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26
颗粒名称: 海岛往事
分类号: E297.51
页数: 72
页码: 86-143
摘要: 本文通过口述的方式,记录了两位东山岛的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他们分别是林晋升和庄世忠,他们在朝鲜战场上经历了艰难险阻,为保卫祖国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他们的故事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困难,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老兵的回忆录对于我们了解历史、珍惜和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抗美援朝 战场记忆 东山县

内容

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
  (1)将一生献给国家
  口述:林晋升 整理:刘建龙
  口述者简介:林晋升,1928年生,本县后林村人。1948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第3师6团、4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3师,解放军铁道兵团八五二农场。1950年10月入朝,1954年9月回国。后安排在黑龙江宝清县八五二农场工作,1985年离休,1986年回东山安置。
  我从小在后林村长大,家中有兄弟四个,两个兄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我当时是村里仅有的五个初中生之一。在我初中毕业后,国民党又来抓壮丁,当时我们村里有个在吉林长春当个一官半职的人,父亲让他把我带走。但当时我不太会讲普通话,到了东北后无法去工作,只好暂时留在他家里打扫卫生。1948年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来了,号召知识青年参军。11月份我加入解放军铁道兵团3师6团。当时连队有百来号人,因为连里只我读过书,所以后来就担任文化教员和秘书。
  1950年,我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即将开赴朝鲜作战。部队里经过自上而下层层的动员,群情激昂。当年10月部队从丹东出发,悄悄坐车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境内。
  我们部队负责修建铁路、桥梁、涵洞(隧道)、道路、水塔等。刚开始时志愿军没有航空兵等参战保障,我们铁道兵团在修路时面临各种各样的生命危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凭借空中优势,敌机或是肆意低空追射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或是经常过来轰炸,部队牺牲了很多人。然而敌人的狂轰滥炸并没有把我们吓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敌人白天轰炸,我们晚上修;敌人晚上轰炸,我们就白天修。一边修一边炸,争分夺秒与敌人作斗争。当时参战双方武器装备悬殊很大,“联合国军”武器精良,而志愿军大都是小米加步枪,我军和敌军的死亡比例是4∶1,可以说,战争的胜利是用生命换来的。
  当时志愿军后勤补给严重不足,长期缺衣少粮。到了寒冬,我们甚至要在雪地里睡觉。几十万人的部队冻死和饿死的人非常多。当时部队给每名战士一件外衣、一件内衣,还有裤子和鞋子。修铁路的工作很繁重,我们铁道兵团的战士们要做扛大木之类的体力活,一干活就出汗,汗水很快就把衣服给浸湿和弄脏了,却没得换,条件极其恶劣。
  1953年,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慰问。慰问团给我们每名战士颁发一枚和平鸽奖章,并赠送钢笔和笔记本,这对战争时期的我们是极大的心理安慰。笔记本和奖章很珍贵,我直到现在还保存着。
  战争结束后,志愿军一般部队基本上在1953年就回国了。但是我们铁道兵部队是最后一批。战争结束后,我们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留在朝鲜无偿帮助朝鲜人民修筑水坝、河堤、水渠、修建民宅,修复校舍等,一直到1954年回国。
  1954年9月,我们部队回国,离开朝鲜时,很多朝鲜老百姓拿着旗子、写有“最可爱的人”横幅,在车站欢送。回国后我们奉命在国内修铁路,支援国家建设。铁道兵三师在国内休整后又开始修国内鹰(潭)厦(门)铁路,铁道兵团和6个志愿军铁道工程师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王震任司令员兼政委。1956年,国家发出屯垦戍边号召,我告别了部队,复员转业去开发北大荒,我们被安排在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二农场。在农场里,我担任了文书和助理统计师职务,后来回老家结婚,妻子也跟随我到了东北,在东北工作了30年,孩子都是在那里出生的,直到1986年离休后,我们才举家回到故乡东山安置。
  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九死一生,我能活着回来,真的不容易,这本身就是一件幸事。
  (2)保家卫国终不悔
  口述:庄世忠 整理:刘建龙
  口述者简介:庄世忠,1926年生,福建惠安人。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第20军58师参谋、第六二八八部队一营三连连长。抗美援朝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20军58师174团一营七连六零炮排班长。参加第二、第五次战役,转业后定居东山。
  1949年10月,我所在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4团解放了上海后,驻扎在山东曲阜。我当时是解放军第20军58师174团一营七连六零炮排的一员。次年10月份,部队投入关于朝鲜半岛局势和信息的紧张学习之中。
  我当时是24岁的小伙子,原先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赴朝鲜作战。直到朱德总司令亲自到曲阜孔庙,为我们部队做入朝作战、保家卫国的政治动员时,我们才知道,部队将被调到朝鲜参加战斗,由于部队日常训练中常强调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所以得知即将参加入朝参战时,我们群情激昂,并没有感到害怕和担忧。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我们58师从曲阜登上火车,从东北跨过鸭绿江边开赴朝鲜参战。我所在的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也成为首批入朝部队,并担任突击队。1950年11月4日,我们部队隶属的第9兵团三个师悄悄渡过鸭绿江,随即仓促投入自然条件恶劣的东线战场。我军的装备很差,行军则全靠步行,许多大炮还要用骡马拉。敌人却有飞机、汽车、大炮,并占据了很多交通要道。为避免暴露,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差,敌人白天侦查,我们就夜间行军,走小路、翻山越岭。那个时候天气寒冷,山上到处结冰,湿滑难行。
  11月志愿军在西线发起反击后。当月28日晚,我军对下碣隅里展开攻击。由于首批入朝,后勤部队跟不上,没有冬装,没有手套、帽子以及棉鞋等冬天的必需品。我们这些南方兵来不及整训和作好在高寒地区作战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当时部队在山里,天气寒冷,我们只能燃烧汽油来取暖,很多指战员严重冻伤冻死,非战斗减员严重。我的右脚当时就冻烂了,留下后遗症至今。
  11月29日,美军分别向我们20军第58师和第60师扼守的死鹰岭和富盛里阵地发动猛攻,子弹炮弹到处横飞,战斗打得很惨烈。长津湖战斗中,与我们共同作战的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1个排守高地,连续打退美军8次进攻。打到最后,全排仅剩两名伤员、弹药已尽,负伤的杨根思拿起爆破筒,冲入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最终保住了阵地。
  除了战斗死亡和冻伤,我们所面临的另一个严峻考验便是饥饿。之前我们每个人身背一袋可供食用一周的干粮,但是随着战斗的发展,补给没跟上,这些干粮一直维持到次年元旦,而美军的后方供应饼干、罐头、饮料等,每个人都饿不着的。由于米不够吃,有时候吃土豆和玉米。到了最艰苦的时候,我们战斗岗位的人一天只能吃两个冻硬了的土豆。部队里很多战士是南方人,吃不惯。我记得部队里有一个来自江西的老战士,尽管吃不惯生土豆,但他也一直坚持着。有一天,他突然跟我们说:“……土豆我不吃了……你们谁要的话就把我的拿去吃吧……”说完就牺牲了。为解决食物供给,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应对办法,那就是取之于敌。那个时候,敌军经常利用飞机空投补给,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发起战斗,抢夺敌人的牛肉罐头等食品补给自己。
  当时我军的后勤补给方式严重落后,天上敌军掌握着制空权,中国军队后勤物资难以运到前线。美国人发现,我们前线军队进攻所需要的弹药、粮食、药品等物资只能战前储备,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星期,一旦粮食和弹药消耗殆尽,攻势只能被迫停止,这就是后来“礼拜攻势”规律。
  发现“礼拜攻势”规律后,敌军制定了新战术:当我们志愿军对他们发动攻势时,他们一边抵挡一边撤退。当志愿军凶猛的“礼拜攻势”接近尾声时,他们就凭借飞机坦克,组织强大的火力对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实行反扑,把志愿军死死缠住,这导致我们吃了很大的亏。
  二次战役结束后,我因伤回到后方,被安置在朝鲜当地一所小学里养伤,后又转移到朝鲜百姓家中,我们伤病员之间相互照应。由于手脚皮肤冻得几乎干掉了,脱皮十分严重,我自己把即将脱落的皮肤给剥了下来。休养期间的1951年8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休养完归队后,我又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吃过之前“礼拜攻势”被敌军破解的大亏后,志愿军经过总结反思,改变了战术,由原来的“赶鸭子”式的作战方法改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一次,我所在的部队在一次行军中与敌军遭遇,双方激战。敌军打不过我们,撤退逃跑。我们便占领那山头。但是第二天天刚亮,敌人就出动飞机、大炮对我们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我们做了十分英勇顽强的抵抗。
  在战斗中,我们连长接到营长的电话,说兄弟部队要进攻一个敌人占领的山头,命令我们连进行支援。当时,部队里有一个名叫黄天送的惠安老乡,是我们六零炮排里的一个小组长,连长话还没说完,他就扛起六零炮就出了防空洞口,结果一下子被敌军炮弹炸死了。而我在一次进攻到半山腰时,一颗手榴弹在身边爆炸,我的手脚被炸伤。战友们把我抬到山脚下一块大石头后面,山上炮弹如雨下,我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战斗结束后,我们伤兵营被运送回国治疗休养。一路上敌军的飞机经常来袭扰。为防止敌军干扰,车队加速前进,汽车开得很快。由于车上满是伤兵,很多人受不了颠簸,车内到处是嗷嗷的痛苦声。有些汽车稍微减缓速度或短暂停下,敌军的飞机来了,打开了探照灯照明,将道路照得亮堂堂的,直接向我们的救护车扫射,因此牺牲了很多人。
  1952年12月我获得个人三等功。1953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部队慰问,我还得到一枚和平鸽纪念章。
  1954年8月,五次战役结束后,我回国治疗休养,我的手脚接受了手术。后来我作为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留在部队,部队驻扎在江苏太湖附近,负责训练新兵,为解放台湾做准备。1958年组织上选派我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从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58师司令部担任参谋。在三年困难时期,因为司令部缩编,我被下放到174团,先后在工程八连和工程三连工作,后来担任一营三连连长。1965年我转业到东山县农资公司工作。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已过去60多年了,先后两次受伤,经历九死一生最终活了下来,这条命真的是捡回来的。
  振育邑庠勤政爱民
  ——记东山籍、原龙海一中校长朱振民
  黄辉全
  朱振民(1928.02—2018.04),原名朱联鼎,本县城关(今铜陵)镇下街人。生前拥有多阶官衔,但在龙海一中几代老校友、老学生的心目中,他最纯洁最显赫的头衔是“朱老师”和“朱校长”。
  2018年4月9日,当朱振民老校长不幸辞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年逾古稀的学生,从四面八方专程赶来,自发为老校长守灵,有的带病吊唁,有的泣不成声,有的下跪恸哭,送别场面令人为之动容。很多老人来不了,他们在微信里悼念、在网上隔空思念……
  透过这些老教师、老同事、老学生对朱校长的思念和回忆,笔者走进这位可亲可敬乡贤的精神世界,了解到他那崇高的师德情怀和孺子牛般的人生轨迹。
  追求进步
  少年时代的朱联鼎,在本县七星池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3岁时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辍学靠摆摊、当店员的微薄收入维持家庭生计;1944年秋,复读于县立初级中学;1947年秋考入集美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
  在侨民师范学校,他感受到校园民主氛围浓厚,学生思想活跃。当时校内已有闽西南、闽中和城工部等地下党组织活动,校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革命活动活跃。
  青年时代的朱联鼎在进步学生张英才(又名张惠民)引导下,接受进步思想。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革命道理,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进步书籍,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信仰。积极参加侨师地下党领导的各项活动;在曾厝垵积极参加第四农民夜校工作,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在“声讨美国兵强奸北京大学学生”的斗争中,带领夜校的农民学生,带着劳动工具一起到厦门市区参加示威游行活动;揭露国民党安插在学校里的特务分子、训育主任江萍,印发《告厦门市父老兄弟书》,将江萍的罪恶行径公诸于众,群众拍手称快。
  1949年3月,朱联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笔从戎于同年5月参加游击队。游击大队一举攻占安溪县城后接受改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在实际工作锻炼中迅速成长起来的朱联鼎被分配到政治部工作,因工作需要易名为“朱振民”,秘密参加中共闽西南侨师地下党组织活动,推翻国民党地方政权。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第四团撤出城镇,转入农村山区,在安溪一带开展革命斗争和游击战争。不久被调到在长坑乡的边纵队出版社担任总务主任,深入群众传播革命火种。
  虎口夺粮
  出版社人员大部分来自厦门一带的追求思想进步的大中学生,也有侨生和富家子弟。他们收听电台,搜集新闻,白天书写、编排、校对、刻印,晚上参加附近农会小组活动,做群众工作,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无怨无悔,埋头苦干,革命热情高涨。
  1949年5月,组织上处于出版社安全,几经周折转移到偏僻山区下湖村。这时所带粮食已所剩无几,一时得不到支援,十几位同志每天只能吃上一、两餐马铃薯稀饭。即使如此,几天后还是断粮,处境十分困难。这时出版社情报员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漳平县华口村有座国民党的粮食仓库。这座仓库就在安溪县和漳平县交界处的九龙江上游小集市,距安溪县下湖村约40公里,中间隔着一座高山。粮仓白天有专人看守,守军夜晚住宿漳平县城。
  在摸清详情后,朱振民与农会小组经过周密策划。由农会小组挑选出15名政治上可靠的青年,带上扁担和麻袋,在朱振民负带领下趁着漆黑之夜从下湖村出发,当晚九点多到达后,直奔粮仓,破门而入,迅速装好15担稻谷。敌人发现后才从漳平县城匆匆赶到华口村堵截,但为时已晚,只听见华口方向传来阵阵枪声。下午五点多,派出去的同志挑着稻谷安全返回出版社,同志们依靠这些粮食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同时也为迎接漳州解放做好准备。
  9月18日,31军92师由安溪县官桥出发,分别从长泰、平和、南靖、龙溪、海澄等不同方位向漳州外围守敌发起攻击。19日攻占长泰和南靖,20日占领石码,漳州及其外围战斗结束。至此漳州解放。第二天,朱振民奉命进漳州参加接管工作,不久被委任为龙溪县四区(今龙海紫泥镇)区长。
  紫泥地处海岛,下辖15个行政村和1个乡办农场,面积68平方公里,经常遭受自然灾害袭击,经济十分落后,群众长期过着“苦堤、苦路、苦水”的生活。这位老游击队员带着革命作风,雷厉风行,为了解情况摸清乡情,他一刻不停地走村串户,与村民朝夕相处,注重发扬民主,召开诸葛亮会,让干部群众献计献策;带领大家从革命中焕发出来的干劲引导到生产建设中来,兴水利、改水嘴、洗盐土、造良田,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四区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也逐步得以改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四年间朱振民与四区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以身立教
  新中国成立不久,龙溪的教育同样百废待兴,人才缺乏。1954年,朱振民从四区调到龙溪中学(现龙海一中)任校长、党支部书记。
  “自己不懂,怎能领导学校、教育学生?外行又如何领导内行?”朱振民反复琢磨角色的转换,研究工作方法。他不耻下问,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教学第一线,分工负责抓数学科;他深入高三年段,指导数学兴趣小组;他每周上两节课,讲课深入浅出,深受学生的称赞。为人师表的朱校长,以实际行动带动全校师生,掀起一股“比、学、赶、帮”的教学热潮和“勤、钻、巧、严”的良好学风。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校长要成为教师的教师,要从行政型的管理走向科研型的管理,成为教学研究的带头人。校长听课、评课是获得教研发言权的最好方法。“朱校长每次听课都是有备而来的。他先跟被听课老师了解情况后,自己也开始挑灯备课。一个星期后,带着备好整个单元的课去听课……正因为朱校长的严格要求,才使我们教师成长得更快。”原龙海一中的老教师们记忆犹新。
  据朱振民的长子朱智强回忆,父亲一生做事认真,对他们兄弟四人的成长影响很大。特别是他任龙海一中校长后,因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初次接触教学,业务生疏,要领导一所完全中学,谈何容易!但他知难而上,刻苦钻研成内行。记得父亲的数学和物理都是跟本校的老师学的。他很吃苦,像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如饥似渴补习初高中数学等文化课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校长以苏联爱国女英雄卓娅的名字,将龙海一中高三毕业班命名为“卓娅班”,1957年在全国高考中成绩斐然,升学率达85%,位居福建省第四名,仅次于福州一中、福师大附中和福州三中。1958年,龙海一中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17所省重点中学之一,尔后龙海一中的高考成绩,连年名列全省前茅,成为漳州高考的红旗。
  据朱校长的学生江允来老人回忆:“1963年4月,我的老祖父去世,为了赡养老祖母而中止学业,是朱校长一个个电话,把我追回来。为了让我安心完成学业,校委会在我原每月9元甲等助学金的基础上,以抚恤名义增加至13元。当得知我考上大学时,朱校长不忘补助我上学路费。”学校几位学生家庭十分困难,朱校长了解情况后,给学生们申请了困难补助,使这些学生解了燃眉之急。
  年已七旬的陈莲根回忆:“朱校长曾两次叫我到校长办公室,了解我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我好好读书,争取考上清华大学。朱校长派高中俄语教研组组长阮三河老师课外辅导我的俄语。是朱校长的培养,才有我后来的进步。”当年的文艺青年陈莲根被选进学校文娱队,段长、班主任、课任老师都担心会影响她的学习,提意见到朱校长那儿。朱校长说,先让她试一试,影响的话再退出来,不影响的话让她全面发展。
  有人总结说,文革前的龙海一中,是一所魅力四射的中学,不仅是持续十年的高考红旗校,而且在体育、文娱和美术上,都有十分出色的成绩。当时省教育厅一位处长对他说:“你们龙海一中很了不起的,福建省八大重点中学排名第四,而你们才是一所县级中学。”
  朱振民校长创新对工作,忠心对教育,贴心对教师,爱心对学生,虚心对荣誉,赢得全校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忍辱负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龙海红卫兵造反派掀起停课“闹革命”的斗批改运动,率先发难朱校长,污蔑“中共侨师闽西南地下党组织是国民党军统组织”,给他扣上“龙海县最大学阀”“国民党军统组织成员、特务”等莫须有罪名,遭受惨无人道的批斗。但他始终坚信“中共侨师闽
  西南地下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组成部分,他以坚强的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经受着那场风暴的严峻考验。四区北岸人得知老区长蒙冤被批斗的消息后,千方百计以批斗为由,把他“押到”西良村暗中保护起来。
  风雨沧桑不改初心。1972年,落实党的政策,朱振民校长的冤案得以平反后,重返校园,任龙海二中校长。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能得以全面发展。朱校长扬长避短,坚持特色办学。他分析了龙海二中在排球方面的优势,该校曾在“文革”前夕,为争取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赛资格,与漳州三中展开了争夺冠亚军。为组建龙海二中排球班,他着手选拔人才,采取住宿、膳食、训练三集中,做到在练好排球的同时,确保学生文化课学习质量。原国家女排主教练、2003年夺回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陈忠和,就是当时龙海二中排球班的主力队员。当年朱校长的谆谆教诲,为陈忠和日后的排球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的老校长,在全市教育系统有口皆碑,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1976年,为了重振龙海教育事业辉煌,时任龙海县委书记周顺民经过深思熟虑,三顾茅庐请朱校长出任龙海县教育局长。朱校长开出的条件是,让我当教育局长就必须由我自主管理,其他人都不得干预我的工作。周顺民书记深知朱振民对党的忠诚和工作责任心,是位靠得住、值得信赖的好干部,遂答应他的要求。就这样朱校长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龙海教育恢复了元气,他培养的一大批青年才俊,后被输送到全省乃至全国中学任教学骨干。
  爱岗敬业,乐当孺子牛的朱振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1978年龙溪地委决定提拔他为龙海县分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副县长,他多次婉言谢绝领导的好意。因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但组织上需要他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来。
  从龙海县教育局长至副县长履职期间,龙海县的高考升学率连年都名列漳州市各县、区前茅,平均每年被录取的大、中专考生高达700余人。朱振民用心血和汗水向党和人民提交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力护文遗
  九湖水仙花具有主鳞茎肥硕,侧鳞茎匀称,箭多花繁,色美香郁,优雅多姿的特点,是漳州的特产。但在上世纪“文革”中,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几乎面临灭顶之灾。幸得花农们冒险把部分珍贵品种暗中保护起来。文革结束后,为了迅速抢救水仙花的种植,时任龙海县分管科技副县长的朱振民,一头扎进九湖,遍寻全县,总算在杂草地里、河滩边搜集到仅存的几十株野生塘北原产水仙。花农看在心里,急在心里,欲言又止。在朱振民副县长的耐心引导劝说下,吃下定心丸的花农们才将暗中保护起来的珍贵品种水仙花献了出来。他发动花农收集及种植水仙的经验,筛选良种,摸索培育方法,形成了一套符合水仙生产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在年复的栽培过程中不断筛选,成功总结出一套适合漳州水仙生产的模式,使水仙的品质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种植量直线上升,1979年超500亩,1981年超千亩,年出口量约60万粒,水仙花品牌优势和市场价值不断凸显,成为龙海的经济支柱之一。1983年,漳州水仙花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花之一,成为漳州乃至福建省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
  1983年12月,朱振民荣调漳州市文化局局长。在履新路上,他致力弘扬漳州市传统的优秀文化,组织开展对全市的文物古迹进行全面的普查、挖掘、维修、保护和管理,着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工作。1984年,他力邀了国务院的三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国家文物局局长罗哲文、建设部总工程师郑孝燮等三位老专家,到漳州龙海市石码镇骑楼群、东山县水寨大山、漳浦县赵家堡考察。1985年东山关帝庙、水寨大山、赵家堡、芝山红楼、云洞岩摩崖石刻五处文物,被列为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漳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的3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他主持编写《漳州名城保护与建设》,使一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抢救。
  老骥伏枥
  1991年,朱振民离休后,这位少有的中国水仙花雕刻师,既不留在漳州市区,也没返回东山老家,而是迁居“凌波仙子”的故乡龙海,为的是亲近水仙和研究水仙花工作。
  为了让更多人、让市场认识、了解水仙花。他不懈推广普及水仙雕刻造型艺术,在国内外举办水仙花雕刻艺术展、水仙花艺术摄影展;1994年应北京花木公司邀请在京举办“水仙花雕刻技术培训班”,两期培养100名花工;1998年12月,三度晋京传艺,在北京举行的“漳州闽京大型水仙花
  展”主持水仙花咨询讲座,现场雕刻表演;应邀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举办的“第三届水仙花雕刻活动”大会上讲课……
  1999年春节,他精心培育出第一粒濒临灭绝的百叶水仙优良品种,成功开出120朵花,成为当之无愧的“花王”。接着抢救了金盏银台珍贵品种,建立“百叶”水仙花生产示范区,研发“金三角”等新品种。2006年为迎接“11.18漳州花博会”,他攻克难关,运用“糠灰养根法”成功让水仙花提前在11月中旬开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朱振民结合自己多年心得,相继主编出版了《漳州水仙花》,撰写出版《漳州水仙花雕刻造型艺术》《图解水仙花盆景一制作与养护》《百变水仙花造型》《水仙花盆景造型》等五本书,从而提高了水仙花的雕刻艺术品位和观赏价值。
  情系桑梓
  朱振民在担任漳州市文化局局长期间,心系故里,情牵家乡,关心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对复建南溟书院念念不忘。
  他推荐东山县图书馆馆长陈汉波出席1983年全国少儿图书馆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参加东山县政府举办的“纪念黄道周诞辰四百周年”活动;关心支持东山关帝庙、水寨大山古遗址、抗战烈士陵园、黄道周读书处、文峰塔、铜山古城等10多处文物的维修、保护;倾力支持东山关帝庙、水寨大山古遗址、东山抗战烈士陵园成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获悉东山潮剧团赴泰国之邀,首次走出国门进行商业演出时,在审批上给予支持;他为下街朱氏家庙和编修族谱写序并慷慨捐助……
  2012年9月,84岁高龄的朱振民乡贤重返家乡,在朱朝忠、陈炳文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家乡的经济建设成就,登临文公祠,对复建后的南溟书院颇为满意。他对家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尊重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突出特色,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甚为欣慰。诚如他在《东山铜陵下街朱氏族谱》序之所言:“高尚品德,是永恒之财富。科学知识,是发展之财富。劳动所得,是生活之财富……”
  水仙花素洁清雅,她那“不许淤泥侵皓素”的品格,“不怕晓寒侵”精神,不正是朱振乡贤民生前干净、身后留香那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吗?!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朱振民回忆文章《畅谈人生》;
  2、龙海一中校友通信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hyzxytx;
  3、龙海论坛http://www.0596lh.com/thread-999710-1-32.html;
  4、夏荷的博客;
  5、陈金土《访朱振民校长》;
  6、哈雷《一个离休老人的人生“花事”》;
  7、《东山铜陵下街朱氏族谱》,2011年12月出版;
  8、《漳州文化志》,漳州市文化局,1999年6月出版。
  陈奇可奇冤
  史川
  在东山岛历史上,有一位蒙受奇冤的人物,叫陈奇可。
  陈奇可,生卒年不详,字仲卿,铜山城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贡士①。据清陈振藻《铜山志·人物志》记载:陈奇可还在当学生时,就“慷慨鲠直,常赴人急”,充满正气,急人之困,是他性格的闪光点。
  陈奇可没有参与进士级别的考试,“以岁荐授饶州通判”②并兼管景德镇官窑民窑。
  明代是景德镇的鼎盛阶段,瓷器精美绝伦,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而蜚声海内外,闻名全世界,故有“瓷都”之称。明洪武二年(1369),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其时镇内官窑多达58座,民窑更多达数百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足见当时生产规模之大。
  陈奇可管理景德镇官窑民窑,政绩多可称道。官窑民窑收入多,管理的官员掌控的财产也越多,然而他始终保持做官的最基本的“官格”——不贪不取。史书说:“诸奸多盘踞,奇可正持之”③;非但如此,陈奇可还有一付悲悯情怀,同情弱者,关怀民间疾苦,一心想减少窑民的负担。
  当时,皇帝所宠幸的太监潘相任江西税监。潘相及其爪牙面对白花花的银子,亮闪闪的金子,红焰焰的窑厂子,岂能不动心思?他们无德无耻,像硕鼠般贪婪地攫取,成为侵噬国家财富的蛀虫。
  反观陈奇可,没有占有之欲,而且有助人之心,就像他当学生时经常急人之所急,帮助别人,正如《铜山志》所载“常赴人急”。他一身正气把持公务,是敢于拿着鸡蛋碰石头的人,是敢于用一已正义之力搏万千腐败蛀虫的人。他采取实际行动,为窑民“减负”,规定凡是在烧制过程中役夫和车马费等各种额外开支,全部裁减:“烧造夫马之费,悉从裁减”④。
  在景德镇,陈奇可的行为卓然如鹤立鸡群,必定会受到潘相之流亦即“中贵人”的仇恨嫉妒毁谤。
  潘相的手下人,对窑民压榨日甚一日,对窑工施以毒手,有茬没茬,看不顺眼就鞭打景德镇窑民;又找借口增加税收,简直不让窑民活下去。
  陈奇可有好几个月在办公事,亲眼看到潘相的爪牙鞭打窑民,荼毒百姓,禁不住上前制止。
  腐败、不公的畸形社会,终于导致窑民不堪忍受这种痛苦,起来反抗了。万历三十年(1602)二月,终于发生窑民暴动。暴动的窑民大声叫喊,而后以暴制暴,一把火烧掉皇帝宠臣宦官潘相之流的窑厂、税署,又打死潘相的爪牙陆太守!⑤
  窑民暴动,和陈奇可八竿子打不着边。可历史那么恰巧,外出办公室的陈奇可刚好此时来到现场。是陈通判在无意中走进了历史的硝烟,卷进了漩涡。窑民一见心中的“陈青天”,由衷地喊道:“大家不要惊动窑厂东家陈通判啊!”(噪者复大呼曰:“勿惊动厂东陈通判也。”⑥意思是不能动陈半根毫毛,包括陈分管的“差事”。)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善恶分明,爱憎分明,人心所向,“立碑”不如口碑啊!
  而宦官潘相之流听到这喊声,又羞愧又忿怒。贪官们对陈奇可的嫉恨,使他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之后,潘相灰溜溜逃离景德镇,回到朝廷,立即把矛头指向陈奇可,竟然以陈奇可鼓动骚乱的罪名上奏朝廷(“以鼓乱奏入”⑦)。昏庸的朝廷不分青红皂白,下令逮捕陈奇可,关押在锦衣卫的监狱中。一个腐败的朝廷充当潘相们的后台,正所谓正不压邪,贪而无罪,廉而无功,忠心耿耿反遭下狱!
  陈奇可太冤枉了,朝中知情的大臣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也没成功,“交救不得”⑧。陈奇可只能冤沉大海,等候“秋后处决”。
  陈奇可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受尽非人待遇,遭受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此刻,死亡距离他是如此之近。果然,陈奇可最后死在锦衣卫的监狱里(“竟死锦衣狱”⑨)。
  陈奇可遇难的消息传开,各地的人们无不流泪痛哭,都替他喊冤,悲痛地悼念他,史载“海内闻而哀之”⑩。史书没有记载陈奇可冤案获得平反,他的冤案悄然隐没在岁月的云雾之中,似乎永远地沉寂。
  注:
  ①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会试:科举制度中之中央一级考试。
  ②以岁荐授饶州通判:岁荐:每年荐举;通判: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员,大概是八品官吧。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
  ③“诸奸多盘踞,奇可正持之”:见《铜山志·人物志》。意思是:贪官奸人非法霸占官窑牟利,而陈奇可以正气把持公务。
  ④“烧造夫马之费,悉从裁减”。见《铜山志·人物志》。意思是:在烧制过程中役夫和车马费等各种额外开支,全部裁减。
  ⑤《百度百科》词条:瓷工起义:万历三十年(1602)二月二十一日,因江西税监潘相及其随行人员恣横不法,引起公愤,景德镇万余名瓷工发动起义,毁器厂,烧税署,打死潘相爪牙陆太守,断潘相饮食。潘相逃走之后,诬奏饶州府通判陈奇可。陈奇可遂被逮下狱。
  ⑥⑦⑧⑨⑩均见《铜山志·人物志》。
  “文章司命”杨观吉
  沈舜友
  杨观吉,字吉长,一字道长,号镜灵,又号遁庵道人,明代诏安县(今东山县)美山村人①,自幼家贫,常随母亲住外祖家,但他聪明,若心读书,日夜不怠。“贫苦”全不在他心上。明崇祯三年(1630)举人,翌年成进士,也就是说。他是明朝一代铜山城(今铜陵)以外的三个东山岛进士之一(其他二人是康美村的林而兴、林日瑞父子)。
  俗语说,寒士得官如得道,贫儒登第似登天。杨观吉“进士及第”后,家境肯定得到改观,再也不会“一贫如洗”。而他立即被朝廷选派到如皋②当县令,当然享受了县令的俸禄。但杨观吉也够倒霉的,刚到如皋赴任,不知什么原因,朝廷就把他贬谪到广信府任府知事③,也就是说从县令七品官降到府知事九品官。不久,又到上饶④任职。大概是不到一年时间吧,官椅还没坐暖,就换了三只。杨观吉生来豪爽,他的性格最不喜与权贵结纳,这七品也可,九品也可,没有看得太重,没有去刻意追求,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任职县令可以高兴,失时亦不必悲伤。而后,朝廷也许感到这样频繁对他调动,而且是贬谪“没商量”,有点对不起他,不久再把他调到长沙任知县。兜了一个圈子,折腾了一年,仍旧是个七品芝麻官。
  杨观吉进入仕途之时,正是明代历史上最腐败、最黑暗的年代。朝廷昏聩,统治腐朽,官吏贪酷,民不聊生。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加上连年灾荒,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又有农民揭竿而起反抗官军的连年内乱,大地伏尸遍野,流血漂杵;加上后金崛起,对明朝虎视眈眈,边境烽烟四起。整个明皇朝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明室将倾,非人力可挽。
  坎坷的升降道路也让杨观吉尝尽了酸辣苦甜,最后还是“解组归家”⑤。所谓“解祖”,即解下印绶,辞去官职。
  上帝是公平的,给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他打开一扇窗。杨观吉回到家乡,对面就是色彩斑斓,美丽旖旎的马銮湾。家乡的大海风光,细软的沙滩、热情的阳光、宁静的海湾,还有蓝色纯净的海水……相比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更让他感受着无官一身轻的美好。
  杨观吉的归来,最受益的还是家乡的学子。据民国稿本《东山县志》记载:“里之衿士、举子、业者,咸就正焉。品题、荣枯、修短、无不确中,时人称为‘文章司命’云。”四乡八里读书的年轻人,听说杨观吉辞官回来,无不欢欣鼓舞。因为杨观吉博学多才,闻名遐迩,年轻人在读书时碰到难题疑惑,纷纷登门请教,请求指正;都认为他对人物的评论、定位,长处短处,无不切中要害。也就是说,杨观吉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他的品评,文章、人物便被认为是“定论”。
  无形中,杨观吉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表,决定文章好坏优劣的大师,评价人物高下的权威。当年,李白赞美韩荆州“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⑥。”想不到,约千年后,身居“海滨邹鲁”的杨观吉也成了“文章司命”!正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杨观吉告别官场,却在学海里遨游,一句“文章司命”,杨观吉载入史册。
  注:
  ①美山村人:《东山县志》载:杨观吉,美山村人;《诏安县志》载:杨观吉,“五都人,长沙知县。”
  ②如皋:今江苏省如皋市。
  ③知事:杨观吉任“广信府知事”,是县州行政长官,负责行政和民事方面工作的称谓,九品官。
  ④上饶:今江西上饶市。
  ⑤“解组归家”:见《东山县志》(民国稿本)有关杨观吉的文字。辞官回家。解组,即解下印绶,意为辞去官职。
  ⑥见李白《与韩荆州书》一文。
  古城往事——听松“胆真大”
  杨慧慧
  在铜山古城,早年坊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听松胆真大,串(敢)仿老师画”。
  这里的“老师”,看似对某位姓氏的从教者的普通称呼,实际上在东山岛是个特定称谓,专指马兆麟。当时民间还盛传“闽南文笔一大把,输过铜山一只马”!“一只马”也是专指“马老师”。这是铜山百姓对先贤马兆麟马老师的专属尊称,可为东山岛上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马老师一生的德艺修为,以及对家乡做出的巨大贡献,人们给予盛赞和传颂。
  马兆麟(1837—1918),字瑞书,号子般、晚号竹坪,清末举人,著名书画家,铜山(今铜陵镇)人,当年力主东山县建县并为之立下汗马功劳。曾任诏属东山会馆董事长,又为东山教育界先贤,桃李盈门,生平无绅士气,被誉为“东山图为(听松)花鸟四条屏画作师表”。马老师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善花鸟,画名藉甚。
  “兴酣挥毫,顷刻数纸,求书画者,户限为穿,且有从六千里外走书帛,以相属者”。这是《菽园赘谈》中对马兆麟马老师的评价。马兆麟传承了福建唯一画派----诏安画派的一代新风,画作不仅广布闽台,更流传至日韩和东南亚各国,作品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马兆麟中举之后不求仁禄,筑“宜宜轩”为作画、练字和写诗的处所。其一生艺术造诣方面的追随者,不乏闻名遐迩的如林嘉、曾筠、谢东澜、沈瑞图、沙韵等一代画坛名者。《东山县志》同样记载马兆麟老师:“其为人博古通今,性和易近人”“高年硕望,品学俱优,闾里荣之”。
  这里说说曾筠。
  曾筠,字听松,号东山渔客,铜山城人氏。初期向林嘉(字瑞亭)学画人物,后为马兆麟入室弟子。曾氏善花鸟兼工人物,绘画临摹极具精博,更得马老师真传、历代诸家之妙,孤冷幽淡。其道释人物、花鸟翎毛、走禽仿效无所不工。是后期诏安画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摘《福建画人传》)。
  在东山岛民间,早期流传有关于马老师和学生听松师徒俩的一段“美丽的传说”:老师马兆麟对其教授的众多学生,一向关爱有加,其中特别疼惜一位出身贫寒、师门学艺历程中却更为刻苦努力的弟子,这便是带艺拜师的关门弟子曾筠。日常老师对曾筠倍加关爱照顾,生活上不时接济;学术方面因才施教,倾囊相授。
  这曾筠也真怪,向老师学画,学到入神之时,居然专门仿老师的画来,也真仿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人们每每拿着师徒两人的画,不辨真假。久而久之,古城坊间就有人调侃:“听松胆真大,串仿老师画”;或为“听松胆真大,敢仿老师画”。两句侃语当中虽然仅仅“串”与“敢”一字之差,语意迥然不同。
  总体说来,流传于坊间所传说的话语或者语调,其言下之意,偏重于责怪学生听松,“竟然这么大胆地仿照马老师的画作”,类似如此的状况,处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可视为“对师尊的冒犯而大不敬”,因此多有谴贬之意。
  其实只要对坊间侃语加以细致讨究,不难发现,从另一角度充分体现了“贬中有赞,以赞为重”的潜意。首先它高度赞颂马兆麟老师作为师者,摒弃了固有的师尊为大的传统思维,在艺术传承上甘当绿叶,烘托其爱惜有才能的门下弟子,“重其才华,扶其上马,再送其一程”,博大胸襟,高风亮节。充分体现海岛老辈文人具有的传统美德,亦是一种文士情怀的流露和升华。二者,侃语同时也夸赞学生听松,在马老师悉心教导下,潜心苦学,“青出于蓝而将达真蓝,仿画作品假做真来假亦真”,可谓才艺精湛高超,出类拔萃。
  近日,笔者走访了已故老画家曾筠的儿子,退休干部曾文吉老人。通过交谈,有幸揭开东山岛画界早期一段不为人知的史话沉钩。还原和印证东山岛老一辈民间艺术家生活的艰辛,以及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进取和追求,真性情的一面。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据曾老介绍,父亲曾筠,生于1888年,比马老师少51岁。1950年农历十二月卒,享年63岁。祖辈以渔为耕,自幼聪颖,一生困苦。他秉性痴迷画艺,极具天赋。早年工书画,以后艰难卖画为生。曾老回忆了其幼小时家庭居无定所,在古城内外,随父母不断搬家,生活窘迫的往事。老人依然记得,面对当年的生活处境,其父亲苦中作乐,时常自嘲“常搬厝,总会富”,顽强而乐观。
  曾老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方长宽约2.8公分石质印鉴,这是一方罕见的三面篆刻书画落款印章,外观材质圆润,极富年代感。详细辨别各面镌刻印文,分别为“马兆麟印”(阴文)、“曾筠私印”(阴文)、“竹坪外史”(阳文)。除曾筠名字私自印文一面外,印章另外两面均为马老师姓名、字号印文。
  曾老说,早年听母亲介绍,按当时书画市场价值计算,同样篇幅的画作,落款“曾筠(听松)”,售卖价格大致能够折换三筒米;而马老师的作品,仅润笔即可折换米九筒。家境贫寒的曾筠(听松),每每完成作品,便带画前往马老师家里求教,请马老师给予评点指导。初始,得知“市画行情”的马老师,有意帮扶和勉励自己的爱徒,对画作优评者便欣然给予题款或落印。而每次获得马老师的褒奖,听松雀跃喜庆,回到家里便向家人“炫耀”马老师的鼓励之言:恁需更为刻苦,假以时日,必将是吾的“头桱师仔”(头号徒弟)。
  后来,随着曾筠画艺日臻成熟精湛,爱徒若子的马老师为减少听松来回登门奔波,帮助学生改善家庭生活,便让学生按自己的印章款样,仿制篆刻印章。从此,为了养家糊口,听松大量临摹历代名家画作,也时常模仿老师的书画作品售卖,以谋生计,家庭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形成闽南画史上一段美谈轶事。
  传说,直至马老师暮年,在自己弟子听松的画作上,仍时有亲自落款题跋,关爱善待。听松除了临摹老师的经典作品,同时大量仿效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戴进(戴文进,明浙派画手第一)、金农(号冬心,清扬州八怪之首)、八大山人等等诸多大家书画手法之妙,极为逼真传神。加上历经马老师多年的悉心调教,听松的画艺更具风韵,用笔色墨饱满,暄妍中更见古意淡雅,作品屡屡得到老师的褒奖。最终成为诏安画派的新一代悍将。
  相关资料记载,福建唯一画派(诏安画派),画家既以师承关系一脉相传延续其风格,又经一代代名家探索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推陈出新,倍受画界所推崇。“当今马兆麟同时代之仿笔,多出于曾筠”(摘自《闽派/马兆麟和他的弟子们》)。笔者查阅了老一代画家曾筠相关的资料记录,介绍其生平文字也寥寥数语,若查“百度”,也有诸如“民国诏安画派曾筠公鸡图”等,其出生时间仅注明“清末”……通过曾筠后人的叙述,还原了老一代画家师徒俩的过往佚事,也算是拾遗捡漏。曾老还介绍,如今,其父亲曾筠遗留存世的画作亦相对稀少,令人十分惋惜。
  正是有一代代里人们崇贤敬德的美好传承,海岛古今名贤荟萃人才辈出。一代大师,不仅仅技艺造诣超人,更是其精神力量融入的风骨,而成为后人楷模。
  斯人已逝,风韵永存……
  小镇岐黄道
  孙用川
  医之始,本岐黄。
  ——《医学三字经》(源自《黄帝内经·素问》)
  01
  大几十年前东山城关曾经涌现了四五十家药铺、诊所和多位家庭医生。笔者有兴趣于此,做了调查并尽力追索其传承脉络,分述如下(序号不分先后):
  1、庆德堂:掌门人先后为张百丹(名“炼”)、张元璋(名“焕”),其前辈是清末本镇名医张学敏(1811—1868,遵“温补”医派,人称“补仙”)。张百丹的儿辈有逢欣、逢礼、逢信、逢忠等;张元璋的儿辈有逢义、逢镇,皆继承父业。张学敏的后人与百丹同辈,这个时期从医的还有柏如、元俊、元澄。
  2、庆茂堂:掌门人张柏如,人称“茂仙”。
  3、济生堂:掌门人张元俊。
  4、庆发春:掌门人张镇卿,儿张元澄、孙张友德从医。
  5、成昌药店:老板先后为许教贵、许教泽(广东潮阳人);坐堂医生孙荫生,人称“鳖舍”。
  6、仁德堂:兄弟仨,陈镜波、陈镜藻(医、药兼治),陈镜河分工司药制药。后辈陈友坤从事药剂,陈友淦从医。
  7、大生堂:前辈卢植五(人称“桂仙”),传人卢含贞,下辈卢启群以及再下一辈卢凤珊(女,至今已从医十多年,对妇科、外科有不少独特的诊治方法)、卢尚文(江西中医药大学大三在校生)从医。
  8、怀德堂:先后掌门人林辉德、林辉山。后人林成吉、林伟庚、林荣祺皆行医,林成吉女儿林雯敏继承父业,经过专业院校学医毕业后从医;林伟庚儿辈林威继承祖业,从事内科、骨伤科,长于针灸推拿。
  9、荣安堂:掌门人黄汉珍,儿黄俊清、侄黄继义、黄俊城和孙女黄墨卷(她还是省级作家)从医。
  10、回生堂:掌门人黄怀康,人称“安仙”,儿辈黄启仁、黄启畴,孙辈黄晓愚、洪晓婷从医。
  11、太乙堂:掌门人王荫亭,擅长温病诊治,人称红龟仙。女王紫雪、婿张永吉、孙王艺斌皆从医。12、启生堂:掌门人游若虚、游智雄。
  13、养生堂:掌门人郑养生,后人郑文吉为漳州精神病院医生。
  14、养生诊所:掌门人方受福,其祖父方碧山为邑中名医。乡贤马兆麟曾书赠“脉理真传”匾额一块,称其“碧山先生大国手也”,后辈方兴从医。
  15、天生堂:掌门人黄泰三,坐堂医生陈绍文(人称“养生师”,前东山县副县长陈振魁之祖父)。后人黄明廉从事药剂。
  16、旭春诊所:掌门人孙初升(笔者先父),其祖父,即笔者曾祖父孙人瑞,堂号“富春堂”,因主张服药期间必定重视进食,补充营养,增强复原能力,人称“吃饭仙”。
  17、益和堂:以草药为主,掌门人人称“乌毛仙”。后人曾耀西从医(并擅灯谜)。
  18、福回春诊所:掌门人林维新。
  19、燕诒堂:先辈杨介五(杨福林,东升初高两等小学堂第二任堂长,本县著名画家杨颖哲曾祖父),传杨受甫,再传杨凤仪。
  在家坐诊者有许自桐、欧春来(弟黄春生,曾任东山中医院放射科医生;后人欧友斌、欧友亮、黄晨琛从医)等。
  以上基本均为中医内科,使用中药治病。还有中医骨伤科陈志坤、阿鸡仔、蔡吉(人称“肉吉”,子蔡友全继承父业;孙蔡家栋就读福建中医学院后亦继承骨伤科)、黄长山、蔡鹤、陈法三(兼治痔疮)、黄庆陞(人称“雨伯”,因救死扶伤有功,民国知事孔献洛奖赏“辅我养民”匾额一方)。
  小城里还有几位中年女性从医,俗称“先生嫲”。
  从事土法接生的有张翠叶、林吟、谢花(人称“阿花婆”)、林金惜、陈琴、谷贞秀、李孝恬(广东澄海莲阳人,抗日期间“走反”到东山。人称“莲阳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城关开始有西医,知名的有翁占春、黄带五(师从日本人片冈峰)、周冠南、陈玩山(其子黄乃陈,沈阳医科大学毕业,曾担任厦门第一医院外科主任)都开设医馆。在家坐诊的有胡宝林、石笋池潘医官。
  从事眼科的有黄兆祥(其孙继承眼科)、林瑞、黄子和。
  从事牙科的有郭长泰、陈卓山(儿辈陈泽、孙女陈某清继承牙科)、林少卿、陈永庆。还有专治麻风病的蔡鸿文,专事外科护理、注射的周秀华。
  02
  一座仅两三万人口的小城镇,竟涌现这么多从医人士和药店诊所,而且各个专科相当齐全,令人深思。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从医人士和药店诊所集中分布于城关的前街、后街、打银街、后门追、大庙头、石鼓街这些商业繁华地带,与古城曾经的经济相适应,城乡群众就医相当方便。另有一个历史现象,历数解放前城关知识界人士,除了极少数从政外,绝大部分人谋事都选择从医和从教两大职业,二者均被敬称为“先生”,这反映了当时城关知识界向往文教卫生惠民、高尚、神圣职业的情怀。也有部分担任商店、渔行的会计人员,称为“财辅”。例如杨介五既从医又从教;笔者先父孙初升,未开业时曾兼任在家坐诊医生和竹桁“财辅”。
  这些开业医生或在家坐诊的医生,几乎都是家传授业或名师带徒,虽谈不上“流派”,却各自继承师长的专长,诊病用药颇具不同特点,或诊治方法自成体系,或自制丹膏丸散,数代传袭。如卢植五创造的膏药秘方至今家藏一百多年。在那个社会贫穷落后、缺医少药、卫生保健条件极端贫乏的时代,他们确实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医疗力量,担当了一个时代东山县医疗事业的主要作用。
  事物的出现总是“应运而生”。那个时代城关出现这么多的从医者及其药铺诊所,不仅因为当时城关是县城,更重要的是,正反映了旧时代东山灾难深重的历史以及人们为生存、为免除病痛所经历的苦苦抗争。
  追溯到明清时期,铜山饱受倭寇侵扰、飓风袭击、瘟疫猖獗之苦,老百姓处在灾难频发的生存环境之中,疾病伤痛十分普遍。清《铜山志》、(民国稿本)《东山县志》、1994年版《东山县志》,都有不少东山境内遭受飓风伤人、行舟溺水、商船渔船遭遇海难、瘟疫肆虐、地震灾害、“迁界”祸害等等记载。后又经历深受日寇蹂躏之苦难,国民党治下百姓度日维艰等时期,直至五十年代初,城关百姓一直生活在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生活环境中。正是这样的社会现实,促成了众多人从医的愿望。
  据1994年版《东山县志》记载:“(民国时期)由于设备简陋,医术落后,群众就医困难,加上鼠疫、霍乱、天花、伤寒、痢疾、麻疹、白喉等各种传染病流行猖獗,群众死于疫病者不计其数。”笔者小时候屡见城里很多由于罹患天花而导致麻脸后遗症的人,这一批人如果健在,如今岁数大约都在90以上。1943年六七月间,东山霍乱横行,“华佗无奈小虫何”,一时间全城阴云密布,哀声遍地,民众恐慌。据老人们回忆,短短几天里城关死于霍乱的就有一两千人。记得笔者出生地菜园仔底,住居院子里两三户人家就有五六个人染病,祖父就是在这一年的农历七月初二因霍乱亡故的。同日,院子里还有一位叫“阿密”的大婶也因霍乱逝世。一个院子里同日死了两个人,五六个人呻吟不断,其情景惨不忍睹,两三户人家十几口人皆人心惶惶。其时笔者不到三岁,整天在祖父身旁打滚撒野,自然也染上又拉又吐的病状,幸亏当医生的父亲全力抢救,方得以痊愈,获得终生免疫。1951年,我二叔孙鸿恩,患了今天看来非常普通的胸膜炎,只因买不起30多元一瓶的链霉素注射液,32岁的年纪,就不幸逝世,至今令人尤觉惋惜悲痛。肺结核在今天看来也是普通传染病,而解放前却成为不治顽疾(称“肺痨”),那一段时期,民众简直“谈痨色变”,与鲁迅先生在小说《药》里所描写无异。我的大姑丈和两位表哥,患肺结核病,在那个时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而早逝。城里人家的疾病伤亡之痛,可以编成一本民国版的《灾难志》。
  抗日时期,县城遭受日寇狂轰滥炸,死伤民众甚多。由于战乱、侵略者侵扰、老百姓普遍贫穷、营养不良,医疗条件极差,大部分家庭成员贫病交加,成为小城里的普遍现象。因而涌现出众多为百姓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一时期,上述所有医生,不论擅长哪门专科,绝大部分皆医德高尚,勤勤恳恳,努力钻研医术。虽然他们大都并不富裕,而对病人则不分穷富贵贱,不论门诊出诊,总是信守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天职,尽力救治,不重报酬。诊疗中,细心诊断,辨证施治,用药都限制在“必需”的份量,还常常听到医生拒收穷苦病家诊费的事例,而且几代医者一脉相承,好多医生都把此当作家风祖德教育下一辈传承下来。为互通有无,加强医疗联系,1937年5月还在城关成立中医公会,选举卢植五为主席,会员达到42人。
  这么多的医生有时忙不过来,或有些穷人无力支付医药费,让医生免费诊治又过意不去,只好常常求助于“东安善堂”的药散赈助,或寄托于信仰,到真君宫(俗称“先生公”)抽签求药,求助于神医吴夲,并获神效。
  城关的“东安善堂”,抗日期间就从事全力抢救伤员的行动,解放前后担当海上救护海难的使命。在民众中做了不少济贫救护、义医施药等善事。前后有卢植五、林辉德、林辉山、王荫亭、黄怀康、陈镜波等担任善堂坐堂义医。1960年成立“福利诊所”,由黄玉麟、林荣祺担任坐堂医生,为贫苦百姓免费诊治。这些,都给乡人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03
  解放后,政府重视东山医疗卫生事业,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建立了县医院、城关医院、各乡村卫生院、联合诊所等等。陈镜波、王荫亭、张百丹等一批医术高明、医德良好的城关籍医生,分别成为全县各个医疗机构的主治医生和医疗骨干;很多城关医生响应政府号召,分赴各乡镇参与组织联合诊所;不少人到中年甚至五十多岁的老中医也分批被派往省城医科院校进修深造;从事中医专业的老一辈医者逐步学习西药用法,采用中西兼治弥补中医的不足;先辈们业务钻研精神终生不渝。
  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了东山县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大力开展业务交流,并以此为平台,组织大张旗鼓的除害灭病、防疫保健活动,还采用墙报、广播、街区群众大会、街头剧等形式开展卫生保健宣传,在老一辈民众中影响甚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平环境中的民众生活逐渐好转,城关老百姓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逐渐提高;小城的医疗条件迅速改善;随着抗菌素等特效药的逐步推广以及很多先进医疗手段的使用,鼠疫、霍乱、天花、伤寒、麻疹、白喉等各种致命传染病早已基本绝迹;解放前常见的“瘌痢头”和全身脓肿等如今极其罕见;结核病有了特效疗法;其它很多传染病都有了相应的特效药。如今青少年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懂得瘟疫之恐怖。
  改革开放后,大批从医药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回乡充实医疗卫生部门。医院、诊所的医疗水平大大提高。还有不少医药工作者和不甘寂寞的退休医生开设药店、诊所、社区卫生院、卫生室、慈善诊所(如敦和赈助协会开办的敦和诊所,为贫苦百姓免费供药,林成吉、黄俊清等皆义务坐堂;黄明廉司药)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医疗辅助力量。今年来,随着铜陵人口增长,小城岐黄业出现多渠道、全方位的发展趋势,呈现新局面。
  从医前辈大部已作古,其后代继承先人的才学与美德,为群众健康做着各自的努力,为医治民间疾苦呕心沥血。尽管如今医疗现状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然而,六七十年前的悲惨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记住当年那些为东山老百姓健康操过心,流过汗,为医治民众疾病所付出的日日夜夜以及他们守护“医者仁心”“心怀病人”等传统美德。
  从一帧谜坛老照片说起
  陈福
  我手头有一帧35年前的照片——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灯谜会现场。据1994年版《东山县志》大事记记载:“(1984年)元宵节,县政协举办‘台湾海峡两岸同胞元宵灯谜会’,停留东山港的台湾渔民和县内台胞台属代表400多人参加,历时3天,猜谜1000多条。”
  老照片虽发黄,却将我带回过去的时光——
  1984年2月16日,正值元宵佳节,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和文化交流,由政协东山县委员会主办的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灯谜会,在东山宾馆礼堂(后为华福酒店西区)拉开帷幕。会前筹备阶段,时任东山县图书馆馆长、发起组建东山灯谜研究组的灯谜热心人士陈汉波先生,负责主持灯谜会工作,诸如会场布置、灯谜审稿、邀请接待、分发入场券等等。期间,因灯谜会扩大规模的需要,对原定活动时间2天,地点设在东山台湾同胞接待站,也作了调整。聘请东山二中美术教师王鼎钦先生设计制作大型海报,广而告之。参加此次会猜的有停留在东山港的台湾渔民、台胞、台属,有原龙溪地区九县一市灯谜组织代表,以及灯谜爱好者。各路名人、爱好者欢聚一堂,品茗探骊,击鼓商灯,海峡同乐,共度良宵。
  会场张灯结彩,灯火辉煌,横幅彩条“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灯谜会”悬挂在谜坛上方,两侧:“万户花灯,照遍江山新景色;一声谜鼓,联欢海峡故乡情”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东山做为东道主首场亮相,政协主席吕子祝亲自主持会猜活动,主坛陈秋顺、朱定坚、郑燧堉、庄百领,司鼓朱定坚。谜题由东山灯谜研究组陈秋顺、叶占梅、高天恩、朱定坚、翁江秋、黄匡国、许振杰、孙用钊、杨葆才、郑燧堉、欧康、庄百领、陈坤生、汪炎山等14位先生集体创作,计有灯谜作品424则。谜笺由县政协委员、书法家沈振东先生书写,当晚被猜射中鹄有287则。谜作以佳节思亲、良辰寄意、联谊联欢为主题,渴望团圆之情跃然纸上。如:谜面“今夜联欢”(猜电影名“元宵乐”),“参”(猜新词语“三通”);“骨肉团圆”(猜画家“皮之光”);“一轮皓魄照全球”(猜台湾名胜“月世界”);“两岸骨肉共盼团圆”(猜四字新词“同等待遇”);“少小离家老大回”(猜列国人二子游、孟之反)等等。在场台胞、谜友或沉默寻思,或细语共商,猜射者举手起立,大多用闽南语读书音念文报底,此起彼伏,谜鼓声声,掌声阵阵,礼仪小姐端奉谜赠,气氛浓烈,好一派谜坛闹元宵景象。
  尤其记得陈秋顺先生创作了一个切时应景富有闽台特色的灯猜头:“甲子庆初年,和暖春风,万户花灯,照遍江山新景色;上元迎盛典,团圆明月,一声谜鼓,联欢海峡故乡情。”隐县名十七。几位到东山岛避风的台湾渔民,群策群力,终于猜中谜底:“吉首、温、青、满城、耀、彰化、华容;建始、文昌、环、朗、通、乐都、合水、梓潼、潼关、同心”。当“咚咚咚”三通谜鼓与掌声响起,会场外点燃了喜庆鞭炮,把灯谜会推向高潮。
  2月17日至18日,第2场和第3场开猜,分别由诏安、长泰兄弟县灯谜社团主坛,台湾同胞也即兴出谜,穿插进行悬射。历时3天的谜会就这样演绎得酣畅淋漓。
  此次灯谜会见证了两岸文同源,谜同宗,人同谊,一家亲。其空前盛况轰动闽台两岸,乃至全国谜界。三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镜头留下的谜坛一瞬,竟成海峡元宵之夜永恒画意:一轮皓月,两岸花灯,三通谜鼓……
  附录“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灯谜会”照片版面灯谜(依行序,谜底为笔者搜集添加)39则,以飨读者:
  1、度尽劫波兄弟在(书名三)——苦难的历程、亲骨肉、生存
  2、孔庙(烟标二)——曲阜、名胜
  3、元宵留影,喜上眉梢(音乐名词二)——节拍、和声
  4、满天朝霞眼底收(音乐家)——张曙
  5、乡音传竹报(台湾地名二/掉尾)——梓信、安平
  6、祝英台对镜溅春愁(隐目)——词牌名·菱花怨
  7、低声细语孩童时(骊珠)——小说·幼年
  8、月离毕(电影名/红虎)——红雨
  9、月儿弯弯思故人(词牌二)——蟾光曲、忆旧游
  10、八(台湾地名/红虎)——赤尾嶼
  11、晚会同欢(花名三/玉带)——夜合、莲、含笑
  12、脸(电影名/红虎)——人面桃花
  13、龙井(台湾地名)——好茶村
  14、舟(用具二/蜓尾)——盘、盒
  15、只在此山中(台湾地名)——白云里
  16、凌霄(台湾地名)——上天里
  17、普天乐(骊珠)——国都·多哈
  18、双双期待雁儿回(词牌二)——偶相逢、望书归
  19、骨肉团圆(画家)——皮之光
  20、草滥(黄冈竹楼记一句)——榛莽荒秽
  21、稀有禽鸟(字)——璆
  22、万众欢腾(骊珠)——国都·多哈
  23、捐弃前嫌(四书一句)——往者不可谏
  24、诗歌上墙(词牌/红虎)赤壁词
  25、清除噪音污染(用具名一/粉底)——消声器
  26、乃瞻衡宇(台湾地名)——张家庄
  27、发行辞海(字)——赶
  28、回回从简(成语/粉底)——反复无常
  29、华屋落成(台湾地名/粉底)——新竹
  30、两岸骨肉共盼团圆(四字新词)——同等待遇
  31、闺中少妇不知愁(电影名二/脱靴)——年轻的妻子忘忧草
  32、今夜联欢(电影名)——元宵乐
  33、月是故乡明(中药三)——蟾蜍、生地、中白
  34、两岸亲人一样心(电影二)——盼望、喜相逢
  35、牧童遥指(歌曲/启下)——饮酒请进杏花村
  36、共君今夜不须睡(词牌/启下)——惜余春
  37、青阳迫岁除(电影名)——春天来了
  38、周(刊物)——丝绸
  39、儿童相见不相识(电影名/启下)——客从何来
  颜罗国魂归桑梓
  彬彬
  颜罗国,本县铜山城顶街人,生于1905年正月。因皮肤黝黑,人称“乌番”,长大后成水手。抗战时期受聘于城关义和商户,任“建成”号货轮船长。由于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金圆券”大幅贬值,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颜罗国虽然当上船长,但所领薪金竟养不活一家老小,他的子女有的夭折,有的饿死,有的送人当童养媳,只剩下一子颜定照、一女颜哑姐。
  1949年末,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一路溃退至东山。时城关南门湾海滩挤满国民党政府官员和洪伟达再生部队的官兵、太太,一个个像无头苍蝇一样争相押着抓来的壮丁,挤进几艘登陆舰逃窜台湾。
  剩余的散兵游勇则四处强征民船,掳掠民夫,登船逃亡。
  这一天,“建成”号货轮刚从外洋返回东山澳雅头港卸货,船长颜罗国见眼前乱成一锅粥,想调转船头急急离港,但已来不及。一群国民党兵蜂拥而上,强征“建成”轮,强迫船长及船员到南门湾,运载国民党兵往台湾。闻信赶来的妻子朱阿枝牵着6岁儿子颜定照,望着远去的轮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泣不成声。谁知这一别竟成永诀!
  被劫持的“建成”轮在国民党军胁迫下,一路向东横跨台湾海峡到达高雄港。颜罗国满以为轮船抵港后即可放他们回大陆,但他们却被押上岸,关进营房,不准外出。后来,“建成”轮被改造为“福华”轮,作为往来于高雄、澎湖的军用交通船,颜罗国及其他船员随船充当船夫。
  1950年东山解放,从此两岸对峙骨肉分离。几年后“福华”轮由军用转为民运,颜罗国受聘继续当船长。虽脱离兵营苦海,但他在台湾举目无亲,孤身一人,日思夜念早日回乡与妻儿团聚,无奈海峡阻隔,望洋兴叹,只得依人篱下,寄居高雄市旗津区。颜罗国平时省吃俭用,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托人从香港汇款回家,竟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
  此间,“福华”轮经常停泊澎湖马公港。澎湖在清代是铜山班兵驻防之地,许多铜山籍班兵退役后在当地娶妻繁衍后代,澎湖慢慢成为铜山人集聚地。澎湖又距东山岛较近,晚清有许多东山商人迁徙入住。家住澎湖县马公市仁爱路的沈定钦便是东山人的后裔。颜罗国船泊马公港时,偶遇沈定钦,知他也是东山人,便热情邀请到家做客。后来,颜罗国每到澎湖,必到沈定钦家泡茶,谈天说地,诉说衷肠,渐渐成了莫逆之交。沈定钦在马公经营一家“大众书局(书店)”,1966年颜罗国退休之后,索性从高雄搬到澎湖马公帮忙沈定钦料理大众书店,并在书店住下,与沈家亲如一家。光阴荏苒,颜罗国在马公一住十年,期间受到沈定钦一家多方照顾直至年近古稀。此前,沈定钦曾劝颜罗国说:“你一不抽烟喝酒,二不买房置业,积攒那么多钱有何用?倒不如在澎湖找一个老伴成家,相依为命。”颜罗国婉言谢绝,坚心等待有朝一日时局变暖,回大陆与家人团聚。
  1976年颜罗国病危。临终前交代老友沈定钦:“我生不能回大陆,死也要魂归故里。我死后,你一定要设法去一趟东山老家,把我的骨灰,还有我几十年来积攒的一点存款连同这个红袋子,交给我的妻儿。”这一年农历5月27日,颜罗国含恨辞世,终年71岁。
  沈定钦按照颜罗国的意愿,将骨灰寄存澎湖马公菩提寺,把遗物、存款妥为保管。每逢年节、忌日,沈定钦都要备办果品到菩提寺祭拜,十几年来从不间断。然而,让他挂碍的是,自己年事已高,在他有生之年帮颜罗国魂归故里的夙愿没能得偿。有一天,老人把二儿子沈景华叫到床前说明了乌番伯临终所嘱说:“现在,我已是风前残烛,两岸尚不能通航,恐未能如愿。只好把这件事移交给你了,至切。”
  沈景华生意繁忙,兼之当时两岸尚未开放“三通”,父亲交代之事一拖又是几年。1983年冬天,沈景华在台南机场碰到堂弟沈景色,沈景色说,新加坡朋友转告他:母亲病危,他想回一趟东山。朋友还教给他一个回大陆的办法:以新加坡探亲为名,借道香港过深圳,求大陆“对台办”帮助即可回东山。沈景华得知堂弟近日成行,遂将父亲交代之事央他帮忙,沈景色说:“乌番伯交代之事,我们晚辈理当应承。只是这次瞒着当局偷偷成行,挟带骨灰恐有不便,还是先带乌番伯的遗物回去为妥。”于是,沈景色辗转他国顺利回到东山探望母亲。在东山对台办的帮助下,找到颜罗国顶街喇叭巷老家。想不到颜罗国的妻子朱阿枝已于1983年初逝世,沈景色便把乌番伯客死他乡的噩耗告诉他的家人,并把乌番伯的遗物(红袋子)及一张写有乌番伯逝世日期、骨灰寄存地址的红纸条当面交给他的儿子颜定照,红袋子里珍藏乌番伯生前一只金戒指和一只手表。颜定照见物如五雷轰顶,苦苦等待几十年,等来的却是这样的悲惨结局!
  沈景色回澎湖后,将这次大陆之行情况一一向叔父做了禀报,沈定钦交代大儿子景华:“乌番伯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现在只了结一半。今后不管我有没有在世,你都要替我把这件事做好,以了却乌番伯魂归故里的夙愿。”
  且说颜罗国1949年被抓去台,一去杳无音信,生死未卜。妻子朱阿枝天天以泪洗脸,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成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突然接到一张790港元的汇款单(折人民币141.90元),原来是颜罗国托朋友从香港汇出的。朱阿枝从汇款单中得知丈夫去台后平安,并在高雄行船,一时喜出望外,十几年离别之心暂得宽慰。但之后再也没有丈夫的音信,每逢过节倍思亲人,照例备上一副碗筷,夹鱼夹肉,视同丈夫在家。她哪里知道,丈夫已于1976年离开人世!朱阿枝日思月盼,望穿双眼,始终没能等来离别多年的丈夫。
  1983年初,朱阿枝也忧郁而死,死时双眼圆睁离,正所谓死不瞑目。儿子见状而双脚跪地,不停为母亲按摩双眼,含眼泪向母亲发誓:“无论多么艰难险阻,儿子一定要把父亲的骨灰迁回故里。请老母不要挂碍,放心去吧!”之后,母亲方合上双眼。
  让父亲魂归故里,一直是颜定照一块心病。但颜定照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日夜以泪洗脸。不久,海峡两岸开放通信,颜定照立即去信澎湖,央托沈定钦帮助。沈定钦接信后叫大儿子景宏回信:“……大哥提及带骨灰返乡之事,家父与我商讨,照习俗不得装在行李箱内,上下机船,皆要焚香呼叫,且非直接,要转多处,甚多不便之处。”此事只好暂搁。沈定钦没能完成这桩心愿,也因突发心脏病于1990年离开人世。
  2014年,澎湖成立“东山同乡会”,沈景色当选理事,有幸组团到东山参加“关帝文化节”。此间沈景色抽空到颜罗国故居寻访颜老伯的家人。时隔31年,颜定照已经改为高姓并迁居他处,沈景色没能找到颜老伯家人。临走时再三交代亲人代寻,均无消息。
  2018年清明节,82岁高龄的沈景色携女儿回乡扫墓。老人再次寻找颜老伯的亲属,先来顶街社区,访问邻居老者,查阅颜氏族谱,后到铜陵派出所,查找户口底册。半个月过去仍一无所获。派出所户籍员告诉沈景色,他们管理的是解放后的户口,解放前去台的人员档案可能在对台办。沈景色抱着一丝希望到东山对台办。对台办黄全福副主任协助老人查阅档案,确认有一名叫颜罗国、小名乌番的人,于1949年被抓去台,至今已69年,家人曾在铜亭居住。黄副主任见沈景色已是82岁高龄老人,仍不遗余力为老朋友奔波,十分感动。他让老人先回旅馆歇息,等候消息。负责此事的许定国是个“老对台”,他在铜亭社区找到一个老户籍管理员,她认识颜罗国的儿子高定照,听说已搬到铜钵村居住。几经周折,终于通过儿子颜镇权电话联系到高定照,要他立即到对台办见一个台胞。高定照喜出望外,在对台办见到阔别31年的沈景色。两位老人相见恨晚,紧紧握手喜极而泣。沈景色当面交给高定照1.5万元人民币。原来,沈景色来东山前,堂兄沈景华遵照父亲的嘱托,把颜罗国的存款兑换成人民币委托沈景色交给乌番伯的儿子。这笔存款,沈定钦一诺千金,竟为颜罗国代为保管整整42年!沈景色要求高定照写下一张收条,他要在回台后交给沈景华,然后在沈定钦的灵前焚化,告诉家伯:他生前未了的另一半夙愿已经全部了结!
  在对台办,沈景色直接打电话给澎湖的堂兄沈景华报告佳音,同时要他先到菩提寺寻找乌番伯的骨灰盒。当天,沈景华赶到菩提寺,但住持查阅了名单,并无此人。原来,自从沈定钦去世后,景宏、景华忙于生意,已十多年没有到寺庙祭拜,寺庙以无主骨灰将之清理出祭坛。也许是亡灵造化,第二天住持再次仔细寻找,竟在边角地上找出八个无主骨灰盒,盒上的字迹、遗像均模糊莫辩,要求等乌番伯的儿子前来辨认。
  高定照父子在东山对台办、澎湖东山同乡会帮助下,办理去台手续。6月23日,高定照携儿子颜镇权,带着颜罗国遗留的唯一一张年轻时的相片,带着满满的希望到达澎湖。
  第二天,景宏、景色及东山同乡会的亲人,带着高定照父子来到马公菩提寺认领骨灰,在八个无主骨灰盒中,发现一个依稀可见“福建、东山、颜、五月二十七日卯时”等断断续续字样的骨灰盒,镶在盒上的遗像已经泛黄。孙子颜镇权用手拨开灰尘,一眼认出从未谋面的爷爷!同乡会的亲人异口同声说:“乌番伯的遗像与儿子高定照如同一个‘红龟印’印出来的,太像了,何须核对!”
  高定照顺利领回父亲的骨灰盒入住旅馆,当晚高定照作了一个梦:梦见父亲满面笑容对他说,我在书店还有一个皮箱,不要忘记带回家。第二天,高定照把夜梦当成笑谈。谁知景宏把梦当真,立即跑到书店五楼探寻。这里曾是乌番伯的寝室,乌番伯逝世后,44年鲜有人住,景宏在阁楼上竟然发现一个皮箱!顿时满身起了鸡皮疙瘩。急忙叫来众人,打开箱子一看,满满一箱衣服,最上面还珍藏一张生前朋友婚宴的请帖。众人惊呼:“乌番伯显灵了!”高定照父子无暇游览澎湖风景,归心似箭,拜别澎湖众乡亲,手捧先父的骨灰盒,登上回家的班机。
  高定照如愿以偿,了却一生夙愿。他要感恩台胞沈定钦一家两代人,感恩澎湖东山同乡会,更要感恩东山对台办。近日,高定照特别制作一面锦旗来到东山对台办,锦旗上写着“感恩台办搭桥,家父魂归故里”。
  四次赴台回忆
  孙英龙
  东山与台湾地缘近,人缘亲,渊源深远,关系密切。在明清时代,就有许多东山人迁徙台湾、澎湖开基。1950年临解放又有4700多人去了台湾,两岸同胞来往频繁,情谊深厚。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岸对峙,彼此隔绝。到七十年代末,随着两岸关系和缓,东山同台湾频繁交往的历史又重新恢复。本文回忆我先后四次赴台的事,也是两岸交往历史的真是反映。
  首次赴台文化交流
  1994年3月26日至5月24日,应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和台南鹿耳门圣母庙管委会的邀请,我随福建省文化厅和国家文物局领导参加的“妈祖信仰民俗文物展”随展组团,到台湾交流访问两个月。
  我先后参观了台北故宫、阳明山、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台南延平郡王祠、台南孔子庙、郑成功公园、台南圣母庙、台南祀典武庙、鹿港民俗文物馆、台南化石馆和阿里山、日月潭等50多个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和单位。也感受着祖国美丽宝岛的风光绮丽、物产丰富;更感受着两岸同根,同胞情浓。
  我是解放后东山与台湾关系发展第一位赴台进行文化交流的东山县文史工作人员。当时我是以副研究馆员、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县博物馆馆长的身份前往的。
  3月26日晚,我们从香港坐飞机到台北桃园机场。在入口处,便有一位小姐手扯“欢迎大陆五位学者赴台访问”的欢迎标语来接我们。机场一切手续全由她代办,十分方便,工作人员都对我们态度和蔼,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在台期间,有关工作人员经常带我们外出参观访问,文化交流。参观台南开元寺,寺庙人员知道我们是大陆来的学者,热情接待,翻找资料赠送给我们。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对少数参观者不予讲解,此次却派一位讲解员专门为我们作介绍。台北莺歌陶瓷厂为了表示对我们的友谊,特送我们每人一件陶瓷艺术品作纪念。
  最使我感动的是在台湾的东山乡亲,他们对来自家乡的亲人,更具一番骨肉深情。我一到台南市豪悦大饭店,许多东山籍的乡亲闻讯都赶来看望,台湾东山同乡会联合会会长朱加荣先生、台南市东山同乡会理事长潘达松先生、高雄市东山同乡会理事长黄韵奇先生、总干事陈来兴先生等许多东山乡亲上门和我亲切交谈。东山同乡乡亲孙志坚夫妇,闻讯特从台北县(新北市)来台南探望我。亲人见面,特别亲切,畅叙乡情,问寒问暖,关心备至。台北、台南、高雄、基隆四个东山同乡会都热情邀请我去参加欢迎宴会,因工作时间关系,我只接受两个同乡会的邀请。
  台北东山同乡会以热烈的场面,隆重欢迎我,宴会厅门口贴出“欢迎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馆长孙英龙先生赴台访问”的大红标语,会长何炳武(我县前何人)握着我的手向到会的四十多位东山乡亲介绍我,十分亲切。席间,许多乡亲频频向我敬酒,与我叙谈故乡情,合影留念。在座有东山著名画家、我的老师陈洪甄先生,他亲切地特和我坐在一起。台南市东山同乡会在宴请我时有好几十位会员参加,他们请我介绍家乡新面貌,还请我为他们撰写同乡会成立20周年会刊的文章;理事长潘达松多次来看望我,还带我参观台南市东山同乡会馆。会馆挂有“乡谊永固”“畅叙乡情”“东山再起出类拔萃、苏峰挺秀人杰地灵”等由台北、基隆东山同乡会和新加坡东山会馆赠送的匾额和对联,表达了各地东山乡亲的骨肉情谊和对祖家东山的亲密感情。
  最使我感动和难忘的是陈洪甄先生,2013年他把自己在世界多个国家展览的四十幅精品赠送给东山县博物馆。我到台北时,他刚住院开刀不久,身体很虚弱,却赶来看我。另赠一幅《雄鹰》图给我自己(我回来时转赠县博物馆展览)。我去台南时,他隔几天就来一个电话关心我。临别之前,他和夫人、女儿又热情宴请我。请我到他家叙谈家乡情,我回大陆,他又寄一幅《归帆》《农民》画给我留念。
  我住台北双城大饭店时,家乡亲人孙毓善夫妇闻讯,特从苗栗赶来台北看望我。台北80多岁乡亲孙希和及孙绿野都赶来看望我。抗战胜利,希和带领一班10人到台湾参加接管工作,他的儿子孙剑魂任台北东山同乡会会长。我返程时,孙志坚夫妇等4位乡亲来机场送行,孙志坚还赠送我一珍贵瓷瓶。台北县的孙天助舅舅和儿子一雄都先后两次在台北看望我,很亲密地交谈乡情并合影。
  台北市康定路有一座奉祀黄道周的“将军庙”,该庙80多岁管委会主委洪顺茂老先生、副主任翁坤山等人,听说我兼管东山黄道周纪念馆馆长,便来台北双城饭店与我交流黄道周的历史,促膝谈心,进行黄道周文化交流,倍感亲切。举办《孙英龙台湾民俗风情摄影展》
  回来东山后,经请示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我在县博物馆举办了《孙英龙台湾民俗风情摄影展》,由东山县文化局、县博物馆、县美术摄影协会主办。于1995年6月2日开始,较长期展览。展览内容是我于当年3月底至5月底二个月,赴台湾访问在参观游览时,拍摄的大量照片,从中选出100幅照片予以展出。这些照片反映了台湾的民俗风情,美丽的山光水色和宝贵的文物古迹,有阿里山、日月潭、花莲太鲁阁、清水断崖、台北阳明山、台北故宫博物院、台中科学馆、台南赤嵌楼、安平古堡、指南宫、台南鹿耳门圣母庙、鹿港民俗馆的照片……有台湾艺阵、艺阁、原住民歌舞、台湾歌仔戏、布袋戏、游艺活动和大陆文艺团体到台湾演出的盛况,这些照片,都富有浓厚的台湾地方特色。
  东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化局局长黄石麟在摄影展序言中说:“影展展现了台湾和大陆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两地习俗相同,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密切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是文化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孙英龙同志此举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第二次赴台湾、金门参观旅游由我女儿舜华出资,我们夫妻于2009年12月7日至12日,共6天,到台湾、金门参观旅游。
  12月8日,我们夫妇坐金门复兴机场飞机到台湾台北机场,马上参观台北孙中山纪念堂、101层高楼、野栁地质公园的女王头、珊瑚石等。9日游台北故宫博物院、鹿港天后宫、摸奶巷等。10日参观中台禅寺、日月潭景区。11日游览屏东垦丁公园鹅銮鼻灯塔、龙盘公园、恒春古城、钻石店。12日游览高雄港西子湾、前英国领事馆后回到金门,又参观了金门的高粱酒,由炮战时大陆打去的炮弹制造的金门钢刀。金门钢刀、高粱酒、贡糖是当地的三大名产,许多人都买回家。
  这次到台湾旅游,利用晚上我们会见了家乡的亲人:新北市阿舅孙天助已去世,舅母和儿子一雄夫妻及妹妹一弘等人、孙志坚夫妇及媳妇等亲人赶来台北饭店相会合影。高雄孙永年一家人全来高雄饭店相会合影,畅谈乡情,倍感情切,十分难得。
  这次到台湾旅游,双方谈得最多的是家乡的发展进步。在与台湾亲人们的交谈中,让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亲人们对家乡的每一发展进步,都十分的关心,都十分的高兴。我们夫妇也因为他们的高兴而高兴。
  第三次赴台湾
  2013年,为了编印《海峡两岸关帝文化》一书,由东山闽台民俗馆林进顺提供资金。我于1月5日至17日到台湾专程采访收集有关关帝文化的资料。
  我于1月5日坐飞机从厦门机场起飞,到香港转机到台湾桃园机场。晚上,台北东山同乡会会长孙剑魂请我到他家住,住了四个晚上,白天到各地关帝庙调查研究。接着到澎湖调查关帝庙,晚上住在澎湖一家酒店。第二天就坐飞机到高雄,晚上住在堂哥孙永年家。然后住台南一家五星级剑桥饭店。调查台南关帝庙,台南文化协会秘书长周芷茹对我给予热情款待,这天晚上还盛情请我吃饭(此前她曾两次带郑成功访问团到东山,东山方面热情接待了来客,并由我向他们介绍有关的历史)。第二天到云林虎尾镇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在此住了二天,然后坐火车到桃园机场饭店,至17日回东山。
  这次到台湾访问了二十多家关帝庙,如台南祀典武庙、宜兰礁溪协天宫、澎湖铜山武圣殿、澎湖红毛城武圣庙、高雄凤山文衡殿、高雄关帝庙、台中圣寿宫、台南市山西宫、基隆铜陵关帝庙、台北市新庄武圣庙、台北行天宫等。这些关帝庙,都是东山关帝庙的台湾分灵庙。我同时还了解了台湾关帝庙的建立与发展、台湾关帝信仰、两岸关帝文化交流、台湾关帝民俗、台湾关帝故事传说,为我撰写《海峡两岸关帝文化》一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台湾,我受到了骨肉亲人的亲切热情接待,台湾台北东山同乡会会长孙剑魂请我住他家里,他和他女儿专门陪我访问台北、新北市、基隆、宜兰、彰化等许多关帝庙;台南市文化协会会长郑道聪先生专门派一部小车,由秘书长周芷茹小姐陪同到台南、彰化、嘉义、云林许多关帝庙访问调查;宜兰礁溪协天庙主任委员吴朝煌先生亲切接待,详细介绍庙的情况,并合影留念;澎湖马公铜山武圣殿83岁主任委员孙加禄先生,是我县钱岗村人后裔,他家已传五代,他热情又详细地向我介绍该庙的历史;澎湖县马公红毛城武圣庙主任委员、80岁的王镜芳向我侃侃而谈,还派车接送;高雄市凤山文衡殿主任委员钱俊皋先生,还从高雄来到云林虎尾找我交流;台湾关圣帝君弘道协会负责人郭有智先生为我提供关帝材料。总之,这些台湾亲人浓浓的骨肉亲情,使我深受感动,永久难忘,我衷心的感谢他们。在台胞的热情无私帮助下,我终于顺利编印了18万字《海峡两岸关帝文化》一书,此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流传海峡两岸,受到好评。
  第四次赴台湾
  2016年9月9日至16日,8天时间,以东山关帝庙主任委员施朝晖为团长,由关帝庙林定杰和我等7人,组成关帝文化交流访问团赴台湾交流。
  9日凌晨,我和大家一起到厦门机场坐9点飞机,因晚点,11点才到台湾高雄机场,马上有女导游带我们大家坐车到餐馆吃中饭。接着先后访问了“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总会长陈展松、名誉会长郭有智。
  接着访问了台南的东山关帝庙分灵庙祀典武庙(是明末宁靖王朱术桂奉东山关帝神像来此建庙)、云林县顺天宫、桃园三圣宫关帝庙、台北艋舺协天宫、宜兰头城关帝协天宫、花莲圣天宫、台中圣武宫、台东太平文衡殿、台南明伦三圣宫、高雄意诚堂关帝庙等10多家关帝庙,这些庙宇大部分是东山关帝庙分灵庙。
  访问团和台湾同胞们进行亲切地交谈,进行两岸关帝文化交流,浓浓的骨肉亲情,每到一处都受到台湾关帝庙的热
  情宴请,互赠礼品。陈展松总会长一路都陪着我们。双方还就东山关帝神像到台湾巡安、祈福、造福泽民的筹备安排等事宜,做了具体探讨。
  访问团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台胞说:“东山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祖庙”“两岸同胞一家亲”。“台湾关帝庙大多数是东山关帝庙分灵过来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访问团先后到台湾关帝庙五个区,密切了两岸关系文化交流。
  四次到台湾交流,我和台湾的家乡亲人、朋友、学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书信来往频繁,我先后收到100多封台湾亲人、朋友、文友、学者的来信,特别是世界著名画家陈洪甄老师、台南舅父徐益三、新台北舅父孙天助等的信件较多,浓浓的骨肉深情难以一一言表。
  东山建县百年大事记
  (1906-2016)
  东山县委办
  1.1916年5月1日,东山建县。从诏安县划出铜山岛及周边岛屿,从漳浦县划出古雷半岛的古雷、杏仔、油澳、港口4个保,另置东山县,人口7万余,列为三等县,辖铜山、五都和古雷,全县划为4个区。县治设在铜山镇城(今铜陵镇),曹祯为首任县知事,知事公署设在原参将署(今县图书馆)。
  2.1918年2月13日发生本岛有记录以来最大地震,震级7.3级,震中强度10度,铜山古城南门倒塌,人口死伤甚多,县知事公署严重受灾,导致废址,县知事公署搬迁至城内原中军府署(公园)。
  3.1918年9月,靖国军、粤军、浙军递相驱逐进出东山,且各委任县知事。一月之中有靖国军委任的李世藩、汤铭盘,粤军委任的陈策,浙军委任的张百度4位县知事。
  4.1919年,闽南护法区政府选送21名闽南青年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其中东山1名,即萧笠云,与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邓小平同期旅欧并留有合影。萧由此成为东山第一位留学生,回国后曾任县立初级中学首任校长。
  5.1924年,修筑城关经西埔至八尺门简易公路,简称“城八路”。
  6.1925年,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到东山进行建党活动,东山成立临时党部。
  7.1926年,城关至西埔、西埔至前何开始通行汽车。
  8.1927年,东山轮船开始航行云霄、厦门、汕头等地,东山港成为汀漳道重要的吞吐口岸之一。
  9.1927年夏,县知事公署改组为县政府,取消海军主政。
  10.1932年7月,共产党人翁佛涵以厦门海员工会东山支部负责人身份到东山开展工运、学运,办平民夜校。
  11.1933年5月,县境划为5个行政区。一区公所在城关,二区在东沈,三区在西埔,四区在东埔,五区在古雷。
  12.1933年11月,东山县政府改称中华共和国龙汀省东山县人民革命政府,县长张大猷。
  13.1934年1月4日,国民党东山县党部正式成立。
  14.1935年7月,乡人孙贻荪在城关观音亭创办私立苏峰初级中学。
  15.1937年9月28日,日舰先后焚毁东山渔船40余艘,东山死者5人,与各地往来基本停止。
  16.1939年5月27日,8架日本飞机轰炸东山,投弹24枚,炸毁民房83间,死39人。
  17.1939年7月11-16日,日本侵略军第一次大举进犯东山,国民党政府军75师史克勤旅和县长楼胜利率领地方武装进行反击,日军败退。在此战役中,县政府被日军炸毁,搬迁至观音亭恩波寺办公,原址改建为中正公园。
  18.1939年8月23日,日本侵略军和伪军第二次进犯东山,占领陈城、港口、亲营、古雷庄、岐下等15个村落,烧杀抢掠。同月26日、27日,国民党政府军75师449团和保安第九团奋起抵抗。在军民顽强抗击下,日伪军于9月4日退出东山。
  19.1940年2月12-16日,日本侵略军第三次进犯东山,日伪军2000多人乘汽艇分别于港口村、三支尖和宫前湾登陆,进攻城区和西埔等地,全县军民奋起反击,日、伪军溃退下海。此战的胜利,打乱了日军桂南会战的军事部署。
  20.1941年6月,东山抗战烈士陵园于五里亭落成。
  21.1941年7—10月,全县共筹集国币15万元,捐献飞机一架支援抗日,命名“东山号”。
  22.1941年,县政府在关帝庙边创办东山县立初级中学。
  23.1942年2月,成立东山县修志委员会,县长楼胜利亲任主任,开始组织编纂《东山县志》,历时8个月成手稿,未付印。该稿于1984年由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1989年上半年铅印完成,内部发行。
  24.1942—1944年,全县鼠疫、霍乱、天花流行。其中,1942年鼠疫、霍乱致死亡5110人;1943年5月至7月霍乱流行;1944年霍乱、天花致全县死亡3200人。1949年天花再次流行,全县死亡2000人。
  25.1949年初至1950年5月11日,国民党军退守台湾时,在东山抓走3945人到台湾当兵(含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军政学校招收的179名学员)。
  26.1949年9月,中共东山县工作委员会和东山县人民政府工作队在泉州成立。
  27.1949年12月,驻东山的盐警大队起义并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诏安县。
  28.1950年5月11日傍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31军兵分5路,进军东山。5月12日4时东山全境解放,东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29.1953年7月16日,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出动陆海空三军1.3万多人进犯东山岛。东山军民奋勇还击,经36小时激战,取得“东山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这是全国的胜利。
  30.1954年4月11日,召开东山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31.1955年,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江一真视察东山。
  32.1956年3月,经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东山县人民委员会等机关由城关迁到西埔。
  33.1956年5月19-23日,召开中国共产党东山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东山县第一届委员会,谷文昌为书记。
  34.1956年6月1日,城关火力电厂竣工投产,东山开始有电力照明。
  35.1956年7月,县内第一座水库——西山岩一级水库竣工。
  36.1956年9月,福建省东山初级中学始设高中班,同时更名为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
  37.1957年,国家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视察东山。
  38.1958年3月12日,中共东山县委、县人委向全县人民发出“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号召,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在沿海沙滩上种木麻黄树。
  39.1958年4月1日,中共东山县委机关报《东山日报》创刊;1959年5月起改为《东山报》,两天一期;至1961年2月停刊共出版503期。
  40.1958年5月,后澳避风港投入使用,为福建省三大避风港之一,从此结束东山没有避风港的历史。
  41.1958年8月,建立县内第一个地方国营盐场——双东盐场,也称“试验滩”。
  42.1958年8月,创办初级师范学校、农业中学、渔业中学、盐业中学、华侨中学等共14所中等职业学校。
  43.1958年9月16日,成立政社合一的东山县人民公社委员会。
  44.1959年7月,建立地方国营东山县赤山林场。
  45.1959年10月,西港南、北海堤全部竣工,垦造盐田1.8万公亩。
  46.1960年1月,全面总结东山解放十年发展成就的《东山光辉十年》编印出版。
  47.1961年6月,八尺门海堤竣工投入使用,从此东山岛成为半岛,天堑变通途。
  48.1962年10月,县人民会堂落成。
  49.1962年,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视察东山。
  50.196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香凝、史良视察东山。
  51.1963年3月,我县城乡供水的唯一水源点红旗水库建
  成并投入使用(1958年10月动工),总库容329万立方米。
  52.1963年12月,湖尾地下水工程竣工(4月开工),埋水管长3350米。
  53.1965年8月6日凌晨,在东山岛兄弟屿海面,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的舰艇部队,一举击沉偷潜而来的台湾国民党海军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史称“八·六”海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的第一场海上歼灭战。
  54.1965年9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耀邦到本县视察。
  55.1966年5月16日,“文革”开始,全县开展“破四旧”,关帝庙等许多文物古迹被毁坏。
  56.1968年9月29日,东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到年底,全县各单位革命委员会基本成立。
  57.1969年,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视察东山。
  58.1971年12月,向东渠动工;1973年3月13日工程竣工通水,从云霄峰头水库至东山红旗水库,全长85.81公里,被誉为“南方红旗渠”。1978年9月,向东渠水利工程“渡槽木拱技术”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59.1975年7月,大产海堤全部(北堤及南堤)竣工,总长6630米,围垦盐田2.4万公亩。从此,大产岛与东山主岛连成一片,并建立地方国营向阳盐场。
  60.1975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视察东山。
  61.1976年3月,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视察东山。
  62.1977年,福建省省长马兴元视察东山。
  63.1978年1月1日,东山建成福建首个台湾同胞接待站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建站最早的接待站之一。
  64.1980年春,南埔、山口等地试种芦笋获得成功并在全县推广,东山一度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
  65.1980年6月23~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东山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66.1980年,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视察东山。
  67.1983年6月,西埔湾围垦工程竣工(1978年3月动工),海堤长4350米,垦区面积3.26万亩。
  68.1984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全县设7个乡(镇)和1个直辖村。
  69.1984年3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光玮视察东山。
  70.1984年10月9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宋德福视察东山。
  71.1984年,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汤大勇视察东山。
  72.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东山辟为闽南沿海三角区经济开放县。
  73.1986年10月,外侨办主管的《石斋故里》乡讯报创刊。
  74.1987年3月,考古发现“东山人”化石,使福建人类活动历史从已知的7000年左右推前约3000年。
  75.1988年6月28日,漳州市首家三星级涉外酒店--东山华福酒店竣工开业。
  76.1988年7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山县辟为创汇农业试验区。
  77.1988年1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山风动石——塔屿风景名胜区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
  78.1990年1月6日,东山县委六届六次全委会通过《弘扬光大谷文昌精和东山保卫战精神的决议》,号召全县人民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
  79.1990年5月5-7日,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视察东山。
  80.1990年7月5日,举办海外侨胞、台胞、港澳同胞“三胞省亲恳谈会”。
  81.1990年8月27日,台湾十一个宫庙代表抵东山举行“两岸关帝庙信仰文化筹备联席会”,确认东山关帝庙为台湾众多关帝庙(宫)的香缘祖庙地位。
  82.1991年7月1日,电视剧《谷文昌》(上下集),在中央电视台和福建电视台黄金时段同时播出。
  83.1992年10月8-10日,第四次全国海岛市县(区)长联席会议在东山召开。
  84.1992年9月5日,国家林业部批准东山岛开辟国家海滨森林公园。
  85.1992年11月23日,由香港太平洋企业有限公司、汕头市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的“百亿新城”,首期启动项目金銮湾318幢别墅区在东沈湾举行奠基仪式,1993年1月30日正式动工。
  86.1992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东山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这是漳州市第一个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
  87.1993年7月8日,省政府批准设立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
  88.1994年5月10日,国家级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挂牌成立。
  89.1994年9月,东山解放后组织编纂的新编《东山县志》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1997年9月获全国地方志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一等奖。
  90.1994年11月19-20日,首届女子帆板世界冠军巡回赛在东山金銮湾举行,这是我县史上承办的第一次国际体育赛事。
  91.1995年1月13日,东山关帝神像首次在东山港直航赴台,参加台湾七朝清醮大典,并在台湾全岛进行为期半年的巡安活动,为大陆神像首次赴台巡安。
  92.1995年5月28日,环岛路工程动工,1996年10月10日竣工通车,全长24.568公里,总投资3200万元。
  93.1996年10月18日,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东山检查小康建设工作,出席全省农村小康建设示范县会议。
  94.1996年11月,东山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间音乐)之乡”。
  95.1996年12月,铜陵关帝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6.1998年夏,陈城镇湖塘村发掘出土《邑侯郑公风沙惠农功德颂碑》,填补了东山古代治沙史的空白。
  97.1998年8月1日,东山第一座跨海大桥——大产大桥竣工通车,成为我县第二条出岛通道。
  98.1999年10月,亚洲帆板巡回赛、奥运帆板精英赛、全国帆板锦标赛在东山举行。
  99.1999年11月30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深入东山调研。
  100.1999年12月,首部《东山年鉴》(1989—1995)出版发行。
  101.2000年8月23-27日,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在东山举行。
  102.2001年7月15日,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省长习近平到东山调研。
  103.2001年12月22日,东山县获准设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环境生态示范区。
  104.2001年12月25日,东山澳仔风力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为福建首个风电厂。
  105.2002年3月16日,东山风动石景区被评为4A级旅游区,成为漳州市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
  106.2002年3月16日起,全县推行遗体火化。
  107.2002年7月5日,时任澎湖县长赖峰伟率团访问东山。
  108.2003年2月20日,新华社播发张全景长篇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全国媒体纷纷转发。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刘云山、贺国强、王兆国等中央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号召全国党员干部向谷文昌同志学习。
  109.2004年2月21日,谷文昌纪念馆落成开馆,是年被确定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0.2004年6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东山调研。
  111.2005年1月1日,八尺门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112.2006年6月2日,东山歌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3.2007年10月23日,东山向全球公开征集《东山岛发展战略规划》;同年12月12日组织国际规划竞赛;2009年1月14日,国际竞赛结果揭晓;2010年2月7日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114.2008年2月4日,全长12.2公里,总投资1.2亿元的西铜公路改扩建一期工程完工,举行试通车仪式。
  115.2009年2月20日,在福建省旅游工作会议上,东山正式被授予“优秀旅游县”称号。
  116.2009年3月,东山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海岛美术)之乡”。
  117.2010年6月14日,首届东山-金门-澎湖“三岛合作论坛”在东山县举行,签订“三岛”旅游合作协议,这是两岸第一次以地方政府名义举行的合作交流活动。
  118.2011年6月,《东山县政协志》出版刊行。
  119.2012年,规划总长11.6公里的海湾公园海项目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庄园—马里兰—旗滨领海·国际”2014年竣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马銮湾铜砵港至宝龙湾段2015年3月开工,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120.2013年8月18日,《东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顺利通过由国家、省、市、县旅游界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组的
  评审。
  121.2014年12月,东山县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122.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并合影,称赞谷文昌是“四有干部”的典范。东山县委书记黄水木作为研修班学员代表之一在座谈会上发言。
  123.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通讯《三十四年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和系列评论报道文章,全国掀起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的新热潮。
  124.2015年4月,东山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1部委联合定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125.2015年6月6—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带领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等中央部门负责人到东山调研,主持召开学习谷文昌精神座谈会。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漳州市委书记陈家东陪同调研。
  126.2015年6月28日,东山县医院迁建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127.2015年9月26日,海西高速东山联络线正式通车。
  128.2016年1月,县政协组织编纂的《东山岛村落要览》出版。
  129.2016年1月25日,东山县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级生态县”称号。
  130.2016年4月,东山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