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岐侨乡的经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59
颗粒名称: 卓岐侨乡的经历
分类号: F552
页数: 5
页码: 17-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卓岐是一个位于厦门对面的南太武山北麓的侨乡,人们因环境所迫而出国谋生,以帆船货运为业,逐渐繁荣。但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帆船受打击而衰落,卓岐的乡亲们逐渐聚居到新加坡。
关键词: 卓岐侨乡 帆船货运

内容

一、卓岐得名和华侨出国
  在厦门对面的南太武山北麓,有个侨乡卓岐。三面环海,形成半岛。登上太武山峰,鸟瞰全岛,恰象一面倒旗,从谐音而得名“卓岐”。今属龙海县港尾公社卓岐大队。
  这里世代住下来的人家,现有479户(侨属173户),人口2604人,而旅居到新加坡,东南亚各地去的华侨约达3000人,占上列人口115%。在一般侨乡中,出国人口特多。他们是怎样出国的呢?由于卓岐的自然环境,山陡水浅,经常受到灾旱。民谣有“三日无雨火烧埔,一时大雨水冲土,五谷歉收日难度,被迫离乡出外谋”。因此,老辈的乡亲们,为免饿殍,不得不另谋出路。
  早在明代末年,就有石蛋哥和鹿阿陀等,倡造木帆船,行使台湾,贩运货物。从卓岐运去闽南土特产,如纸箔红料等;又从台湾运回来米、糖等。这样,互济有无,尚可获利,就打开了生活出路。
  从此,造木帆船的人多了,船隻增加了,不能单驶台湾;又再驶东南亚各地。首到安南,继到暹罗、新加坡,马来半岛,以至印尼群岛。交流物资,开展贸易,获利更可观。生活出路更广阔了。
  从卓岐出海到台湾、东南亚的海面,每年都有季候风,木帆船每年只能往返于台湾、东南亚等港埠各一次。一般是本年二月开航台湾,回来即备货,于八月间开航南洋群岛,:越年二月初再回来。随着帆船往返,货运业务的需要,每条船都得在各港埠开设店铺、兼作货栈,办理货物的购、销、存、运等工作,这就吸引着乡亲们一批批出国去了。
  二、帆船货运使卓岐出现繁荣
  随着船雯增加,货运业务扩大,同时要求增加品种。进口的物资除原有外,根据各港埠集散的特产,增加了钖、洋杂、香料等。从卓岐出口的物资,也根据各港埠市场的需要,增加了鼎、锅、缶、磁器等。还到温州采购雨伞、土布等,络绎于途。原来的主要出口品,供不应求了,就有人独资或合资开办“纸箔厂”、或名“箔仔间”,吸收妇女进厂做工,全乡计有十多所。又设织布厂,购进棉花,抽纱,织成土布。每块布二丈四尺,要经过几种工序,这就调动了妇女的劳力。又设染坊,把白色土布,染成兰、白、黑多种颜色,以应销售。
  为货运业务的需要,在卓岐近码头的一块平地,设立“太平墟”,建筑楼房作货栈,兼作客栈。每年正月初五日,就有漳州所属各县侨客,前来搭船出国谋生。据老归侨王瑞草说,其时从华安、长太、平和、云霄及漳浦等地来的侨客,多是在卓岐搭帆船出海到侨居地去的。卓岐成为港尾地区比较繁荣的乡村。
  卓岐的繁荣,乡亲们的生活改善了,文化的要求也迫切了。各角落就集资延聘教师,开办“学塾”,教以四书五经,兼学珠祘。识字的人较多了,解决了家乡与华侨通讯的困难。
  三、添造帆船的高峰及其降落
  据可靠历史资料记载,清道光廿四年(1844年),卓岐的木帆船营造业,被公认为大有作为的事业。无论是独资或合资,真如雨后春笋。船隻增加,水手也随着增加,每条船连老〓要用十多人。全乡大部份的主要劳力,都从事于船员生活。据不完全调查,当时有“保合号”等十几艘。
  自蒸气机发明以后,许多科学先进国家,利用蒸气机,建造铁轮船,通航各大洋港口,速度快、运载多、成本低。卓岐的木帆船就受到致命的打击,待运的货物积压如山,资金周转不灵,维持人员的生活不易了。另一说,是有一年的六月间,数十条帆船结队航行,遇着强台风,全部沉没,人财两空。影响所及,木帆船就停造、停航,由盛而衰。好在有了南洋群岛的出路,又由于乡谊和亲谊的援引,卓岐的乡亲们也就慢慢地聚居到新加坡去了。
  四、卓岐华侨聚居到新加坡
  最初,卓岐有位乡亲王金章的曾祖,侨居泰国,开矿采钖,曾容纳一些搭卓岐船的旅客,给他们安顿膳宿,并按月代寄家款和家信,代找职业,人人深感方便。随后就有许多初到的旅客去“寄脚”,另谋出路。又有一位乡亲王平章的祖父,由泰国转入吉兰丹道北侨居,到王平章生前,已控制了道北的财、经权力,被称为“道北王”,与当地政权“拿多”平起平坐。继而从马来半岛直下到末端的新加坡。此地较有劳力出路,近海口可设码头,摇“双浆”,为深海轮船装卸货物、上下客人,恰好适合卓岐乡亲们的生活条件。因此,新来的就带动后来的,从卓岐添来了一批劳动生力军。开码头、钉双浆、造小艇、做生意、当工人,熙熙攘攘,形成卓岐华侨的社会。
  人多力量大,但住屋成问题。先是八九个人合租住屋,人越多,屋租越贵。及后就同心协力在小坡一公里许的浅水滩,连到海面上,用木材搭架,营造水厝,解决了居住的问题。从此,住有定所,出卖劳力有出路,卓岐的华侨日见增多,不只是单身汉,也有带家眷的。据说在民国初年,每年来去的达一百多人。此时,新加坡已有轮船直达厦门,从厦门到卓岐不能靠帆船往返,就有华侨中人集资购买“正太武”号小汽轮一艘川驶。交通方便,出国也没有什么手续,一般侨客多是年初渡洋,年底回乡渡岁,自由自在!新加坡简直是卓岐人的第二故乡了。
  为适应求生者谋职,又为雇主们提供所需工人,当时还办起一个类似职业介绍所性质的“岐协和龟理间”,促进乡亲们团结互助,保证生活收入。1946年,这个“龟理间”改名“卓岐王氏同乡会,”目的在搞好会员的福利,赞助家乡的公益事业。制定会章,向当地政府备案。到目前拥有会员250余户,2000多人。
  五、华侨大力赞助卓岐公益事业
  解放前曾有安南、泰国和吉兰丹华侨多人,倡议在卓岐围海造田,合资前来开垦耕地,即现在的旧盐埕。新加坡华侨也集资从“岐阳宫”面前造一条五百米左右的长堤,垦出约有五百亩良田。
  1958年,党提出大兴农田水利的号召,新加坡华侨闻讯,即汇款来修建了一个“侨跃水库”,解决了卓岐农田缺水的部分旱情。78年,新加坡有一位华侨回乡探亲,获悉卓岐大队筹划再建水库等情况,返新加坡,即召开王氏同乡会常委会,成立筹款小组,前后汇来新币一万五千元,使水库及时动工。
  在卓岐帆运业兴盛时期办起的各角落“学塾”,随着形势的发展,已不适用。1915年,就由王萍、王绍伯等组成校董会,利用祠堂及附近民房,开办“南岐小学”,校长王植芳。教学设备有挂图、仪器、洋鼓、洋喇叭,成为港尾地区唯一新型的学校。邻居村社的学生,纷纷前来报名入学。
  抗战时期,南岐小学改为卓岐中心国民小学。新加坡华侨的同乡会,曾集资前来建筑现有的校舍。79年,卓岐是个学区,正式划为学区中心小学,所属还有几个小学,并附设初中班,全校学生数达五百人。这个学校几十年来毕业的学生相当多。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只要能够写一封通顺的家信,便想出洋谋生了,这就限制了他们的上进心。今天,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薰陶下,一般都能要求深造,迈向四化建设的征途了。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本书收录了龙海县概况、龙海华侨简介、月港史话、卓岐侨乡的经历、龙海华侨医院及其他、龙海华侨中学的今昔、曹允泽与树人小学、角美碧湖小学办学的经过、龙海华侨幼儿园、用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朝宗
责任者
王萍
相关人物
王绍伯
相关人物
王植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