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43
颗粒名称: 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
分类号: F307.1
页数: 10
页码: 244-25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山县在历史上的种植条件和农作物情况。由于土壤贫瘠、雨水不足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东山县的农业发展面临困难。然而,通过引进番薯等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以及改善水利条件等措施,东山县逐渐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文章还介绍了东山县历史上种植的谷物、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种类。
关键词: 种植条件 农作物 东山县

内容

东山是海岛县,历史上的东山生态环境较差,风沙肆虐,且土壤偏盐碱化,适宜农作物耕作的地方少,产出少,百姓食不果腹,“地无沃土,殖鲜货财,五谷不足需,材木不足用。”(1)明朝万历初年,铜山(今东山)引进试种番薯,并取得成功,“居民日用,多搀食地瓜签等类”(2)基本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到1979年,东山县试种经济农作物芦笋,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取得成功,基本解决了群众“钱袋子”的问题。
  一、历史上东山的种植条件
  (一)土壤方面。《东山县志.卷一地理志.地质》(民国稿本)记载:“东山土壤甚为瘠薄,其原因有三:甲,本县四面环海,易受海风之飙袭,表土常被吹散,仅留粗沙与硬土,栽种不便。乙,土壤表面吸收水分不强,地下水之平面甚不易上引,以致形成沙型土壤。丙,沿海田地,以地下水与表土过于接近,易将海中盐分贯注于表土内,致因盐质过多,而形成咸性土。土壤种类分为三类:1.赤土,赤土为疏松之单粒土壤。单独之粒,肉眼可见,为黄金色。此种土壤,栽种各种需要水分之作物,不甚相宜。惟种甘薯与大小麦等杂粮,尚感适宜。此种土壤,几占全县十分之六。2.沙土,即沙性土壤。含沙甚多,色黄而淡,宜种落花生、甘薯等作物。古雷半岛与东山本岛之东南部均属之。3.乌土,即泥沙土壤。其色灰黑,富有粘性,而且肥沃,利于种稻,在东山岛上,此种土壤占极少数,故水田较少。”(3)综上所述,东山适合耕作的土地不多且“甚为瘠薄”。
  (二)雨水方面。《东山县志.卷一.地理志.气候》(民国稿本)记载:“东山雨量不多,八九月间,秋阳燥烈,亢旱现象,极为常态。”且县境无成形河流,水源靠降水补给,由于雨量不均,且大量排泄入海,常出现干旱。淡水资源的匮乏,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严重制约。建国后经过多次兴修水利,才逐渐改变了农作物生产条件。又据1994年版《东山县志·气候·降水》载,东山年降雨量平均1103.8毫米,以6月份最多,其中6月平均降雨量212.8毫米;以10—12月份最少,其中12月平均降雨量仅20.5毫米。
  二、东山历史上的农作物
  《铜山志·风土志·土产》记载,东山县“有谷之属、蔬之属、果之属三大类。”谷之属有稻、黍、稷、麦、粟、豆、麻等;蔬之属有芥菜、芥蓝、白菜、倭菜、波薐(菠菜)、茼蒿、蕹菜(空心菜)、芹菜、苋、葱、蒜、韭、胡荽、番薯、匏、瓠、金瓜、丝瓜、苦瓜、甜瓜、西瓜、茄、菜豆、王瓜(刺瓜)等;果之属有荔枝、龙眼、柑、橘、柚、香橼、佛手、杨梅、梨、王梨(菠萝)、柿、石榴、橄榄、余甘(油甘)、栗椎、甘蔗、营蔗、蕉、落花生、梅等。
  东山农作物生产最大的特点是产量少,不足以自足。“全年收获,菽、麦、黍、稷、番薯、甘蔗、落花生皆有之,然不甚繁盛。”(4)《东山县志.卷一地理志物产》(民国稿本)记载:东山物产综其大者,在陆则以花生、番薯,在水则以鱼、盐为大宗,而糖、油次之。依县政府三十年度(1941年)行政报告,出产量如下:
  稻谷:七万五千八百九十六市担
  大麦:四千五百四十市担
  小麦:四千八百五十市担
  番薯:十四万九千二百四十市担
  花生:一万五千市担
  蔗糖:一千五百市担
  大蒜:一千市担
  豆:二千八百五十市担。
  据测算,5市担鲜番薯折合1市担稻谷,则1941年稻谷、大麦、小麦、番薯等粮食总产量为115134市担,合5756.7吨。据1940年统计,全县人口为92403人。按每人每年平均至少需100千克粮食的摄入量概算,全县需要粮食9240.3吨,也就是说还有将近一半的粮食需要岛外提供。各版本的县志多有提到东山人民的温饱问题,如“五谷不足需”(5)“以硗确斥卤之地,煮海耘田而外,恒产不加多,术业不增进,而生齿日繁,生活益苦。”“米粟供给民生只得四分之一,其余皆仰给于邻封。”(6)。更何况在土地贫瘠、风沙肆虐的海岛,饥饿一直以来都是大部分东山人民最刻骨铭心的痛。
  三、番薯的引进和种植
  番薯的引进对东山乃是一件大事、幸事,更是东山对中国农作物历史的一大贡献。
  (一)番薯的引进。
  目前史学上对番薯的引进,主流说法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福清长乐人陈振龙引进。据陈振龙后代编著的《金薯传习录》记载,陈振龙曾在吕宋定居,他发现红薯“随栽随活”,就从番薯藤上截取了几尺茎叶,切成小段,想带回福建。当时统治吕宋岛的西班牙殖民者禁止番薯出口,于是陈振龙把番薯藤的小段编到缆绳里,混过了西班牙人设置的关卡,带回福建。
  其实,明朝史学家苏琰在《朱薯颂》里所写:“甲申、乙酉间,漳潮之交,有岛曰南澳,温陵(泉州的别称)洋舶道之,携其种归晋江五都,乡曰灵水,种之园斋。”意思就是在万历十二年至十三年之间(1584-1585年),泉州的海商在漳州与潮州交壤处的南澳岛上发现了番薯,于是带到晋江县灵水乡种植。也就是说早在陈振龙引进番薯之时,南澳岛已经开始种植了。且李时珍撰于万历六年(1578年)的《本草纲目》已有番薯的记载,认为番薯味道“甘,平,无毒”,主治“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故而窃以为“番薯是万历二十一年福清长乐人陈振龙引进”的说法不合理。
  东山的地方资料多有记载,认为番薯是铜山水寨把总张万纪东山于万历年初引进并在樟塘种植的。《铜山志·风土志·土产》记载:番薯,今甚多种,味有优劣。明万历中得之,吕宋国人赖之至兹,利以米粟并重。《东山县志·卷十一·杂记》(民国稿本)记载:“本邑之有番薯,始于明万历初年。据张人龙《番薯赋》其序云……五都(东山古称)之薯,自万历初,铜山寨把总张万纪出汛南澳,得于洋船间。嗣是植者弥广,人食其德,思立祠而祀之。人龙,樟塘人,敏之从侄,博通经史,黄道周每称赏之。”
  东山县《樟塘村张氏志谱》记载:“明万历初年(约1573—1578年间),铜山水寨把总张万纪到南澳盘查外国船,获甘薯(俗称番薯),带交张塘村农民育苗种植成功,为东山有甘薯作物之始”,把张万纪引进番薯的时间定在明万历初年。《东山县志》(1994年版)也采用了《樟塘村张氏志谱》的说法(7)。
  综上所述,窃以为引发中国第二次粮食革命的番薯,是铜山水寨把总张万纪在1573—1578年间引进,并在樟塘试种成功后推广到闽广等地,最后推向全国的。
  (二)番薯的种植缓解了群众吃饭的问题
  东山作为海岛县,囿于土壤、水源、风沙等问题,一直以来粮食歉收。而番薯的引进及广泛种植,很好地解决了岛民吃饭的问题,“居民日用,多搀食地瓜签等类”。《铜山志.灾祥志.国朝》多处记载,在大米歉收闹饥荒时,番薯的突出作用,如“(乾隆)二十年,饥,米贵。幸八月以后,番薯、大麦大熟。”(8)
  (三)番薯堆作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以往的番薯种植大多采用畦作方式,但产量不是很高。据(94年版)《东山县志》记载,民国24年(1935)全县番薯种植面积为6.5万亩,产量为3850万公斤,亩产为592公斤。
  1970年是东山番薯种植最多的年份,面积7.5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2.5%,产量5801万公斤,平均亩产771.5公斤。
  据东山高级农艺师林添发介绍,从1971年开始,以其为主的农作物技术员开始在白埕农业中学研究番薯堆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至1974年趋于成熟,在试验田中达到亩产5000公斤。据林添发介绍,1975年漳州农校邀请其到农校试验田栽培番薯,当时亩产6500公斤,为全省之最,“番薯堆高产栽培技术”还于1979年获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一级成果奖。随后,番薯堆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如1982年全县番薯种植平均亩产1448.5公斤,为1970年的2倍,东山群众的肚子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四、芦笋的引进并推广种植
  新中国以来,东山也种植过甘蔗、芝麻、烟叶、黄麻、药材等经济作物,但经济效益一般。直到1979年引种芦笋,通过技术推广,最终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东山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芦笋生产基地。
  东山芦笋基地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程,经历了引进、试种、推广、发展、巩固、平稳、下坡等阶段,综合参考《东山县芦笋产业再创辉煌的思路》《东山县芦笋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等论文以及农林水利局相关材料,结合林添发的讲述,东山芦笋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4年)引进试种阶段。1979年通过常山罐头厂向美国引进“玛丽华盛顿”芦笋品种,东山县政府制定了发给贴息贷款、预购定金、奖售肥料和原粮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芦笋,1980年定植56亩。但因技术不够完善,且东山所处气候环境与芦笋原产地(西班牙沿岸)大不相同,种植技术存在不可复制性,所以种植初期芦笋产量极低,于是部分农民把芦笋挖掉,重新种植番薯等农作物。
  在这期间,以白埕农业中学农业科技人员为主的攻坚队伍,通过努力探索芦笋生长规律,研究出一套适应亚热带地区的“芦笋留母茎栽培法”,并试种成功,随后在白埕、探石、山口等地推广。
  当时市场上的大米出售价为0.144元/斤,国家工作人员为40多元/月,而芦笋收购价为1.2元/斤,已经相当高了。据《东山县志·卷四农业·第三章·农作物》(1994版)记载:“芦笋经济效益高,据1985年调查:白埕村徐福兴种1.59亩,产笋4691公斤,总收入9906元,平均亩产2950公斤、亩总收入6230元……据白埕村林多默等4户的统计,芦笋生产平均每亩纯收入2080.4元,比其他农作物平均每亩纯收人154.68元高出12.45倍。”当时一部分农民通过种植芦笋“先富起来了”。
  第二阶段(1985—1989年)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阶段。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芦笋种植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群众的种植热情高涨。1985年县政府提出发展芦笋芦笋产业的战略目标,掀起芦笋种植热潮。各部门通力协作,农业部门抓普及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供销部门抓流通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行系统支持产前的资金贷款,镇村抓收购环节的监督等,共同造就了东山芦笋的黄金时代。
  1989年东山芦笋面积达3.82万亩,芦笋总产值达9236万
  元,出口创汇3094万美元,芦笋成为东山农业的支柱产业和拳头创汇产品。1989年东山芦笋栽培面积占当年全国总面积的1/16,产量占1/4,东山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芦笋生产基地。
  第三阶段(1990—1998年)产加销配套发展阶段。这阶段常年芦笋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产量约3万吨,产值约1亿元,年均创汇3000多万美元。该阶段因多年高产后出现笋园老化、病虫害加重、土壤有机质下降等诸多因素,科技人员通过探索,推广实施老笋园改造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在产量上收到明显效果,但由于产量高,笋价相对低迷,总体效益平稳不前。
  在此情况下,为更好地提高芦笋的经济效益,东山县委、县政府致力加快芦笋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强化招商引资,兴办了11家芦笋加工企业,开发制罐、速冻、保鲜、制茶、制干等系列产品,改变过去单纯原料输出的现状。芦笋产业实现产、加、销一条,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四阶段(1999—2009年)低迷发展阶段。1999年以后,北方芦笋迅速发展,使国内芦笋产量剧增,价格持续低迷。加上农民进入市场的意识淡薄,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民种笋积极性降到最低潮,种植面积缩小。
  特别是1999-2001年,芦笋价格低于1元/斤,全县芦笋面积降到1万亩左右,总产量不足1万吨。2007年春季芦笋价格突升,高达6元/斤以上,当年新增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截止2008年元月,全县芦笋种植面积为18619亩。这期间,东山的芦笋加工厂家北移,由1999年的11家减至5家。
  为增创东山芦笋的新优势,农业部门着力推广优新品种,实施系列改造工程,如推广荷兰F1全雄良种“金林、泰林”,颁布实施《白芦笋综合标准化体系》,打造“白芦笋”品牌并通过国家原产地认证等等,使得芦笋基地在笋农观望中得到巩固,全县芦笋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比高峰期减少了0.5万亩。
  第五阶段(2010-2017年)下坡阶段。近几年来,多方因素导致芦笋种植渐渐走了下坡路。1.芦笋价格持续低迷,挫伤了笋农生产管理积极性,再加上农药、化肥价格上扬,芦笋种植成本增加,多数笋农放松管理,投入减少,生产效益下降。2.农民工工资持续走高,群众或是放弃芦笋种植转而打工,或是以打工为主以种植为辅,专门从事芦笋种植的农民日渐减少。3.今年来随着道路、项目建设等需求,征占了部分笋园,种植面积日渐窄缩。4.随着订单农业、农民创业园、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部分农民转而从事蔬菜种植基地建设,芦笋种植面积更少了。2017年,全县芦笋栽培面积减少到0.8万亩,总产量1.2万吨。
  参考文献:
  1.《〈铜山志〉注译》【林定泗】
  2.《东山县志》(民国稿本)
  3.(1994年版)《东山县志》
  4.《东山县芦笋产业再创辉煌的思路》(《福建农业科技》2001年第3期)【林添发】
  5.《东山县芦笋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福建热作科技》2009年第3期)【林裕发林岳生】
  6.《东山县芦笋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报告》2008年1月【东山县农业局芦笋调研组】

附注

注释: (1)摘自《东山县志·卷一地理志·地质》(民国稿本) (2)摘自《东山县志·卷三民生志·饮食》(民国稿本) (3)摘自《东山县志·卷一地理志·物产》(民国稿本) (4)摘自《东山县志·卷三民生志·饮食》(民国稿本) (5)摘自《东山县志·卷一地理志·物产》(民国稿本) (6)摘自《东山县志·卷三民生志·饮食》(民国稿本) (7)摘自(1994年版)《东山县志·卷四农业·第三章农作物》 (8)摘自《铜山志·灾祥志·国朝》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火坤
责任者
陈振龙
相关人物
苏琰
相关人物
李时珍
相关人物
张万纪
相关人物
吕宋国
相关人物
张人龙
相关人物
黄道周
相关人物
林添发
相关人物
徐福兴
相关人物
林定泗
相关人物
林岳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白埕农业中学
相关机构
漳州农校
相关机构
东山县政府
相关机构
东山县政府
相关机构
东山县委
相关机构
东山县农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