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华侨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57
颗粒名称: 龙海华侨简介
分类号: D634
页数: 8
页码: 4-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龙海华侨从唐朝开始渡海出国,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逃避社会动荡。他们在海外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歧视,但通过努力工作和商业活动,他们对家乡经济、文教、卫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家乡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龙海县 地方华侨

内容

(一)龙海华侨出洋的年代及其由来
  龙海华侨出洋的年代,据民间传说,是从唐朝开始,距今一千余年。唐禧宗时,黄巢(875—884)领导的农民起义大军,途经福建转入广东时,曾在龙溪的万松关与官府守兵作战①。在当时社会动荡的形势下,华南一带人民就有人渡海前往南洋谋生。所以南洋一带素称华侨为“唐人”。华侨则称祖国为“唐山”。到了宋代,沿海港口设置市舶司,主持对外贸易,闽南一带同南洋各埠的贸易日渐频繁。元灭宋时,南宋遗臣在沿海一带抗击元军,失败后逃避南洋。据宋末郑所南的《心史》记载:“文武诸臣,流离海外,或仕于占城(今越南境内),或潜居交趾(今越南),或别流远国。”可见,宋的遗臣和沿海人民,确有相当部分成为海外华侨。以后,当元世祖(1264—1294年)远征安南、缅甸、爪哇等地时,参与出征的,几乎全是漳、泉、潮、广各州人民,后来畄居于南洋的为数颇多。同时,元朝统治时期,对漳属人民压榨很厉害,因而漳属人民的起义也较频繁,起义失败后,一部分人退守山寨,大部分人逃往南洋。《龙溪县志》中的“或遁身瀚海,或结巢深山”,就是这样状况的写照。
  上述自唐、宋、元以来,出国侨民渐见增多,而龙海人民大量出国侨居,则在明朝以后。其时,官船、民船相继大量出洋。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所带随从,大部分是漳、泉、潮、广人民。另一方面,自明朝中叶月港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外贸易的中心以后,海澄置县以前,月港已经是“夷艘鳞集”的民间通商口岸。所以“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②。”除了月港,县境北部的石、角、东,东北部的海沧,东南部的卓歧、浯屿等地,都是老侨区,常年有人结伙出洋谋生。新加坡华侨总会发起人王港,就是卓歧人,祖先在明末出国。龙海华侨蔡尊礼,祖先侨居印尼,本人是第十四代侨生的。
  龙海人民出洋侨居的由来,大致有下列几个原因:
  首先是迫于生活,外谋出路。龙海属平原地带,是漳州平原的主要部分,气候宜人,四季常青,素有鱼、米、果乡之称。然而人多田少,灾害频繁。在旧社会,水利条件差,原来易遭洪、涝、旱灾。频海一带又易受风、潮袭击,以致人畜死亡,作物歉收,而且地狭民稠,土地兼并严重,有一部分人非出洋无以为生。
  其次,社会动乱,官迫民逃。龙海人民备受战乱之害,每逢政变兵祸,民不聊生。处此困境,可能出洋谋生的人谁不出洋?再者,自清兵入关以后,各地相继发生反清复明义举。郑成功屯兵中左所(今厦门),屯粮、储械于海澄城,清政府为封锁漳属各县人民接济郑军,颁布了“迁海令”,迫使沿海地区无家可归的人民,相率飘洋过海为生。
  闽南小刀会,是归国华侨发起组织的农民起义,活动地区扩展到闽南各县,会众达六千多人,历经八年斗争(1851—1858年)。当起义失败后,余部在首领黄位率领下,进入新加坡避难,以后分散到南洋群岛。相传今之仰光、巨港、椰城及英属沙捞越等处华侨,其中有不少是小刀会会友的遗裔③。
  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出洋的人更多。单从1927—1937年的十年间,由厦门出国的人数达三百万左右,其中漳属各县的约为一百二十万人。在太平洋战事未爆发,日军未南进之前,根据新加坡华侨救国总会(简称南侨总会)的调查,华侨居住海外各埠的总数计一千一百多万人,而漳属各县在一百五十万人以上(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龙海人)。这是华侨居住南洋最多的时期。
  其三,造船、航海技术及地缘关系。龙海人民自古以来“依山务农业,靠海事舟楫”,世代相传,对航海技术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前期,从天竺(印度)诸国到日本长崎经商的船舶,其“船主、水手皆漳州人④。”万历年间(1573—1619年)每年夏秋风汛期届,由月港发舶的商船多以百计,少亦不下六、七十艘。此外,龙海卓歧侨乡于清道光年间,大举营造帆船计有保合号等十一条船,每条船连老〓要用十多人,全村主要劳力,大部分从事航海生涯。
  从地理上看,龙海靠近厦门,处台湾海峡一边,上可达日本、朝鲜,下可抵南洋群岛,往来诸国实有优越条件。《梁明府增筑关城碑记》中载:澄邑居海陬(角),得通道诸夷,贸其异珍,籍舟楫之利,以腴丽甲于闽中。
  (二)华侨的血泪史及其现状
  古时航海均用帆船,一怕台风,二怕海盗。出海船只都是结队前往。据龙海归侨反映:相传某年农历六月十二日,船队航行在海洋,忽遇强台风,数十只全部沉没,人财两空!只余一只在台风后才启航回来报信。嘉靖末年,吉兰丹附近海寇行劫海上,商舶苦之。
  华侨出洋不易,在外谋生亦难。在一般情况下,船队到了一个埠头,必须履行“重译入国,金币通酋,期日互市,定侩交易”等一套麻烦手续。如果是被人贩卖的“华工”,初到一地,待遇同犯人一样,吃的不好,住的受禁闭……。据统计,从1847—1874年不到三十年间,大约有二十五万到五十万人迁居国外⑤。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外国侵略者诱骗、绑架作为“猪仔”拐卖到国外当奴隶、做苦力的华工。由于明清以来的旧中国腐败无能,华侨在外的正当权益无法保障,常被歧视、排斥、甚至受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的杀害。“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吕宋杀华人在其国者二万五千,澄人十之八。”当年华侨被惨杀的消息传到国内时,万历皇帝却说什么“被害者乃抛弃乡里,以牟利为目的之贱民,死者应该。”在旧社,会不论封建朝廷,还是国民党政府,对待反华、排华事件,都是屈膝媚外,不敢交涉处理。造成广大侨胞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的惨象。
  建国三十二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华侨在海外才有了地位。新中国的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县侨务部门近年来初步统计,全县目前共有归侨、侨眷5030户;龙海人在海外的侨居地,分布在各大洲的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尼最多,新加坡次之,港澳、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又次之。1976年,祖国清除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民心大快,侨心大安!中央下达的侨务政策,在龙海已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这对国内外侨胞鼓舞很大,目前出现了侨汇投资、捐助公益事业、回国省亲会友及旅游观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华侨在祖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身居异邦的海外侨胞,大多数受了帝国主义的欺凌和歧视,希望有个统一、强大、繁荣的祖国作为靠山。因此,对祖国兴衰存亡,历来十分关心;对国内历次社会变革,寄托无限热望,也贡献了很大力量。下面只谈与龙海有关的一些实际事例:
  明末清初,郑成功反清复明之举,长期以厦门、海澄为基地,其成败进退,对当时闽南沿海和海外华侨关系极大。“郑氏养兵数十万固全恃沿海之征取粮饷,然非经营东西洋商业及商行,亦不能措置裕如⑥。”郑成功的五叔父郑芝豹,在安南(今越南)经商,一次就派洋船两只,助洋银十余万给在厦门的“太夫人”(成功母)。这些军饷,有相当部分是华侨“乐输”的。
  闽南小刀会从领导骨干到一般成员,有相当部分是华侨。倡始人同安人陈庆真,是新加坡的华侨。1851年1月,陈因在厦门倡立小刀会,事泄被捕,同时的组织者江源、江发兄弟逃往南洋。隔了一年,他们又归国,在海澄家乡复设小刀会,事机不密又被杀。同年四月上旬,黄位等再在同安誓师起义,连占灌口、海澄、石码、长泰、漳州、厦门及安溪、漳浦、平和的琯溪、铜山(今东山)等地,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虽然后来义举失败,但影响极为深远,成为当时全国农民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龙海籍的华侨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並作出重要贡献。1894年,孙先生在耘香山华侨中建立了兴中会,之后又陆续在香港、横滨、河内等地成立兴中会分会。原海澄县侨胞杨衢云(飞鸿)担任了兴中会的首任会长⑦。1895年,衢云先生因协助孙中山筹划和领导兴中会成立后首次武装起义的广州之役,受到清政府的通缉,不得已奔赴南洋避难,同时也进行发展革命组织的活动。1901年11月,杨衢云在香港被清廷政府派遣的凶手暗杀。1905年孙中山领导建立了同盟会,南洋各地先后建立组织,原海澄县华侨吴世荣被推举为槟榔屿同盟会分会会长⑧。原海澄县格林村人苏眇公(原名郁文),在东京认识了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以后,从爪哇回国,投入福建同盟会的活动,参与了漳州的起义,取得成功。后因多次抨击袁世凯的窃国阴谋,于1915年在厦门被捕入狱(参见《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侨青年纷纷向当地侨团请绥,回国参加抗敌,有的华侨组织救护队、义勇工程队、技工回国服务团,奔赴前线投效。尤其是对抵制日货运动,更是不遗余力。现今在龙海侨联海澄分会工作的归侨甘明传同志,出生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火水山埠,青年时期参加了印尼苏岛华侨反法西斯同盟。积极宣传抵制日货、筹募“八路捐”的工作。(参见《缅怀周斌同志》)
  (四)华侨对家乡经济文教卫生建设的贡献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旅外华侨,世代相传,身在异邦,心怀祖国,热心赞助家乡的经济、文教、卫生建设事业,有无数生动的事例。现据不完全调查,略志一斑:
  (1)热心支持侨乡的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a)原海澄的浮宫城内,有个“两百两海堤”的堤段,相传最先是华侨捐献白银两百两修筑的。1928年前后,当地归侨郭某为巩固堤基,又买了一条破铁船,沉入外缘的堤基,以资防护。(b)卓歧侨乡是个“缺粮村”,新加坡华侨多次汇款支持家乡水利建设。1958年建成蓄水量五十一万立方的“侨跃水库”。1979年又由王氏同乡会动员乡亲捐款,与卓歧大队合建水库。1960年,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龙海缺肥,旅外华侨集资代购、赠送大量化肥,支援家乡农业生产。(c)1979年3月,龙海遭受一次冰雹灾害。紫泥公社受灾严重。华侨获悉,即汇来救灾赈款,使乡人稍抒燃眉之急。
  (2)致力兴办和赞助教育、医疗卫生事业除角美“华侨中学”、“碧湖小学”、海澄“树人小学”、石码“华侨幼儿园”等,都是华侨捐资兴办或赞助的,在本集专辑已有另文发表,足供参阅外。还有石码的连三小学,角美公社的锦宅小学、鸿渐小学,榜山公社的福河小学,紫泥公社的采蘩学校一至九校、安山小学等,也是由各该公社旅外华侨捐款,或建校舍、或充实设备、或支持经费。
  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华侨首先集资捐助在石码建立一间初具规模,较为完整的综合性医院——龙海华侨医院。为适应农村产妇婴儿保健的需要,在角美玉江建立一问“玉江妇幼保健院”,从而推动了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参阅本集专辑的《龙海华侨医院及其他》)
  (3)投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
  建国以来到文革前,华侨投资龙海的经济文化建设的事业,主要有:江东盗厂、海澄纸板厂、石码造纸厂;双第华侨农场、八坑农场、海澄养鱼场;海澄侨星戏院、角尾侨联剧场、海澄侨光旅社。以上各厂场的投资额,最低的是二万多元,最高的是七万多元,一般的是三万元至四万元。开始几乎全是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至今都已转为国营,资方的本息也都退还了。
  (4)近年来的新投资和贸易关系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交往渐多,增进彼此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已经建立了一些新的投资、贸易关系,促进了龙海经济的繁荣。如:(a)锦江渔牧公司,是由六位华侨集资无息贷款兴办的;(b)程溪造纸厂,投资额三十万美元,属补偿贸易,即以产品抵还资本;(c)华侨自愿捐献的投资,如购赠手扶拖拉机,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等。如就最近两三年来的各种物资总计,约值二百万元。
  随着华侨回乡探亲人数逐年的增加,侨汇数字也在直线上升。

附注

注:(1)见《龙溪风物志》61页和130页。 (2)见《龙溪县志》卷之二十二,艺文。 (3)详见《小刀会鳞爪》、《龙海小刀会起义始未》、《福建 华侨对祖国革命和家乡建设的贡献》等篇章。 (4)见《史论》第一辑164页及169页。 (5)田汝康:《近代华侨史的阶段问题。 (6)摘自《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 (7)、(8)详见《福建侨乡报》1981年10月8日第三版。参见《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三期刊登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本书收录了龙海县概况、龙海华侨简介、月港史话、卓岐侨乡的经历、龙海华侨医院及其他、龙海华侨中学的今昔、曹允泽与树人小学、角美碧湖小学办学的经过、龙海华侨幼儿园、用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吴泉
责任者
黄巢
相关人物
郑所南
相关人物
郑和
相关人物
郑芝豹
相关人物
杨衢云
相关人物
吴世荣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周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