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山班兵戍澎与铜山馆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19
颗粒名称: 清代铜山班兵戍澎与铜山馆建置
分类号: P931.2
页数: 7
页码: 102-10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山县与澎湖之间的历史渊源,重点讲述了铜山岛与澎湖列岛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关系。文章提到了铜山岛的地理条件和军事地位,以及其在开发史上的重要角色。同时,还详细描述了铜山班兵在澎湖列岛的戍守经历,以及他们在保卫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澎湖列岛 时代变迁 东山县

内容

东山岛与澎湖一水之隔,相距仅98海里,史前时期一座“东山陆桥”把两岛紧紧连在一起。具有先天的地理与港湾优越特殊条件的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之中枢,成为台湾开发最早的地区,当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料罗湾收复台湾、施琅从铜山西门澳出师统一台湾时,就将其作为桥头堡登陆上岸。
  铜山班兵戍守澎湖
  澎湖为台湾咽喉之地,有“东南锁匙”之誉,历代为军事要冲和迁台移民中继站。清康熙年间郁永河所著的《裨海纪游》云:“然守台湾,尤宜以澎湖为重。澎湖者,台湾之门户也……欲守台湾,亦先守澎湖!澎湖坚壁,敌舟飘荡无泊白,即坐而自困矣!”
  明万历初,倭寇猖獗,明廷决定开澎湖之禁,并在“岛上设将屯兵,筑城置营;且耕且守”①,分设铜山、浯屿二游兵,分班轮戍,春秋汛守。《澎湖厅志(全)》载:“万历二十五年(1597),增设澎湖游兵,甚至料罗、东湧、大小甘山亦设远哨……次年春,又虑孤岛寡援,增守一游总哨,舟师称是。又于海坛、南日、浯屿、铜山、南澳大寨游,各抽哨官一人,领坚船三只,汛时远哨该岛,以联声势。”②
  清统一台湾后,其海疆治理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其海权意识和海洋观念仍十分薄弱。“台湾居东南沿海之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清领台湾后,政治上闽台合制,军事上则是闽台一体联防。”清代台湾班兵名额,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各有不同。《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五武备志防戍篇·班兵制度》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定制设水陆战守兵十营,共一万人。”③澎湖由此始设班兵营制,选调之人既要求“年力精壮,有身家”,“更迭往戍,期以三年”。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反清起义被镇压后,清廷严班兵制度,《清圣祖实录》载:“台湾驻劄之兵,不可令台湾人顶补。兵之妻子,毋令带往,三年一换。”《清高宗实录》又载:“台湾戍戌守兵丁,将来自仍应分班轮换。此兵丁,籍隶漳、泉者居多,若分拨营汛时,漳、泉两处庄民,即以同籍之兵,派往防守……”
  在驻澎湖班兵中,“铜山水兵是水师的主力之一,尤其是澎湖水师协之中,铜山营兵一直占居很高的比率。清初(1684-1782年)澎湖水师协兵力有1805人,其中铜山兵135人(7.5%);清中叶时(1782-1868年)增为431人(23.9%);清末(1868-1895年)澎协兵数裁减至749人,铜山兵仍有215人(28.7%)。”④这当中有铜山籍的澎湖协水师副将游金辂,澎湖水师右营游击黄象新、江鹤、吴得勋,澎湖左营游击谢希贤、黄步青,澎湖右营中军守备余国章,澎湖左营中军守备谢建雍、陈沂清、郭世勋,澎湖水师把总后升守备黄
  定国,澎湖右营千总卢菁华等。澎湖左营武略骑尉陈池在甲午海战时镇守澎湖马公炮台,率军奋击日舰,因清政府腐败无能,下诏投降,于是忍痛解甲,蛰居澎湖,后因国殇忧民而死。
  清·范咸纂辑《重修台湾府志》卷九·《武备志·台湾府志·恤赏条例》载,戍台班兵“兵丁娶妻及子女婚嫁各赏银三两。”“期满,班兵换回内地,分上、中、下游给盘费。上游赏银二两,中游赏银一两五钱,下游赏银一两。”《续修澎湖县志·地理志》载,在澎湖娶妻生子的班兵,其籍贯又以铜山、泉州所属三邑及福州府为多。据台湾学者余光弘调查表明,“在清中叶后左营中人数居第二的铜山兵也引入不少人移居妈宫。当时自称铜山人的居民有140户770人,占人口22.51%,多聚集在东、南、北三甲之间”。许多退役的班兵因家口在澎湖而定居于澎,至今在澎湖仍可找到源于东山冠籍的地名,如铜山馆、顶街、下街、八尺门等。
  轮戍的铜山班兵殉难后,其大部分尸骸装于“金斗瓮”被运返铜山,分别安葬于演武亭万福公和南门义冢。铜砵村的谢茅友退役后定居澎湖,卒葬与澎湖,直至清乾隆年间,其骨骸才由族亲迁回祖家。“埋葬在义冢的黄姓将士有姓名可考的有黄成嘉、黄春、黄国、黄碧禄、黄汉生、黄生等9人,人数有姓名可考的阵亡将士总数的第三位。”⑤
  在长达200年的班兵轮换制度中,从铜山营征调的班兵先后赴戍台澎、艋舺、凤山。他们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付出很大的牺牲。清末铜山乡贤马兆麟不禁悲怆赋诗道:“重洋百里戍台湾,艋舺澎湖递换班;二百年来人事变,征夫休唱念铜山。”至今,东山还保护完好有供祀戍台班兵亡灵牌位的“义勇祠”、供奉戍台班兵李斌光之妻吴氏及三子女的“四命妈祠”,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戌台官兵墓”。在澎湖妈宫也建有“昭忠祠”,供祀铜山籍戍台班兵灵位,其中有姓名者45人。
  澎湖铜山馆的建置
  铜山馆位于澎湖县马公市复兴里,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为清代澎湖驻军所设四个标馆之一,主祀从祖庭分灵而来的武圣帝君,故亦名“武圣殿”。
  《澎湖厅志(全)》载:“清康熙二十三年设立营制,陆续起盖墩台营房……水提、铜山、南澳、闽安四标,各有私房,名为祀神。”“各标又各有伙房,标兵私建,均在妈宫大教场。”⑥
  “铜山馆座西北向东南,馆前有小广场,庙埕用及腰高的白色雕刻石栏围成。属闽南式寺庙建筑,合院建筑,二进三开间。立面石雕精美,正面花窗为人物骑马提枪图案,屋顶瓦当、滴水瓦采用绿色琉璃瓦,燕尾飞檐,门楣上牌匾写铜山武圣殿,门柱对联:‘铜刀舞冷艳斩杀奸臣贼子;山势吞魏吴浩然义胆忠心。’壁体还镶嵌有《铜山武圣殿落成碑记》《澎湖铜山武圣殿简介》《铜山馆改建捐题碑记》等多通碑记。”⑦
  由于班兵三年一换时或因风潮不顺,或因船少兵多,候配需时,驻澎班兵各依其标营建立伙房,作为班兵候风落脚之处。出戍澎湖的铜山班兵在铜山营区设伙房,名曰“铜山馆”,奉祀天上圣母,故亦称“妈祖宫”,后别建兵馆祀“关圣帝君”。置有康美、悬钟、铜钵、美山、坑尾、铜坑等伙房,奉祀着来自家乡的保护神,祈福护佑,并作为同乡联系的场所。卫戍期满后,大批青壮年“定居澎湖或台湾,与原著民、当地百姓结婚,拓垦番社,形成自己的村庄”。⑧《澎湖厅志(全)·兵制》又载,乾隆四十七年(1782)举行裁兵加饷新章,四标兵员从2000名裁减至1858名,又将金门标兵移戍安平,另拨海坛、南澳、铜山各标兵以补其数。裁减后,铜山营只设战兵52名,守兵102名。同治七年(1868)再次裁兵,铜山营仅剩战兵19名,守兵52名。⑨
  1895年甲午海战时,镇守马公炮台的铜山籍澎湖左营武略骑尉陈池,率军奋击日舰,后因清朝政府下诏投降,悲愤之下弃官隐居于澎湖。铜山籍班兵林水勇退役后在澎湖建家立业,后开设“船头行”。移居澎湖的铜山人也相继开设了“亦发”“云珍”“乾利”“合利”“兴盛”“清心”“泉利”等多家规模较大的老字号饼店,经营铜山名饼,销售全台岛,于澎湖铜山馆设立饼业会馆。铜山“利东”“开荣”“清河”“文周”“永合隆”“永合华”“有福”“建成”等百余号商船,台澎的商船“金顺利”“晴荣丸”“中兴丸”“金长顺”“自源兴”“振源”“振兴”“振茂”等商船也常年往返两岛,进行易货交易。他们不忘初心,始终传承着桑梓祖廷的神明香火,保留祖家相同的岁时节俗;他们以关帝的“忠、勇、仁、义”精神为道德楷模,广植福德、为善最乐,为促进澎湖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台湾铜山馆在日据时期,被日本人拆除改建为邮政局、马公街役场。于是,铜山人“迎帝座至妈祖馆,与天上圣母并祀一殿”。⑩清末,铜山馆逐渐变成同乡会馆,为铜山籍商人聚集之所。1948年,铜山馆与妈祖馆合并,易名为“铜山武圣殿”“规模式廊,壮丽踰越旧观”。“铜山馆是铜山营班兵建立的奉祀武圣帝君的庙宇,关帝既是武营的行业保护神,又是东山的地方保护神,铜山馆建于武营而兼庙宇、会馆性质,是典型的神缘、地缘和业缘的组合。”香缘把人拉得更近,神缘把人拉得更紧,东山与澎湖也不例外。
  同漳州许多地方一样,东山自古也是台湾同的胞祖籍地,两地血脉相连,源远流长,语同音、歌同调、俗同风、食同好、文同源、祖同宗。无论是民间信仰、文体艺术,还是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间虽经历过日据时期以及两岸的政治军事对峙时期,但海峡藩篱始终难于割断两岸之间的“五缘”关系。
  戍台班兵墓及祭祀民俗
  东山戍台班兵墓位于东山县铜陵镇演武社区,原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铜山城西万福公,1962年重建,2016年重修修葺并扩大墓园,现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内有总坟墓一座,有墓碑坟墓101座,无墓碑坟墓10座,有的因遗失姓名只能在墓碑上镌刻“八名同归”“十九人遗失姓名”等字样以示悼念。2008年,“东山戍守台湾官兵墓群”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12月成为第七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份入列《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铜陵民众始终没有忘记这些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每逢农历初二与十六都有人前来祭拜,每年清明节和农历七月中元、岁末之际都有献供祭祀,让无祀班兵神魂能“有所归,乃不厉兹”,体现了体恤、关怀、向善的社会风气,其祭祀活动只增不减,蔚然成风。值得一提的是,家家户户若遇乔迁新居、婚嫁或礼祀天庥(拜天公)时,更是必须在仪式举行前先到戍台班兵墓上香祭拜。由此相沿成俗,成为铜山古城一种特殊人文关怀习俗流传至今。

附注

【注释】 ①、②、⑥清光绪十九年(1893)版《澎湖厅志(全)》; ③《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五·武备志·防戌篇·班兵制度》,台湾省文献委员会,P17; ④余光弘,《清代戍台班兵文物的整理与保护—从东山戍台班兵墓谈起》; ⑤黄炳钦,《铜陵黄氏调查》,《东山政协文史》第25辑,2012年,P260; ⑦涂志伟:《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2015,厦门大学出版社,P399; ⑧余光弘:《清代的班兵与移民:澎湖的个案研究》,板桥:稻香出版社,1998年,P245; ⑨林豪:清光绪《澎湖厅志(全)》,台湾大通书局,P140-142; ⑩〓《澎湖铜山馆武圣殿碑记》; 〓余光弘,《妈宫的寺庙》,1988,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慧泉
责任者
朱一贵
相关人物
游金辂
相关人物
黄象新
相关人物
江鹤
相关人物
吴得勋
相关人物
谢希贤
相关人物
黄步青
相关人物
谢建雍
相关人物
陈沂
相关人物
郭世勋
相关人物
卢菁华
相关人物
陈池
相关人物
余光弘
相关人物
于澎
相关人物
谢茅友
相关人物
黄成嘉
相关人物
黄春
相关人物
黄碧禄
相关人物
黄汉生
相关人物
马兆麟
相关人物
李斌
相关人物
吴浩然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