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与台湾早期航运贸易的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80
颗粒名称: 龙海与台湾早期航运贸易的回顾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4
页码: 39-42
摘要: 本文讲述了龙海县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前哨之一,面向金门和厦门,与台湾、澎湖相望。早在明朝时期,龙海县的月港(海澄)曾是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大商港,而石码港也成为九龙江下游的重要商埠。海运贸易的发展促进了龙海与台湾之间的经济交流,出现了综合经营的运输业务机构——船头行,如五美行、裕孚行、义记行等。这些船头行扩展了业务范围,从事船舶运输和货物贸易,包括运载纸箔、杉木、红糖、红料、陶器、瓷瓶等商品。航行往返台湾的船只有大小木帆船一百一十多只,每只船配备船员,遵循特定的礼节和航行规定。然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动荡局势导致航运贸易业停滞和船只被征用,使得龙海与台湾的航运贸易业逐渐中断。
关键词: 龙海县 海运贸易 石码港

内容

龙海县是祖国东南沿海的前哨之一,面向金、厦,隔海与台湾,澎湖相望。县境海岸线迂回曲折,有多处早期航运出海的港口,为对外贸易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早在明代中、后期,我县月港(海澄)曾经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大商港,那个时期,又有卓岐乡(现属港尾公社)人倡造木航船十多只,行使台湾,贩运货物。清初,顺治年间,石码填江扩市,居民日增,商贾日盛,逐渐形成九龙江下游的重要商埠,沿江内地的土特产,都以石码为集散地,转运厦门出海,因而商业发达,舟车云集,当时的石码通判石山有诗云:“南洋名胜地,石码更称雄,金厦如襟带,澎台接舰艟。……”可见石码和台湾的海运和贸易事业,已相当发达。
  随着海运贸易事业的增进,龙海与台湾的交通往来频繁,对于货物的购、销、储、运等业务,也日益扩大,相应地出现了综合经营的运输业务机构——船头行。据老行业者说清朝末年,先有惠安獭窟船民与石码船民合股,开设“谦信船务行”于新行街(今新华路),建造木帆船,川走石码——澎湖——台湾之间,经营货物运输业务。接着,石码人李汉,也独资建造帆船十八只,发展运输业。由是石码与台湾交通关系蓬勃发展,船头行相继开设,计有连生经营的五美行,曾开福经营的裕孚行,曾连生经营的义记行,陈茂坤经营的义发行,张义经营的协泉行等。这些船头行竞相扩充业务,专营介绍船号、办理托运,招揽生意等,甚至兼作货栈。他们或自己造有船只,如五美行拥有帆船七只;或只设行店,联系船家。当时行驶台湾的共有载重五十吨至七十吨的三十支大桅杆的木帆船一百一十多只。运载出口货物:纸箔(花金)、杉木、红糖、红料(砖、瓦)、陶器(大缸等)、瓷瓶等。载回货物:白糖、糖水、樟脑、面粉、生油等。有的船头行还组织两地挂钩对运货物办法,以满足各行业商家的需要。例如从石码运出杉木的原船,可运回台湾的楠木;从石码运往红糖的原船,可运回台湾的白糖、糖水等。后来五美行为了垄断在台湾的花金业市场,还在台湾开设“花金”工厂,由石码聘技术工人,前往台湾就地招工授艺,就地生产、销售,减少运费,降低成本,廉价出售。于是由石码运往的花金,不能与之竞争,乃转销南洋各地。
  当时,石码到台湾的船只,每只配备二十左右人,有“出海”,经管货运的接洽事宜;有“老〓”,主持航行指挥,有“二舵”、“水手头”、“船员”(一般水手)等。凡船出海,装完货物叫“满儎”,启航前要敬神,船头要献纸,船尾要“叫金”,即站在船尾打锣,报知其他船只,其他船只要“回金”(也是打锣)。这是船只出入港的礼节。航行途中,两船相遇,也各打锣互相致意。船员服装是穿“大舵衫”“拢裤”。衫与裤用土白布制成,浸染薯榔液,以防透水。在海上作业,头上包一条大围巾,以避海风吹刮、烈日晒曝。船顺水出发,要停泊金门罗料湾。如遇大风大雾,必须停泊缓行,时或要候十多天,直到天气好转才继续航行。
  船泊金门,如风、潮平顺,晚上开出,明晨可到澎潮的东石,再驶出,就到台湾的港口,一般是停泊在高雄、梧栖、鹿港等地,经过验疫检查,船员即可上岸接洽货物的起卸事务。当时载货量,大船可载白糖一千四百担,小船可载一千担。每只船航行三年,要作一次小检修,五年要作一次大检修。石码与台湾之间的船运,不仅载货,时或违法暗中载人。这样的运载往来,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船行老板怕受日机日舰的袭击,先后改航到省内各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征用船只,建筑所谓“海上封锁线”,这些船只或逃匿或被征用。被征用的,用而不修,时间一久,不能行驶,就听其沉没,有的作堵港用。这样,大批船民生活无着,另行谋生;船行破产,改营他业。前此的龙海、台湾间航运贸
  易业,就只成为人们忆旧的材料了。
  由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龙海与台湾两地人民,远隔海峡两岸之间,同气相求,有无互通,无论是劳动生产或社会生活,早有密切联系的史实。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斗争。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本文讲述了龙海与台湾的渊源关系、早期开发台湾的颜思齐、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爱国功绩、郑成功的将领陈泽将军、思乡曲、林氏义庄及林平侯一家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国靖
责任者
李汉
相关人物
曾开福
相关人物
曾连生
相关人物
陈茂坤
相关人物
张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澎湖县
相关地名
海澄镇
相关地名
卓岐乡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南洋镇
相关地名
龙海区
相关地名
金门县
相关地名
高雄市
相关地名
鹿港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