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65
颗粒名称: 用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
其他题名: 福建省龙海双第华侨农场纪实
分类号: F324.1
页数: 4
页码: 36-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双第华侨农场位于福建龙海、漳浦、漳州两县一市交界的山区,面积28.7平方公里,山多土壤肥沃。1955年华侨投资成立农场,后得到国家投资并用以安置难侨。现有5579职工,致力于茶果栽种、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农场成员来源于归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辛勤劳动和奋斗,农场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成就。
关键词: 龙海县 华侨农场

内容

双第华侨农场地处龙海、漳浦、漳州两县一市交界的偏僻山区。环绕着崇山峻岭,有近百条山坑,故称“九十九坑”它位于县城的西南,东与莲花公社接壤,南与清泉林场相连,西邻九湖公社,北面是颜厝公社、榜山公社。总面积二十八点七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六万五千九百亩,现有茶果园五千六百六十亩,耕地二百四十六亩,造林二千四百八十三亩,全场由几个山间小盆地组成,山丘起伏,地势较高,海拔多在三百米以上,最高山峰是屹立在场东隔的东山尖,海拔五百七十五米,有一条溪流,由西向东,流贯全场。
  双第旧称“同埭内”。明初,因石斗村的周家兄弟文扬、文美双双考中进士,故改名“双第”。
  解放前,双第荒草茂密,野兽出没,瘟疫盛行,土匪猖獗,人烟稀少。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幸存的四个小村,人丁渐旺,人口增至七百多。这里山多土壤肥,良田有二千八百亩,由于劳力不足,未能精耕细作,因而产量极低。
  1955年8月,由华侨投资76000元办起侨属农场。六十年代初,国家为安置难侨,投资六百万元,建立国营华侨农场。1978年为安置越南难民,又拨出六百万元。每年另给部分补贴,突击开了一条简易的公路。目前全场共有职工5579人,(其中归侨4600多人),他们披荆斩棘,开山造田,栽种茶果,盖房修路,使荒凉的双第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今日的双第,旧貌换新装。旧村添新村,耸立着十五个村庄。环视群山,尽是连绵的茶园、果林。分成六个管理区,下设专业队。农场有茶厂、农械厂、化工厂、食品综合厂、砖瓦厂、电站和基建队。还有四所中、小学、一所卫生院、三个卫生所。队队设卫生员、保健箱;村村有幼儿园、托儿所;一座有一千二百多个座位的现代化电影院,即将竣工。宽坦的汽车路接连每个村队;从龙海县治的石码,可以直达双第农场本部。
  从场部漫步到每一个村庄,在任何一位归侨场员的家里访问,都可获得热情好客的接待。倍感舒适愉快。他们的房间整洁、雅致,厅堂上有油亮的沙发、园桌和玻璃柜,门口院内栽种着鲜艳的花卉。夜晚,村里回绕着录音机放出的美妙动人的音乐,许多家庭兴致勃勃地收看电视节目。老归侨们自豪地说:“农场和家里的一切,是我们用劳动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的确这样的,他们初到农场,就要求发给锄头粪箕,主动自觉地投入建场的艰苦劳动。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感谢党和祖国的关怀,我们才能得到很好安排。现在为了创造丰衣足食,我们必须亲自动手。”朱美莲女士在国外是个家庭妇女。她想起了自己的房屋被烧,祖国救回她全家人的情景,浑身增添了劲头,到农场头两天,就步行十五里山路去出工。她对女伴们说:“我们要用劳动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下一代创造幸福的生活。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现在她的大儿子已成为一个管理区的党支部书记。
  祖籍广东的黄就,二十岁被卖到南洋当钖工,受尽压迫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祖国接侨船载他全家六口回来,他感激万分,决心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天天出工,重活苦活抢着干,没膝深的烂泥田,他跳下去又犁又耙,浑身象泥人,没叫一声苦。年年被评为场里劳动模范,还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他今年年近七旬,还不愿退休。他说:“我还有一分力,就要为祖国干一分事。”
  茶厂女厂长杨寒花,在印尼也是个家庭妇女,刚来场时,每天出工,先把三个孩子送进临时托儿所,再招呼别人一起走。她劳动带头,工作积极,先后被选为基建队副队长、农业队付队长、管理区妇女主任,是农场劳动模范。任劳任怨地养好三百多头猪。她说:“我是爱国回来的,我要把农场建设好。”最近,在国外的父母兄弟姐妹们来信要她出国去,她说:“我要为祖国争气,党培养了我,我决心一辈子扎根农场,为四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州仔管理区党支部书记黄开良,是个从“猪倌”成长起来的年轻的归侨干部。他九岁随父母从印尼回国。初中毕业后回到双第农场参加农业劳动。有一次他挑秧时,脚被石头扎破出血,他连眉头也没皱一下,坚持干活。大伙夸他是硬汉子、好苗苗。组织上调他去养猪场搞配种工作,他二话没说,将铺盖搬到猪场里去,买了许多养猪的书籍认真钻研,掌握了配种和助产技术。经过他的精心饲养,每头母猪年年都产两胎崽,经过一番的努力,繁殖了许多猪苗,使农场职工再也不愁缺猪苗了。1978年,二十七岁的黄开良当选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干劲更大了。他认真学习,执行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开顶风船,带头在东湖队推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使单产由三百九十六斤猛增到八百八十一斤。尔后他又积极向全管理区推广,使全区粮食、茶叶、水果大幅度增长。双第的旧貌换新装,是海外归来的创业者们,用辛勤的汗水把她浇灌出来的。“我爱祖国,祖国更爱我。”场员们的生活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农场卫生院,我们访问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她叫陈七妹,是越南难侨,又是五保户。她被安置到农场后,每月场部都发给她足够的生活费。最近她脑溢血,农场连夜派救护车把她送到县华侨医院抢救,并派了二位年轻的姑娘日夜护理。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同志们的热心照顾下,化险为夷,恢复健康。她热泪盈眶地对我们说:“祖国就是我们海外孤儿的母亲,没有母亲的哺育和照顾,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在党的三中全会指引下,双第华侨农场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场员们的生活越过越香甜。全场实现了粮、油、肉自给有余和产值盈利。今年全场又实现粮、茶、果全面丰收,超产盈利。柑桔年产高达一万担,茶叶产量占全县产量的三分之一。自办茶厂生产的红碎茶,还供应外销。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全体场员的努力奋斗,双第华侨农场的面貌将会更加光辉灿烂,绚丽多姿;归侨场员生活将会更加幸福美满!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本书收录了龙海县概况、龙海华侨简介、月港史话、卓岐侨乡的经历、龙海华侨医院及其他、龙海华侨中学的今昔、曹允泽与树人小学、角美碧湖小学办学的经过、龙海华侨幼儿园、用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庄河水
责任者
张亚清
责任者
朱美莲
相关人物
杨寒花
相关人物
黄开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双第华侨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双第华侨农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