立了友好关系,互相帮助和支持。渔民帮助村民进行农活,村民帮助渔民进行船只的推船和渔干的晒制。双方还相互邀请到对方家中作客,交流土特产品。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期待着旧友重聚的时刻。渔民通过广播发出信件,表达对老友的思念,并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朋友早日相聚。
关键词: 石码渔民 金门村 交往

内容

龙海县石码渔业大队的渔民,跟金门岛水头村的村民有着很深的交往。
  在大陆解放以前,每年春节过后,石码渔民总要驾驶“虎网船”开出九龙江,到金门岛“金龟尾”渔场捕鱼。那时节,有道是:“正、二、三月,江内鱼很缺,抓鱼不够作菜配”,而金门岛渔场正是江鱼、绕鱼、青鳞鱼旺汛季节,石码渔民开春出海,一直到三、四月底才收网回港。金门岛水头村住有几百户农家,多姓黄。在水头村例近沙滩头的海面上,有一座龟形状的浮礁,海浪四时在礁旁翻涌,远看象一头海龟踏浪要游上沙滩,石码渔船就在这礁尾一带布网。在依山靠海的乱石岩间,有一口“将军泉”,泉水明净清甜,渔民缺水就到那边舀用。从水头村往北再走十里路,有条后浦街,是当时岛上唯一的一条街。街上开有鱼行,货郎店、饮食店、理发店,渔民闲时常到街上受逛。跟金门岛隔水相望的小金门,又称“隶屿”,岛上有座“妈祖婆”庙,渔民的船靠上那里,常和当地人一道,备“三牲”、置祭品,前往奉敬。
  在长年的接触中,石码渔民跟水头村的村民称朋结友,相处融洽,友情殷切。每年渔汛季节遇上大风,村民经常跑到海边,帮助渔民推船上滩避风,风后又帮渔民推船出海;旺汛时节还帮助渔民晒制渔干。渔民也经常抽空帮助村民刈麦、刨番薯、剥海蛎。多风的季节,渔民们为了安全,布完网后就把全家搬到水头村附近沙滩上,搭起简便棚寮栖住,双方接触机会更多了,经常相邀到各自家里作客。渔民送给村民鲜鱼活虾,村民给渔民送菜于、鲜番薯、蚝干、花生等土特产。每年三月初三,岛上人过“三月节”,称作“小除夕”。每逢这一天,村民总要到海边盛情邀请渔民上他们家吃“润饼”,包卷蚝肉干、番薯干和大青蒜,配用番薯酿成的美酒。有时,石码渔民驾驶渔船,把鱼货运回厦门、石码等地销售。水头村的村民经常搭上渔船到内地寻亲会友和游玩,然后又搭上渔船返回金门岛。年已八旬的渔民张招菊说,他还牢牢记住金门岛上的山水风光,和他当年结交的几位老友的名字,并一直盼望着相会的一天。年已六十多岁的渔民张田,他的大女儿就是在金门岛上出世的。他说岛上有个“将军泉”,我家三代人都饮过“将军泉”的水,我们很想旧地重游。1928年的一天晚上,有一名石码渔民在海上捕鱼,遇上海盗抢劫,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女孩被海盗夺去抛溺海中丧命。事发后,水头村村民纷纷把自家的鸟铳、土枪借给渔民使用。还跟渔民联防自卫。一旦海上、岛上发现海盗出没,便发起信号互相呼应。石码渔民和金门岛水头村村民虽然异乡异水,却风雨如磐,情同手足,亲如一家。而今,三十余年过去了,石码渔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金门岛上的老朋友。1979年,石码渔民首通过广播,向金门岛水头村的村民发出一封信,表达了他们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他们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朋友早日共聚。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本文讲述了龙海与台湾的渊源关系、早期开发台湾的颜思齐、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爱国功绩、郑成功的将领陈泽将军、思乡曲、林氏义庄及林平侯一家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亚清
责任者
张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水头村
相关地名
金门县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