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天后宫的选址与分灵建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48
颗粒名称: 铜陵天后宫的选址与分灵建庙
分类号: K878.6
页数: 13
页码: 272-284
摘要: 本文介绍了铜陵天后宫的选址与建庙,探讨了风水观念在其中的影响。铜陵天后宫位于铜山古城西门澳之傍,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主祀海神圣母妈祖。在选址上,它运用了风水学的“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四大要素,并以四大神兽布局相形而建。铜陵天后宫的建筑风格体现了闽南寺庙古建筑特色与海洋文化的结合。修建铜陵天后宫的作用是让驻守铜陵的将士和海上捕捞业、海上运输业的从业者在有了精神依托上更上一层,获得所向披靡的信心与勇气,相信在海上航行、作战时圣母妈祖会保佑他们平安、胜利。
关键词: 铜陵天后宫 寺庙建筑 东山县

内容

一、铜陵天后宫选址与建庙
  寺庙的选址,除了宗教自身的诸多因素外,还受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有关“风水”之说见于晋代郭璞?“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中国风水学是中华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是古代朴素的环境学、生态学、心理学的综合,更有传统审美的艺术。按照中国传统风水学的观念,大致寺庙都修建在藏风聚气的山上或依山傍水之地。古人认为,寺庙一般都建在地气结穴之处,也就是生气聚集之处,有利于寺庙香火播衍。
  说到“气”便离不开形。形即形状,地形地貌,环境状况。形与势凝聚了气,形为气之所依,气为形滞,形为气之表,气为形之体,使寺庙与自然相和合,适应自然,自然为人所用,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应该说是中国风水学使寺庙所处之所与宇宙气息中的地气取得和合的艺术。
  寺庙乃祈福纳祥、辟邪消灾之地。寺庙奉祀的神祗大都是民间崇拜的突出人物。当人们把他们奉为神祗,相信在冥冥之中有一股高深莫测的力量在主宰着一切,而且能给人们带来安慰、希望、和善德的精神寄托。因为寺庙的建筑方式与布局有别于其他建筑方式,师其自然,宁静幽深,脱离红尘,和谐致祥,从而使寺庙显得格外庄严、神圣。
  “天妃之英灵,非独著于江淮河海已也。上而国家之大事,下而草野之细故,凡竭诚致敬而祷者,如影之随行,响之随声,靡不从其愿而锡之福”“谓神之灵爽直与经天之日月,行地之江河,运乾坤而不息可也。”《天妃显示录·序》
  天后圣母妈祖是海峡两岸及海外同胞共同信仰的神祗,在台湾、澎湖就有500多座的天后宫,铜陵就有4座天后宫。
  铜陵天后宫(亦称“大宫”)。该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位于铜山古城西门澳之傍,即铜陵镇打铁街,主祀海神圣母妈祖。庙宇濒水而建,背靠水寨大山,右临岵嵝山。占地面积1333.9平方米,建筑面积517.39平方米。
  坐西南朝东北,由大殿、前殿、东西过水廊道、厢房、庙埕、牌坊、旗杆座、拜台、梳妆台等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前后殿有雕刻龙凤石柱四根,镌刻柱联八角石柱,菱形木柱。
  主殿祀奉妈祖,主殿前面分立“千里眼”和“万重耳”两位神将。两侧附祀注生娘娘和注寿娘娘、伽蓝公和水仙王。左右厢房分别奉祀三宝佛祖和海口佛母祖。东西过水廊道中间天井有一座石拱桥(亦称“圣旨桥”)。西过水廊道山墙嵌一方立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石碑,俗称“大宫碑”。庙前石埕竖立一座花岗岩牌坊,牌坊上嵌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修时镌刻的“天后宫”石匾,左侧青石旗杆座一座。东西过水廊道屋面为卷棚,屋顶装饰采用传统的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剪瓷雕。庙的正面有镶嵌墙上人物故事石雕和具有海洋特色的蟹壳形嵌墙石雕,以及多处嵌墙石肚和青石日月窗。
  铜陵天后宫虽然不大,但在选址修建上运用了风水学的“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四大要素,并以古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根据地形、地脉布局相形而建。
  从铜陵天后宫的建筑可以看出,明代初期铜山人口不多,卜地建庙在选址上是件容易的举措。但它没有建在铜陵的古城里,也没建在山上或丘陵之地,而是建在铜山古城西门外数百米处的西门澳濒海处。如此卜地选址,正是修建铜陵天后宫的奥妙之处。
  修建铜陵天后宫是大名鼎鼎的明江夏侯周德兴。周在修建铜山关帝庙四年后,修建铜陵天后宫。周德兴有了修建铜山关帝庙的经验,加上对铜山地形地脉的了解,同样运用修建铜山关帝庙做法,在修建铜陵天后宫时突出闽南寺庙古建筑的特色与海洋文化的结合,又因为圣母妈祖是海上保护神,故将铜陵天后宫濒水而建。
  修建铜陵天后宫的卜地选址是江夏侯周德兴的独到之处。从东山山脉发源与走向和铜陵的地形地脉,在威峰山(亦称东岭山或大伯公山)、水寨大山(亦称观音亭山或九仙山)与古嵝山掎角之间,东山湾西门澳水边卜地修建。在地理方位上,铜陵天后宫恰好与铜山关帝庙同一条东西走向轴线,这也符合福建丘陵山川大部分是东西走向的特点。将铜陵天后宫坐于龙脉之间,选址得当,庙宇建成后肯定圣灵显赫。
  在修建铜山关帝庙之后修建铜陵天后宫,是有其作用的。周德兴修建铜山城、铜山水寨署,并用兵驻守与海上防卫,是为抗击外侵与防倭,巩固东南海防。修建铜山关帝庙是为了让驻守铜陵的将士有了精神依托,崇仰关帝忠、勇、仁、义的的精神和爱国爱民思想,更好地保卫大明王朝。铜陵环海为区,岛民自古以海业为生。明以来铜陵的海上捕捞业、海上运输业有了发展。圣母妈祖在人们心中有很多海上救难、保境安民的传奇故事。修建铜陵天后宫,祀奉圣母妈祖是让将士们在有了精神依托上更上一层,获得所向披靡的信心与勇气,相信在海上航行、作战时圣母妈祖会保佑平安、胜利。修建铜陵天后宫,祀奉圣母妈祖,无疑给驻守铜陵与海上防卫的将士,百姓在海上捕捞和海上运输吃下一颗定心丸,安上一张平安符。
  龙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图腾和文化象征。人们在地理风水上总是以龙的角度察看地形、山脉,确定龙脉的状态、走向。周德兴将铜陵天后宫坐于龙脉之中。无疑在风水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点穴得当,“聚之使不散”,会使庙宇灵气顿生。庙宇濒临于秀水而建,符合风水学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说法,使庙宇灵气集结,不流失于水。庙宇面向大海,符合圣母妈祖是海上保护神的特点,庙宇建成后自然而然就会灵气显发,香火日益鼎盛。
  周德兴顺应四时,日月天象,匠心独具地把铜陵天后宫坐向定于坐西南朝东北。据传,铜陵天后宫建成之后,在每年夏至季节前后,日出于东北方向,照耀着东山湾的海面上,海上一道道霞光折射入庙,辉映在圣母妈祖神像的脸上。以此,晚上月亮的光芒同样会映照在圣母妈祖神像的脸上。庙宇建于龙脉掎角之间,藏于逶迤的龙脉之中,又得日月之精华,圣母妈祖的圣灵愈益显赫。
  铜山地处海上交通要冲,自古具有重要的海防地位,被视为“闽南海上锁钥”,铜山水寨为明代闽海五大水寨之一。从戚继光案临铜山,到郑成功屯兵铜山,于水寨大山(亦称九仙山或观音亭山)水操台上,指挥山下西门澳水师海上训练,最后取得平台胜利。至清康熙年间,靖海侯施琅二次征台未果,总结经验,确定铜山是征台最好起点。奏请朝廷,将水师驻扎在铜陵东山湾的西门澳。相传,靖海侯施琅在水寨大山指挥、训练水师,夜宿水寨大山恩波寺(明代修建寺庙),祈请观音佛祖赐佑征台告捷。入夜“梦见观音授水一桶,觉而曰:水者海也,一桶者大一统也,我今兹必破赋矣!”,并把观音神示“梦见观音授水一桶”梦解告知征台将士,使征台将士大受鼓舞。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三日,靖海侯施琅祈请铜陵天后宫圣母妈祖,于东山湾举行征台誓师仪式,出师制胜,顺利统一台湾。
  靖海侯施琅征台水师的阵容是强大的,在征台水师的众多的战船中,船上设置妈祖龛,祀奉妈祖。清朝《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规定:“水师营大赶缯船,妈祖龛用杉木板十二块、鹰板二块、番仔板四块、順风板二块,各長二丈五尺、宽六寸、厚一寸。高洋木妈祖旗杆一根,长二丈、围大一尺三寸……冲风旗一面,长、寬各一丈六尺;一条龙旗一面,长六丈、宽三尺;妈祖旗一面,长、宽各五尺;大、小定风旗三面,内一面长六尺、二面各长四尺五寸:均宽一尺。从清朝《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中看出,战船除了配置清朝的龙旗和作战用的冲风旗、定风旗,还要妈祖配置神龛、妈祖旗。由此说明清朝以将圣母妈祖视为海上保护神,作为清廷钦定水师战船的主要配置。
  从朝廷到民间,圣母妈祖在官方眼里、百姓心中已是至高无上的神祗。圣母妈祖在传说中能腾云驾雾,海上救难。能排兵布阵,变化多样,击退倭寇,吓走敌人。懂医识药,排除瘟疫救死扶伤,为百姓治病。很多的传奇故事在百姓中众口皆碑。
  二、分灵建庙
  随着海上捕捞、海运业等海上作业的逐步发展。铜陵天后宫从建成之后神圣显赫。铜陵岛民认为一座天后宫来主管铜山海上的四面八方,碧波万里,恐有疏漏之角,要增建妈祖庙,扩大妈祖圣灵的覆盖面,保佑各种海业的平安与发展。这也是铜山岛民从铜陵天后宫分灵建庙的主要原因。
  从明成化四年(1468)到康熙三十四年和四十年,在这面积仅有5.5平方公里的铜山城就分建三座天后宫。而且这四座天后宫恰好分布在铜陵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让人们感受圣母妈祖的圣灵就在身边,象征着妈祖的圣灵无时不刻在庇佑着铜陵平安。分灵建庙让我们无不佩服先人独具慧眼。小小的铜陵就有四座天后宫,而且每座天后宫的职责有所不同,这与全国建有天后宫的地方相比是比较罕见的。
  1.明成化四年分灵建庙的东宫圣母庙
  东宫圣母庙坐落于铜山关帝庙右侧,与铜山关帝庙同坐向,坐西北向东南,背靠岵嵝山龙脊,面对东门屿与大海。是铜陵四座天后宫之一,内祀圣母妈祖。东宫圣母庙不称天后宫,而称东宫圣母,这也许与庙宇的方位坐向有关。
  该庙由总兵林云(官授江南江陵总兵,赠荣禄大夫)助建。占地面积百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土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屋面硬山顶,正脊饰以“双龙戏珠”。
  殿内祀奉妈祖神像,两侧分立神将“千里眼”和“万重耳”。妈祖神像上方悬挂“万民景仰”?烫金匾额。两侧对联曰:“圣地攀龙基四海均沾德泽,母仪昭凤闕历朝景受褒封”。镶嵌于檐廊两侧山墙的对联为:“圣德无上慈护黎民同赤子,母仪配天灵敷海国静波涛”。
  庙宇前有一铺石的小埕,小埕前面是一个小园,可通东山关帝庙和城隍庙。园中点缀山石花草,古榕蔽日,是信众、香客、问道之人小憩的好地方。园中有一巨石,巨石顶端石缝长着一颗有600百多年树龄的七里香。巨石的西南面有一摩崖石刻,是民国十二年(1923)在东山任知事孙尧天镌刻的。石刻有二大字为“虚心”,小字有的模糊,但可辨读出“民国十二年冬月偕友人高君尚志、黄君石铭、□君子□、□君子登、丁君□、孙君□文,刻之以留念。孙尧天书”。孙尧天在东山任知事仅二月,却留下“虚心”“钓鳌台”“小蓬莱”等多处石刻。足见铜陵的地理风光在这位文人墨客的心中有何等的吸引力。孙尧天的摩崖石刻给小园添加了一道文化色彩,也给游人留下驻足观赏切磋的话题。园中巨石立于庙宇之前,成了庙宇的“镇庙之石”。庙宇处在一种“环若列屏”之中,符合古代建筑风水学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说,庙宇香火也因此日益显盛。
  据传,东宫圣母庙原建在铜山古城东门外,香火是从铜陵天后宫分灵而来。主要是供在东山湾及近海捕鱼的渔民祀拜。祀拜的人须经铜山古城“晨曦”东门出入。东门置月城,有兵士看守,到规定的时间就关上城门。这对于来城外东宫圣母庙祀拜妈祖的信众出入产生不方便。因此,有人建议把庙宇迁入古城内。总兵林云从地理风水学角度慧眼选址,把庙宇建在铜山关帝庙与城隍庙之间,与铜山关帝庙、城隍庙并排。既方便了信众祀拜,又把庙宇融入古城的庙群中。东宫圣母庙也因傍了铜山关帝庙名气而香火日益鼎盛。据说,总兵林云修建东宫圣母庙还有另一作用。周德兴是一个深谙地理风水的堪舆家,通过山脉走向,寻龙点穴,将铜山关帝庙坐之上于龙穴之上,城隍庙坐建于虎穴之上。从地理风水学角度,龙虎会出现相斗。为防止相斗便将东宫圣母庙坐于东山关帝庙和城隍庙之间。一旦有事,圣母妈祖即可调停。城隍庙虽然与东山关帝庙、东宫圣母庙并排,但坐向背靠东山关帝庙,是否与这个传说有关?
  几百年来东宫圣母庙和东山关帝庙一样香火绵延,蜚声天下。圣母妈祖的精神在万民心中已升华为永恒。
  2.海上航运的保护神明德宫。
  明德宫位于铜陵镇码头街澳雅头港水边,俗称下宫,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祀奉妈祖。历代均有维修,现有重修。明德宫面向东山湾的澳雅头港,坐东南向西北,与铜陵天后宫和东山关帝庙同一条东西走向轴线。占地面积为498.30平方米,面阔13.07米,进深38.12米,面阔五间(含厢房),前殿一进有两根精美的镂雕龙柱,大殿前部轩亭屋面为卷棚,进深四柱,悬山顶。有镂雕龙柱、梭形石柱,鼓状柱础。右侧过水廊道山墙镶嵌石碑二通。一通是《本府曹爷陛升水利道恩禁碑》,立碑年代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另一通是《明德宫碑》,上世纪“文革”中受损,碑文大部分缺失,且漶漫难辨。立碑年代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两通石碑均是当时漳州府官方对澳雅头港和船只出入实行管理的告示。碑刻内容既是告示,也是澳雅头港的一段历史。碑刻《本府曹爷陛升水利道恩禁碑》内说到,“近则就内海以采捕,远则往广潮以买籴籴,百余载安生异”。从这一段碑刻的内容可以看出,澳雅头港从明以来就是一个很繁华的通商港口,为闽南内地和广东潮汕一带货物的集散地,重要的航运中心。在清光绪年间设立海关分支机构“铜山常关”,对进出口货物实行“审单”“查验”和“放行”监管程序。现在的“东山海关”也设在此地。澳雅头港处在“东山十八景”之一的“鹅颈藏舟”内,并在港口建有“石沪”的防浪堤,布局相当规范。澳雅头港周边商行竞立,商贾云集、港内桅帆林立,呈现一派繁华景象。数百年来,澳雅头港的作用长盛不衰,一直沿用到现在。由于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的需要,现辟为台商、台轮专用码头。
  事物的出现也是应运而生。紧接澳雅头港是有铜陵“航海街”。这条只有几百米长,3米左右宽的老街道,两畔都是服务于海业的作坊和店铺。从明、清以来一直到解放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都在发挥海的特色与作用。繁荣的港口给铜陵的海上运输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这些海上运输户除了自身的努力拼搏之外,他们相信只有在神祗的保佑下才能平安、发达。圣母妈祖是海上保护神,从其庙宇分灵建庙,是再适合不过的事。他们相信分灵建庙,将祀奉圣母妈祖的明德宫建在澳雅头港水边,也符合风水学的濒临秀水而建,灵气界水而止的说法。其实,在澳雅头港西面不远处,也有一座修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的水仙宫。水仙宫也是濒水而建,面向大海,祀奉大夏圣帝(大禹帝)、白盟尊王(奡王)、西楚尊王(楚王)、忠烈尊王(屈原大夫)、五盟辅王(伍员大夫),民间称之为“一帝二王两大夫”。这些人生前死后都与水有关,人们将他们奉为水神,建庙祀拜,成为海上航行、捕捞的保护神。
  澳雅头港处在东山湾的西门澳内,由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在郑成功平台和施琅征台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在东山解放前夕,国民党的胡琏部队败退东山,也在澳雅头港乘船逃台。在澳雅头港周边就有两座与水有关的寺庙,足见澳雅头港在当时是何等的繁荣。另一方面,从铜陵天后宫分灵修建明德宫,打铁街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出当时铜陵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沃角尾福兴宫。
  沃角尾福兴宫的修建具有谜一样的历史色彩。沃角尾福兴宫(亦称“沃角尾圣母宫”)。位于铜陵镇东南端的澳角尾,铜山古城外的水边,距海不上十步。福兴宫面临有天池之称的南门湾,遥对着一柱擎天的苏峰山,风光旖旎,占尽了地理优势。沃角尾福兴宫修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主祀天上圣母妈祖,主殿两侧分立神将“千里眼”和“万重耳”,两边配祀注生娘娘和注寿娘娘。用地面积333平方米,清代建筑风格,硬山顶,单间带门楼,两护厝及拜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向南偏西30度。在上世纪90年代有台胞捐款进行重修。
  沃角尾处于铜山古城外,南面至东面水边奇石嶙峋,崎岖山路难以行走。现已架设木栈桥,成了绝佳的观景通道。历史以来,沃角尾只有一处可泊渔船,就是现在的铜陵南门湾渔人码头。沃角尾福兴宫就在渔人码头边。
  据传,沃角尾的原住民有一部分是胥民的后代。胥民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研究学者认为“胥民”是古越族的后代,秦朝时被官军所迫,逃入江海河上以船为屋,以捕鱼为生,此后世代传承。胥民因为常年漂泊海上,居无定所,又被称为海上“吉卜赛”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从元朝到清朝很长的时间里,胥民被限制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胥民开始向岸上悄悄发展,傍岸临水架设棚户,逐渐成为具有新的生活方式的“两栖胥民”。疍民祀奉龙王和妈祖。当其亲人出海打鱼迟迟未归时,她们就上妈祖庙、五龙公庙为他们祈祷神灵保护……
  从明、清以来,胥民都在从事海上捕捞,有竹桁(定置网)、驶缯、打鸟、撩白带等多种作业。航程相对较远,捕捞的时间也比较长,风险程度相当大。加上当时不得上岸等等历史条件限制,不能随心所愿地到岸上的寺庙祀拜,祈求平安。况又胥民信仰、祀奉的是龙王和妈祖。在开始向岸上迁移,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一个较大的生活群体。他们需要一定的配套,需要平安。除了自身的安全防患之外,更需要神祗保护,在他们住处之地修建妈祖庙最适合不过。
  沃角尾福兴宫的分灵建庙是这一带渔民的福祉。
  胥民在东山的形成与发展至今相对空白,加深对沃角尾福兴宫的研究有助于对东山疍民的历史了解。
  在铜陵的四座天后宫中,铜陵天后宫实际上已成了总宫。在铜陵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建妈祖庙,使人们感受在天后妈祖的庇佑之中。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泗乐
责任者
郭璞
相关人物
周德兴
相关人物
张平安
相关人物
戚继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