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斋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12
颗粒名称: 石斋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34
页码: 52-85
摘要: 这两首诗描写了黄道周在长安的孤独和迷茫,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无奈。第一首诗中,他感叹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君主的认可,只能通过吟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认为自己缺乏真正的才能,但又不甘心被埋没。第二首诗中,他描述了自己在长安的生活,矮小的房屋、漏水的船只和短小的蓑衣都象征着他生活的艰难。他感到自己无法改变朝廷的现状,也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不自信。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文化事业 东山县

内容

黄道周《长安偶作》诗九首一二释义
  八哥
  说明:该作品目前存于故宫博物院,《黄漳浦文集》并未收录。
  原诗辨识——
  其一:信有拔山力,难开径寸心。才穷应语命,愁至尚能吟。学道师聋哑,安身宝陆沉。廿年尘出事,一一马头寻。
  其二:矮屋宜欹枕,漏舟皆短蓑。每逢今所恠,似是昔经过。浩叹良吾浅,惊心奈若何。橪香投现岸,小水莫兴波。
  写作背景:
  这两首诗写于崇祯十年(1637)闰四月,长安乃唐朝首都,指代北京。
  作者黄道周于天启二年(1622)38岁时中进士,当年写了《拟中兴十三言疏》,提出十三条富国强兵、振兴朝纲的建议,但一直未被采纳。所以终其一生,皆有怀才不遇之感叹。天启五年(1625),黄道周任讲经筵展书官,一改之前跪行,用平步奉书,得罪了魏忠贤,当了一天展书官就告假回乡。崇祯三年(1630),黄道周复职任右中允。第二年,内阁次辅钱龙锡受袁崇焕拖累,蒙冤下狱。举朝文武唯有道周一人三疏营救,钱龙锡终究幸免于死,道周却被连降三级。尔后黄道周申请退休获批准。临行前,上《放门陈事疏》,规劝崇祯“小人勿用”,惹怒崇祯,被革职为民。崇祯八年,黄道周已51岁,八月因“清望”复职,但热心于著述讲学,无意官场,一直拖着不愿去赴任。崇祯九年九月,黄道周得知清兵入关,北京被围,他马上出山,于十二月底到达京城,时清兵已退。翌年,黄道周倍受重用,当过进士考官,但他还是无心官场,连续五六次辞职,却一直升官,直到任詹事府少詹事。
  闰四月即这两首诗写作时间,内阁选择首辅,黄道周作为会推名单上第一人选,很有希望入阁,他也在意能否入阁。但对于现实,他自己比较悲观,对入阁患得患失,不抱多少希望。这两首诗正好能表现他当时的这种心情。随之,杨嗣昌被夺情任命为兵部尚书,黄道周既反对他的夺情任用,又反对他的筹饷政策,因此草拟了《拟论杨嗣昌不居两丧疏》,准备弹劾杨嗣昌。
  此前由于杨嗣昌也被提名入阁,是黄道周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旦此时上疏,大有谋私嫌疑。因此,该不该上疏,使黄道周很纠结。最后为了避嫌,没有呈上此疏。这两首诗很好地表现他的这种矛盾心理。
  后来,黄道周没能入阁,杨嗣昌入阁。出于对朝廷危机的焦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为此在平台召对时跟崇祯闹翻,让崇祯很难堪,下不了台,经小人挑拔,被连降七级,两年后又因此被捕入狱,差点被杖死于狱中。
  原诗释义——
  原诗其一释义:
  “信有拔山力,难开径寸心。”
  我自信有能力为国家做些贡献,但却难以打动君主之心。“拔山力”用“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典,项羽垓下之歌;径寸心,指心,心在胸中径寸之地。如南朝梁沉约《饯谢文学离夜》诗:“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这句诗意指自己的《拟中兴十三言疏》及《放门陈事疏》等建议未受重视。
  “才穷应语命,愁至尚能吟。”
  君主不为所动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自己根本没什么才干,就这是命吧,虽然发愁至极,尚好还能写诗吟诵。
  “学道师聋哑,安身宝陆沉。”
  既然不得志,不如学一学道家的处世态度,装聋作哑,安身立命,当个隐士就好。“陆沉”,语出《庄子·则阳》,意为隐士。这句诗能很好地表现要不要弹劾杨嗣昌的矛盾心理。
  “廿年尘出事,一一马头寻。”
  想想这二十年一路走来,能让自己摆脱世俗烦恼的时刻,都在旅程中。“尘出”,即出尘,道家、佛家之语,意思是摆脱世俗羁绊。这句诗的大意是说,只有在旅程中才能做到脱俗,在朝就未必了,意指道周对入阁还是比较在意,做不到道家的无为。
  原诗其二释义:
  “矮屋宜欹枕,漏舟皆短蓑。”
  自己住的房屋很低,正好方便躺在床上,会漏水的船,都是穿短蓑衣的人乘坐的。“短蓑”意指困窘之人,矮屋、漏舟、短蓑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艰难处境。道周在京城无房产,不是借就是租,所以用矮屋一词表现。
  “每逢今所恠,似是昔经过。”
  每每遇到如现在所遭遇的不好情形,总是感觉似曾经历过。“恠”音guàii,通怪,指代不好的状况。道周喜欢用生僻字,这是他的文章、思想至今流传不广的原因之一。
  “浩叹良吾浅,惊心奈若何。”
  常常哀叹自己才疏学浅,即使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又奈之如何?意指自己不能改变朝廷现状,也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
  “橪香投现岸,小水莫兴波。”
  把鸿鹄大志扔一边吧,像我这样小小的池塘水,是兴不起什么波澜的。“橪”是多音字,这里读niǎn,通捻,“捻香”即捻香为盟,指代共谋大业。“投现岸”即投岸,语出孟浩然《夜渡湘水》诗“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意为投船靠岸。这句诗表达了道周对入阁不自信的心理。
  作品赏析
  这幅作品是道周草书中的精品,带有章草的古意,行笔严冷方刚,遒劲刚健,如孤鸿独鹤,傲立寒江,凛然不可侵犯,却又酣畅淋漓,飘逸自然,真情流露,豪气冲天,让人肃然起敬。
  黄道周的草书很难辨识,其诗文爱用生僻字且喜用典,所以晦涩难懂。这两首诗用词典雅、贴切、生动,能够很好体现他当时矛盾心理和艰难处境,可称佳作。
  黄道周与其六位桑梓挚友
  林恩赐
  在我的案头有七种不同版本的清陈振藻《铜山志》,有民国稿本李猷明主编之《东山县志》,有清陈汝咸主修的《漳浦县志》,有清秦炯纂修之《诏安县志》和明闵梦得编修之《漳州府志》,以及明末清初庄启俦之《漳浦黄先生年谱》等。笔者在查阅这些志书中有关黄道周先生与桑梓挚友间交往之情事时,对黄子交友中所体现的为人准则,产生由衷的敬佩,由此而撰下文。
  一、黄道周六位桑梓挚友的出身及幼时概况
  黄道周在东山岛有六个挚友,他们的年龄、住地、性格、仕途各异。
  第一位挚友叫陈瑸(1588—1643年),家住铜山城之西门,人称“西陈”。其祖先由南澳入籍铜山,正所谓铜山“南澳陈”。陈瑸因家中贫穷,小时随父移居南澳,后返乡在崇文书院读书。《铜山志》载其“少磊落,有壮志,以气节自许,尤喜谈兵。”
  第二位挚友叫陈士奇(1587—1644年),家住铜山城南门外之屿南村,人称“南陈”。据《南屿陈族谱》和《东山县志》载:其祖先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兴化府莆田
  县东厢龙陂迁来(一说为明洪武二十七年),后因戍守距铜山城南的烟墩山而在此定居,其后代繁衍而形成屿南村,最后迁居于铜山城。父亲陈焯是个渔民,同时也是秀才(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对此既是讨海人,又是秀才的“怪现象”,黄道周一语破的:“吾乡人子弟,拖船荡桨,亦能文章。”陈士奇就是在这位渔民秀才的严格管教下,与黄道周和陈瑸结识并成为挚友,也曾就学于崇文书院。《铜山志》载其“矜才异辩,谈论风声。家贫力学,自六经子史,以及舆图、医卜等书,靡不博览。初应童子试,邑令蒋英奇其文曰:‘今之颜常山也。’拔取冠军。”颜常山即唐代颜真卿堂兄颜皋卿,为史上善辞之忠臣。
  第三个挚友叫刘善懋,其生卒年不详,只知道其祖先于南宋末年由漳浦县刘板迁徙入东山岛,先居于龙潭山,明代迁入铜山城。因为他自崇祯三年(1630年)中举后不仕,故志书上对其记载甚少,无法知道其家庭出身和相关情况。
  第四位挚友是距铜山城七里路的康美村林日瑞(1586—1643年)。其祖先于元末明初由漳浦县霞美迁来五都康美。此君子者出生于士大夫家庭,其祖林大辂是《诏安县志》和民国稿本《东山县志》均有记载的著名孝子,其父林而兴乃进士,官至南京户部主事。林日瑞自小极为聪明,过目成诵,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人品上乘,学业尤佳。
  第五位挚友是距铜山城十里路的樟塘村张廷范,生卒年亦不详,其祖先于南宋末年由云霄西林迁来樟塘。他也是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就生活在祖父张奇杰和父亲张敏的良好家教之中。在他家中,“性至孝,向义”(《诏安县志》语)的祖父张奇杰极为重视人的道德人品修养,认为读书人做事一定要谦虚谨慎。每天诵读东汉时流传下来的民谣:“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的名句。在他家中墙上,悬挂着《二十四孝图》,以此来督责子孙。他为此而率先垂范。父亲张敏是举人,也是一位“行谊端方,性至孝”者,后为安徽南陵县令,为官清廉而死后一贫如洗,是一位被《诏安县志》列为“孝友”的典范。
  第六位挚友是距铜山城近四十里的湖塘村蔡保祯(字端卿),其祖先于南宋末年随宋帝南下迁来。蔡保祯生于明隆庆四年即1570年,卒于清初,为著名清官蔡方平(浙江淳安知县,今千岛湖)之长子。《诏安县志》记载其父蔡方平“于百里外教授,自负米归,养其祖母及母。”蔡保祯就是在这样的良好家风家教下茁壮成长。
  概而言之,黄道周的以上六位挚友,三位为官,三位为民;三位(陈瑸、陈士奇、刘善懋)为铜山城人,三位(林日瑞、张廷范、蔡保祯)为乡间人。
  二、此六挚友的简略生平和与黄道周的关系
  以上所列的六位东山名人,被黄道周视为挚友,评价甚高,而他们的简略生平,也证明了黄道周的慧眼。请看——
  先说陈瑸和陈士奇。对此二人,《铜山志》《黄子年谱》《漳浦黄先生年谱》均载:“陈瑸,陈士奇之于黄道周,师而友也。天启间,先后皆成进士。”洪思《黄子年谱》和民国稿本《东山县志》均载云:“子之学兴,先问业于其家者,唯海边西南陈耳。子盖喜其贫而亲之,入则与子共砚,出则与子共衣,夜则与子共被,日则与子取柴水。子为之叹曰:‘可以援干而舞者,西陈之才,可以曳屣而歌者,南陈之器。’”由此足见他们三个人的亲密无间,志趣相投的特性。后来,他们共同就学于崇文书院,先后成秀才、举人乃至进士;再后来,他们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陈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庠生,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五年进士。据《漳州府志》《漳浦县志》和《铜山志》所载,陈瑸先后在浙江慈溪、永嘉,在江西袁州府和湖广衡州、郴州、桂州等地方任职,后论功奏敕提调七省军务。在任地方官时,他见海寇猖獗而“设法防御,民赖以安;浚筑河渠,兴利除弊,与民休息,至今户祀之。”后率军驻扎湖南,在与张献忠造反军的作战中兵败被俘,被肢解“断其手足,致死不屈”殉国。黄道周的学生、名士郑郏在其诗作《参议赠都御史陈公瑸》赞道:“……读书负大志……指顾称国器……英气世所尊……忠义胆弥壮”(民国稿本《东山县志》)
  陈士奇,亦是万历四十二年庠生,四十三年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后到朝廷任礼部主事、再任四川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当初在回乡治母丧时,适值倭寇屡有来犯,他捐银40两并造“扭攻车”,与父亲陈焯一起,亲率乡亲英勇击杀入侵倭寇。在担任地方官时,他鼓励学子们要以国家为重,铭记为国尽忠尽孝的大节。陈士奇非常重视修孝德。他大力提倡忠孝之道:“凡训迪诸生,首励忠孝大节。”(《漳浦县志》清康熙版)他身居“赣故腻地,公一尘不染”。明末初清学者计六奇的《明季北略·卷二十一》载陈士奇一上任,就对赣州衙署开支用度进行自我约束,严格限制衙署的铺张浪费,规定每天只能买一斤肉;又在自己的内室题写楹联:“任仆辈衙中终日詈争七钱肉;免民间地上三年剥去几层皮。”陈士奇为官自我约束和为民办实事的事迹,使他的廉政美名远近传扬。后来,赣州百姓为了纪念他,“立祠祀之”。志书中还记载他升任四川督学,“驱车日即矢诸神明云:‘宁剜吾身上肉,毋塞彼寒士门。’谢绝竿牍,得士最盛。”即陈士奇为了杜绝求仕的后门,宁可挖他身上的肉,也不阻塞读书人上进之门。在四川担任军职时,他带头把多年的俸银2700余两银子全部捐献出来,又筹集1700两银,用做修理守城的器械和各地军营的急需,最后,为保卫重庆城而英勇献身。还是这位郑郏在其诗作《都御史赠尚书陈公士奇》赞道:“……匡时成伟器,仗节抚川蜀,威严群奸避……喋血犹痛骂,虽死心无二。”(民国稿本《东山县志》)
  再看林日瑞,他十岁时应童子试就名列榜首。万历四十一年中举,三年后成进士。在仕途上曾先后任户部河南司主事、湖广司郎中,升任浙江右参政分守宁绍道时,修捍海塘;最后升任甘肃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在甘肃甘州(今张掖市)殉国,明廷赠以“忠简”。黄道周满怀深情作《林忠简公行状》,文中极为赞美其为子尽孝和为社稷江山而殉身的忠孝两全形象,还赞美说:“公宽厚长者,初望径似阙略,就谈乃豁达露心肝,兄弟骨肉之间,犹无间然。甄别人品,如楚何闳中,汪燝南、樊维城,吴王寖大皆名士,虚心奖掖,一言一行之善不翅口。平生委心竭节……”黄道周尤其欣赏林日瑞的为人处世观点:治理人的道理,在于如何当好人的儿子、皇上的臣子;如何敬重兄长,如何为朋友负责,而这些道理的关键又在于如何看待自己。所以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凭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父亲就能当孝子,凭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君王就能当忠臣,凭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兄长就能友顺和睦,凭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朋友就能施惠于人。
  在与林日瑞的关系上,黄道周在此文中说:“道周与公生同里闬,长缔交盟。”他曾经同林日瑞信宿散步,并留下《从虎墅西入玄墓,过光福寺二十里皆梅花,同林浴元(林日瑞的字)信宿散步山麓四章》的诗篇,从题目上看,即可见他们两人一起游历苏州吴县,在此连住两夜,一起散步观赏长达二十里的梅花,进而可见其心灵的相通。对林日瑞,黄道周在《林忠简公行状》中对他的评价是“学问淹洽而耻尚浮华,抱负匡时而不靳咨访……”即林日瑞的学问渊博深通,却羞耻于崇尚虚华;他怀抱匡正时世,挽救时局的大志,却不吝惜(花时间)调查研究。
  刘善懋,据民国稿本《东山县志》载,他“崇祯三年(1630年)乡试,中式第五名经元,挑选不仕。”其后因为不仕隐居于铜山城外之九仙山,成为著名隐士。著有文集数卷(但《铜山志》记载他载其“自著文选集,播迁遗失。)”,与黄石斋先生友善。《黄子年谱》云:“铜山孝廉刘子善懋之清爽,与丹山孝廉张子若化,进士张子若仲之静温,在盛明之世,皆不乐仕,无一日不以山居自娱。”这种心态,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实属弘达泰然。因此同是有
  渔鼓溪顿坑考记
  张哲民
  渔鼓溪顿坑在哪里,这个问题困惑黄道周研究学界可谓久矣。笔者对黄道周历史知之甚少,一次偶然机会听大家谈及黄道周曾几次在渔鼓溪之顿坑。东山史料并没有渔鼓溪和顿坑的相关记载,这两个地方会不会在岛外?笔者此时想起1992年暑假去云霄县梅林村采摘濒危树木——白果蒲桃标本的情景,当时坐车到车圩,租了一辆自行车上山去梅林,那里有一条清澈的溪流,在山脚下模糊记得有看过“吨坑”字眼。明朝时期,铜山和云霄同属漳浦,有没有可能在那里呢?笔者赶紧百度一下“车圩村”,并没有渔鼓溪出现。又百度“渔鼓溪”,只见百度百科:“下洞村位于云霄县西部,渔鼓溪畔,十字牌岭下,是云平公路必经之处,西连车圩……”继续百度得知车圩村有个自然村叫“屯坑”,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为考究这条线索,国庆节假期间,《铜陵记忆》作者黄振桂老前辈、文史爱好者黄旭明与笔者相约去下洞村、车圩村考察。
  下洞听闻黄道周故事
  在下洞村部,村支书黄徐云热情接待我们,并请来村里71岁的退休教师黄乌森。黄老师对村史非常有研究,是下洞村《黄氏族谱》编撰者。他得知我们来意后,对我们说:顿坑是车圩村一个自然村,当年石斋公在那里教书,顿坑与下洞相邻,走小路只有两三里远。
  黄乌森老师讲了个黄道周不逆天的故事:有一天,石斋公来下洞村会友后要回顿坑,走到半路一个叫“兔仔耳”地方,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他赶紧跑起来,快跑到顿坑时他突然停下来,又返跑到“兔仔耳”。原来石斋公认为下雨是天意,天若要雨淋人,就应该让他淋,不能逆天!于是他又从“兔仔耳”按正常速度往顿坑走。此时雨开始下了,令人奇怪的是雨滴始终落在他身后,就是没淋到他身上,直到走进顿坑住处,大雨瞬间倾盆而下。这一带还流传几个黄道周故事,一个是浮大凉伞的故事:当时顿坑村族长董大望牵头请石斋公来教书。过了不久,村里大池塘浮出一支大凉伞,人们非常惊奇,纷纷议论这是高中的好兆头,董大望洋洋自得,以为好事会应在他家,没想后来是石斋公中举了。另一个是黄道周教九个中十一个的故事:相传石斋公在平和灵通岩教九个学生,最后中举十一个,原来他本人及所教学生全部中举,天天做饭给他们吃的厨师因为旁听石斋公讲课,勤奋学习,也考中举人。还有一个故事传说石斋公在朝廷当大官,他母亲依然住在漳浦一间草棚,生活相当清苦。老人家请人刻了一只木鸡腿,天天沾着酱油吃,于是各种流言慢慢传开了,朝廷派人下来调查,真相大白后,皇帝才清楚原来黄道周是多么的清正廉洁。
  顿坑尚存黄道周史迹
  车圩村离下洞村不远,村主任吴志远年轻帅气,带我们走过六十几米长的车圩桥,桥下是潺潺溪水,当地称为车圩溪,水质非常好,是县城饮用水源地。来到一条山路的拐弯处,只见一块水泥牌子写着“屯坑村”,吴主任找到熟悉当地历史的59岁吴海炎。老吴介绍顿坑自然村有一百多户,四五百人,原来村里董姓是大族,后来慢慢搬迁出去,现在村里大部分姓吴,只剩有几户董姓人家。我们咨询村名是顿坑还是屯坑,才知道原来村名就是顿坑,实行电脑化,派出所误录成屯坑村,但本地叫法还是“顿”(dùn)坑,而不是“屯”(tún)坑。老吴的岳父是本村董姓人家,以前讲过很多董大望和黄道周的故事给他听,我们之前在下洞村听到的几个故事这里也流传。
  当我们得知顿坑村尚存“学地”和“楼地”遗址,就迫不及待要求老吴带路前往。经过村尾土地公庙,庙前立着一支古老旗杆,显示着这个小村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到一片果园旁,一间孤零零的石头屋存放着很多神主牌位,这是顿坑村董氏祠堂。现在董姓几乎搬走了,只剩下这些祖宗牌位。走过一段田埂,是一块平整的高地,四周草木葱葱,花香鸟语,这里就是顿坑村的“学地”,以前黄道周在这里教书。老吴说以前这里立一支刻有文字的石碑,什么内容他不记得了。《漳浦黄先生年谱》(以下称《年谱》)有两次记载黄道周在顿坑,第一次是“二十年,先生八岁。……故独从伯兄讲业于渔鼓溪之顿坑者凡数年。自经传子籍,旁及诗赋声律铅汞阴阳之学,无不耽精元览焉。”黄道周八岁这年,其大哥黄道琛来顿坑讲业(教书),黄道周是跟着大哥来这里的,而且一住就是好几年。在顿坑这几年里,黄道周深入学习了诗赋声律、铅汞阴阳等知识《年谱》载:“二十五年,先生十有三。……按先生和邑王文成祠记云:忆余舞象时,尝游邑中,时时黉西过,瞻旧祠,疑其庭径湫侧,意世有达人,溯源嶓岷,必有起而更事者。今果更子奕起也。”明朝时期,顿坑地处漳浦与平和交界处,西去不远,翻过石梯岭就到平和。《年谱》记载黄道周十三岁时经常去平和游玩,从他后来写的《王文成祠记》所述内容推测,十三岁的黄道周应仍居在顿坑村。《年谱》第二次记载:“三十四年,先生年二十有二。移居顿坑。按徙泽记云:时岁柔兆,二月得乙,爰托幽谷,强负向首,幽触垩树,虽迫处此,岂得已哉。当时伯兄匪石公亦已佐读躬耕矣,……于是先生更筑小隐,引水为池,杂树丹荔、龙目、榛栗诸果。续骚所谓:凿白石以为岩兮,爰遯乎窱之宫者也……”。《年谱》比较详细地记载黄道周这次移居顿坑,就是到深山幽谷生活。顿坑正处于乌山山脉西北麓的一个山坳里,他在这里改筑一间小庐,引水注满围墙外壕沟,过着“隐居于野”的生活,但《年谱》并没有交代他是来教书的。可从顿坑村“学地”遗址以及这一带广泛流传的石斋公故事分析,黄道周二十二岁移居顿坑是被延请来教书的,这应是黄道周历史的一个新发现。
  离开“学地”,老吴带我们走下一个陡坡,来到一个有半个操场大的平地,这里是以前董大望家族的“楼地”,是村里的风水宝地“烘炉穴”。当年董姓家族在这里建土楼,后来人们从山坳里开挖一条水沟,引水到土楼做为生活用水。据说是这条水破了“烘炉穴”,把旺火熄灭,慢慢衰落
  的董姓家族只好搬迁到对面山下居住,这条沟渠尚存。下山时,我们又一次经过古老的旗杆,老吴自豪地说别看顿坑村小,自古村民重学、好学,特别是有黄圣人留下的文化底蕴,古时候就出举人。现在村里每年都出大学生,甚至有考上清华、复旦和厦大。
  渔鼓溪畔龙境堂庵志
  车圩村和下洞村这一带都称眼前这条溪为车圩溪,渔鼓溪在哪里呢?笔者询问下洞村黄书记附近有什么古迹,或许能找出线索。黄书记说车圩溪干流发源于高隐山,那里的高隐寺是明末清初天地会主要活动据点;另一条支流发源于乌山上的梅林村,当地称为南溪,流经顿坑村。下洞村有顶庵虞古庙和下庵龙境堂。“虞古”和“渔鼓”不是谐音吗?我们顿时对这两个古庙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又赶回下洞村。
  车子经过一座气派的五彩山门,我们来到下庵龙境堂,龙境堂悬山顶建筑,二进分上下院,上院有左中右三大殿,中殿为大雄宝殿,左殿奉开漳圣王,右殿奉玄天上帝等神灵。在一口锈迹斑斑的古钟旁边,立有一通《龙境堂庵志》碑刻,想不到谜底竟从这通碑刻上揭开!《龙境堂庵志》碑刻开篇就清楚记载:“龙境堂背靠十二牌大尖峰,渔鼓溪三面环绕,宛如玉带系腰,山清水秀,风景幽雅……”这条溪自古就是渔鼓溪!庵志碑刻又记载这里:“是二十世纪五十年前联结广东和福建的经商贸易的必经之地;东过十二牌岭岽到云霄往广东,西过渔鼓溪石桥,经石梯岭到大溪、安厚、官陂”,石桥名称也是“渔鼓溪石桥”。龙境堂有一千多年历史,由钟公庙衍延而来,庵志碑刻录有早期庙里的对联:“龙堂霞光照耀渔鼓庇佑万民,境内洞庭环绕葫芦威震四方”,有“照耀渔鼓”一词。庵志碑刻还记载:“民众对神佛越来越虔诚崇拜,原十二牌岭顶渔鼓庙、鹧鸪林碧云岩应运而建,与龙境堂成犄角之势,渔鼓庙主奉玄天上帝……”,由此可见顶庵虞古庙原来名字叫渔鼓庙。
  十二牌岭虞古庙来历
  登上十二牌岭顶,虞古庙规模不大,只见真武大帝手执七星宝剑,足踏龟蛇,威风凛凛。按《龙境堂庵志》记载,这座虞古庙以前当是叫渔鼓庙。庙里立有一通《虞古庙庙志》碑,其历史追溯到明朝后期,由这里七甲社合建,供奉玄天上帝,香火旺盛,神灵显赫。每逢三月初三,玄天上帝寿诞,这里非常热闹,神汉坐刀轿子、抛铜球,下圩埕搭棚演戏十八场。当年为什么要建奉玄天上帝的渔鼓庙?黄乌森老师说他曾听老一辈讲以前铜山商人,船运商品到漳江沿岸做生意,为祈佑行船平安,生意兴隆,捐资在这个风水灵地建渔鼓庙。据清乾隆《铜山志》(陈振藻本)之《建置志·津渡》载铜山至云霄有江头渡、云霄渡等津渡。从云霄城关沿漳江有各个方向的航道,其中后北溪航道有西林、菜埔、溪口、瑞堂、下河、上河、峰头、新林等古渡,直达十二牌岭,所以铜山商人依靠船运,生意做到这里不足为奇;铜山民众从水路到下洞、车圩而至平和等山区也具有现实依据。
  清朝末年,兵火战乱,渔鼓庙神像烧毁,庙宇倒塌,仅存几根石柱。当地民众仍然信奉上帝公,是年八节仍在原址烧香膜拜。2010年4月,由于下大线公路扩建,出土一只刻有“虞古庙”的石香炉,重约200多斤,香炉上刻着“光绪庚寅年”。当年5月,这里七甲社组成理事会,在原址附近择地兴建庙宇,依光绪年间的虞古庙香炉,取名虞古庙。新建成的虞古庙坐落在大尖峰半山腰,面向石梯岭,远眺狮子峰,秀丽的渔鼓溪宛延如带。
  今天收获颇多,大家都非常开心,不但解开了很久以来渔鼓溪、顿坑在哪里的困惑,还听到很多黄道周鲜为人知的传说,为下一步研究黄道周在云霄顿坑这段历史提供线索。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