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探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16
颗粒名称: 史海探幽
分类号: G112
页数: 58
页码: 86-1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黄道周在东山岛的宝贵遗迹。这些遗迹包括黄道周故居、东山关帝庙及黄道周楹联、尖石黄道周幼时游玩处、黄道周少年读书处云山石室、铜山石室黄道周读书处、黄道周游览参理的石阙回廊、南溟书院黄道周讲学处以及县图书馆黄道周《榕颂》真迹等。这些遗迹展示了黄道周的成长背景、学术成就以及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关键词: 东山岛 历史文化遗产 东山县

内容

东山岛上有关黄道周宝贵遗迹
  修远
  黄道周家乡东山岛上留有很多黄道周的宝贵遗迹,下面分述之。
  黄道周故居。即黄道周诞生地,位于东山关帝庙之右前方30米处。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原为黄忠端公祖祠,毁于康熙三年。黄道周在《赴逮与兄书》文中提到“每岁时粗具杯棬,末及俎豆。在铜山祠堂,则吾兄克备诚敬,吾终缺然……”黄道周就义后,黄氏族人在这里设立灵堂,供奉黄道周神主牌、神像进行祀拜。2015年5月,县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对黄道周故居进行文物保护整体维修和陈列布展,2016年8月竣工。2017年黄道周故居成为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铜山)关帝庙及黄道周楹联。在全国重点文物保图为黄道周故居图护单位东山关帝庙,有一项镇庙之宝,那就是黄道周为之撰写的楹联。明崇祯八年(1635)黄道周辞官返梓,到关帝庙瞻仰关帝圣像之后,联系当时大明的危机,满腔义愤写下此联。此联极有宝贵的历史价值,至今仍挂在主殿两侧,这幅传世名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削魏平吴,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原联为平吴削魏,疑平仄有误,笔者改为削魏平吴)。1990年7月,台湾宗教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炳南教授等一行到东山岛关帝庙朝觐,看到这副对联后兴奋地说:“这就是台湾香缘祖庙的见证!”据传,台湾许多关帝庙都有黄道周这副对联。
  尖石黄道周幼时游玩处。在公园社区后面山上,也称角巾石,民间相传是关帝庙虎边护驾。这一带因此石,地名就叫尖石脚,山名称尖石山,民国时期这里设尖石保。从这里向东可眺东门屿,往后可见黄道周故居,前端则是风光旖旎的南门海湾,风景非常秀丽。传说尖石非常有灵气,黄道周小时候常在这里读书游玩,《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记载:“传昔先正祖居皆在此石之左右,时多角巾,因以为名。按明时铜山居民,多住在东门尖石一带,如黄石斋、陈平人(陈士奇)辈,一时文人蔚起,科甲联登”。
  黄道周少年读书处云山石室。位于东门屿主峰山腰的山坡间,有三四块巨石对立倚靠,形成两个石洞,石壁上题刻“云山石室”,这里是黄道周小时候读书处。
  乾隆十六年(1751),福建巡抚潘思渠在云山石室前立下一块牌坊,横额正面镌“黄道周先生读书处”,背面镌“高山仰止”,牌坊柱联:“仰止高山已表儒林首出,溯游学海群推道岸先登”,对黄道周的品学和历史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
  铜山石室黄道周读书处。位于铜山城之西九仙山上。黄道周向来喜欢此山,不仅是这里风光秀美、胜迹众多;还因为他的好友刘善懋在此隐居苦读,更是因为九仙山上的铜山石室吸引着他,黄道周撰写家乡的文章不多,只有一篇《铜山石室记》,正是这篇千古佳作为今天研究黄道周理学观,研究铜山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铜山石室记》里,黄道周就谈到他早岁时,天天来攀爬九仙山,描述近二十年来九仙山颓毁的情景,接着借景议论隐显废兴,提出地与时辟、人与天游的辩证关系。
  黄道周游览参理的石阙回廊。位于九仙山之西的大伯公山上。以前山上最大的石头刻有明嘉靖五年(1526)蔡潮题书的“意净心空”四个大字;山上还有大伯公印、纳凉石、老鼠洞和老虎洞等胜迹,是当年凡来铜山的骚人逸士必来游览的地方。明末清初,恩波寺道宗和尚仿制少林寺建设长林寺,把九仙山命名为少室山,把大伯公山命名为太室山。黄道周在《铜山石室记》写道:“有石厥回廊,是为太室山”。这石厥回廊就是巨石倚迭而成的石屋、老鼠洞,是黄道周常来游览参理的地方。
  南溟书院黄道周讲学处。建于明朝嘉靖五年(1526),由福建巡海道蔡潮倡建,祀奉朱文公,也称文公祠。黄道周回乡时,曾在此讲学。
  康熙三十九年(1700),漳浦知县陈汝咸重修南溟书院(朱文公祠),正式配祀黄道周神位,比道光五年朝廷批准黄道周神主入祀孔子庙还早125年,黄道周学生郑《重建南溟书院碑记》记载了这一善举:“而以先师奋迹铜山,有功圣道,设主配祀。”铜山民众对陈汝咸的善举更是举手加额,铜山文脉于是得以延续。2005年,荒芜多年的南溟书院在原址又一次重建,大殿主祀朱熹,西侧依然配祀黄道周。
  县图书馆黄道周《榕颂》真迹。为该馆镇馆之宝。黄道周在《榕颂》中,用“六质”和“四妙”概括榕树用途,用“仁、清、智、静”四字形容榕树风格,通过颂扬榕树的高尚品德,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本楷书《榕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时,顶街居委会收缴的。1981年,顶街居委会支部书记黄巧珠在清理被收缴的各种“四旧”物品中,发现了这本楷书《榕颂》,黄巧珠觉得应该把它保护起来,不能把黄圣人的东西随便烧掉,过后就把这本楷书《榕颂》献给县图书馆收藏。1996年3月,绫本楷书《榕颂》由县图书馆馆长游明元编成《黄道周榕颂墨迹》一书。2010年2月10日,黄巧珠被县图书馆授予“古籍保护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当然更需要表扬奖励的,应该是珍藏《榕颂》的人家,遗憾的是至今不知何人。
  黄道周所赞美的龙潭山云坞。位于龙潭山之巅。乾隆版《铜山志》载:“云山高大,积石巉岩,有清泉下注,四时不竭。凡大旱皆于此祷雨,祭天取水焉。其间有石屋,大石如盖,下如门,低首而入,其中平坦,可坐三十余人。”这个石屋就是云坞,洞口有郑成功部将、忠匡伯张进儿子张日晖题书“云坞”两个大字。黄道周对这里非常熟悉,他在《铜山石室记》赞美道:“太室西南二里许,有鲛屋寒泉、石城碧嶂,盘于绝顶之上”,就是指云坞这里。所以说黄道周对家乡的九仙山、大伯公山、龙潭山非常熟悉。黄道周好友张廷范一首《与黄太史游龙潭》诗描述了他俩同游云坞,欣赏清泉的佳景:龙潭之水诧奇哉,龙潭之水自天来。分明龙门碣石北,双峡排空映紫崖。与君同生青海江,未见龙瀑几千回。细听龙泉有龙蟠,清歌迸作瀑声响。
  宝智寺黄道周手迹。位于东山关帝庙之左,与关帝庙一墙之隔。宝智寺原为祝圣习仪所,后祀天尊,改称“天尊堂”。明成化三年(1467)圆球和尚始建保安堂,后历多次修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隐林和尚扩建,改名宝智寺。黄道周家就在附近,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1987年宝智寺重修,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大雄宝殿内正中悬挂着黄道周原题手迹“洗心之藏”,字体方硕峻峭,风格险劲刚强。
  贵子石。位于关帝庙之左50米处,宝智寺之前。此处有一巨石,名曰“贵子石”,其上有道光十七年(1837),漳州郡守西蜀人童宗颜题写的“明黄石斋先生故里”,也称“故里石”,乡贤马兆麟《东山十八景》有“故里放生三贵子”一景,三贵子即指黄道周、陈瑸、陈士奇三人。
  许世英的东门屿鹰嘴岩“石斋”。位于东门屿云山石室之傍。此处有一块巨石形象苍鹰,唯妙唯俏,苍鹰腹部有一个天然石洞,这是黄道周在东门屿读书时的卧室。民国4年(1915),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到铜山巡视,专门到东门屿瞻仰黄道周读书处,并在鹰嘴岩这里题下“石斋”两个大字及“先生节义,照耀古今。石室荒凉,仅存遗址。鱼跃鸢飞,具见大道。谨署二字,以诏后人”一文,由衷赞叹黄道周的忠义精神。
  铜山三忠臣石刻。位于东山关帝庙之左百米处,即风动石上。黄道周就义两年后,永历戊子年秋天(1648),路振飞到铜山,他感动于黄道周、陈瑸、陈士奇三位东山乡贤的忠君爱国,便在铜山风动石上题写“铜山三忠臣”五个大字,并在左侧留下三位忠臣的名字以及自己的落款,弘扬黄道周等人的精忠义节。
  路振飞和黄道周同样是精忠报国英雄。1645年,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自立,封路振飞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路振飞上任仅两个多月,清军即攻破仙霞关。唐王败走汀州,路振飞因事未能及时跟随。1648年秋天,路振飞率领部队坐战船准备去广东,经过厦门、铜山等海岛,于是留下“铜山三忠臣”石刻。第二年,路振飞在途中染病身亡。遗憾的是文革期间,“铜山三忠臣”被铲掉,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补刻上本县书法家沈振东题书的“铜山风动石”。
  黄道周喜爱的羊角山青云洞。在樟塘村羊角山上,松石苍郁,洞背有三鲤鱼石。当年樟塘张廷范隐居在青云洞读书,他是黄道周好友,黄道周时常来青云洞找张廷范探讨学问。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黄道周很喜欢羊角山美景,为羊角山命名了名胜八景,评价此山为“吾漳之最”。东山岛上还流传一个黄道周与张廷范的故事,黄道周二十三岁时,父亲突然旧病复发不治身亡。当时家里一贫如洗,没钱办丧事。黄道周向张廷范借了几两银子,没想到他一路伤心悲痛,竟然把银子掉落在半路上。直到家里才发现银子丢了,他赶紧回头寻找。找出好几里路,远远地看见一个老人家坐在路边,身边放着他掉落的装银子口袋。原来老人做完活要回家去的时候,发现路上有一包银子,淳朴的老人便在路边守着那包东西,等着失者来寻取。银子失而复得,这件事对黄道周触动很大,感慨万千,当天夜里他就写了一篇《续离骚》,叙说自己的悲凉身世,坎坷经历,和丧父之痛,辞意恳切。
  西埔镇红庙边蔡保祯神道碑。原碑立于西埔村红庙边,现移至碑廊里。碑文内容为“明旌表孝子保祯蔡先生神道。端卿先生蔡公,方平之子。事亲孝守身谨,先贤石斋夫子尝誉之,县志亦备载之,其名为不朽矣……”蔡保祯系黄道周挚友,黄道周在二十七岁时与蔡保祯结识,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当时蔡保祯父亲蔡方平已过世两年,不久黄道周即作《蔡清溪先生行状》。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蔡保祯非常孝敬父母,在父亲墓前守孝的三年里,著作了十六卷的《孝纪》,黄道周为其作《孝纪序》,几年后又撰写《蔡端卿集序》,对蔡保祯学识品貌给予非常高的评价。《东山县志》(民国稿本)收录了蔡保祯与黄道周往来的书信和诗篇《寄赠黄幼玄》《石斋寄诗招还,次韵答之,并为劝驾》《重哭黄石斋相公,次临终韵四首》。
  黄道周纪念馆。位于关帝庙之左20米处,与保智寺一墙之隔。1985年东山县举行黄道周诞辰400周年纪念活动,就于原崇文书院旧址上奠基开建黄道周纪念馆,1988年竣工开馆,大门的门匾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黄道周纪念馆”,馆内拜台上立黄道周塑像,中堂有刘海粟题写的匾额“节义千秋”,石柱上镌有黄寿祺和黄典诚教授所撰对联。黄寿祺对联:“浩然正气直与文山同壮烈,卓尔奇才长教左海焕光芒”;黄典诚对联:“收局文山气节冰霜千古烈,行吟屈子辞章风骨一家雄。”1996年纪念馆设黄道周史迹展,共有黄道周生平、少年时期黄道周、黄道周政治生涯、黄道周讲学授业活动以及历代黄道周研究成果和评价等五个部分。
  此外,还有若干与黄道周关系密切的历史遗迹。
  三支碑黄道周祖茔。铜陵后澳片尾山一个地名,“三支牌”反映了东山历代官民尊仰黄圣人,打击不德行为的历史。
  第一支牌是《明理学石斋先生祖茔神道》,立于道光十三年(1833),碑文记载黄道周祖茔于道光七年,在其坟上石块及穴后大石结有黄色苔点,凑成字体,有“黄山”“黄界”“黄”字,非常奇异。原来当时有人在这里偷偷占地营葬,铜山民众认为必须坚决予以禁止,里人广东碣石总兵官林鸣岗及沈景云、沈廷章、方士林等立石。第二支牌是《调署碑》,立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乃诏安县韩知事严禁当时后澳村民在黄道周祖坟前后取土掘石,就连黄姓族人,都不得在此营葬,否则将严拘究治。第三支牌是《黄山碑界序》,立于咸丰五年(1855),当时诏安县知事杨福五到铜山,公事之余,听闻黄道周祖坟石山黄苔忽结成“黄山”“黄界”文字的奇事,起初不相信,及至现场察看,真的有这种奇事,只见墓地周围有一半石头上面长着黄苔,黄苔或结成“黄”字,或结成“黄山”字,或结成“黄界”字,字迹非常明显。杨知事感慕黄道周的孝行,于是将山界四至丈量清楚,立下《黄山界碑》以警示后人。至此,不德盗葬的现象得到遏制,人们称这里为“三支牌”。民国9年(1920),由于时间过了很久,又出现一个无知的顽民在黄道周祖墓界内盗葬,马上被民众举报给当时县治林中乔。在严肃处置盗葬者之后,林中乔为杜绝这种不德行为,在盗葬者的罚金基础上,自捐廉金,大力修建黄道周祖墓,并定于清明节举行集体祭扫,立下《严禁黄忠端公祖坟界内不准盗葬牌示》碑,避免盗葬之弊日久复萌。于是“三支牌”这个地方又多了一支牌。遗憾的是文革后期,这里被无序占用建设民房,这四支牌现在都移到风动石景区碑廊里。
  南门大埕黄氏家庙。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目前黄氏家庙墙体受损严重,但从建制上依然能看出宫殿式建筑风格,拜亭、门楼的梁托雕刻精致,门匾石刻“黄氏家庙”,尚存一对抱鼓石。据黄氏后人介绍,原厅堂供奉黄道周神位,悬挂“先贤遗泽”匾额,家庙西厢房边有一私塾学堂。清道光五年(1825),清皇旨准黄道周从祀孔庙,并赐建家庙。同年,铜山黄氏后人就在南门大埕兴建“黄氏家庙”,奉祀先贤黄道周神主。
  北极殿四忠臣神主牌。北极殿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铜山十大庙之一,俗称大庙头,主祀玄天上帝。民国20年(1931),北极殿开始增设黄道周、陈瑸、陈士奇、林日瑞等四忠臣神主牌位,供民众朝拜,至今这四个牌位仍然祀奉在主殿拜桌的正位上。
  澳路街黄氏大厝黄道周神主牌。黄氏大厝原有三座门楼,现仅存最后一座,走进匾额题着“江夏世泽”的门楼,庭院内是“黄氏家庙”,神明桌上安放着“明理学武英殿大学士乡贤黄道周先生之神位”的雕刻精美的古旧神主牌。澳路街历史上走出很多黄氏名人,有乾隆、嘉庆年间任澎湖水师协副将、兼护广东水师提督、黄岩总兵的黄象新;有痛打撞拼贼的“九王代”黄献珍等。
  今人筹建的黄道周公园。在铜陵镇入口处,龙潭山南麓,建于1998年。在公园前方,屹立黄道周雕像,雕像神态威严,刚正不阿。现在黄道周公园已改建为黄道周广场,配有24幅展示黄道周生平的壁画,广场镇园石上镌刻黄道周就义前的凛然不屈之言: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黄道周作品主题石雕园。位于龙潭山南麓口岸园区,绿道旁边的城市片林小公园里,有黄道周松石图石雕、黄道周著作书籍石雕、黄道周天方盘、黄道周草书千字文长卷石雕。
  黄道周草书千字文长卷石雕,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卷名。天方盘是黄道周研究天象,演绎《易经》和讲授天文学的教具,盘面刻16384个方格,叠以8圈同心圆,同心圆表示天,方格表示地,用于预测阴晴风雨,节气变化。
  黄道周群松图石雕。史载黄道周擅长山水及松石画作,观其画如瞻其人,极其磊落。
  铜山历史上还有很多相关黄道周的史迹,遗憾的是由于众多因素,现在遗迹无存,只记载于志书或流传于民间,仅摘记几例:一者如黄子祠,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民国9年募建,在城内北门,内祀黄忠端公,抗战时被日军飞机炸毁。铜山民众在布店街购置一间商店作为“黄石斋公店”,所有收入全部用于黄子祠。上世纪七十年代,黄石斋公店因建设团结路被拆掉,书面记载仍存。再者如民间祀奉黄道周画像,城内盐埕顶黄氏家族有一幅黄道周像,由家族内各亲房轮流供奉。传说家族内有人得寒热病,将这张黄道周画像供在病人房里,第二天病人就好了。三者如黄道周崇文书院题匾。万历四十年铜山重建孔庙崇文书院,十几年后又竖立华表,天启二年(1622)黄道周回乡,就在华表上题书“斯文在兹”“江汉秋阳”“金声玉振”等。还有如早前在文公祠下的石头边,有一座司马懿祠,俗传甚灵,有人祈祷,即扑头出字。黄道周少年时戏题一联于其上:“巾帼遮羞当年尚怕诸葛计;扑头出字今日方知司马灵”。后来此祠香火就冷落而倒塌了,只遗有字纸炉。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弘扬黄道周精神,东山县建设了以黄道周冠名的石斋中学、道周路,民间成立了石斋画社等许多文化艺术群团组织。
  南诏馆往事
  许培斌
  图为南诏馆旧址(前门改为五个台阶)
  笔者小时候就读城关第三小学,学校就在后路(今桥雅街恩波寺之下)。后路有一间废弃的旧公馆,圆拱门楼,门额上写着“南诏馆”三字,白底蓝字,小孩顽皮都称它“男鸟馆”,门前有一个大埕,至今笔者记忆尤深。据史料载,南诏馆是东山建县前诏安县管辖铜山时所建,作为诏安县县丞(后设县佐)的办公场所。
  旧时的后路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地方,人称“后路乞吃(乞丐)埠”。后路西段原有一间“振声园”汉剧曲馆,曲馆旁边的小巷可通南诏馆。琥珀井以北至南诏馆一带叫“草厝顶”。解放前,因有人在此开设“拥翠楼”等数家妓院、烟馆,邑人认为是不干净的地方,称“草厝顶”为“臭厝顶”,这里承载着铜山一段心酸史。
  明洪武二十年(1387),东山置铜山守御千户所。嘉靖十年(1531)诏安建县,划五都附诏安,而铜山守御千户所以东坑石桥为界,其东仍属漳浦县六都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铜山守御千户所辖区域也归诏安县,东山结束了长达204年的两属历史。
  诏安县管辖铜山时,为解决县丞的办公场所,提供从诏安县城来的县差联络和住宿,遂在草厝顶建置公馆,名曰“南诏馆”,是一个威严的公馆式衙门。至民国五年(1916)5月1日正式成立东山县治,南诏馆完成其历史使命,逐渐荒废。之后一二十年,南诏馆却因傍上“臭厝顶”的恶名而在邑人印象中“声名狼藉”。当时邑人所知道的“南诏馆”,是一处风月场所,而它曾是代表诏安县治在铜山行政100多年的正史却鲜为人知。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不断与世界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了应付赔款,肆意增加各种税赋,各级官员趁机吮血敲髓,欺压民众。当时,诏安县衙驻铜山南诏馆的官吏,常常以莫须有的罪名滥捕民众,严刑毒打勒索钱财,百姓苦不堪言。
  铜山民众因此痛恨在心,经常发生抗争的事件。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民众冲击南诏馆事件,曾轰动诏东,载入史册。据1994年版《东山县志》载:“诏安知事陈庆嘉无理毒刑铜山渔民。民众愤怒,冲进铜山南诏馆,包围诏安公馆,围打官吏,救出受害渔民。”原东山县政协副主席、县图书馆馆长陈汉波老先生生前曾撰事件始末:七月十七日,台风袭击铜山港,停泊在港里的一艘诏安商船被风浪击破,货物沉落海中。该商船船主企图嫁祸于人,到“南诏馆”诬告铜山渔民击毁他的商船,劫走他的货物,胁迫把总拘捕渔民张金生、林钟等人。又回县城贿赂诏安知县陈庆嘉发难,把事态扩大。陈庆嘉认为发财机会到了,就亲自带领差役前往铜山,在东坑陈氏祠堂设立公堂,酷刑被拘捕的渔民,强迫渔民赔偿诏安船货。此举激起全城民众的愤怒,停工罢市,支持渔民抗争。各澳渔民组织敢死队,订盟约,持桨执棍,围攻南诏馆,砸毁陈庆嘉的官轿,把差役打得头破血流,救出所有无辜被捕的渔民。陈庆嘉看事情不妙,漏夜狼狈鼠窜,逃往诏安。后来采用高压手段,要乡绅按全城丁口分摊赔款了事。
  往事如烟,“南诏馆”今安在?不久前,笔者相约几位老友前往探访,我们沿琥珀井小巷而上,眼前这里已今非昔比,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取代了昔日的“草厝顶”“乞吃埠”,原来写有“南诏馆”小地名的门牌已经换成只标“桥雅街”的二维码新牌,笔者凭记忆好不容易找到“南诏馆”旧址。旧址已改建成两层楼房民居,处于门牌号“桥雅街623—624”之间,但本宅没有门牌。门前的大埕已变成小巷;后墙改成店面,面临后路,经营废品收购。主人陈吴某告诉笔者,南诏馆废弃后,长年失修,屋面崩塌。解放后列为公产,先后作为渔业三队仓库、下田街道办草袋厂,最后卖给他们改建成民居。
  时过境迁,如今的“南诏馆”虽已淡出邑人的记忆,但“南诏馆”往事却成为老一辈邑人的一抹乡愁。
  本文参考资料:
  1994年版《东山县志》、1999年版《诏安县志》、陈汉波:《东山建县始末》(《东山文史资料》第14-15合刊)
  清代铜山班兵戍澎与铜山馆建置
  慧泉
  东山岛与澎湖一水之隔,相距仅98海里,史前时期一座“东山陆桥”把两岛紧紧连在一起。具有先天的地理与港湾优越特殊条件的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之中枢,成为台湾开发最早的地区,当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料罗湾收复台湾、施琅从铜山西门澳出师统一台湾时,就将其作为桥头堡登陆上岸。
  铜山班兵戍守澎湖
  澎湖为台湾咽喉之地,有“东南锁匙”之誉,历代为军事要冲和迁台移民中继站。清康熙年间郁永河所著的《裨海纪游》云:“然守台湾,尤宜以澎湖为重。澎湖者,台湾之门户也……欲守台湾,亦先守澎湖!澎湖坚壁,敌舟飘荡无泊白,即坐而自困矣!”
  明万历初,倭寇猖獗,明廷决定开澎湖之禁,并在“岛上设将屯兵,筑城置营;且耕且守”①,分设铜山、浯屿二游兵,分班轮戍,春秋汛守。《澎湖厅志(全)》载:“万历二十五年(1597),增设澎湖游兵,甚至料罗、东湧、大小甘山亦设远哨……次年春,又虑孤岛寡援,增守一游总哨,舟师称是。又于海坛、南日、浯屿、铜山、南澳大寨游,各抽哨官一人,领坚船三只,汛时远哨该岛,以联声势。”②
  清统一台湾后,其海疆治理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其海权意识和海洋观念仍十分薄弱。“台湾居东南沿海之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清领台湾后,政治上闽台合制,军事上则是闽台一体联防。”清代台湾班兵名额,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各有不同。《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五武备志防戍篇·班兵制度》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定制设水陆战守兵十营,共一万人。”③澎湖由此始设班兵营制,选调之人既要求“年力精壮,有身家”,“更迭往戍,期以三年”。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反清起义被镇压后,清廷严班兵制度,《清圣祖实录》载:“台湾驻劄之兵,不可令台湾人顶补。兵之妻子,毋令带往,三年一换。”《清高宗实录》又载:“台湾戍戌守兵丁,将来自仍应分班轮换。此兵丁,籍隶漳、泉者居多,若分拨营汛时,漳、泉两处庄民,即以同籍之兵,派往防守……”
  在驻澎湖班兵中,“铜山水兵是水师的主力之一,尤其是澎湖水师协之中,铜山营兵一直占居很高的比率。清初(1684-1782年)澎湖水师协兵力有1805人,其中铜山兵135人(7.5%);清中叶时(1782-1868年)增为431人(23.9%);清末(1868-1895年)澎协兵数裁减至749人,铜山兵仍有215人(28.7%)。”④这当中有铜山籍的澎湖协水师副将游金辂,澎湖水师右营游击黄象新、江鹤、吴得勋,澎湖左营游击谢希贤、黄步青,澎湖右营中军守备余国章,澎湖左营中军守备谢建雍、陈沂清、郭世勋,澎湖水师把总后升守备黄
  定国,澎湖右营千总卢菁华等。澎湖左营武略骑尉陈池在甲午海战时镇守澎湖马公炮台,率军奋击日舰,因清政府腐败无能,下诏投降,于是忍痛解甲,蛰居澎湖,后因国殇忧民而死。
  清·范咸纂辑《重修台湾府志》卷九·《武备志·台湾府志·恤赏条例》载,戍台班兵“兵丁娶妻及子女婚嫁各赏银三两。”“期满,班兵换回内地,分上、中、下游给盘费。上游赏银二两,中游赏银一两五钱,下游赏银一两。”《续修澎湖县志·地理志》载,在澎湖娶妻生子的班兵,其籍贯又以铜山、泉州所属三邑及福州府为多。据台湾学者余光弘调查表明,“在清中叶后左营中人数居第二的铜山兵也引入不少人移居妈宫。当时自称铜山人的居民有140户770人,占人口22.51%,多聚集在东、南、北三甲之间”。许多退役的班兵因家口在澎湖而定居于澎,至今在澎湖仍可找到源于东山冠籍的地名,如铜山馆、顶街、下街、八尺门等。
  轮戍的铜山班兵殉难后,其大部分尸骸装于“金斗瓮”被运返铜山,分别安葬于演武亭万福公和南门义冢。铜砵村的谢茅友退役后定居澎湖,卒葬与澎湖,直至清乾隆年间,其骨骸才由族亲迁回祖家。“埋葬在义冢的黄姓将士有姓名可考的有黄成嘉、黄春、黄国、黄碧禄、黄汉生、黄生等9人,人数有姓名可考的阵亡将士总数的第三位。”⑤
  在长达200年的班兵轮换制度中,从铜山营征调的班兵先后赴戍台澎、艋舺、凤山。他们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付出很大的牺牲。清末铜山乡贤马兆麟不禁悲怆赋诗道:“重洋百里戍台湾,艋舺澎湖递换班;二百年来人事变,征夫休唱念铜山。”至今,东山还保护完好有供祀戍台班兵亡灵牌位的“义勇祠”、供奉戍台班兵李斌光之妻吴氏及三子女的“四命妈祠”,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戌台官兵墓”。在澎湖妈宫也建有“昭忠祠”,供祀铜山籍戍台班兵灵位,其中有姓名者45人。
  澎湖铜山馆的建置
  铜山馆位于澎湖县马公市复兴里,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为清代澎湖驻军所设四个标馆之一,主祀从祖庭分灵而来的武圣帝君,故亦名“武圣殿”。
  《澎湖厅志(全)》载:“清康熙二十三年设立营制,陆续起盖墩台营房……水提、铜山、南澳、闽安四标,各有私房,名为祀神。”“各标又各有伙房,标兵私建,均在妈宫大教场。”⑥
  “铜山馆座西北向东南,馆前有小广场,庙埕用及腰高的白色雕刻石栏围成。属闽南式寺庙建筑,合院建筑,二进三开间。立面石雕精美,正面花窗为人物骑马提枪图案,屋顶瓦当、滴水瓦采用绿色琉璃瓦,燕尾飞檐,门楣上牌匾写铜山武圣殿,门柱对联:‘铜刀舞冷艳斩杀奸臣贼子;山势吞魏吴浩然义胆忠心。’壁体还镶嵌有《铜山武圣殿落成碑记》《澎湖铜山武圣殿简介》《铜山馆改建捐题碑记》等多通碑记。”⑦
  由于班兵三年一换时或因风潮不顺,或因船少兵多,候配需时,驻澎班兵各依其标营建立伙房,作为班兵候风落脚之处。出戍澎湖的铜山班兵在铜山营区设伙房,名曰“铜山馆”,奉祀天上圣母,故亦称“妈祖宫”,后别建兵馆祀“关圣帝君”。置有康美、悬钟、铜钵、美山、坑尾、铜坑等伙房,奉祀着来自家乡的保护神,祈福护佑,并作为同乡联系的场所。卫戍期满后,大批青壮年“定居澎湖或台湾,与原著民、当地百姓结婚,拓垦番社,形成自己的村庄”。⑧《澎湖厅志(全)·兵制》又载,乾隆四十七年(1782)举行裁兵加饷新章,四标兵员从2000名裁减至1858名,又将金门标兵移戍安平,另拨海坛、南澳、铜山各标兵以补其数。裁减后,铜山营只设战兵52名,守兵102名。同治七年(1868)再次裁兵,铜山营仅剩战兵19名,守兵52名。⑨
  1895年甲午海战时,镇守马公炮台的铜山籍澎湖左营武略骑尉陈池,率军奋击日舰,后因清朝政府下诏投降,悲愤之下弃官隐居于澎湖。铜山籍班兵林水勇退役后在澎湖建家立业,后开设“船头行”。移居澎湖的铜山人也相继开设了“亦发”“云珍”“乾利”“合利”“兴盛”“清心”“泉利”等多家规模较大的老字号饼店,经营铜山名饼,销售全台岛,于澎湖铜山馆设立饼业会馆。铜山“利东”“开荣”“清河”“文周”“永合隆”“永合华”“有福”“建成”等百余号商船,台澎的商船“金顺利”“晴荣丸”“中兴丸”“金长顺”“自源兴”“振源”“振兴”“振茂”等商船也常年往返两岛,进行易货交易。他们不忘初心,始终传承着桑梓祖廷的神明香火,保留祖家相同的岁时节俗;他们以关帝的“忠、勇、仁、义”精神为道德楷模,广植福德、为善最乐,为促进澎湖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台湾铜山馆在日据时期,被日本人拆除改建为邮政局、马公街役场。于是,铜山人“迎帝座至妈祖馆,与天上圣母并祀一殿”。⑩清末,铜山馆逐渐变成同乡会馆,为铜山籍商人聚集之所。1948年,铜山馆与妈祖馆合并,易名为“铜山武圣殿”“规模式廊,壮丽踰越旧观”。“铜山馆是铜山营班兵建立的奉祀武圣帝君的庙宇,关帝既是武营的行业保护神,又是东山的地方保护神,铜山馆建于武营而兼庙宇、会馆性质,是典型的神缘、地缘和业缘的组合。”香缘把人拉得更近,神缘把人拉得更紧,东山与澎湖也不例外。
  同漳州许多地方一样,东山自古也是台湾同的胞祖籍地,两地血脉相连,源远流长,语同音、歌同调、俗同风、食同好、文同源、祖同宗。无论是民间信仰、文体艺术,还是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间虽经历过日据时期以及两岸的政治军事对峙时期,但海峡藩篱始终难于割断两岸之间的“五缘”关系。
  戍台班兵墓及祭祀民俗
  东山戍台班兵墓位于东山县铜陵镇演武社区,原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铜山城西万福公,1962年重建,2016年重修修葺并扩大墓园,现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内有总坟墓一座,有墓碑坟墓101座,无墓碑坟墓10座,有的因遗失姓名只能在墓碑上镌刻“八名同归”“十九人遗失姓名”等字样以示悼念。2008年,“东山戍守台湾官兵墓群”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12月成为第七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份入列《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铜陵民众始终没有忘记这些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每逢农历初二与十六都有人前来祭拜,每年清明节和农历七月中元、岁末之际都有献供祭祀,让无祀班兵神魂能“有所归,乃不厉兹”,体现了体恤、关怀、向善的社会风气,其祭祀活动只增不减,蔚然成风。值得一提的是,家家户户若遇乔迁新居、婚嫁或礼祀天庥(拜天公)时,更是必须在仪式举行前先到戍台班兵墓上香祭拜。由此相沿成俗,成为铜山古城一种特殊人文关怀习俗流传至今。
  【注释】
  ①、②、⑥清光绪十九年(1893)版《澎湖厅志(全)》;
  ③《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五·武备志·防戌篇·班兵制度》,台湾省文献委员会,P17;
  ④余光弘,《清代戍台班兵文物的整理与保护—从东山戍台班兵墓谈起》;
  ⑤黄炳钦,《铜陵黄氏调查》,《东山政协文史》第25辑,2012年,P260;
  ⑦涂志伟:《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2015,厦门大学出版社,P399;
  ⑧余光弘:《清代的班兵与移民:澎湖的个案研究》,板桥:稻香出版社,1998年,P245;
  ⑨林豪:清光绪《澎湖厅志(全)》,台湾大通书局,P140-142;
  ⑩〓《澎湖铜山馆武圣殿碑记》;
  〓余光弘,《妈宫的寺庙》,1988,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养生堂(育婴堂)往事
  陈炳文
  重男轻女是旧社会的陋俗,东山各地常有弃婴、溺婴等悲惨情事发生,由此也催生了“育婴堂”“养生堂”等民间慈善场所。据清《漳浦县志》《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记载,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铜山就曾设立“育婴堂”,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设“养生堂”。育婴堂、养生堂见证了这段催人泪下的历史,也成了邑人抹不去的乡愁。
  康熙年间,陈汝咸在漳浦知县任上制定《十家牌法》,明令禁止溺女等陋习,“令漳浦毁天主、无为诸异教,改为育婴堂之四者,皆闽中之善政也”。陈汝咸(1657—1714年),浙江鄞县人。时铜山为漳浦管辖,陈汝咸重教兴学,重修南溟书院,政绩卓著,后入祀铜山名宦祠。陈汝咸也在铜山召集士绅募款设立育婴堂,地址在今铜陵镇旗杆池边(现东山县实验小学)。育婴堂定性为民间慈善组织,凡是地方贫苦人家生育子女无力抚养的、失去父母的、非婚生的、或出生就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婴幼儿,可以送到育婴堂抚养。育婴堂设立董事会,公举地方名士为董事,经费接受社会捐助。对收养来的婴儿,育婴堂雇用乳娘代为哺奶,乳娘挑选颇为严格,其条件:一,健康年轻,二,奶水充足。孩子长大后,接受社会人士领养;也可由亲生父母领回,但必须向育婴堂缴交抚养费作为育婴堂的后续经费。无人领养的孤儿,培养一技之长,日后自立。女婴长大,帮助找对象嫁人。
  一百多年来,育婴堂收养拯救了无数孤儿,后来由于育婴堂收养孤儿逐年增多,义款收不敷支,导致财力接济不上而停办。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遂以育婴堂改设铜山公立东升小学,而以乡之闻人马兆麟长焉。(见《东山县志》民国稿本)”
  育婴堂停办,弃婴无处置留。每于拂晓时分,在大庙头(东安善堂)前殿,渔市场肉砧上,大户人家门前,商家店台上,时有弃婴放置。对此,民众颇有微言。乡贤马兆麟闻知,即召集地方绅士商议,鉴于义款筹集不易等原因,议决设置“养生堂”,把原来“乳养”改为“暂放”,地点设在顶街“纶章垂耀”牌坊石柱下,许家旗杆巷上方。
  据96岁林建德老人回忆,养生堂面积约三、四平方米,靠顶街路有一小窗,小屋里正中砌一小平台,台上放着二、三个装婴儿用的竹筛,门框上方用泥灰塑成蓝底白字匾额,曰“养生堂”。亲属到养生堂存放弃婴的时间大多在拂晓时分,因为此时间段不易被人发现,另一个原因是农村上城挑大粪的大叔大婶们,时有到养生堂挑选女婴当童养媳,他们同样不想让人知道,省得婴儿长大后亲生父母后悔要回。
  亲属放置弃婴之前一定要让婴儿最后在家饱食一餐,然后用红纸写上婴儿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再用红丝线扎紧放入婴儿的肚兜内,为日后婚嫁算八字备用。凡收养弃婴的人,一定要备带红包,对婴儿性别、五官等原因不中意的,要按约定俗成惯例在婴儿肚兜里放上红包,让有意收养的人带走。红包大小不拘,这叫“赏面钱”“见面礼”,以图吉利。从养生堂收养的男婴,起名叫“养堂”或“养生”的至今大有人在。
  亲属把婴儿放入竹筛后,并不立即回家,而是躲在旗杆后等暗处监视。原因是经常有流浪狗、猫聚集于养生堂周围,闻到婴儿奶香味,便进去舔舐孩儿流在嘴角边的吐奶,有的流浪狗还把婴儿叼走,这时躲在暗处的亲属就要出来追赶,否则将发生惨不忍睹的场面。有的婴儿一进入养生堂便啼哭不止,那揪心的哭声划破宁静的顶街上空,让亲属心酸而回心转意,便从暗处出来将其抱回家,对家人说:“罔饲(mong1qi6方言暂养)吧。”久而久之,“罔饲”便是这个孩子一生的名字。有时天已大亮,婴儿还没有人收养,哭声渐渐变弱,婴儿处于奄奄一息状态,躲在暗处的亲属心软了也会将其抱回家,同样对家人说:“只好罔留(暂留)”或“罔腰(mong1yo1方言暂养)了。”罔留、罔罔腰也就成为日后孩子的名字,这一生命符号将伴随婴儿度过一生。近晌午,有些弃婴还没人收养,顶街华表脚那些好心的阿婆怕小生命被饿死或冻死,就询问“婴仔婆”(接生婆)打听谁家有奶母,请求赐口奶水救救这无辜的小生命。如一时找不到奶母,只好熬些米汤饲喂。尽管如此,养生堂内仍常有婴幼儿被饿死或冻死的悲剧发生。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东山慈善人士及华侨捐资在城关大庙头(北极殿)附设救助慈善机构东安善堂。东安善堂曾请来诏安(建县前东山五都归属诏安县,县城在诏安南诏)人贩子,人贩子把捡来的女婴或低价买来的男婴,装在竹笼里,一担担挑到西埔、陈城等墟上出卖或换取地瓜丝。因婴儿是从县城人贩子用笼担挑来卖的,回家就取名“县担”或“县笼”;女孩就取名“县婆”;还有的人家,为了使买来的孩子“好腰”“好饲”,即便是男孩,也取名“县婆”。用白银买的,这个孩子就取名“银买”;买去接传香火的,就取名“传买”;摆在破竹筛上出卖的,买回去就叫“破苔(筛)”;一时卖不出去的,就叫“无人嘀(没人要)”,简称“阿嘀”;在墟场捡到的,就叫“阿□(kioh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笔者下乡到某公社,认识一个叫“二角婆”的老妇人。我抱着好奇心问大队干部有关其来历,这位干部说:“二角婆是在墟场上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的。因瘦得皮包骨,墟场快散时,还没人问津,这时正好有一大婶经过,问要卖多少钱,人贩子说一块银元就行,大婶没心要买,脱口随便还价二角(银辅币),人贩子急于出手,当即同意成交。这个大婶就是二角婆的养母。这个婴儿就取名二角。她长大后心地善良,人缘很好,在村子里辈份大,所以男女老少都叫她二角婆。”
  育婴堂、养生堂的出现是那个年代的不幸,好在它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它折射出东山人的善良民风,我们不应忘怀。
  笔者获悉,铜陵镇党委政府把修复“纶章垂耀”坊列入议事日程。笔者建议,能否在修复“纶章垂耀”坊的同时,在原址(或附近)重建一间面积约四平方米左右的纪念性养生堂,其意义:一,它承载老一辈人的心酸记忆,可让人们记住乡愁;二,活化历史文化旧址,充实顶街路旅遊景点;三,作为一处新旧社会对比教育点,让后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东山“饭舵”考
  常发
  自古以来,在东山岛民间,有一种由原木制作的奇特餐具“饭舵”,它既是生活餐具,也是民俗道具。
  “饭舵”其实就是饭勺。说起它,青年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对于上了一点年龄的人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的餐具了。这种餐具长近20厘米,厚约0.5厘米,形状怪异:上半部分像个光着脑袋的半身人物剪影,下半部分则是船舵形,其名称也令人感到新奇。
  探究“饭舵”的来历,它与东山岛渔家人的生产、生活“沾亲带故”。渔家人长年累月在蓝色田园耕波犁浪,渔船作为谋生的工具,更是渔家人的命根子。因而,渔家人的一些风俗往往把鱼和船捆绑在一起。
  一条渔船的操作是否灵便,与船舵好坏有很大关系。船舵是航船的方向盘,船上的艄公是操纵“方向盘”的舵手,渔谚云:“大海航行靠舵手”“烂舵公磨死伙计”,说的便是舵手的重要性。因而,东山岛渔家人对船舵和舵公特别崇拜。在铜陵镇打铁街的天后宫,配祀有“水手公”“舵公爷”神像;铜陵镇澳角尾海边的泗美宫,也配祀有“舵手公”神像和神位。这都说明自古以来,东山岛渔民和船民们将船舵与舵公同等看待,甚至把他们神化。有这样一个轶闻:内陆山区的人受雇到船上当伙计,临别前,不了解渔家习俗的家中长辈,常会叮嘱孩子“上了渔船,你就是伙计了,要懂得礼让守规矩,吃饭时要吃鱼头鱼尾,不能贪吃。”其实,如果在船上这样做,便违规败俗。东山岛渔家人吃鱼时忌先吃鱼头鱼尾,更忌用筷子将鱼的尾部夹断。因为渔民和船民们喻鱼为船,而船的尾部通常为操舵驾驶的重要部位,倘若船舵被挫断了,船只便会沉没,人的生命危险可想而知。而鱼头意为整条船的头头舵公,为了表示对舵公的尊重,渔民们习惯把鱼头留让舵公吃。
  每逢订造新船时,船主便有意识地叫造船匠刻一块硬木做的,耐腐的“饭舵”。至今,当地造船仪式还有一道不可忽视的庄重礼节叫“开斧”。“开斧”,就是由造船师傅用利斧在一根最好最粗的木料上削下一块木片。一些渔区老人介绍,最早的“饭舵”便是用这一块木片雕刻成的。以后,人们认为饭舵不但实用,而且有吉祥蕴意,就竞相仿效。上世纪改革开放前,不只渔家,就是城镇乡村居家也都在使用饭舵。
  “饭舵”,这种盛干饭的饭勺不啻为一件艺术品,颇有欣赏价值。渔家人世世代代都要用到,一看到它就喻示人们要永远谨记艄公和船舵的作用,千万不可怠慢、轻视。这是因为船舵长年累月泡在海水中,如果不选用优质木材就容易出事故。渔家人对“饭舵”情有独钟的原因还在于这种餐具设计有其科学独到之处。首先是在咸腥多、盐份大的沿海地区,它比之铁质等金属饭勺不会生锈。其次是盛饭时很好用,任由打多打少,犹如乒乓球运动员手持的球拍,运用自如。1971年,有一次新加坡亲戚到笔者家做客,吃饭时,掀起饭巾(那时候盛饭的饭钵多是陶瓷的,饭巾替代盖子),看到我们插在干饭上的饭舵感到极大兴趣,回去时不接受我们送的土特产品,而索要两支饭舵,这真是大出我们意料之外。他们说,国外没有这玩艺,带回家让小字辈们了解祖家的风土人情。小小饭舵能够起到敦亲睦谊作用,既让我们感到神奇,也让我们兴奋不已。
  在东山岛沿海村,渔家人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七月廿九(沿海渔村中元节)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海活动,这一传统的渔区民俗,除了需用许多牲礼外,还需用好几碗尖锥形米饭,使用饭舵时,就容易把干饭打成尖锥形,这也是现代一些饭勺不易做到的。使用饭舵还有不少好处,广为人们认同的就是不会刮伤饭锅,不会生锈。使用起来很轻便,即使不慎掉落海中也不下沉,仍可捞起。
  渔家人对一件事物特别珍爱,往往表现出五体投地般的崇拜。在渔船上用餐,饭盛好后,饭舵要竖着插在饭上,禁忌把饭舵斜插或放倒,因为饭舵在渔民的眼中等于船舵,船舵倒了意味着不吉利。说来有趣,就连“中元”等传统大节,渔家人也习惯剪几张饭舵形的红纸贴在雪白的米饭上,象征年年有余(鱼)、一帆风顺。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上各种材质的现代餐具琳琅满目,任由选购,古老的“饭舵”逐渐被各种各样不同材质的的饭勺所取代。但是作为民众历代使用的饭舵,尚未在人们的视线消失。民间祭祀以及传统年节,仍然有一些家庭在使用这一古老而神圣的饭勺。
  东山关圣帝君联精选
  谢泗洲
  一、铜陵武圣殿
  1.数定三分扶炎汉,削魏平吴,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
  此联为黄道周于明崇祯八年(1635)辞官返梓时所撰,悬挂于大殿石柱之上。
  需要说明的是,原联的上联中“平吴削魏“,今改作“削魏平吴”。
  附:《东山文艺》2015年12月15日第4期78页“关于东山铜陵关帝庙的帝君联之我见”部分文字——
  东山铜陵关帝庙内殿神像前的帝君联,原乃明大学士黄道周先生亲笔撰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幅帝君联,由于文革期间,关帝庙被这场浩劫冲击,庙内很多物件遭到毁坏。粉碎”四人帮“后,武庙重修,其中黄道周先生亲书的帝君联已下落不明。为庙宇复原配套完整,本邑书法家沈振东先生携同县文史研究员陈秋顺先生往厦门,找到书法家许霏先生,将他收藏的这对帝君联拓印到东山重新刻制。这副联,上下联各21字。今将联句并逐字平仄列注如下:
  上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
  平仄为:去去平平平平去 平平入去 平上上平 去上入平去入
  下联: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
  平仄为:去平入去去平平 平平入上 平平平去 平平平入平平
  对比此联的平仄,笔者在一九九七年曾对朋友陈福先生(东山县诗词学会会员、铜陵镇灯谜协会秘书长)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上下联的对仗,第一句、第三句属合对,第四句虽然是拗对也算合对。不妥之处是第二句平吴削魏(平平仄仄)对句降魔俘虏(平平仄仄),明显没有对仗,是失对。二.平吴削魏用句不够恰当,众所周知,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鼎立,关羽辅助刘备,匡扶汉室,志在先灭曹魏,后灭孙吴。而不是先孙吴后曹魏。因此,这句平吴削魏应改作削魏平吴,这样,即符合律联的对仗,又符合史实,使整副对联达到完美。关于这件事,几年后,陈福先生说他的书法老师沈振东先生也指出此联的缺陷,和笔者同样的见解。
  特别强调一点,黄道周先生是明代大学者,学养精深,知识渊博,对联律平仄的对仗的谙练和驾驭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原由黄道周先生亲笔撰书的帝君联,相信不会出现如上所说的谬误。后来这副对联的失误,究竟是何原因,至今尚未可知,据推测很有可能是文革后武庙重修,当时,许多人对平仄这个概念还不甚清楚,或因人手不足,监管疏忽,以致字序倒置,造成此错。笔者以上的粗浅见识,仅供大家参考,不确之处,有请方家指正。
  2.发大圣贤正气,醒愚夫妇真心
  此联为乡贤进士文三俊所题。文三俊,字二仰,明万历年间铜山御批名家进士。此联镌匾于大殿两边,东山百姓家中厅堂多挂此联。之所以如此,即东山人民自古崇尚关帝的浩然正气,意欲以关帝忠义之正气,来唤醒东山民众真诚之心。
  3.山岛雾收舒正气,海门日出照精忠
  此联为明末山东薛受益所撰,镌于前殿大门两边石柱,为古时原件。
  4.情同骨肉兄及弟,义薄云天君与臣
  此联镌于大殿嵌墙石柱,题撰者佚名。笔者认为:上联“情同骨肉兄及弟”,因平仄关系,若改作“情同骨肉兄和弟”更佳。
  5.尼山未见之刚者,邹峄难言此浩然
  此联镌于大殿正面嵌墙石柱,题撰者佚名。
  二、铜陵赤塗窟武庙①
  1.河北辞归,怒斩阿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
  2.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忠昭赤日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义薄青云
  3.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说明:该武庙在华福酒店下面100米处。
  三、居家中堂
  1.忠存汉室三分鼎,义贯春秋一部书
  2.忠扶汉室尊三教,义结桃园耀两间
  3.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
  4.浩气千秋昭日月,丹心万古贯乾坤
  5.万古精忠昭日月,千秋大义壮山河
  6.知文儒雅心如镜,奋武神威义薄云
  7.削魏平吴扶炎汉,降魔伏虏佐熙明
  8.维社稷功高武穆,读春秋德配文宣
  9.德配文宣垂万古,功高武穆冠千秋
  10.玄德兄翼德弟,德兄德弟
  子龙友卧龙师,龙友龙师
  11.青龙刀达旦烛凌霄浩气;丹凤眼卧蚕眉盖世威风
  12.张赵马黄同五虎,忠仁义勇数一人
  13.仗青龙骑赤兔封金挂印驰千里;睁丹凤竖卧蚕扶汉辞曹事一人
  以上对联,从不同角度歌颂关帝忠勇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品德,也体现了铜山古城人民对关帝的无限敬仰。
  注:①铜陵赤塗窟武庙,也叫衙顶关帝庙,在水寨大山之下,何时建待考。
  以上13副对联其中2.6.11.12.13五副对联乃笔者所撰。
  东山名胜楹联访读
  翁伟庄
  楹联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她以凝练、工整、富有韵味的艺术特色,博得人们广泛喜爱。东山是著名旅游海岛,风景名胜众多,许多景点镌有精致的楹联,赏之倍觉精神。这些楹联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表达作者对景观的审美感受及对内涵的发掘理解,起到画龙点睛、增光添彩的作用。
  我对楹联虽心存爱好,但仅知皮毛。今年春节,与几位朋友相约寻联赏艺、览胜求知,第一站便来到东山关帝庙。
  此庙是全国四大关庙之一,也是台湾、东南亚众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坐落于国家4A级“东山风动石景区”之内,其以悠久的建庙历史、精致的建筑风格和鼎盛不衰的庙祀香火蜚声海内外。
  庙里镌有多副楹联,各具特色,引人入胜。尤令我们倾心的要数敷挂于大殿神像前方石柱,由明末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吏部尚书、理学家、书法家、里人黄道周题撰的“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此联站在历史的高度,褒扬关帝忠勇仁义的美德和舍身护国的精神。面对明末战乱四起,外敌入侵,河山破碎,朝廷风雨飘摇的社会现实,黄道周满怀浓烈的忧患意识和精忠报国的远大志向,大力激发仁人志士勇挽时艰、维护国家统一的奋斗热情。据民间传说,崇祯年间,荷兰红毛番十几艘兵舰进犯东山,形势危急,关帝威灵大显,横刀立马,腾空而出,协助东山军民击退荷寇,大获全胜。黄道周深感圣恩,洗手焚香,撰写此联。该传说是否可信,无从稽考,但此联流传至今已近400年,影响尤为深远。
  上联写的是关公的生前事,“数定三分扶炎汉”表达的是忠,“平吴削魏辛苦倍常”突出的是勇,“未了一生事业”慨叹的是尽仁尽义。下联写的是关公的身后威,“志存一统佐熙明”表达的是维护祖国统一,“降魔伏虏威灵丕振”突出的是驱除强敌,“只完当日精忠”赞叹的是至圣至美。
  全联立意高远,紧扣民族精神和道德大义;主题鲜明,气势恢宏;叙议结合,意蕴深刻;达到进步思想内容与完美艺术形式相统一的境界,实非大家之笔莫属。
  后人对联中“熙明”有两种解释,一是泛指兴盛、光明;二是特指富有希望的明朝皇业。我们观点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以扶佐明朝来对上联的匡扶汉室似乎更为妥贴。
  有人用当今楹联格律比照,发现联中似有个别不符格律之处,但仔细品味,瑕不掩瑜,总体无损其绚丽夺目的光芒。
  如果说,黄道周所撰之联赞颂的是关公人格之美,那么,敷挂于大殿神像左右石柱,由我岳父陈秋顺所撰之联赞颂的则是东山关帝庙宇之美。“岗势奠龙蟠水秀山明观雉堞日升烂漫丹霞照万古精忠百代仁风贤圣里;屿形呈虎踞地灵人杰仰猊炉香爇氤氲青霭塞两间正气千秋祀典帝王宫。”该联是岳父应台胞蔡宜成之约,创作于1991年桂月,由蔡先生出资制作联匾,敬奉于神像之前。
  此联立足写实,升华意蕴,寓情于物。上联“岗势奠龙蟠水秀山明”赞颂了庙宇的雄伟和环境的秀美;“观雉堞日升烂漫丹霞”放眼远瞻,这里依山面海,城堞衬天,迎日东升,曦光焕彩;“照万古精忠百代仁风贤圣里”关公的精神如天之日,蕴育了东山这块宝地,哺养了历代众多志士仁人。下联“屿形呈虎踞地灵人杰”环顾周边,岛屿棋布,千姿百态,地灵人杰,相互衬映;“仰猊炉香爇氤氲青霭”仰观庙内,香火鼎盛,烟霭盘桓;“塞两间正气千秋祀典帝王宫”这充盈天地的浩然正气,深得人心,千秋绵亘,造就了人们心中不朽的武圣宫阙。全联谋篇稳妥,用词典雅,对仗工整,平仄互押,足见岳父韵文之功力。
  在关帝庙大殿紧贴神像两侧,悬挂着东山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文三俊题撰的“发大圣贤正气;醒愚夫妇真心。”该联站在朝拜者的角度,赞颂了关帝的灵威及其教化的力量。入庙仰圣,在神像面前深切感受到发自大圣贤关帝的浩然正气;神恩浩荡,唤醒了朝拜者心灵深处的大彻大悟。全联贴切、厚重、工整,特别是采取了联学中极其少见的“一三二”句式,短短十二个字,既准确又生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文三俊先生高深的联学造诣。
  拜读了关帝庙里楹联,受益良深,我们又来到近邻的黄道周纪念馆。
  黄道周,明朝天启年间进士,道德文章,冠绝一时。徐霞客先生称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黄道周一生崇尚纲常节义,从政精忠强谏,御敌捐躯殉节,名气直逼屈子文山。
  纪念馆主殿门柱镌刻着当代福建著名教授黄寿祺和黄典诚的两副对联。黄寿祺教授所撰之联“浩然正气直与文山同壮烈;卓尔奇才长教左海焕光芒。”上联说的是黄道周忠仁节义、捐躯报国的浩然正气,直与文天祥一样壮烈。下联说的是黄道周的学问才识,出类拔萃,长使福建文坛焕发耀眼光芒。全联立意高远,感情深切,词语流畅。
  黄典诚教授所撰之联“收局文山气节冰霜千古烈;行吟屈子辞章风骨一家雄。”此联运用倒叙的手法,采取比喻的笔调,先说黄道周的人生结局与文天祥一样,都是临死不屈,为国捐躯,其气节如冰霜纯洁,千古凛烈。再说黄道周如同屈原般忧国忧民,奔走呼唤,其文章之风骨,与屈原堪称伯仲,雄奇盖世。该联意境深邃,独具匠心,上下联意象对称,具体生动,可谓力作。
  欣赏了黄道周纪念馆的楹联,大家兴趣犹浓,继续前行,来到位于铜陵西部的九仙山。
  此山蔚然秀峭,幽岩曲径,风景绝佳,山上建有九仙石室。据传,明洪武年间,朝廷调兴化府官兵镇守东山,戍海官兵携仙游九鲤湖仙公神灵奉祀于此,始有九仙山之称。
  山上题咏石刻甚多,各领风骚。观瞻之余,勾忆起《东山县志》(民国版本)曾记载:东山清代举人、书画家马兆麟于光绪三十四年在九仙山增葺其岩,并题联对“鸿雪旧栖踪一面山峦三面海;莺花新世界二分人力八分天。”该联概括了九仙山的峻秀,赞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浩瀚大海三面拥绕着九仙山,峰峦之上,一望无垠,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海天澄澈,凡尘不染,这当是古代仙人栖息的地方。俯看四周,城廓万家,帆影点点,又是一片莺花新世界,一派繁荣太平景象,这既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也得益于人们的开拓创造。全联俊逸、洒脱、清新,穿越时空,一气呵成,飘逸中显厚重,豁达中见精致。其笔法之高超,实令后人难以逾越。惋惜的是,历史沧桑,几经毁建,此联真迹已不复存在。
  日臻中午,我们返回西埔,同行推荐西埔虎山公园有新镌的楹联佳作,大家相携前往观赏。
  虎山公园是几年前开辟的休闲游乐公园。这里依山而建,环境优美,大门牌楼石柱镌刻着醒目的对联“登高揽胜数十里新城崛起光耀宝岛;感物怀人多少代健儿奋发挥洒风流。”该联由东山县政协原主席、现任县文化发展研究会会长高爱明先生题撰。大气雄浑,富有深意。上联,登高揽胜,西埔新城尽收眼底,今日建设成就绚丽夺目,辉耀全岛。下联,感物怀人,不忘历代先辈励精图治、艰苦创业、风流济世。是的,无数先辈不懈努力为我们今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样,今人的奋斗拼搏,终使先辈的梦想得以实现。
  瞻仰高爱明先生的联语,我沉思良久,顿时感悟到,此联不仅用在虎山公园十分贴切,把其意蕴运用在东山楹联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上,同样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楹联的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厚积淀,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让人一往情深;这正需要一代代后来人精心呵护,学习精华,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撰写更多更好的楹联作品,使楹联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话说竹筏
  林舜亮
  我们的先人很早便发明竹筏。别看竹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但它在人类航海史上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笔者从陈立群先生处得知,2000年以来,为研究史前台湾海峡航海与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中美学者联合对东山大帽山贝丘遗址考古发掘。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几乎每天都有新发现,重要的发现有石锛、石箭镞、石球、凹石、各种纹饰的陶器、陶片、纺轮、骨制品和数不清的鱼骨、贝壳等等。这些在常人眼里一文不值的玩艺儿,在考古学者眼里,是蕴含远古时代极为丰富的生命信息证物,尽管它们有的仅是一些碎片,但他们能够用这些碎片复原出一个史前文明,甚至能够为南岛语族找到他们早已失落的远古家园。
  面对着出土的石器和陶器,学者们都非常兴奋。夏威夷大学罗莱教授说:“这里的石器无论是器形和制作手法,都与南岛语族的波利尼西亚石器十分相似”。来自哈佛大学的学者焦天龙也介绍说:“你看,这些陶器与澎湖列岛上锁港遗址的陶器有很多相似性,而且我发现它们与台湾本岛某些遗址的陶器也惊人地相似”。
  然而他们都没有想到,更令人吃惊的还在后面。在对出土的石锛(一种原始的造船工具)做了成分分析后,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石锛的原材料竟来自澎湖列岛!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早在我们可以想象之前,就架舟出海、渡过台湾海峡,频繁的来往于两地之间。
  焦天龙先生在他后来的一篇文章里写道:“……大帽山与澎湖和台湾本岛的密切联系,表明当时这里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高超的航海技术,可以自如地跨越台湾海峡。很多研究者认为,台湾海峡的新石器时代的航海术是后期南岛语族航海术的发端。那么,进一步探讨大帽山遗址与澎湖和台湾的联系,其意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台湾海峡的考古了……”
  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有大批红色陶片,即便已经埋藏了五千年之久,颜色却依然鲜艳。刚从泥土里发现时,人们立刻就被它们吸引住了:不仅是由于它夺目的色彩,更是因为它看上去与在万里之外的波利尼西亚出土的“红衣陶”如出一辙。“红衣陶”是一种先抹一层红色化妆土再烧制而成的陶器,一直被认为是大洋洲新石器时代的“拉皮塔文化”居民群体的独特陶器。拉皮塔文化,是以新喀里多尼亚岛西海岸的拉皮塔遗址而命名的,它的年代约为前1500—前500年左右,是南岛语族在大洋洲地区最早的祖先文化,是后来波利尼西亚文化的直接祖先。这些嫣红鲜艳的陶片,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把东山岛和太平洋上那些小岛紧紧地系在一起。
  在遗址发掘将近结束的一个早晨,专家们很早就来到海滩上散步。专家们边走边讨论着关于族群迁徙的话题,显然考古发掘所获,让他们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年迈的鲍尔·卡诺斯先生尽管不是课题组的正式成员,但作为夏威夷日报的资深记者、专栏老作家和航海爱好者,对南岛语族起源的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研究。他常常逮住别人的话题发问:“Why?”从而把话题引向深入。此时大家谈兴正浓,他突然一声“Why?,新问题便又来了:“5000年前大帽山人或称东山岛人,有穿越台湾海峡、远航太平洋的能力吗?波利尼西亚人有竹筏与航海本领,他们有吗?”
  陈立群先生指着不远的海岸对专家们说:“那不是竹筏吗?”东山岛上的人们世代讨海为生,在这里随处都可以见到竹筏。没有想到让学者们一下子都兴奋起来,卡诺斯先生更是激动不已,端起相机不停地拍照,然后抚摸着竹筏,自言自语道:“也许我们都错了,我们一直以为竹筏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专利”。
  东山岛上这再普通不过的竹筏,对研究南岛语族起源问题的学者们来说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现,因为它有望找到南岛语族族群迁移的一个最为关键性的先决条件。接下来几天便是新增的“竹筏专题调查”。
  后来陈立群先生看了台湾中研院凌纯声先生的相关研究资料,更加理解了卡诺斯先生当时的兴奋,原来东山竹筏的大小尺寸、所有配件、制作方法与工序,不仅与台湾南岛语族的竹筏形制与工艺完全相同,甚至跟波利尼西亚地区南岛语族的帆筏也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回美国后,鲍尔·卡诺斯便在夏威夷日报上发表一篇有关东山竹筏的文章,引起不小的反响。
  东山岛位于东海和南海交汇处,与台湾隔海相望。自古便是闽南地区的重要通商港口,航海业和造船业十分发达。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依托东山这些优势,建立了古代船模研究所,聘请专家学者和造船世家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匠,研制我国沿海地区古代各种海船模型。
  我的父亲林明谦和岳父陈春桂是土生土长的东山岛渔民,两位老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竹筏打交道,他们自造竹筏,以竹筏为船具钓鱼为生。父亲还是钓友圈里闻名的造筏高手,钓友们制作竹筏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难点都请父亲帮忙。岳父陈春桂的父亲是一个造船工人,像做“尾金”(下舵承)这样有难度的活儿,只有他们几个老师傅干得了。竹筏是东山最古老也最普通的航海工具,从古至今变化不大,两位老人完全胜任复制古竹筏的工作。
  2006年,陈立群先生和古船模型研究所工作人员一起,找到了我的父亲和岳父,成功复制出3艘仿古航海竹筏模型,其中2艘运到了美国夏威夷毕士普博物馆进行展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使更多的人们赞同“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福建东南沿海,后经台湾岛向西南太平洋传播”的说法。后来两位老人又复制了3艘仿古航海竹筏模型,分别放在福建省博物院、漳州市博物馆和东山县博物馆。
  父亲和岳父所制的船模按照一定比例设计,严格按古代的规格、用材、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等进行制作,并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真实性和可靠性。船模不但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为老人赢得一定的荣誉。曾有客商愿意放定金预购竹筏模型,两位老人因年老体衰而不得不放弃订单。
  二
  随着小型柴油机和汽油机在东山岛使用和普及的力度不断加大,竹筏这一古航海器逐渐有被完全替代的趋势。为使竹筏制作工艺不被历史的烟云所湮灭,为了给以后的潜在的竹筏研究制作者提供便利。笔者回忆父亲生前所述,结合岳父的谈话内容以及参考陈立群先生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决定对竹筏制作工艺和各个部件配件做一点文字记录,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东山岛竹筏原料主要采用来自平和、南靖等附近地区的麻竹,麻竹竿长可达20-25米,直径15-30厘米,适用于竹筏的取材尺寸要求。麻竹筒壁厚,材质坚韧,用火烤后能够折成一定弧度,可以满足竹筏前部需要弯曲的工艺要求(并非所有品种的竹子都能用火烤弯)。新砍下的麻竹须放置一定时间,风干后方可使用。制作竹筏时,竹子须先去皮,目的是减轻其重量,增加浮力,防滑,又使竹筏不容易因暴晒而开裂,更重要的是,清仔油(桐油的一种)可深深地浸入竹子的肌理,防腐效果更好,达到延长竹筏使用寿命的目的。
  不同用途的竹筏,所需竹子的根数、尺寸和形状也不同。延绳钓竹筏(东山话:撩白鱼的竹排)所需的竹子为12根,尺寸是三丈二(造船时,一丈只等同于三尺,并非三尺三),竹筏前后都是平的(航行不是它的主要功能,它是由母船(大翘船)载它到目的渔区,再放到海里作业,回来时也由母船载回,无需考虑航行时的阻力问题。以航海为主要功能的竹筏所需的竹子的根数为单数,7、9、11…根,比如,早期航运竹筏和远钓竹筏,筏形前尖后平,筏头上翘,海水的阻力被最大程度地减少,像一根利箭穿行于波峰浪谷间,尺寸比撩白鱼的竹排大;近钓的竹筏一般采用8根竹子,筏形前尖后平,筏头一般不上翘,尺寸比撩白鱼的竹排小。
  竹筏的主体是由数根去皮的竹子和几条加固木条合拼而成,古代采用山藤来捆扎,现在改用铁丝。捆扎竹筏的山藤,叫朱藤,一种紫红色的爬藤植物,来自于东山岛附近的山区。为了增强坚韧性和耐久性,山藤须去表皮,浸桐油;铁丝有时上漆,捆扎竹筏的顺序是由竹筏的后部开始,逐步向前,把竹子粗的一端对齐,尺寸最长的竹子放在最中间,左右对称,越靠旁边的竹子尺寸越小。捆扎好的竹筏外形像一支放大的竹签,延绳钓竹筏除外。
  竹筏主体制作完成后,须在其上安装必要的配件。
  竹筏上的加固木条与竹子垂直,各个木条互相平行,行距也大致相同,但在竹筏中间偏后的两条横木,它们之间的行距明显小于其它木条的行距,而且两条横木在接近末端的位置都凿了两个方形小孔。这两条加固木条同时也是竹筏床(桨支架)的基座。桨砧是一个形似香蕉的弯曲木棍,两个桨砧的下端分别楔入后面加固木条的两个方孔,另外有两根小木柱,小木柱的两头,一头楔入前面加固木条的方孔,一头楔入桨砧的腰眼,两条小木柱分别支撑着两个桨砧。小木柱、桨砧的下部、桨支架的基座三者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保证木浆划动时,桨砧的稳定性。两个桨砧之间,还有一条圆木棍,木棍的两端,位于桨砧腰眼下方,分别与两个桨砧的中下部位捆绑在一起,这条圆木棍当地渔民叫它“扁担”,它有两个作用,一是让桨支架更牢固,二是当竹筏上岸时,主人可以竖起竹筏,用圆木棍把整个竹筏扛起来移动。靠近桨砧的上端刻有两三道坎,这些坎是用来挂桨箍(细麻绳编成的绳圈)的,划浆者以自己划浆时感到舒适为基准,可以把桨箍挂在不同的坎上,以调整桨箍的高度。桨穿过桨箍,挂在桨砧上,桨的作用是为竹筏提供动力,它由桨叶、桨棍和手把三部分组成。
  若是挂帆航行的竹筏,则需安装帆座,帆座安装的位置是竹筏中部偏前的地方。帆座受力很大,须选用樟木等坚固木材方可。帆座由一块方木中间凿孔而成,有的帆座还嵌入铁箍,把桅杆插入帆座孔里,竹筏便可扬帆出海。帆是先人们为了节省人力的一个重要发明,也是竹筏能够远航的重要保证。帆的材质自古至今有很多种。最早的帆是由“咸草”编织而成,“咸草”编就的帆非常笨重,升起一领这样的帆需动用好几个壮汉。后来改为用竹篾和棕叶编织成帆,先用竹篾编出一个网格状的帆的外形,再把几片棕叶重叠在一起,别进网状的竹篾格子内,当网状的格子被棕叶填满,一领帆也就编成了。这样的帆虽然较轻,却很容易被风撕裂洞破。布帆的出现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既轻便又坚韧。顾名思义,布帆是用厚厚的布匹做出的,为使布帆更加耐用,人们先用红柴水(荔枝木熬出的汤)浸染帆布,再把帆布晒干,经过反复的浸与晒,帆布变得十分坚韧牢固。再把布边滚起来。这样的褐帆(刚刚染完的帆是深红色的,经日晒后变成棕褐色的)简直就是坚不可摧了。后来也有人用厚塑料薄膜或塑料彩条布来当帆材,塑料薄膜或塑料彩条布须包边或折边。为了让航行中的帆能够充分张扬,工人们还要把一些木条或竹竿,平行地缝在布帆上。这些木条或竹竿东山渔民叫它“龙骨”。缝完“龙骨”,还要给帆配升降索和缭索。这样,帆的制作才算大功告成。作为渔区,以前东山城关有好几个做帆埕,现在都关闭了。前不久,经过九仙山下的做帆埕,现已改成养鸡场了。时间像穿梭于海浪间的竹筏,抢救和保护非遗文化时不我待。
  配备风帆的竹筏,非得配备另一重要部件不可,那就是插板(后来也叫稳向板,龙骨等)。根据插板的厚度和尺寸,在靠近帆座的前后位置的竹筏上,开一道长方形的缝隙,插板穿过缝隙直入海水,为了调整插板插入海水的深度,插板的中央纵向地打了几个小圆孔,插销插在不同的圆孔,可以改变插板的高低。插销相当于后来帆船上的枢轴。当风通过推压风帆要把竹筏掀翻时,这时插板与海水会产生一股与风向相反的阻力,防止竹筏翻倒。插板的另一用途是防止风将竹筏推离航道,起到稳定方向的作用。
  为提防航行中海浪将竹筏上的物件冲入海里,竹筏的两边要安装船舷,将一根完整的竹子分劈两半,安装在竹筏的左右两边,竹筏就有了左右简单的船舷。
  为了停泊竹筏,必须配备一只锚,竹筏上的锚比较简单,由一根锚杆和一根锚爪组成。锚杆与锚爪所构成的锐角之间用一根小木棍撑开,利用三角形的稳定原理,保证做好的木锚不变形,再用麻绳将一块长方形条石牢牢地捆绑在锚杆中间。锚绳两端,一端系在加固木条上,一端系在锚杆尾部。有时为图方便,渔民们用石头或带铁环的水泥墩(渔民称之为砣),以砣代锚。
  最后,需要在竹筏尾部安上一把木舵。先用一块坚固的木材做成舵座(上舵承),木舵由舵叶、垂直舵杆和水平舵柄组成。东山渔民把舵柄叫做舵芽,通过操纵舵柄,控制竹筏的航向。
  我父亲和岳父复制出的竹筏船模是按一定比例做成的。现将当时设计图纸主要数据罗列如下:
  筏长115CM、筏宽30CM、桅杆83CM、舵叶长25CM、舵叶宽8CM、帆长57CM、帆宽40CM、桨长85CM、插板20CM、桨砧18CM。
  说明:本文参考引用了陈立群老师《南岛语族,6千年前驶向太平洋的中国人》文章的部分内容,在此深表谢意。笔者完成这篇文章时,父亲刚刚离开入世,藉此也表达我对他永远的缅怀之情吧。
  东山海船钉造技艺及传承人
  高永川
  一、悠久的造船历史
  东山岛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据《东山县志》载,明万历《福州府志》就有这样的记载:明隆庆元年(1567)铜山水寨造船厂就是当时东南著名的五大水寨造船厂之一。该厂以造军用船为主,也造民用运输船和渔船等。南明时期,郑成功也曾在水寨大山下的大澳建造船厂,钉造战船。清代,民间造船业又有所发展。
  作为,东山湾在东海与南海交汇处,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和天然避风港。据考,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曾经率船队在此避风。明代,东山的海上贸易已相当发达,清代及民国时期,东山铜陵的孙家、高家、欧家、陈家和黄家等大户就拥有庞大的“北船”商船队。他们北走天津、青岛、宁波和上海;南往香港、海口、广州和汕头;东则穿过台湾海峡与高雄、台南和澎湖等地进行贸易。
  民国时期的渔船钉造多为个体单干或几个工匠互帮互助,渔船多为小型木船。自从1954年10月组成造船生产合作社以后,东山的海船钉造技艺得到迅猛发展,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能工巧匠。现今尽管原船厂的老工人年事已高,原船厂也因社会发展而改制,但他们的子弟仍旧坚守着海船钉造技艺,特别是在船体复制、复原、古船鉴定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通过制作船模实样,配合航海、考古专家,在地方造船史、海上贸易史研究中有一席之地。例如82岁的老师傅颜镇,至今宝刀未老;有中坚骨干吴添才、孔炳煌等,由于他们工艺精湛,贡献突出,已成为福建省、漳州市海船钉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东山船模制作的兴起
  据陈立群老师介绍:2000年1月,博物馆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本县冬古村浅海处发现一处沉船遗址。遗址长年被海水淹没,水深3米左右,只有大退潮时才短时间出露。不久中国水下考古中心召集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五省水下考古队员和有关专家,前来东山开展沉船遗址的水下探摸工作。2004—2006年,国家博物馆全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冬古沉船遗址进行多次水下考古发掘,获得大量沉船文物。通过对冬古沉船遗址出水的沉船文物分析研究,专家认为该沉船为郑成功战船,其船型属于海上战船的“赶缯船”。
  在此期间,全国第三批水下考古培训班在冬古考古现场实习。为了让学员了解古代各类船型,培养他们对地方船史研究,经中国国家博物馆核准同意,东山成立了“中国水下考古船模研制所”。研制所地址选定在东山县博物馆,后迁至铜陵镇五里亭边。研制所学术及业务方向以县博物馆为指导中心,聘请颜镇、阿照师、老柯、孔炳煌、吴添才、许锡辉等十来位能工巧匠为主要船模制作骨干。从此,船模制作在东山拉开帷幕。
  让我们走入东山县博物馆,阅读“中国水下考古船模研制所”的简介,它会加深我们了解东山船模制作兴起的过程——东山岛与台湾隔海相望,自古便是闽南地区的重要通商港口,其航海业和造船业十分发达。中国水下考古学依凭东山这些优势,建立古代船模研究所,聘请专家学者和造船世家中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匠,逐步研制出我国沿海地区古代的各种海船模型。
  船模按一定比例设计,严格按照古代的规格、用材、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等进行制作,并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真实性和可靠性。研制所成立以来,已完成国家考古部门及其他部门订制的“牵风”“钓艚”“大翘”等古代或近代的船模,为我国海洋文化史、航海史、造船史、海上交通贸易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船模不但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既是一件文物仿造品,也是一件高级艺术品,深受人们喜爱。
  三、海船钉造技艺的优秀工匠及传承人
  (一)颜镇,东山县造船厂退休老师傅。他1953年参加造船互助组,次年随互助组并入东山县造船合作社,一直为船厂一线工人。在他的小客厅,我瞧见他为孙儿端午节在浅海玩耍制作的指挥船船模。船长约70多厘米,船体高低错落有致,顶端指挥台可以瞭望船身四方。老人自小喜爱芗剧,自制的木质“大广弦”“三弦”民族器乐伴他安度闲散时光。他说他更喜欢海船制造及船模制作。2000年初,东山成立“中国水下考古船模研制所”时受聘于研制所,参与东古沉船的鉴定工作。而在船模研制所,他带领一班年轻人,复原了船模“双头尖”“大翘”“牵风”等渔船。虽然颜镇师傅不太识字,但他总能凭经验及精湛的技能发挥传帮代的作用,其任劳任怨,默默耕耘的工作作风值得后人敬重。2013年,颜镇老师傅被评定为漳州市“海船钉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孔炳煌,东山县造船厂工人。笔者初识师傅时,他正忙于从三楼搬运工具及木料到一楼大一些的车间。他原先的船模制作工场租用在民政纸箱厂简陋老旧的三楼露台,大概制作船模的经济收入也是只能维持生计吧,至今他都不敢请帮手,带学徒。船模制作从联系订单到图纸设计直至一系列加工制作都是独自一人完成。孔炳煌师傅出生在造船世家,今年63岁,祖父、外公及父亲几个兄弟都是造船厂老工人。他从小耳闻目睹各类渔船的钉造过程,后在东山造船厂当工人。
  2000年初,孔炳煌同样受聘于船模研制所,参与古船的复原制作工作。十几年来,他坚守在船模制作及订造技艺的世界里。在他的工作室,不仅摆放着他复制的战船“赶缯船”、渔船“牵风”“大翘”、商船“福船”,尚有珍贵的海船技术资料。这其中有清代的《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闽省水师各镇协营战哨船图说》等。据孔先生介绍,该书孤本在德国。他撰写的论文《东山岛“大翘船”传统建造工序》发表在在《海峡科学》2006年第12期(总120期)。2016年,他应邀前往葡萄牙,参加由广州大学与葡萄牙科恩布拉大学联合举办的“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葡关系学术研讨会”,会上他与上海博物馆船模研究中心主任叶冲合作撰写的论文《中国帆船船体造法的探讨》——以福建东山及附近地区传统造船方法为案例,赢得中外专家学者的赞许。
  2009年,孔炳煌师傅以清代福建水师战船则例为基准,复制了“赶缯船”船模,并于2015年参加第十一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012年他参加《自由中国号》丈量计划会议,被台湾海洋国立大学人文学院聘请为古帆船专家。2016他在福州马尾,参加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1866--2016)船政文化与福建造船论坛。2017年加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同年10月,他的“牵风”船模在上海航海博物馆展览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他复制的福船“华光礁一号”被海南国家南海博物馆收藏。目前,孔炳煌先生又承接一只上海航海博物馆的教材演示船模订单,该船模以东山“大翘”船为主体,已完成图纸设计工序。由于贡献突出,2014年孔炳煌被评定为漳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山海船钉造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山海船钉造技术”传承人。
  (三)吴添才,出生在造船世家。13岁高小毕业后跟随父亲钉船、修船。小时候看张老伯钉给邻居小孩玩的小帆船在海面上翱翔,就喜爱小巧玲珑的船模。自东山成立“中国水下考古船模研制所”,他被聘请为船模制作主要技术骨干,参与抢救复原等早期海船工作。十几年来,他先后参与复原的海船有:牵风船、大翘船、册封舟、钓艚船及舢板。由于具备木工工艺基础,经他参与复制的海船其结构及船体的点、线、平面更趋合理。
  2007年吴添才师傅开始独立创建船模及木工工场,他以木工业务为主要谋生手段,其余时间基本投入到船模制作及复原。由于工艺精湛,他的“福船”船模被广东省博物馆选用,且代表中方赴欧洲参加展览,他受到德国汉堡博物馆馆长的赞赏并合影留念。展览期间,中国船史研究古代史学组副组长何国卫对该船模评议意见是:“船模正气地表达了上平如衡,下侧如刀,贵其破浪而行也等的船模特征,符合史料记载。它全面形象地反映了福船的尖低外龙骨、首昂张口、其尾高耸、马蹄形船尾……等福船的主要特征。船模制作精湛,不仅具有船史研究价值还有很高的观赏性。该船模的展出必将有助于中国舟船文化宣传和发扬光大……”他的“大翘船”船模被台湾(东山)大有街房产公司收藏,同时,来自台湾的记者将他及船模制作的技艺用网络方式传播至海峡两岸,称赞他的古法船模是“一份穿梭在历史长河中的匠心”。收藏吴添才师傅船模的还有漳州市旗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还有福建省海魁水产集团在保税仓海汉公园安放三条大规格的“大翘船”船模,其仿制的“大翘船”船模,分别出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七十年代和2010年间。他的船模作品先后入选“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作品展”“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保护展”“闽台文化同根展”。他还在福建省举办的工艺美术百花奖中荣获铜奖。2015年中国航海日,由他复原的中国及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独木舟”,被誉为中华第一舟首次试制完成并在中国帆船帆板东山基地下海试航成功。
  由于吴添才师傅在船模制作、复原领域成绩突出,201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海船订造技术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四、东山船模制作现状与展望
  东山的船模制作同样记录着中国东南沿海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曾经发生的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顽强向大海抗争的精神,为世人展示出东山岛海洋文化辉煌灿烂的昨天与今天。东山县博物馆研究员陈立群先生指出:通过船模制作,可以培养考古人才,认知中华民族造船史、航海史及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开展地方船史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及拓展海洋文化活动。
  现在,东山岛的船模制作规模还是规模不大,颜镇师傅年事已老,孔炳煌和吴添才师傅也只能在自己的小作坊单独运作,尚无法大规模进行接单制作。东山的船模制作已经享誉国内外,展望未来,相信在政府及民间的重视及支持下,更多更美的船模将在世界的舞台展现中国人的风采。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