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育婴堂)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20
颗粒名称: 养生堂(育婴堂)往事
分类号: C913.7
页数: 5
页码: 109-1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山县育婴堂和养生堂的历史背景和运作情况。育婴堂和养生堂是东山民间慈善组织,旨在拯救弃婴和暂时安置孤儿。它们在清朝时期和民国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它们最终停办。本文还介绍了弃婴的处置方式和婴儿被收养的过程,以及亲属在弃婴后的心情和反应。最后,本文还提到了与弃婴有关的一些特别命名。
关键词: 慈善组织 育婴堂 东山县

内容

重男轻女是旧社会的陋俗,东山各地常有弃婴、溺婴等悲惨情事发生,由此也催生了“育婴堂”“养生堂”等民间慈善场所。据清《漳浦县志》《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记载,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铜山就曾设立“育婴堂”,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设“养生堂”。育婴堂、养生堂见证了这段催人泪下的历史,也成了邑人抹不去的乡愁。
  康熙年间,陈汝咸在漳浦知县任上制定《十家牌法》,明令禁止溺女等陋习,“令漳浦毁天主、无为诸异教,改为育婴堂之四者,皆闽中之善政也”。陈汝咸(1657—1714年),浙江鄞县人。时铜山为漳浦管辖,陈汝咸重教兴学,重修南溟书院,政绩卓著,后入祀铜山名宦祠。陈汝咸也在铜山召集士绅募款设立育婴堂,地址在今铜陵镇旗杆池边(现东山县实验小学)。育婴堂定性为民间慈善组织,凡是地方贫苦人家生育子女无力抚养的、失去父母的、非婚生的、或出生就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婴幼儿,可以送到育婴堂抚养。育婴堂设立董事会,公举地方名士为董事,经费接受社会捐助。对收养来的婴儿,育婴堂雇用乳娘代为哺奶,乳娘挑选颇为严格,其条件:一,健康年轻,二,奶水充足。孩子长大后,接受社会人士领养;也可由亲生父母领回,但必须向育婴堂缴交抚养费作为育婴堂的后续经费。无人领养的孤儿,培养一技之长,日后自立。女婴长大,帮助找对象嫁人。
  一百多年来,育婴堂收养拯救了无数孤儿,后来由于育婴堂收养孤儿逐年增多,义款收不敷支,导致财力接济不上而停办。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遂以育婴堂改设铜山公立东升小学,而以乡之闻人马兆麟长焉。(见《东山县志》民国稿本)”
  育婴堂停办,弃婴无处置留。每于拂晓时分,在大庙头(东安善堂)前殿,渔市场肉砧上,大户人家门前,商家店台上,时有弃婴放置。对此,民众颇有微言。乡贤马兆麟闻知,即召集地方绅士商议,鉴于义款筹集不易等原因,议决设置“养生堂”,把原来“乳养”改为“暂放”,地点设在顶街“纶章垂耀”牌坊石柱下,许家旗杆巷上方。
  据96岁林建德老人回忆,养生堂面积约三、四平方米,靠顶街路有一小窗,小屋里正中砌一小平台,台上放着二、三个装婴儿用的竹筛,门框上方用泥灰塑成蓝底白字匾额,曰“养生堂”。亲属到养生堂存放弃婴的时间大多在拂晓时分,因为此时间段不易被人发现,另一个原因是农村上城挑大粪的大叔大婶们,时有到养生堂挑选女婴当童养媳,他们同样不想让人知道,省得婴儿长大后亲生父母后悔要回。
  亲属放置弃婴之前一定要让婴儿最后在家饱食一餐,然后用红纸写上婴儿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再用红丝线扎紧放入婴儿的肚兜内,为日后婚嫁算八字备用。凡收养弃婴的人,一定要备带红包,对婴儿性别、五官等原因不中意的,要按约定俗成惯例在婴儿肚兜里放上红包,让有意收养的人带走。红包大小不拘,这叫“赏面钱”“见面礼”,以图吉利。从养生堂收养的男婴,起名叫“养堂”或“养生”的至今大有人在。
  亲属把婴儿放入竹筛后,并不立即回家,而是躲在旗杆后等暗处监视。原因是经常有流浪狗、猫聚集于养生堂周围,闻到婴儿奶香味,便进去舔舐孩儿流在嘴角边的吐奶,有的流浪狗还把婴儿叼走,这时躲在暗处的亲属就要出来追赶,否则将发生惨不忍睹的场面。有的婴儿一进入养生堂便啼哭不止,那揪心的哭声划破宁静的顶街上空,让亲属心酸而回心转意,便从暗处出来将其抱回家,对家人说:“罔饲(mong1qi6方言暂养)吧。”久而久之,“罔饲”便是这个孩子一生的名字。有时天已大亮,婴儿还没有人收养,哭声渐渐变弱,婴儿处于奄奄一息状态,躲在暗处的亲属心软了也会将其抱回家,同样对家人说:“只好罔留(暂留)”或“罔腰(mong1yo1方言暂养)了。”罔留、罔罔腰也就成为日后孩子的名字,这一生命符号将伴随婴儿度过一生。近晌午,有些弃婴还没人收养,顶街华表脚那些好心的阿婆怕小生命被饿死或冻死,就询问“婴仔婆”(接生婆)打听谁家有奶母,请求赐口奶水救救这无辜的小生命。如一时找不到奶母,只好熬些米汤饲喂。尽管如此,养生堂内仍常有婴幼儿被饿死或冻死的悲剧发生。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东山慈善人士及华侨捐资在城关大庙头(北极殿)附设救助慈善机构东安善堂。东安善堂曾请来诏安(建县前东山五都归属诏安县,县城在诏安南诏)人贩子,人贩子把捡来的女婴或低价买来的男婴,装在竹笼里,一担担挑到西埔、陈城等墟上出卖或换取地瓜丝。因婴儿是从县城人贩子用笼担挑来卖的,回家就取名“县担”或“县笼”;女孩就取名“县婆”;还有的人家,为了使买来的孩子“好腰”“好饲”,即便是男孩,也取名“县婆”。用白银买的,这个孩子就取名“银买”;买去接传香火的,就取名“传买”;摆在破竹筛上出卖的,买回去就叫“破苔(筛)”;一时卖不出去的,就叫“无人嘀(没人要)”,简称“阿嘀”;在墟场捡到的,就叫“阿□(kioh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笔者下乡到某公社,认识一个叫“二角婆”的老妇人。我抱着好奇心问大队干部有关其来历,这位干部说:“二角婆是在墟场上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的。因瘦得皮包骨,墟场快散时,还没人问津,这时正好有一大婶经过,问要卖多少钱,人贩子说一块银元就行,大婶没心要买,脱口随便还价二角(银辅币),人贩子急于出手,当即同意成交。这个大婶就是二角婆的养母。这个婴儿就取名二角。她长大后心地善良,人缘很好,在村子里辈份大,所以男女老少都叫她二角婆。”
  育婴堂、养生堂的出现是那个年代的不幸,好在它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它折射出东山人的善良民风,我们不应忘怀。
  笔者获悉,铜陵镇党委政府把修复“纶章垂耀”坊列入议事日程。笔者建议,能否在修复“纶章垂耀”坊的同时,在原址(或附近)重建一间面积约四平方米左右的纪念性养生堂,其意义:一,它承载老一辈人的心酸记忆,可让人们记住乡愁;二,活化历史文化旧址,充实顶街路旅遊景点;三,作为一处新旧社会对比教育点,让后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炳文
责任者
陈汝咸
相关人物
马兆麟
相关人物
林建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