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罗国魂归桑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34
颗粒名称: 颜罗国魂归桑梓
分类号: K825
页数: 7
页码: 189-195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个台湾船长颜罗国的故事。他在抗战时期成为船长,但因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生活极度贫困。1949年国民党败退至东山时,颜罗国被劫持到台湾,被迫为国民党军队运送士兵。此后,他被迫为“福华”轮充当船夫,直到1950年两岸对峙骨肉分离。颜罗国举目无亲,孤身一人,日思夜念早日回乡与妻儿团聚,但海峡阻隔,望洋兴叹。他在马公港偶遇东山同乡沈定钦,两人成为莫逆之交。颜罗国在马公住了十年,期间受到沈定钦一家多方照顾。颜罗国在1976年病危时,托付沈定钦将其骨灰送回东山老家。沈定钦按照颜罗国的意愿将其骨灰寄存澎湖马公菩提寺,并妥善保管其遗物和存款。十几年后,沈定钦的儿子沈景华和沈景色帮助颜罗国的儿子颜定照将颜罗国的遗物送回东山老家。
关键词: 颜罗国 船长 东山县

内容

颜罗国,本县铜山城顶街人,生于1905年正月。因皮肤黝黑,人称“乌番”,长大后成水手。抗战时期受聘于城关义和商户,任“建成”号货轮船长。由于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金圆券”大幅贬值,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颜罗国虽然当上船长,但所领薪金竟养不活一家老小,他的子女有的夭折,有的饿死,有的送人当童养媳,只剩下一子颜定照、一女颜哑姐。
  1949年末,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一路溃退至东山。时城关南门湾海滩挤满国民党政府官员和洪伟达再生部队的官兵、太太,一个个像无头苍蝇一样争相押着抓来的壮丁,挤进几艘登陆舰逃窜台湾。
  剩余的散兵游勇则四处强征民船,掳掠民夫,登船逃亡。
  这一天,“建成”号货轮刚从外洋返回东山澳雅头港卸货,船长颜罗国见眼前乱成一锅粥,想调转船头急急离港,但已来不及。一群国民党兵蜂拥而上,强征“建成”轮,强迫船长及船员到南门湾,运载国民党兵往台湾。闻信赶来的妻子朱阿枝牵着6岁儿子颜定照,望着远去的轮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泣不成声。谁知这一别竟成永诀!
  被劫持的“建成”轮在国民党军胁迫下,一路向东横跨台湾海峡到达高雄港。颜罗国满以为轮船抵港后即可放他们回大陆,但他们却被押上岸,关进营房,不准外出。后来,“建成”轮被改造为“福华”轮,作为往来于高雄、澎湖的军用交通船,颜罗国及其他船员随船充当船夫。
  1950年东山解放,从此两岸对峙骨肉分离。几年后“福华”轮由军用转为民运,颜罗国受聘继续当船长。虽脱离兵营苦海,但他在台湾举目无亲,孤身一人,日思夜念早日回乡与妻儿团聚,无奈海峡阻隔,望洋兴叹,只得依人篱下,寄居高雄市旗津区。颜罗国平时省吃俭用,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托人从香港汇款回家,竟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
  此间,“福华”轮经常停泊澎湖马公港。澎湖在清代是铜山班兵驻防之地,许多铜山籍班兵退役后在当地娶妻繁衍后代,澎湖慢慢成为铜山人集聚地。澎湖又距东山岛较近,晚清有许多东山商人迁徙入住。家住澎湖县马公市仁爱路的沈定钦便是东山人的后裔。颜罗国船泊马公港时,偶遇沈定钦,知他也是东山人,便热情邀请到家做客。后来,颜罗国每到澎湖,必到沈定钦家泡茶,谈天说地,诉说衷肠,渐渐成了莫逆之交。沈定钦在马公经营一家“大众书局(书店)”,1966年颜罗国退休之后,索性从高雄搬到澎湖马公帮忙沈定钦料理大众书店,并在书店住下,与沈家亲如一家。光阴荏苒,颜罗国在马公一住十年,期间受到沈定钦一家多方照顾直至年近古稀。此前,沈定钦曾劝颜罗国说:“你一不抽烟喝酒,二不买房置业,积攒那么多钱有何用?倒不如在澎湖找一个老伴成家,相依为命。”颜罗国婉言谢绝,坚心等待有朝一日时局变暖,回大陆与家人团聚。
  1976年颜罗国病危。临终前交代老友沈定钦:“我生不能回大陆,死也要魂归故里。我死后,你一定要设法去一趟东山老家,把我的骨灰,还有我几十年来积攒的一点存款连同这个红袋子,交给我的妻儿。”这一年农历5月27日,颜罗国含恨辞世,终年71岁。
  沈定钦按照颜罗国的意愿,将骨灰寄存澎湖马公菩提寺,把遗物、存款妥为保管。每逢年节、忌日,沈定钦都要备办果品到菩提寺祭拜,十几年来从不间断。然而,让他挂碍的是,自己年事已高,在他有生之年帮颜罗国魂归故里的夙愿没能得偿。有一天,老人把二儿子沈景华叫到床前说明了乌番伯临终所嘱说:“现在,我已是风前残烛,两岸尚不能通航,恐未能如愿。只好把这件事移交给你了,至切。”
  沈景华生意繁忙,兼之当时两岸尚未开放“三通”,父亲交代之事一拖又是几年。1983年冬天,沈景华在台南机场碰到堂弟沈景色,沈景色说,新加坡朋友转告他:母亲病危,他想回一趟东山。朋友还教给他一个回大陆的办法:以新加坡探亲为名,借道香港过深圳,求大陆“对台办”帮助即可回东山。沈景华得知堂弟近日成行,遂将父亲交代之事央他帮忙,沈景色说:“乌番伯交代之事,我们晚辈理当应承。只是这次瞒着当局偷偷成行,挟带骨灰恐有不便,还是先带乌番伯的遗物回去为妥。”于是,沈景色辗转他国顺利回到东山探望母亲。在东山对台办的帮助下,找到颜罗国顶街喇叭巷老家。想不到颜罗国的妻子朱阿枝已于1983年初逝世,沈景色便把乌番伯客死他乡的噩耗告诉他的家人,并把乌番伯的遗物(红袋子)及一张写有乌番伯逝世日期、骨灰寄存地址的红纸条当面交给他的儿子颜定照,红袋子里珍藏乌番伯生前一只金戒指和一只手表。颜定照见物如五雷轰顶,苦苦等待几十年,等来的却是这样的悲惨结局!
  沈景色回澎湖后,将这次大陆之行情况一一向叔父做了禀报,沈定钦交代大儿子景华:“乌番伯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现在只了结一半。今后不管我有没有在世,你都要替我把这件事做好,以了却乌番伯魂归故里的夙愿。”
  且说颜罗国1949年被抓去台,一去杳无音信,生死未卜。妻子朱阿枝天天以泪洗脸,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成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突然接到一张790港元的汇款单(折人民币141.90元),原来是颜罗国托朋友从香港汇出的。朱阿枝从汇款单中得知丈夫去台后平安,并在高雄行船,一时喜出望外,十几年离别之心暂得宽慰。但之后再也没有丈夫的音信,每逢过节倍思亲人,照例备上一副碗筷,夹鱼夹肉,视同丈夫在家。她哪里知道,丈夫已于1976年离开人世!朱阿枝日思月盼,望穿双眼,始终没能等来离别多年的丈夫。
  1983年初,朱阿枝也忧郁而死,死时双眼圆睁离,正所谓死不瞑目。儿子见状而双脚跪地,不停为母亲按摩双眼,含眼泪向母亲发誓:“无论多么艰难险阻,儿子一定要把父亲的骨灰迁回故里。请老母不要挂碍,放心去吧!”之后,母亲方合上双眼。
  让父亲魂归故里,一直是颜定照一块心病。但颜定照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日夜以泪洗脸。不久,海峡两岸开放通信,颜定照立即去信澎湖,央托沈定钦帮助。沈定钦接信后叫大儿子景宏回信:“……大哥提及带骨灰返乡之事,家父与我商讨,照习俗不得装在行李箱内,上下机船,皆要焚香呼叫,且非直接,要转多处,甚多不便之处。”此事只好暂搁。沈定钦没能完成这桩心愿,也因突发心脏病于1990年离开人世。
  2014年,澎湖成立“东山同乡会”,沈景色当选理事,有幸组团到东山参加“关帝文化节”。此间沈景色抽空到颜罗国故居寻访颜老伯的家人。时隔31年,颜定照已经改为高姓并迁居他处,沈景色没能找到颜老伯家人。临走时再三交代亲人代寻,均无消息。
  2018年清明节,82岁高龄的沈景色携女儿回乡扫墓。老人再次寻找颜老伯的亲属,先来顶街社区,访问邻居老者,查阅颜氏族谱,后到铜陵派出所,查找户口底册。半个月过去仍一无所获。派出所户籍员告诉沈景色,他们管理的是解放后的户口,解放前去台的人员档案可能在对台办。沈景色抱着一丝希望到东山对台办。对台办黄全福副主任协助老人查阅档案,确认有一名叫颜罗国、小名乌番的人,于1949年被抓去台,至今已69年,家人曾在铜亭居住。黄副主任见沈景色已是82岁高龄老人,仍不遗余力为老朋友奔波,十分感动。他让老人先回旅馆歇息,等候消息。负责此事的许定国是个“老对台”,他在铜亭社区找到一个老户籍管理员,她认识颜罗国的儿子高定照,听说已搬到铜钵村居住。几经周折,终于通过儿子颜镇权电话联系到高定照,要他立即到对台办见一个台胞。高定照喜出望外,在对台办见到阔别31年的沈景色。两位老人相见恨晚,紧紧握手喜极而泣。沈景色当面交给高定照1.5万元人民币。原来,沈景色来东山前,堂兄沈景华遵照父亲的嘱托,把颜罗国的存款兑换成人民币委托沈景色交给乌番伯的儿子。这笔存款,沈定钦一诺千金,竟为颜罗国代为保管整整42年!沈景色要求高定照写下一张收条,他要在回台后交给沈景华,然后在沈定钦的灵前焚化,告诉家伯:他生前未了的另一半夙愿已经全部了结!
  在对台办,沈景色直接打电话给澎湖的堂兄沈景华报告佳音,同时要他先到菩提寺寻找乌番伯的骨灰盒。当天,沈景华赶到菩提寺,但住持查阅了名单,并无此人。原来,自从沈定钦去世后,景宏、景华忙于生意,已十多年没有到寺庙祭拜,寺庙以无主骨灰将之清理出祭坛。也许是亡灵造化,第二天住持再次仔细寻找,竟在边角地上找出八个无主骨灰盒,盒上的字迹、遗像均模糊莫辩,要求等乌番伯的儿子前来辨认。
  高定照父子在东山对台办、澎湖东山同乡会帮助下,办理去台手续。6月23日,高定照携儿子颜镇权,带着颜罗国遗留的唯一一张年轻时的相片,带着满满的希望到达澎湖。
  第二天,景宏、景色及东山同乡会的亲人,带着高定照父子来到马公菩提寺认领骨灰,在八个无主骨灰盒中,发现一个依稀可见“福建、东山、颜、五月二十七日卯时”等断断续续字样的骨灰盒,镶在盒上的遗像已经泛黄。孙子颜镇权用手拨开灰尘,一眼认出从未谋面的爷爷!同乡会的亲人异口同声说:“乌番伯的遗像与儿子高定照如同一个‘红龟印’印出来的,太像了,何须核对!”
  高定照顺利领回父亲的骨灰盒入住旅馆,当晚高定照作了一个梦:梦见父亲满面笑容对他说,我在书店还有一个皮箱,不要忘记带回家。第二天,高定照把夜梦当成笑谈。谁知景宏把梦当真,立即跑到书店五楼探寻。这里曾是乌番伯的寝室,乌番伯逝世后,44年鲜有人住,景宏在阁楼上竟然发现一个皮箱!顿时满身起了鸡皮疙瘩。急忙叫来众人,打开箱子一看,满满一箱衣服,最上面还珍藏一张生前朋友婚宴的请帖。众人惊呼:“乌番伯显灵了!”高定照父子无暇游览澎湖风景,归心似箭,拜别澎湖众乡亲,手捧先父的骨灰盒,登上回家的班机。
  高定照如愿以偿,了却一生夙愿。他要感恩台胞沈定钦一家两代人,感恩澎湖东山同乡会,更要感恩东山对台办。近日,高定照特别制作一面锦旗来到东山对台办,锦旗上写着“感恩台办搭桥,家父魂归故里”。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彬彬
责任者
颜罗国
相关人物
沈定钦
相关人物
沈景华
相关人物
黄全福
相关人物
许定国
相关人物
颜镇权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国民党政府
相关机构
大众书局
相关机构
乌番伯临终所
相关机构
铜陵派出所
相关机构
澎湖东山同乡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