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67
颗粒名称: 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44-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苏眇公,原名郁文,号监亭,是一位积极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他从早年开始参与革命活动,在海外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为侨胞争取权益,回国后组织八闽光复活动,并担任参议员和临时会长。然而,他多次被捕入狱受到酷刑。他在历经苦难后依然坚持斗争,担任编辑、教员等职务,用笔痛斥帝国主义侵略,鼓动革命情绪。1943年去世。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苏眇公

内容

苏眇公原名郁文,乳名维桢,又号监亭,海澄县港尾格林村人(现属龙海县),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活动,是个老同盟会员,因反清倒袁,两次遭到政治迫害而出洋,在革命紧要关头的时刻,他就毅然回国参加革命。由于倒袁事发而被捕入狱,备受酷刑,失却左目,乃号“眇公”,从此以号行。又因长于诗文,工于书法,闽南一带,皆誉称为“眇公笔”。
  (一)
  眇公秉性刚直,勤奋好学,六岁启蒙,十六岁应试进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保送到福州,在“福建师范学堂”深造。他目睹帝国主义者的侵略野心,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愤慨,遂响应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号召,积极参加民主革命。在校里和宋子靖、林寄南等同学倡办“阅报书社”,遍购各地出版的进步报刊杂志,介绍给同学们阅读。并以此为阵地,秘密开展反清革命活动。当被清廷发觉,将要逮捕他时,即设法逃往日本。在东京,他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不久,被派往印尼爪哇,任《公报》编辑。从此他长绥高举,铁笔在握,积极地投入紧张的战斗。在爪哇,他看到了侨胞身受“二等公民”的困苦生活,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垄断资本家的压迫和排挤,从而更加渴望祖国的进步和富强。当时孙中山先生在海外进行革命活动,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备受广大侨胞的拥戴。苏眇公就在该报亟力宣扬,扩大影响,撰文阐发孙先生的主张,抨击清朝统治,鼓吹民主革命。并与当地《民报》互相呼应,大造革命舆论。
  (二)
  其时,正值国内黄花冈之役失利,众多的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大江南北革命怒涛汹涌澎湃,祖国各地酝酿着又一场的革命风暴。苏眇公回国路过广东汕头时,有感于时势,写下了《鮀江书愤和何海鸣》诗一首:
  莺飞草长杂花生,不为寻春负此行。
  死春蚕犹作茧,再来秋雁已无声。
  蠕蠕共作〓中虱,振振还谈纸上兵。
  如此枯棋休再着,便应他去请长绥。
  这首诗写于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抒发了从异邦回归祖国,立志投身革命的愤激情怀,披露了革命志士的胸襟。这时,苏眇公兼程赶回福州,和福建同盟会会员秘密策划八闽光复大计,並联络归侨参加了起义的准备工作。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福州也随之于11月9日宣告光复。苏眇公鉴于家乡漳州府,组织起义的时机已趋成熟,奉令与邱曾三,颜太恨、黄顺昌等赶回漳州。找到王兆培、陈兆龙、朱润卿、林者仁等密筹起义,並决定与当时拥有实力的哥老会首领张仪联合行事。策动当时掌握义仓的龙溪县商会副会长陈智君(亮)参与光复活动。11月10日晚,朱润卿等携带铁烟〓伪称炸药,威胁狱吏开监,尽释囚犯。次日,张仪扬言缴道衙的械,陈清福用布巾包手榴弹潜入汀漳龙道胁迫兵备道何成浩下台,何见势不妙,连夜逃之天夭。11月11日漳州随即宣告光复,在孔庙明伦堂升起同盟会会旗。
  龙溪县宣告光复之际,海澄县也随之响应,民军包围四城门,苏眇公与陈智君(亮)由漳赶回家乡海澄。并与甘黄涛、陈章等密商刺杀海澄县令。带领民军冲破县衙门,乘勒令县老爷来文昌宫清理帐务之机,甘黄涛手持大刀砍伤县令;黄羌手执同盟会会旗,插在县城东郊八卦楼上,宣告海澄光复。群情激动,欢声载道。苏眇公立即与侨属、同学刘传彩等商量筹款支援革命活动事宜。他公事在身,不入家门,立即返漳理事。
  光复后的漳州,成立参议会,苏眇公任参议员,旋被选为临时会长。参议会撤销后,他奉令再赴福州任《群报》编辑,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其时福建都督孙道仁,参事会长彭寿松恃功行霸,摧残民意,指使其党徒暗杀同盟会会员蒋筠、黄家宸等,消息一传,群情激愤,舆论哗然。苏眇公不畏权势,为民呼吁,在报上发表文章猛加抨击,从而触怒了孙彭之辈。于是《群报》横遭抄封,眇公被捕入狱,刑杖责打,进行逼供,公厉声索纸笔,立即挥笔写下:“孙策独霸江东,孙中山先生为民族起义革命,出了你这个不道不仁的猢孙!”孙、彭阅后怒不可遏,而苏眇公却安然自若。在狱中,他还曾写下《谁甘》一首诗云:
  谁甘蚁穴问侯王,猿鹤吾军不可张;
  一死宁关天下计,再来惭对竹枝娘。
  春怀莽莽销歌舞,眉语微微作怨伤;
  低首红裙诚易事,只愁世论又披猖。
  倔强、挺立,充分表现出革命党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
  苏案发后,引起京沪报界愤愤不平,各界人士大力声援。消息传至国外,槟榔屿华侨即电孙都督及省议会,要求将苏眇公释放,以安侨情重民命。驻沪海军司令杨树庄得讯,也立派四艘军舰,开赴福州马尾,勒令孙道仁速放眇公,否则,炮轰都督府。孙彭被迫答应,眇公因之得以出狱,前往上海。
  (三)1913年窃国大盗袁世凯酝酿复辟帝制,福建革命党人密谋独立未遂。袁即派其走卒李厚基,张元奇先后入闽,迫害革命党人,苏眇公被迫再度逃亡日本。时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被迫东渡者甚多,他们明确革命果实被袁记所窃取,仅是一瞬间的乌云密布。而广大人民群众因受辛亥革命的启发和教育,反抗这种复辟的力量也十分壮大,革命党人多坚定不移地紧跟孙中山先生革命到底。1914年苏眇公奉令到南洋群岛从事“倒袁”运动。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称帝,苏眇公在这关键时刻,即取道香港回国,筹备成立厦门市党部,担任《江声报》编辑,仍一如既往,不避权势,不畏强暴,对大阴谋家袁世凯猛加抨击,结果又遭逮捕入狱,经年惨遭酷刑。他的左目,就在这时期因受刑杖而失明的。幸经王选闲等奔走呼吁,多方营救得释。
  出狱后的苏眇公,义愤填膺,斗志更烈。与许卓然、丘廑兢等三十余人,在厦门市郑子爱家底楼,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举行起义,并推举苏眇公起草《讨袁檄文》。在此期间,由于斗争环境极其恶劣,反动统治多方设法加害,派出暗探尾随盯梢,他不得不一度走避家乡,匿居阁楼,三岁由家属送饭。袁记还曾派人到村里搜捕,但在群众的掩护下,安然无事。
  (四)
  袁世凯垮台以后,苏眇公从1917年至1936年这段时间,先后担任过《闽南报》、《厦声报》编辑,修篡过《海澄县志》,又任厦门中学、大同中学、集美中学等校教员。仍然以其犀利的笔锋,评论时政,痛斥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鼓动群众革命情绪,坚持不懈地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直至1943年5月13日,这位民主革命志士,终于病死在大同中学校中,享年五十六岁。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本书收录了龙海县概况、龙海华侨简介、月港史话、卓岐侨乡的经历、龙海华侨医院及其他、龙海华侨中学的今昔、曹允泽与树人小学、角美碧湖小学办学的经过、龙海华侨幼儿园、用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琼瑶
责任者
苏见羹
责任者
苏眇公
相关人物
宋子靖
相关人物
林寄南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王兆培
相关人物
陈兆龙
相关人物
朱润卿
相关人物
林者仁
相关人物
邱曾三
相关人物
颜太恨
相关人物
黄顺昌
相关人物
陈智君
相关人物
刘传彩
相关人物
甘黄涛
相关人物
孙彭
相关人物
彭寿松
相关人物
孙道仁
相关人物
蒋筠
相关人物
黄家宸
相关人物
李厚基
相关人物
张元奇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丘廑兢
相关人物
许卓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